书城励志说的就是好听:滴水不漏的口才术
20020400000022

第22章 处世口才——左右逢源的语言艺术(5)

说好假话最关键的是假戏要真做,要表现出诚恳的态度,不要触犯对方的忌讳。如果你用漫不经心的态度,去向对方说一些听起来舒坦愉悦的话语,就算你的赞美是礼貌的,有时候对方非但不接受,反而会认为你这个人虚伪。因此,诚恳认真的表情会改变对方对你的看法。即使你说的话与事实完全不符,是真正的假话,但只要你表现得极为真诚,对方就会相信是你的由衷之言,自然也会对你产生良好的印象,这是不证自明的道理。

毋庸置疑,说假话的时候一定要把你的“认真的表情”调整到位,并且说话的语气要既干脆又果断。比如在与他人打招呼寒暄“你看起来容光焕发,神采奕奕”之后,马上再补上一句“看起来比你的实际年龄年轻好多!”相信对方必然会产生一种飘飘然的满足感,你也会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因为喜欢被人称赞年轻,是人之常情。

总之,说假话要说得恰到好处,稍不留神,就会弄巧成拙,并且还会给人留下虚伪做作的印象。

巧言妙语解除危机

没有人能在各种社交场合都一帆风顺的,总会有遇到危机的时候,面对一些尴尬场面,面对别人的挑衅,你是如何应对的呢?是针尖对麦芒,还是机智地将其化解?这是体现一个人说话有无技巧的关键问题。掌握了这种特殊场合下的说话技巧,就做到有备无患,把危机化解在无形中。

机智救场,化解尴尬局面

大学士纪晓岚是著名的雄辩家,颇受乾隆皇帝的赏识和重用。

一次,乾隆皇帝想跟纪晓岚开个玩笑,于是便问纪晓岚:

“纪爱卿,‘忠孝’二字该怎么解释呢?”

纪晓岚答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为忠;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是为孝。”乾隆立刻说:“好,那么朕要你现在就去死。”

“臣领旨谢恩!”

乾隆说完就后悔了,怎么能够拿臣子的性命开玩笑呢?他感到自己有些草率,但自己又是金口玉言,说出去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不能收回了。况且边上还有许多大臣,要收回命令会很没面子的。

纪晓岚磕头领旨谢恩,然后匆匆跑到后堂。不久,只见他全身湿淋淋地回到乾隆皇帝跟前。

乾隆惊讶地问道:

“纪爱卿怎么没有死?”

“我遇到了屈原,他不让我死。”

“此话怎讲?”

“我到了河边,刚要往下跳,看到屈原从水里向我走来,他说:‘纪晓岚,你这样的举动真是大错特错呀!当年楚王昏庸,我才不得不跳江自杀,现在的皇上如此圣明,你为什么还要去死呢?你还是赶紧回去吧!’”

乾隆听后,放声大笑,就免了纪晓岚的死罪。

找一个恰当的借口,既给足对方面子让对方找个台阶下来,也不使自己为难。纪晓岚当然知道皇上并非真想让自己去死,只是碍于面子不好把命令收回而已,于是才想了一计,既给乾隆铺设了一个漂亮的下台阶,也不至于使自己性命不保。

日常谈话中也难免会碰上一些尴尬的僵局,让人左右为难,拉不下面子。这个时候,不妨学习纪晓岚,找个借口,给对方设一个美丽的台阶,于人于己都有利。

三言两语解难题

谁都无法预料突发事件什么时候会降临,任何人都无法事先做好应变的准备。所以,一个人的应变能力和分析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天,在公园游玩的柳絮被三个小流氓缠上了。柳絮赶忙出来往回走,在经过一家冷饮店的时候,柳絮走了进去,店里的人不多,柳絮在一张圆桌前坐下,要了一杯冷饮,这个时候,那三个小流氓也跟着进来,坐在了柳絮的附近,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柳絮,似乎在等着柳絮的决策。柳絮心里慌乱极了,但是她还是镇定了下来,故意作出一副媚态,眼睛在这三人的脸上慢慢扫瞄了一遍,然后,她用眼睛盯着对面的家伙,两只脚却分别在桌子下面踩了另外两个家伙一下,神秘兮兮地笑着小声说:“晚上八点半,平安公园门口,好吗?”柳絮同时发出的三个暗号,使得三个小流氓都以为是在对自己说呢,于是就各自得意洋洋地走了。柳絮终于摆脱了纠缠,顺利回到家里。

当你面对一种突发事件或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时,不知所措并不能解决问题,而试图一五一十地把问题讲清楚也并不是一个好办法。这个时候,无论心里多么没底,也最好面不改色,迅速做出反应,尽量找些简单而又可以避其锋芒的语言来将其化解。

1972年5月,在维也纳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纽约时报》的记者马克斯·弗兰克尔对基辛格提出关于美苏会谈的“程序性问题”,说:“到时候,阁下是准备点点滴滴地宣布呢,还是来个倾盆大雨,成批地发表协定呢?”基辛格说:“我打算点点滴滴地发表成批的声明。”全场顿时哄然大笑。

记者发问的方式是选择提问,倘若基辛格选择其中任何一个来回答,都不算妥当。基辛格巧妙地使用模糊的语言摆脱了尴尬的困境。

倘若是非原则性的争论,双方各执己见,而事实上这场争论又没有持续下去的必要,那么,作为“和事佬”又该如何“打圆场”呢?倘若是力陈己见,理论一番,恐怕没有什么效果。这个时候,不妨岔开话题,转移争论双方的注意力。

说话是一种智慧的较量,当你正常说话行不通的时候,不妨换一个角度、换一种说法,事情的解决也许就像水到渠成那么简单。

一语双关解困境

在一些具体的环境中,往往会在无意间出现一些尴尬的事情,不过,倘若你能够根据当时的实际情景,妥善处理,灵活地运用双关的语言,很可能会产生神奇的幽默效果,从而摆脱尴尬的场面。

有一次,蒲松龄到王大官人家去做客,他被众人推到了上座,可是王大官人的独眼管家却从下席开始斟酒,显然是有意冷落蒲松龄。王大官人也想捉弄他,于是端起酒杯示意蒲松龄道:“蒲先生,喝呀!”

蒲松龄端坐不动,他笑着说:“诸位先别急着喝酒,我先说个笑话给大家助助兴。在我出门儿来这之前,碰到内人正在用针缝衣服,于是我就以针为题即兴做了一首诗,现在诵给大家听听:‘一头尖尖一头扁,扁间只有一只眼。独眼只把衣裳认,听凭主人来使唤。’”

大家一听,都齐刷刷地朝独眼管家看去,众人极力强忍笑意,而后大声叫好。王大官人及其管家被这样的情形搞得狼狈不堪。

蒲松龄借用针的形象,对想为难自己的王大官人及其仆人进行了尖锐犀利地讽刺,维护了自己尊严的同时还让捉弄自己的人“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你也可以借身旁之物摆脱困境,给自己找到台阶下。

英国作家理查德·萨维奇生了一场大病,虽然凭借医生精湛的医术使其转危为安,但却欠下沉重的医药费。最后医生登门来催讨。

医生:“要知道,你是欠了我一条命的,我希望有价报偿。”

“这个我当然明白。”萨维奇说,“为了报答您,我将不惜用我的生命来报偿。”说着把两卷本《理查德·萨维奇的一生》递到了医生手中。

这比向对方表示拒绝或恳求缓期付款要有趣很多。方法也不复杂,不过是接过对方的话(生命),然后予以歪解,把“生命”解为“一生”。显然,二者在内涵上并不统一,但就概念而言却可以挂上钩。

人之所以要不断地学习说话的方法,就是因为人必须在不同的论点中寻求和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我们要在“存异”中“求同”,不然人际关系将无法维持,所以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分寸。倘若你不想使用过于强硬的语言,又不想违背自已的原则,那就可以学会使用双关语,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保护自己,使自己摆脱困境。

学会几种温和的自卫方式

你和某人谈话时,对方突然像投递炸弹包裹似地向你挑衅。这时,你该如何处理呢?

当然,你要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有些场合,最佳的方式就是温和地婉拒对方的挑衅。从而避开一些一触即发的口角。先来看几种基本的方式。

1.第一种方式

你可以发出干扰对方发射器的信号。这种方式可以使对方的质询或指控毫无发挥的余地,你也就不必考虑该如何回答他们了。都伯林神学院的一位女同学遇到了一次终身难忘的经历。那个时候,她决心要去访问一位世界闻名的作家——山缪·贝克,而这位作家向来以不愿意接受任何人的访问而闻名。这位“初生牛犊”并没有动摇,她远赴巴黎,在贝克的门前露营,希望能够等到贝克改变主意接受她的访问。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贝克果然动了恻隐之心,答应接受她的访问。不过有—个条件,即访问必须在午餐时间进行,为了不影响他在午餐后立即工作。

地点设在附近一家咖啡馆,一开始,贝克就殷勤地询问这位女同学许多有关她自己的身世背景、志向喜好等问题,这位女同学也立即热忱地作出了回答。事后,这位女同学才发现,此次访问除了和贝克共享了一顿美好的午餐外,没有其他任何收获。

贝克非常了解,并且十分熟练地运用了人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那就是:多数人对自己的兴趣远超出对他人的兴趣。

2.第二种技巧

采取战略性的混淆。就是说在紧要关头,你一下子变成了低能儿,听不懂对方所说的话。电影《安妮·霍尔》里有一幕温柔的场面就采用了这种技巧。疲惫的伍迪·艾伦在深夜里接到了黛安·基顿打来的求援电话,说她房里有“一只吓人的蜘蛛”。一场英雄救美的精彩戏过后,俩人相拥而卧,黛安以兴师问罪的口气问伍迪,刚才打电话给他时,他床上是否还躺着另外一个女人?伍迪立即寒着脸,满是困惑地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这无疑是整个片子里最妙的一句话。不仅只是因为他这句话问得突兀,要知道伍德绝不可能不懂黛安的意思,而是因为这句话为许多类似的尴尬情形做了最妙的共鸣。事实也确实如此,假如我们把所有因做了亏心事而感到良心不安的人召集成一个秘密团体,相信他们彼此问的定是:“你这是什么意思?”

更妙的是,这句话一直都非常有效。没有任何人能抗拒这句话的诱惑,他们都会忍不住立即为原来的问句加以注解、说明,甚至会把原问句所隐含的用意和盘托出。

于是,随时都可能爆炸的问题就会像被拆除引信的炸药一样,没有了杀伤力。

另外一个与“政策性混淆”类似的技巧,就是我们接着要谈的“制造”困扰。没有人愿意同精神不正常的人厮混,除非他精神也有问题。比如,一位不怀好意的入侵者,在宴会中伸手把你拉到角落,问你宴会结束后是否还有什么节目,你可以殷切地说:“阴天会使你烦躁吗?”或者,一位酷爱打探别人底细的女士不断地追问你:“结婚没有?”“是犹太人吗?”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你可以回答她:“我是国际交换学生。”别小看这几句无俚头的话,它真的可以给对方造成很大的困扰。

遇到侵略性较高的对手,有一个源远流长的最佳方式,当别人打你的右脸,把左脸也给他,即耶稣所说的“送上另一面脸颊”。拳王穆罕默德·阿里也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以静制动,让对手不断地攻击,直到他体力耗尽。”

如果有人当着你的面,说你是“一个狡诈的混蛋。”你便可以立即回答:“我完全同意您的看法,但我很想知道您认为我做的哪件事最狡诈?”或者对方会说:“你是我见过的最懒的人!”你可以这样回答;“您说得太对了,那么请问您是否愿意告诉我,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注意到的呢?”

对方一旦上钩,你便可以随心所欲,想钓他多久就钓他多久。这时,倘若他想挣脱你的钩,你还可以继续鼓励他指出你的其他缺点。看他还怎么把钩甩掉。

当然,这种方式要求你有极大的耐心,至于有些人,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或精力来进行这种长时间的“抗战”,那就“一面倒”吧。这时你必须积极地参与到对方当中去,同对方一起痛骂自己不当的行为或缺点。比如有人指责你:“你对付某人的手段太卑劣了。”你就像在谈论别人一样,痛责自己不当的行为!

“唉,你还没见我对付另一个人的态度呢,更是恶劣极了,要命的是,我居然对自己的行为甚感满意。像我这样的人居然还会有朋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你一定难以想象,倘若有朋友来请我帮个小忙,我将会怎么回答他们……”

3.最后一种温和的自卫方式

保持沉默。面对对方的挑衅,如果你无法确定该用哪种方式回答,那就保持沉默吧。只要不参与争论,也就无所谓输赢。同时,对方在滔滔不绝的自语中会把自己的缺点暴露出来。因此,你根本不必担心装聋作哑的后果。

幽默化解尴尬

人们在交往中难免会碰到一些意外的事,如何处理好这种交往中的窘境是对人们的一种挑战和考验,它能从某方面折射出一个人的应急处事能力,从而表现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气质。在这类事情上,我们不妨来欣赏一下伟人们在遇到尴尬时是如何运用幽默来巧妙掩饰的。

一次,美国总统里根在白宫钢琴演奏会上讲话时,夫人南希不小心连人带椅一同跌落在台下的地毯上,观众都发出惊叫声。在二百多位观众的注视下,里根夫人急忙灵活地爬起来回到了座位上。正在讲话的里根见夫人没有受伤,便插入一句俏皮话:“亲爱的,我告诉过你,只有在我没有获得掌声的时候,你才应该这样表演。”顿时,掌声一片。

里根依靠那超群的能力和胆识,机智而又幽默地化解了妻子南希和自己的尴尬,维护了双方的形象,同时又活跃了会场上的气氛,给演奏会添了一个小小的插曲。

有一次,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盟军总司令的艾森豪威尔,到亚琛附近视察一支陷入困境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