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致加西亚的信
19970000000016

第16章 自动自发(7)

无论你现在处于什么环境当中,请你相信,你可以使自己的生活好转起来,就从今天开始,就从现在的工作开始,而不必等到遥远的未来的某一天你找到理想的工作再去行动。

所谓的主动,指的是一种积极心态,就是随时准备把握机会展现自己超乎他人要求的工作表现,以及拥有“为了完成任务,必要时不惜打破成规”的智慧和判断力。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该努力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培养员工的自我尊重感。自我尊重感的高低往往影响工作时的表现。那些在工作中自我尊重感低的员工,往往是一些墨守成规、避免犯错,凡事只求忠诚于公司规则,老板没让做的事,绝不会插手的人;而自我尊重感高的员工,则勇于负责,有独立思考能力,行事善于发挥独特创意,以保证出色地完成任务。

四 对待老板,要忠诚、尊敬

老板和员工并非传说中的对立关系

如果你为一个机构或者为一个人工作,那你就真诚地、负责地去做好该做的事情;如果该机构或者这个人付给你日常的工资,让你得到饱足和发展,你要感谢他、称赞他、支持他。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谋求个人发展、实现自我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但遗憾的是很多人将个性解放、自我实现与对工作对老板的忠诚和敬业对立起来看待。其实,二者的关系是唇齿相依的。许多年轻人频繁跳槽,以玩世不恭的姿态对待工作,觉得自己出卖了一定的劳动力就该得到薪水;他们蔑视敬业精神,嘲讽忠诚,将其视为老板盘剥、愚弄下属的手段。他们认为自己之所以工作,不过是迫于生存的需要。他们甚至教唆那些具有敬业精神的员工,称其完全没有必要卑躬屈膝地勤劳干活。

我曾经为了一日三餐而替人工作,我也曾经自己当过老板,我深知作为两个角色的种种甘苦。贫穷不是一件值得推崇和炫耀的事情,但这也不意味着所有的老板都因为贪婪和私欲而成为有些人口中的剥削者、专横者,就像并非所有的人都心存善良一样。

从老板的立场出发,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员工们的敬业和服从;对于员工来讲,丰厚的物质报酬和精神上的成就感是他们关注的焦点。表面上看起来,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立性和排斥性。但是,如果你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你会看到从更高的层面说,两者的长远利益是一致的和统一的。公司作为员工个人发展的平台,必须不断壮大不断前进才可能提供越来越丰裕的待遇和福利,这就需要忠诚和有能力的员工同心合力来推动。而员工必须依赖公司的良好平台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为了自己的利益,每个员工都应该意识到自己与公司的利益是一致的,并且全力以赴努力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老板的信任,才能在自己独立创业时,保持敬业的习惯。而为了自己的利益,每个老板只留下那些最佳的职员,就是那些能够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人。可见,员工与老板之间是互惠的关系。

我们发现许多公司在招聘员工时,个人品行是最重要的考察标准,能力放在第二位。没有品行的人不能用,也不值得培养,因为他们根本无法将信带给加西亚。因此,我告诫大家:如果你为一个机构或者为一个人工作,那你就真诚地、负责地去做好该做的事情;如果该机构或者这个人付给你日常的工资,让你得到饱足和发展,你要感谢他、称赞他、支持他。

也许有些不走运的是,你的老板正好是一个心胸狭隘的人,他没有体察到你的真诚,也并不珍惜你的忠心。为了自己的缘故,也不要因此产生抵触情绪,轻易将自己与公司和老板对立起来。记住,每个人都是有缺陷的普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不要太在意老板对你的评价,他可能会因为太主观而无法对你做出客观的评价。只要你竭尽所能,做到问心无愧,你的能力一定会提高,你的经验一定会丰富起来,你的心胸也会变得更加开阔。你的价值和努力是一桩客观事实,而不是被别人定义出来的。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老板是靠不住的!”这种说法也许并非没有道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老板和员工从本质上就是对立的。情感需要依靠理智才能保持稳定。当每个人都不完美的情况下,老板和员工关系只有建立在一种制度上才能和谐统一。在一个管理制度健全的企业中,所有升迁都是凭借个人努力得来的。如果想瓦解一个组织的士气,最好的方法就是制造“只有玩手段才能获得晋升”的工作气氛。一个体制健全的公司升迁渠道通畅,勤劳真诚、耐心热忱的人都有公平竞争的机会。只有这样,员工才会感觉自己是公司的主人,而公司给人家一般的感受,这样自己与公司就是合二为一的。

可见,员工和老板是不是对立的关系,既取决于员工的心态,也取决于老板的做法。智慧的老板会给员工公平的待遇,而一个有心的员工也会以自己的忠诚来予以回报。

用对待普通人的态度来对待老板

为什么人们能够轻而易举地原谅一个陌生人的过失,却对自己的老板和上司的某些做法无法释怀呢?

我早年曾经为他人工作,现在则为自己工作。从前总是认为老板太苛刻,而现在却常常觉得员工太懒惰,太缺乏主动性。事实上,一切都没有改变,改变的是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

我们都知道,成功法则中有一条伟大的定律——待人如己。它的意思是,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你就怎样对待别人。凡事多为他人着想,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当你是一名雇员时,站在老板的角度考虑他面临的难处,给老板多一些体谅和理解;如果有一天你成为了一名老板,那么你要好好回顾一下自己当初的体会,站在雇员的角度多考虑照顾他们的利益,经常给他们一些支持和认同。

这条黄金定律是一条价值观法则,当它转化为生产力的时候,会推动整个工作环境的改善。当你尝试在工作中待人如己,多为老板着想时,你的内心深处就散发出美好的善良因子,它将影响和感染包括老板在内的周围人。很多时候,这种善意最终会回馈到自己身上。如果今天你从老板那里得到一份同情和理解,你会感谢那条黄金法则,因为也许这就是以前你在与人相处时遵守这条黄金定律所产生的连锁反应。

为什么人们能够轻而易举地原谅一个陌生人的过失,却对自己的老板和上司的某些做法无法释怀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彼此之间有利益的冲突。当人们的关系一旦用纯粹的利益来衡量时,矛盾便不可避免。同样,当认为彼此之间的冲突是利益冲突时,所有的同情和理解都会化为乌有,每个人都在盘算怎样对自己有利。

对于一个私营企业主而言,经营管理一家公司是复杂的工作,会面临种种烦琐的问题。来自客户、来自公司内部巨大的压力,随时随地都会影响老板的情绪。老板也是一个普通人,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缺陷。他之所以成为老板,并不是因为完美,而是因为他们具备某种别人所不具备的天赋和特质。因此,面对自己的老板,我们首先要用对待普通人的态度来对待老板,做到这些还不够,我们更应该同情那些努力去经营一个大企业的人,因为他们不像普通员工,下班铃声响起就可以放下工作回家了,他们也许还要辛苦加班到很晚。

许多年轻人认为自己应该被提升而没有获得提升,原因是自己的老板是个不公平的人。他们认为老板任人唯亲、嫉贤妒能,不喜欢比自己聪明的雇员,他们甚至得出结论,老板会阻碍有抱负的人获得成功。而事实上,对于大多数老板而言,再也没有什么比缺乏合适的人才更让他烦恼的事情了,也没有什么比寻找到合适的人选更让他欣喜的了。

我想年轻人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念头,更多时候是以己度人。但是这里的“己”是一个自私的狭隘的“己”,我们常常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其实,每一个员工从第一天上班开始,老板就在用心对他进行考察。他们会仔细观察和分析他的能力、品格、习惯和言行举止(包括认为老板无知),他们不会轻率地否认这个年轻人的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不会因为自己的个人偏见而丧失一些真正能够帮助自己事业的伙伴,毕竟公司是自己苦心经营才发展起来的。

因此,如果你是一个员工,你应该在自己的职务分工上尽力去做,在发生冲突时多反思自己的不足,能够给予老板更多的宽容、理解和体恤,我相信你会因此赢得老板的欣赏和器重。

也许就算你这样用心去做了,而老板并不是一个领情的人,这时,我们依然要耐住性子,设身处地从老板的角度着想。同情和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你自己的一笔财富,而非是一种用以讨巧的技术活。在一个老板那里没有得到回应,会被下一个老板视为宝贵。如果我们能养成这样思考问题的习惯,慢慢地,它就成为我们个人品质的一部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内心都会充满宽慰。

每天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工作

人们偶尔会念念不忘一个陌路人的点滴帮助,对于与自己朝夕相处的老板的种种恩惠却视而不见,反而将自己得来的一切视为理所当然。

有很多成功人士在谈到自己的成功经历时,常常喜欢过分强调这是自己个人努力的结果。但事实是,没有一个成功人士是在单枪匹马的情况下做出突出成就的,每个人都获得过别人的许多帮助。在订出成功目标并且付诸行动的过程中,你就会发现除了一些合作伙伴的帮助,自己还获得了很多意料之外的支持。你应该感谢上天的眷顾,记住这些帮助你的人,无论是谁,他们都是你感谢的对象。

作为一个拥有不同角色和身份的人,我们要感谢父母的恩惠,我们要感谢国家的恩惠,我们要感谢师长的恩惠,我们要感谢那些出现在我们生命中的人;没有父母养育,没有师长教诲,没有国家爱护,没有大众助益,我们何能存于天地之间?所以,感恩不但是美德,更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不可或缺的基本品质。

如今不乏这样的现象,很多孩子自从来到尘世间,就受到父母如珍宝一般的呵护。他们对世界还未做出一丝贡献,却满腹牢骚,抱怨不止。批评这不好,断言那不对。只知仰承天地的甘露之恩,不思回馈,对“恩义”二字视如草芥,足见其灵魂的贫乏。

还有一些做事平庸的中年人,虽然年轻时得到国家的栽培以及上司的提携,但并未尽力发挥一己之长,为别人做出应有的贡献。却也终日不满现实,为许多事情愤愤不平,仿佛遭受了满腔委屈,好像别人都对不起他。因此,这样的人在家庭里,难以成为善良的家长;在工作上,难以成为称职的员工。

有一句谚语叫做“羔羊跪乳,乌鸦反哺”,可见,动物尚且感恩,何况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呢?我们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不可缺的一样就是感恩之心。我们教导子弟,从小就要他们知道所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目的就是要他们学会感恩。

人们可以为一个陌路人的点滴帮助而感激不尽,却无视朝夕相处的老板的种种恩惠。将一切视之为理所当然,视之为纯粹的商业交换关系,这是许多公司老板和员工之间矛盾紧张的原因之一。的确,雇佣和被雇佣是一种契约关系,但是在这种契约关系背后,如果没有情谊作为连接双方的纽带,人与人之间永远都是对垒的状态。老板和员工之间也是如此。但无论从商业的角度还是从情感的角度,这二者都是一种荣辱与共的关系,都可以宛若亲情和友谊一般亲密。

不知你是否曾经想过,以一张字条的方式来告知你的上司,你是多么热爱自己的工作,你是多么感谢他在工作中对你的提携和帮助。我相信这种饱含真诚的表达方式一定会让他注意到你,甚至也会因此得到感动。感恩会传染别人,老板也同样会以具体的方式来表达他的谢意,感谢你所提供的服务。

大声对你周围的人——你的老板和同事说出你的感谢,因为他们了解你、支持你。让他们知道你感激他们的信任和帮助。请注意,一定要说出来,并且要经常说!这样可以增强公司的凝聚力。

我们永远都需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推销员遭到拒绝时,应该感谢顾客耐心听完自己的解说,也许他会给你下一次惠顾的机会。老板批评你时,应该感谢他给予的种种教诲。感恩无需我们花费一分一厘,但它却是一项重大的投资,对于未来极有助益!

是的,真正的感恩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而不是为了某种特定目的,或者迎合他人而表现出的虚情假意。与溜须拍马不同,感恩是自然的情感流露,是不求回报的。一些人从内心深处感激自己的老板,但是由于惧怕流言蜚语,而将感激之情隐藏在心中,甚至刻意地疏离老板,以撇清这种嫌疑。这种想法是何等幼稚啊!如果我们能从内心深处意识到,正是因为老板费尽心机地工作,公司才有今天的发展,正是因为老板的谆谆教诲,我们才有所进步,才会心中坦荡,又何必去在意他人的流言蜚语呢?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是一个懂得爱的人,无需因为爱而感到尴尬和难为情。

懂得感恩的人拥有富裕的人生。它是一种深刻的感受,能够增强个人的魅力,开启神奇的力量之门,发掘出无穷的智能。感恩也像其他受人欢迎的特质一样,是一种习惯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