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性的弱点
19970200000006

第6章 平安快乐的要诀(1)

1 永远保持自我本色

卡耐基成功金言

1.很多精神和心理方面的问题,隐藏的病因往往就是他们不能保持自我。

2.既然你我都有这么多未加开发的潜能,那又何必担心自己不像其他人呢。

3.善用你的天赋,归根究底,所有的艺术都是一种自我的体现。

住在北卡罗莱纳州的爱迪丝·阿尔雷德太太曾给我写过一封信。信中写道:

我曾经是一个极为敏感而且羞怯的女孩,我长得太胖,两颊丰满。这使我看起来更胖,我的母亲非常古板,她认为把衣服穿得太漂亮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如果衣服太合身容易撑破,不如做得宽大一点,她也让我如此打扮。我从不参加任何聚会,也没有什么值得开心的事。上学后,我不参加同学们的任何活动,甚至连运动项目都不加入。我害羞至极,总感觉自己和别人“不一样”。

长大后,我嫁给了一位比我大几岁的先生,但我还是没有任何改变。我丈夫的家是一个稳重而自信的家庭。我想像他们一样充满自信,但就是做不到。我努力地模仿他们,也总是不能如愿。他们曾几次尝试着帮我突破自己,却总是适得其反,把我推到了更糟的处境。我越来越紧张易怒,害怕见到任何朋友。甚至一听到门铃声我都会惊慌!后来我彻底失败了!我对自己很清楚,只是害怕有一天丈夫会发现真相,所以每次在公共场合,我都尽量显得开心一点,有时装得过了头。我知道自己表现得过度,因为事情过后的几天里我都会累得半死。最后,我实在怀疑自己是否还有继续生存的必要,于是我便想到自杀。

那么,是什么事情改变了这位几乎想自杀的妇人呢?

只是一句偶然的话。爱迪丝太太继续写道:

改变我一生的只是偶然的一句话。有一天,婆婆和我谈到她是如何教育子女时说:“不论遇到什么事情,我都坚持让他们保持自我本色……”

“保持自我本色!”这几个字就像一道灵光闪过脑际,我发现所有的不幸都起源于我把自己套入了一个不属于自己的模式中。

一夜之间,我改变了!我开始保持自我本色。我努力研究自己的个性,认清自己,并找出自己的优点。我学会了怎样配色以及选择衣服样式,以穿出自己的品位。我主动结交朋友。我参加了一个团体——开始只是一个小团体——当他们请我主持某项活动时,我很害怕。不过每当我上台的时候,都得到了更多的勇气。这是一段相当漫长的过程——但现在我比过去快乐很多。当我教育自己的儿女时,我一定会把这些历经苦难才学到的教训告诉他们:无论发生什么事,永远都要保持自我本色。

“保持自我本色”这个问题,“与人类历史一样久远了”。詹姆斯·戈登·基尔凯医生指出,“这是全人类的问题”。很多人在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隐藏的病因往往就是他们不能保持自我。安吉罗·派屈写过13本书,并发表了几千篇有关儿童训练的文章,他曾说过:“一个人最糟糕的是不能成为自己,不能在身心中保持自我。”

这种模仿他人的现象在好莱坞相当严重。好莱坞著名的导演山姆·伍德曾说过,最令他头痛的事,就是帮助年轻演员克服不能“保持自我”这个问题。他们每个人都想成为二流的拉娜·特勒斯或三流的克拉克·盖博,“观众已尝过那种味道了,”山姆·伍德不停地告诫他们,“他们现在需要更新鲜的。”

山姆·伍德在导演《别了,希普斯先生》和《战地钟声》等名片前,从事房地产业很多年,因此,他培养自己拥有了一种销售员的个性。他认为,商界中的许多规则在电影界也完全适用。完全模仿别人绝对会一事无成。“经验告诉我,”山姆·伍德说,“尽量不录用那些模仿他人的演员,这是最保险的。”

保罗·伯恩顿是一家石油公司的人事主任。我问过他,求职者所犯的最大错误是什么?

他面试过的人超过6000人,并写过一本《求职的六大技巧》,所以对这个问题他应该知道得很清楚。

他回答我说:“求职者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不能保持自我。他们常常不能坦诚地回答问题,而只想说出自己认为你想听的答案。”但那一点用也没有,因为没有人愿意听那些不真实的、虚伪的东西。

我知道一位公共汽车驾驶员的女儿,她很辛苦才学到这个教训。她想当一名歌星,不幸的是,她长得不好看,嘴巴太大,还长着暴牙。她第一次在新泽西的一家夜总会里公开演唱时,一直想用上唇遮住牙齿,她企图让自己看来显得高雅一些,结果却把自己弄得狼狈不堪,这样继续下去,那她就注定要失败了。

幸好当晚在座的一位男士认为她很有歌唱的天分,很直率地对她说:“我看了你的表演,也看得出来你想掩饰什么,你觉得你的牙齿很难看?”

女孩听了觉得很难堪,不过那个人还是继续说了下去,“暴牙又怎么样?那又不犯罪!不要试图去掩饰它,张开嘴就唱,你越是不以为然,听众就会越爱你。而且,这些你现在引以为耻的暴牙,将来可能就会给你带来财富!”

这个女孩叫凯丝·达莱,她接受了这个人的建议,把暴牙的事抛诸脑后。从那以后,她只把注意力集中在观众的身上,并开怀尽情地演唱,后来成为电影和电台中走红的顶尖歌星。现在,别的歌星倒想来模仿她了。

威廉·詹姆斯曾说过:“一般人的心智能力使用率不超过10%,而大部分人还不太了解自己有哪些才能。与我们应该取得的成就相比,其实还有一半以上是未被唤醒的。我们只运用了身心资源的一小部分。人往往都活在自己所设定的限制中,我们拥有各式各样的资源,却常常不能成功地运用它们。”

既然你我都有这么多未加开发的潜能,那又何必担心自己不像其他人呢。你在这个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既然以前没有像你一样的人,那以后也不会有。遗传学告诉我们,你是由父亲和母亲各自的23条染色体组合而成,这46条染色体决定了你的遗传基因,每条染色体中有数百个基因,任何单一的基因都足以改变你的一生。事实上,人类生命的形成真的是一种令人敬畏的奥妙。

我很有资格谈这个主题,因为我自己有过深切的体会,而且是一次痛苦而昂贵的经历。当我从密苏里州的玉米田来到纽约的时候,我报名加入了美国戏剧学院。我向往成为一位演员。当时,我有个自作聪明的主意——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这么简单易行的道理,真搞不懂为什么别人会想不到。这个主意是:好好地研究当时的几位名演员,把他们的优点集合起来变成我自己的。多蠢啊!这种想法害我花了好几年的时间去模仿别人,最后发现我学不了任何人,我只能成为我自己。

这样的惨痛的教训总该让我一辈子不去模仿别人了吧!

但是,不,我实在是太愚蠢了,我得再经历另外一次痛苦。几年后,我写了一本有关公众演说的书。我又有同样愚蠢的想法,就是想借用其他书的一些主意,汇编成一本书,一本包罗万象的书。于是我弄来了一批有关公众演说的书,花了一年的时间去吸收他们的想法,变成自己的文章。最后,我发现自己又当了一次傻瓜。把别人的想法变成自己的文章,只会把文章弄得枯燥而乏味,不会有人去读。于是我把这一年的工作成果全都丢进了废纸篓里,从头再来。

做你自己!这也是美国的作曲家欧文·柏林给后辈作曲家乔治·格希文的忠告。柏林与格希文第一次会面的时候,柏林已经声誉卓著,而格希文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年轻作曲家。柏林很欣赏他的才华,以格希文所能赚的3倍薪水聘请他做音乐秘书。但柏林同时还劝告格希文:“不要接受这份工作,如果接受了,你最多只能成为欧文·柏林第二。如果你能坚持下去,有一天,你定会成为第一流的格希文。”

格希文接受了忠告,并逐渐成为当代极有贡献的美国作曲家。

查理·卓别林以及其他所有的人都曾学到这个教训,而且多数人都得先付出代价。

卓别林开始拍片的时候,导演要他模仿当时著名的影星,结果他一事无成,直到他开始成为自己,才渐渐成功。

鲍勃·霍伯也有类似的经验,他以前有许多年都在按别人的风格唱歌跳舞,直到他发挥了自己的才能才真正地走红。

当玛丽·马克布莱德第一次上电台时,她试着去模仿一位爱尔兰的明星,但没有成功。直到她以本来面目:一位从密苏里州来的乡村姑娘的身份亮相,最后才成为纽约市最红的播音明星。

吉瑞·奥特利一直都想改掉自己的德州口音,打扮得像个城市人,还对外宣称自己是纽约人,结果只能招致别人在背后讪笑。后来他重拾三弦琴,演唱乡村歌曲,最终奠定了他在影片及广播中最受欢迎的牛仔形象。

在这个世界上,你是一个崭新的个体,为此而高兴吧!

善用你的天赋,归根究底,所有的艺术都是一种自我的体现。你只能唱你自己的歌、画你自己的画。你的经验、环境已经遗传并造就了你。不管好坏,你只需好好地经营自己的小花园;不论好坏,你只要在生命的管弦乐中演奏好属于自己的一件乐器。

爱默生在他的短文《自我信赖》中说过:“一个人总有一天会明白,嫉妒是没有用的,模仿他人无异于自杀。因为不论好坏,人只有自己才能够帮助自己,只有耕种自己的田地,才能收获自家的玉米。上天赋予你的能力是独一无二的,只有当你自己努力尝试并运用时,才知道这份能力到底是什么。”

另一位诗人道格拉斯·马洛奇如是说:

如果你不能成为山巅上一棵挺拔的松树,

就做一棵山谷中的灌木吧!

但要做一棵溪边最好的灌木。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棵参天大树,

那就做一片灌木丛林吧!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丛灌木,

何妨就做一棵小草,给道路带来一点生气!

成败不在于大小——

只在于你是否已竭尽所能。

想要平安快乐,切勿模仿他人,发现自我,保持自我本色吧!

小结:

1.你在这个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既然以前没有像你一样的人,那以后也不会有。

2.一般人的心智能力使用率不超过10%,而大部分人还不太了解自己有些什么才能。与我们应该取得的成就相比,其实还有一半以上是未被唤醒的。我们只运用了身心资源的一小部分。

3.一个人总有一天会明白,嫉妒是没有用的,模仿他人无异于自杀。

4.上天赋予你的能力是独一无二的,只有当你自己努力尝试并运用时,才知道这份能力到底是什么。

2 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卡耐基成功金言

1.当我们在做一些有兴趣也很令人兴奋的事情时,很少感到疲倦。

2.我们的疲劳通常不是由于工作,而是由于忧虑、紧张和不快。

3.心理因素通常会比体力劳动更容易使人感觉疲劳,这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实了。

整天让我们晕头转向的,并不是繁重的工作,而是我们没有搞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工作,应该先做什么工作。

下面有4种工作习惯是经过专门的检验,并被证实行之有效的良好习惯:

第一种:将你桌上所有的纸张都收拾好,只留下你正要处理的问题。

芝加哥西北铁路公司的董事长罗南·威廉士说:“一个桌子上堆满很多文件的人,如果把他的桌子清理一下,只留下手上正要处理的文件,那么,他就会发现自己的工作更容易,也更实在。我称之为‘料理家务’,这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第一步。”

著名的诗人波浦曾写过:“秩序,是天国的第一条法则。”

“讲究秩序”也应该成为做生意的第一条法则。现实当中是否如此呢?

普通的生意人,桌子上都堆满了甚至几个星期都不会看一眼的文件。仅仅是桌上的那些还没有回的信、报告以及备忘录等,就足以让人心烦意乱、精神紧张了。

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医学院教授约翰·史托克博士曾在美国的医药学会全国大会上宣读过一篇论文,名字叫《生理疾病所导致的心理并发症》。在论文中,史托克博士列出了11种心理状况,其中一种是:“一种必要或是不得不这样做的感觉,好像必须要做完的事情,永远也做不完。”

清理桌子、作各种决定等,这些都是最基本的事情,怎样才能帮你避免那些沉重的、“必须做却永远也做不完”的感觉呢?

著名心理治疗家威廉·桑德尔博士便采用了这种简单的办法,使一个病人免于精神崩溃。这个病人是芝加哥的一家大公司的高级主管,他刚到桑德尔博士的诊所就诊时,感觉非常紧张,而且很忧虑。他知道自己很可能会精神崩溃,但他不能辞去工作。所以,他需要别人的帮助。

“当这个人正在跟我讲述他的问题时,”桑德尔博士说,“突然,我的电话铃尖锐地响了起来,那是医院打来的电话。我没有和电话中的对方多讨论什么,当场就给对方作了一个回答。我总是尽可能当场解决问题的。我刚挂上电话,铃声又响了。这次这个电话也是一件很紧迫的事情,我却只花了一点时间和对方讨论。而第三次打来的电话,是我的一个同事,他为一个重病人询问我的意见。在我和他讨论完之后,转过身想向我的病人道歉时,他脸上的表情却完全变了,显得非常开心。”

“不必道歉了,大夫,”这个病人对桑德尔说,“在刚才的那10分钟里,我想我已经知道我的问题出在哪里了。现在我要回我的办公室,改掉我的工作习惯……”

“可是,在我临走前,你能不能让我看看你的桌子呢?”

桑德尔博士打开了他办公桌的几个抽屉,里面全都是空的,只放了一些文具。

那个病人又说:“请你告诉我,你没有办完的事情都放在哪里呢?”

“都做完了。”桑德尔说。

“那你那些还没有回的信件放在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