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三国有心机
19937100000007

第7章 跳进去,也要钻出来

做人难,难做人。很多时候要给别人留有余地,还要给自己铺个台阶。如果不具备一点“心机”,做人就会陷入死胡同,既没有退路,也没有出路,只能阻在死路上,唉叹绝路。

1.你好、我好、大家好

唯有具备强烈的合作精神的人,才能生存,并创造文明。

——泰戈尔

当今社会的人们都在讲“双赢”,即合作使双方都有利可图。其实,这种双赢的思想早在历史上就存在了。

三国时,刘备在猇亭战败,退到了白帝城暂时驻扎下来,不久,他就因忧愤悔恨而病倒。在病势沉重的时候,刘备派人去成都,把丞相诸葛亮等人请到白帝城来安排后事。刘备让诸葛亮坐在床边,对他说:“我有了丞相,才有今天的帝王事业。可是,由于我的知识浅陋,没有听丞相的话,以至于自讨失败。想来真是又悔又恨。如今眼看我就要死了,儿子刘禅又软弱无能,我只好把大事托付给丞相你了。”他一边说,一边把事先写好的遗嘱交给了诸葛亮,并且要求他要尽力辅佐太子刘禅。诸葛亮向刘备表示,一定要尽一切力量辅佐少主,不辜负刘备的重托。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四月,刘备去世了,死的时候六十三岁。年少无知的刘禅,在成都继承了皇位,改年号为建兴元年,加封诸葛亮为武乡侯。从此,蜀汉政治上的一切大小事情,都由诸葛亮决断。

联吴抗魏,本来是诸葛亮的重要战略决策。可惜猇亭一战,蜀吴联盟遭到了破坏。诸葛亮担心孙权乘刘备刚刚死去的机会,会发动突然袭击,正考虑派人去和东吴修好,可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一天,邓芝来见诸葛亮,说:“目前,主上年幼,初登皇位,民心未安。如果要完成统一大业,就应该抛弃旧怨,和东吴联好。没有东顾之忧,咱们才能北上进取中原。不知道丞相是怎样考虑的?”诸葛亮一听邓芝的话,十分高兴,觉得邓芝很有见解,而且邓芝正是完成这一使命的理想人选。他笑着对邓芝说:“我对这件事已经考虑了很久,可惜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来担当起联合东吴的使命,今天我终于找到啦。”邓芝赶忙问这个人是谁,诸葛亮答道:“你既然明白联吴的好处,那一定能够很好地完成这个使命。”他马上决定任命邓芝为出使东吴的使臣。

邓芝到了东吴,求见孙权。由于魏国也同时派使者到了东吴,要孙权联魏攻蜀。孙权正犹豫不决,因此不肯接见邓芝。邓芝就写信给孙权说:“我这次来,不光是为了我们蜀国,也是为了吴国的利益。”孙权这才肯接见邓芝。邓芝给孙权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说:“吴国有长江作天险,蜀国有山川为屏障,两国和好,互为唇齿,力量就更大了。进,可以兼并天下;退,可以鼎足而立。如果东吴要和魏国联盟,就必然要向魏国俯首称臣。要是不听他的话,魏国就要借口讨伐东吴。那时候,蜀国也可以顺流而下。江南的广大地区,就不会再是大王所有的了。”孙权听邓芝说得有理有据,回答说:“我是愿意跟蜀国和好的,只恐怕蜀主年轻懦弱,在魏国的压力下中途变卦,不能始终如一。既然先生这样说,我就放心了。”从此,吴国和蜀汉又结成了抗拒曹魏的联盟,并且多次派遣使者互相访问,不断发展友好联盟关系,从而使得三国鼎立的局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为什么邓芝能够说服孙权联蜀抗魏?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他一开始就提出了“双赢”的思想:“不光是为了蜀国,也是为了吴国的利益”。而后,他又具体分析了联蜀对于吴国的好处,使孙权不得不同意联蜀抗魏的主张,从而圆满地完成了诸葛亮交付给他的使命。

“双赢”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互相帮助。你帮助了别人,也就是在帮助自己。

许多古圣先贤一再告诉我们,帮助他人不要图报答,因为一次性报答过了,也就失去了帮助人的意义,也不是当初帮人时的初衷。当有人需要你帮一把时,你能搭把手帮一把就是一种回报,就是一种社会共有的缘分。

一个人不能同时帮助许多人,但许多人可以共同帮助一个人。

一个人能力虽然不大,但只要肯帮助别人,他将受到人们广泛的欢迎。

有一种说法,叫做生活不需要技巧,讲的是人与人之间要以诚相待,不要怀着某种个人目的。对别人的帮助,要落到具体的行动上,不要只停留在口头上。帮助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随便帮帮,一种可能是一帮到底,做足人情。第一种帮助不能说它不是帮助,因为它也能给人带来某种好处,但随便帮帮的并不是真正的帮助,因为这种随便的帮助在关键的时候总是不管用。第二种帮助才是真正的帮助,它能帮人彻底解决实际困难。我们时常用“两肋插刀”来形容朋友之间深刻的情义。

在《读者·文苑》栏目中有这样一则感人的故事:

罗斯是位单身女子,住在华盛顿的一个闹市区。有一次,罗斯搬一只大箱子回家,因为电梯坏了,她只能自己扛着箱子上十二层楼。彼得是一个平时没事就在大街上闲逛,偶尔还会闯点祸的人,这次他看到罗斯累得汗流满面,于是想上去帮助罗斯。罗斯并不相信彼得,以为他图谋不轨。彼得十分困惑,他花费了许多唇舌,想说明他的善良用心,却无济于事。罗斯拒绝了彼得,她将箱子从一层搬到二层后,就再也没有力气了,是否接受彼得的援手呢?罗斯感到矛盾极了。最终,还是在彼得的帮助下,箱子被搬上了十二层。为了表示自己的真诚用意,彼得只将箱子搬到罗斯的家门口,坚持不进去。后来,罗斯和彼得交上了朋友,一年后,双双步入了红地毯。

“双赢”是一种良性的竞争,与人合作的目的就是要双方都能获利。想独自获利是一种贪婪,而双赢则是一种策略。友好主动地帮助他人,多与别人合作,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处理伙伴与对手的关系,给下一步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蚊虫遭扇打,只为嘴伤人

你肯救济别人的危困,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

——萨迪

俗话说:蚊虫遭扇打,只为嘴伤人。以尖酸刻薄之言讽刺别人,只图自己嘴巴一时痛快,殊不知会引来意想不到的灾祸。人与人之间原本没有那么多的矛盾纠葛,往往只是因为有人逞一时之快,说话不加考虑,只言片语伤害了别人的自尊,让人下不来台,别人心中怎能不燃起一股邪火?有了机会,反咬一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三国名将关羽,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擂鼓三通斩蔡阳,匹马斩颜良,偏师擒于禁,威震华夏。

然而,这位叱咤风云、威震三军的一世之雄,下场却很悲惨,居然被吕蒙一个奇袭,兵败地失,被人割了脑袋。

关羽兵败被斩的最根本原因是蜀吴联盟破裂,吴主兴兵奇袭荆州。吴蜀联盟的破裂,原因很复杂,但与关羽其人的骄傲有着密切的关系。

诸葛亮离开荆州之前,曾反复叮嘱过关羽,要东联孙吴,北拒曹操。但他对这一战略方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他瞧不起东吴,也瞧不起孙权,致使吴蜀关系紧张起来。关羽驻守荆州期间,孙权派诸葛瑾到他那里,替孙权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求结两家之好”,“并力破曹”。这本来是件好事,用婚姻关系来维系补充政治联盟,历史上多有先例。如果放下高傲的架子,认真考虑一番,利用这一良机,进一步巩固蜀吴的联盟,将是很有益处的。但是,关羽竟然狂傲地说:“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不嫁就不嫁嘛,又为何如此出口伤人?试想这话传到孙权那里,孙权的面子如何挂得住?又怎能不使双方关系破裂?关羽的骄傲,使自己吃了一个大大的苦果,被自己的盟友结束了生命。

在做人办事时,应和和气气,有损别人面子的事情,一定不要做,有损别人面子的话,一定不要说。这样,以保全别人面子为交换条件,当请别人给你办事时,别人才不至于拒绝。不给人面子带来的后果有时是很严重的。

为他人着想,给自己铺路。为人做事难免与人有口舌之争,然而聪明的人以和为贵,尽量避免争论,赢得别人的好感,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至于被孤立。

英国19世纪一位叫查士德·斐尔的爵士对他儿子说:

“如果可能的话,要比别人聪明,却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聪明。”

300年前的伽利略说:

“你不可能教会一个人任何事情,我只能帮助他自己学会这件事情。”

所以我们“必须以若无实有的方式开导别人,提醒他不知道的好像是他忘记的。”因为不论你用什么方法指责别人——眼神、语调、手势、话语,只要你告诉他错了,他就绝不会对你善罢干休。因为,你直接打击了他的智慧、判断力、荣耀和自尊心。他决不会改变他的想法,他只想反击,人类的好斗性此刻暴露无遗。即使你搬出所有柏拉图或黑格尔的逻辑,也改变不了他的看法。因为你伤了他的感情。在日常的琐事中,支配人们行为的往往不是理智,而是感情。所以我们应该尊重对方的意见,并不直截了当地指出他的过错。

我们似乎已完全避免了争论。事实上,从一方面来看,确实是做到了。我们千言万语地要求人们推翻心中的“自我优越”与“自我权威”,我们自以为自己已经做到了这一点。然而在后来的行动中,我们却一直假定自己是“对”的,而对方是错的,我们一直以一种“正确者”的高姿态在谈论,其实我们也可能有错的“争论”。因而,现在我们不得不先承认自己是错了。因为在生活中,我们不可能永远是“正确者”,我们也有“错误”的时候。苏格拉底的谦虚,使得我们任何人都不敢妄自称大。

事实上,在前面我们已深深领教了“死要面子”的苦果,所以,此时,我们不再面临任何的障碍,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用来迅速而热诚地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比起为自己争辩有效和有趣得多。

避免争论,我们争得了好感,在人海中,我们不再孤立。

给别人让路也就是给自己留路。山不转水转,水不转路转,有时一个举手之劳可使一个人渡过难关,也往往因为这样,在你渡过难关的时候,也会收获意外的成果。

给人留点面子,其实也是给你自己铺路。不要像关羽那样刚愎自用,不要因为你的权势、钱势超过别人,就让人家让你三分,那可大错特错了。因为你并不永远是正确的。

3.聪明难,糊涂更难

愚蠢往往使得人们从幸福的境界坠入苦痛万分的深渊;而聪明人却往往能凭着智慧,安然渡过险境,走上康庄大道。

——卜迦丘

做人要聪明,但关键时刻也要会装傻。能聪明做人是再好不过的事了,但真正聪明的人,决不会处处显示自己比别人有能耐,特别是关键时刻,他总会故意装傻,以避树大招风,麻烦事缠身。

郑板桥曾说过:“难得糊涂。”其实有时候糊涂一点,要比耍小聪明好得多。三国时的杨修够聪明了吧,可他就是喜欢接领导的话茬,领导的隐私也被他猜透,所以曹操很恼火,在“鸡肋事件”中把他给杀了。

做人不要恃才自傲,不知饶人。如果锋芒太露很容易遭到嫉恨,更容易树敌。功高震主不知给多少臣子招致杀身之祸。适时地“装装傻”,既有效地保护了自我,又能去从容地观察形势动态。

其实,在我们的周围,有些人是很聪明,但更喜欢抬杠,以显示自己是个有想法且聪明胜于别人的人,搭上话就针锋相对,无论别人说什么,他总要加以反驳,其实他自己一点主见也没有。不过当你说“是”时,他一定要说“否”,当你说“否”的时候,他又说“是”了。事事要占上风,纯粹是没有“心机”的失败者。

即使你真的聪明,也不应该以这种态度去和别人说话。你简直不为对方留一点面子,好像要把别人逼得无路可走才心满意足。你说想让人无话可说,达到心理上的满足。可你想过没有,你满足了,人家会不会满足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相信你并没有想到这一层,但实际上你却是这样做的。别人会意识到你是一个没有“心眼”的傻人。这种不良习惯使你自绝于朋友和同事;没有人愿意给你提意见或建议,更不敢向你提一点忠告。你本来是一个很好的人,但不幸你染上了这种坏习惯,朋友、同事们都远你而去了。惟一改善的方法是养成尊重别人的习惯,首先你要明白,在日常谈论中,你的意见未必是正确的,而别人的意见也未必就是错的。把双方的意见综合起来,你至少有一半是对的。那么,你为什么每次都要反驳别人呢?大概有这种坏习惯的人当中,聪明者居多,或者是些自作聪明的人,也许他太热心,想从自己的思想中提出更高超的见解,他以为这样可以使人敬佩自己,但事实上完全错了。一些平凡的事情,是没有必要费心做高深的研究的,既然不是在研究讨论问题,又何必在一些琐碎的事情上固执己见呢!另外有一点你也应该注意,那就是在轻松的谈话中不可太认真了。

别人和你谈话,他根本没有准备请你说教,大家说说笑笑罢了。你若要硬作聪明,拿出更高超的见解(即使确是高超的见解),对方也决不会乐意接受的。所以,你不可以随时提出像要教训别人的神气。

当你的同事向你提出建议时,你若不能立刻表示赞同,但起码要表示可以考虑,不可马上反驳。假如你的朋友和你聊天,那你更应注意,太多的执拗能把有趣的谈话变得枯燥乏味。

如果别人真的犯了错误,而又不肯接受批评或劝告时,你也不要急于求成,不妨后退一步,把时间延长一些,隔几天再谈,否则,大家固执己见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伤害了感情。

因此,最聪明的做法就是表现得谦虚些,尊重别人的想法,随时考虑别人的意见,不要做一个固执的人,而应让人们都觉得你是一个可以交谈的人。

大量事实说明,人们谈话时都有一个目的:想知道别人对某件事的看法是否和自己相同。他们希望别人也能和自己一样对某件事情有相同的看法。如果别人的看法与自己的看法略有不同或大不相同,你也应该显得对此很有兴趣。

如果双方的意见一致,你就会感到一种同情的安慰;如果发现双方的意见有差异,你也会感到这是一种刺激,因而引起双方的争论。

因此,当你听到别人的意见和你一样时,你要立刻表示赞同。不要以为这样做会被人认为你是随声附和,因而就不吭声了。不吭声,虽然不会被人误解为随声附和,却也容易使人认为你并不同意。

同样地,当你听到别人的意见和自己不一致时,你也要立刻表示你什么地方不同意、为什么不同意,不要以为这样会伤害彼此的感情而不吭声。因为“心机”也是一种胸怀,一种从容和大度,这两样你如果都不被别人承认的话,那只能是做人的失败。

做人就是要该糊涂时糊涂,为了自己的前途和事业,糊涂一点又何妨?

生活中,的确有许多事不能太认真,尤其是个人的名利,该糊涂时糊涂,该聪明时聪明,有时太认真,反而害了自己,伤了别人。顺其自然糊涂点,不丧失原则和人格;或为了大家事业的长远利益,受点委曲,也不失为一件乐事。

4.放下你的盛气,留下平和

微少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则使人谦逊,所以空心的禾穗高傲地举头向天,而充实的禾穗则低头向着大地,向着它们的母亲。

——达·芬奇

如果你不愿遭到别人的反感、疏远,那你就不要傲慢和过分强调自我。如果人人都注意加强自身修养,谨防傲慢,那将会使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幸福和快乐。

人们常常注意到的所谓清高、孤傲与怠慢其实是一种自私心理,通常这三者是结合在一起的。它们相互作用的结果往往使你孤陋寡闻,而其中危害人最深的则是傲慢。

三国时期,祢衡很有文才,在社会上是非常有名气的,但是,他恃才傲物,从来都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经常说除了孔融和杨修,“余子碌碌,莫足数也”。他容不得别人,别人自然也容不得他。所以,他“以傲杀身”,被黄祖杀了。

祢衡经过孔融的推荐,去见曹操。见礼之后,曹操并没有立即让祢衡坐下。祢衡仰天长叹:“天地这么大,怎么就没有一个人!”曹操说:“我手下有几十个人,都是当今的英雄,怎么能说没人呢?”祢衡说:“请讲。”曹操说:“荀、荀攸、郭嘉、程昱机深智远,就是汉高祖时候的萧何、陈平也比不了;张辽、许褚、李典、乐进勇猛无敌,就是古代猛将岑彭、马武也赶不上;还有从事吕虔、满宠,先锋于禁、徐晃;又有夏侯惇这样的奇才,曹子孝这样的人间福将。怎么能说没人呢?”祢衡笑着说:“您错了!这些人我都认识,荀可以让他去吊丧问疾,荀攸可以让他去看守坟墓,程昱可以让他去关门闭户,郭嘉可以让他读词念赋,张辽可以让他击鼓鸣金,许褚可以让他牧羊放马,乐进可以让他朗读诏书,李典可以让他传送书信,吕虔可以让他磨刀铸剑,满宠可以让他喝酒吃糟,于禁可以让他背土垒墙,徐晃可以让他屠猪杀狗,夏侯惇称为‘完体将军’,曹子孝叫做‘要钱太守’。其余的都是衣架、饭囊、酒桶、肉袋罢了!”

曹操听了很生气,说:“你有什么能耐?”祢衡说:“天文地理,无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上可以让皇帝成为尧、舜,下可以跟孔子、颜回媲美。怎能与凡夫俗子相提并论!”这时,张辽站在旁边,拔出剑要杀祢衡,曹操阻止了张辽,悄声对他说:“这人名气很大,远近闻名。要是把他杀了,天下人必定说我容不得人。他自以为很了不起,所以我要他任教吏,以便侮辱他。”一天,祢衡去面见曹操,曹操特意告诉看门人:“只要祢衡到了,就立刻让他进来。”祢衡衣衫不整,还拿了一根大手杖,坐在营门外,破口大骂,使曹操侮辱祢衡的目的没能达到。有人又对曹操说:“祢衡这小子实在太狂了,把他押起来吧!”曹操当然也很生气,但考虑后还是忍住了,说:“我要杀他还不容易?不过,他在外总算是有一点名气。我把他送给刘表,看看结果又会怎么样吧。”就这样,曹操没有动祢衡一根毫毛,让人把他送到刘表那儿去了。

到了荆州,刘表对祢衡不但很客气,而且“文章言议,非衡不定”。但是,祢衡骄傲之习不改,多次奚落、怠慢刘表。刘表又出于和曹操一样的动机,把他送给了江夏太守黄祖。

到了江夏,黄祖也能“礼贤下士”,待祢衡很好。祢衡常常帮助黄祖起草文稿。有一次,黄祖曾经握住他的手说:“大名士,大手笔!你真能体察我的心意,把我心里想说的话全写出来啦!”但是,后来在一条船上,祢衡又当众辱骂黄祖,说黄祖“就像庙宇里的神灵,尽管受大家的祭祀,可是一点儿也不灵验”。黄祖下不了台,恼怒之下,把祢衡杀了。祢衡死时不到三十岁。曹操知道后说:“迂腐的儒士摇唇鼓舌,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祢衡短短的一生,没有经过什么大事,我们很难断定他究竟才高几何。然而狂傲至此,即便有孔明之才,也必招杀身之祸。可见,自视清高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做人不要太狂妄自大,傲气凌人,那样的残局只有自己来收拾。

傲慢是粗俗。它哗众取宠、盛气凌人,往往摆出“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俗态。

傲慢是无知。它庸俗浅薄,狭隘偏见,表现出夜郎自大的心态,是虚荣和一知半解结合的怪物。

傲慢是愚蠢。它故作高深,附庸风雅,其实是井底之蛙的仰望,是矫揉造作的不高明的表演。

傲慢是自负。它会使人觉得难于接近,只得敬而远之,或避而躲之。

傲慢是流沙。常常导致事业的失败。

中国的传统文化素来鄙视傲慢,崇尚平等待人。一般来说,知识越多,学问越广的人就会越谦虚;文化越低,气量越小的人就会越傲慢,被奉为千古宗师的孔子说过:不要强不知以为知,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莫忘三人行必有我师。谦逊的态度会使人感到亲切;傲慢的架子会使人感到难堪。

相传南宋时江西有一名士傲慢之极,凡人不理。一次他提出要与大诗人杨万里会一会。杨万里谦和地表示欢迎,并提出希望带一点江西的名产配盐幽菽来。名士见到杨万里后开口就说:请先生原谅,我读书人实在不知配盐幽菽是什么乡间之物,无法带来。杨万里则不慌不忙从书架上拿下一本《韵略》,翻开当中一页递给名士,只见书上写着“豉,配盐幽菽也”。

原来杨万里让他带的就是家庭日常食用的豆豉啊!此时名士面红耳赤,方恨自己读书太少,后悔自己为人不该傲慢。

要做到不傲慢需要注意做到如下两点:一是认识自己;二是平等待人。防止傲慢首先要认识自己。一个人要正确认识自己是很不容易的。傲慢的人要么自以为有知识而清高,要么自以为有本事而自大,要么自以为有钱财而不可一世,要么自以为有权势而压人。殊不知,山外有山,楼外有楼,还有能人在前头。人贵有自知之明。古今中外成大事业者,都是虚怀若谷,好学不倦,从不傲慢的人。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其晚年的文学造诣可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他从不恃才傲世,仍一遍遍修改自己的文章。他的夫人怕他累坏了身体,劝他说:“何必这样自讨苦吃?又不是小学生,难道还怕先生生气吗?”欧阳修回答说:“不是怕先生生气,而是怕后生笑话!”虚心自知,才是医治傲慢的一剂良方。

与人交往一定要做到平等待人。平等待人不仅是文明礼貌的行为,也是人品修养的天平。平等待人是针对傲慢无理而言的。它要求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不管彼此之间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条件有多大的差别,都一视同仁。待人要切忌“势利眼”。

古人说“不谄上而慢下,不厌故而敬新”,就是告诉我们待人时不应用卑贱的态度去巴结逢迎有权势、有钱财的人,而怠慢经济条件较差,社会地位不高的人。人本无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人格作为人的一种意识和心理深深地附着在人的身上,并时时加以维护。人格的基本要求是不受歧视,不被侮辱,即要求平等。

放弃你的盛气,以平和的心态融入他人之中,你会觉得其乐无穷。

中国人常说,有本事要让别人去说。一个真正有本事的人是不喜欢自吹自擂的,因为别人的眼睛要比你的眼睛亮得多。假如你常常为芝麻小事而得意忘形、盛气凌人,进而去接受别人的称赞,自己拍自己的肩膀,把它当做一桩了不得的事情,那你无疑是在欺骗自己。从此你将走上失败之路,因为你早已没有自知之明,正如盲人骑着瞎马乱闯,怎么会有成功的希望呢?

5.雪中送炭,雨中借伞

困难以及希望渺茫时,最大胆的帮助是最为安全的。

——李维

每个人活在这个世上,都不可能不有求于人,也不可能没有助人之时。当你打算帮助别人的时候,请记住一条规则:救人一定要救急。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如果他人有求于你了,这说明他正等待着有人来相助,如果你已经应允了,那就必须及时相助。如果他人没有应急之事,也不会向你求助,因为一般人都不愿求人。可是事情到了紧要关头,不求人就毫无办法,甚至会失去生存能力,那怎么办呢?一旦你答应帮助他人,他心存感激之余当然会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你的身上,如果你最后帮得不及时或者没有去帮,那只能适得其反,你反而会遭到怨恨。

在三国争霸之前,周瑜并不得意。他曾在军阀袁术部下为官,被袁术任命做过一回小小的居巢长,一个小县的县令罢了。

这时候地方上发生了饥荒,年成既坏,兵乱间又损失很多,粮食问题就日渐严峻起来。居巢的百姓没有粮食吃,就吃树皮、草根,很多人被活活饿死,军队也饿得失去了战斗力。周瑜作为地方的父母官,看到这悲惨情形急得心慌意乱,却不知如何是好。

有人给他献计,说附近有个乐善好施的财主叫鲁肃,他家素来富裕,想必一定囤积了不少粮食,不如去向他借。

于是周瑜带上人马登门拜访鲁肃,寒暄完毕,周瑜就开门见山地说:“不瞒老兄,小弟此次造访,是想借点粮食。”

鲁肃一看周瑜丰神俊朗,显而易见是个才子,日后必成大器,顿时产生了爱才之心,他根本不在乎周瑜现在只是个小小的居巢长,哈哈大笑说:“此乃区区小事,我答应就是。”

鲁肃亲自带着周瑜去查看粮仓,这时鲁家存有两仓粮食,各三千斛,鲁肃痛快地说:“也别提什么借不借的,我把其中一仓送与你好了。”周瑜及其手下一听他如此慷慨大方,都愣住了,要知道,在如此饥荒之年,粮食就是生命啊!周瑜被鲁肃的言行深深感动了,两人当下就交上了朋友。

后来周瑜发达了,真的像鲁肃想的那样当上了将军,他牢记鲁肃的恩德,将他推荐给了孙权,鲁肃终于得到了干事业的机会。

鲁肃在周瑜最需要粮食的时候送给了他一仓,这就是所谓的雪中送炭。

在生活中,很多人总是在别人不是很需要的时候拉上一把,以便使之锦上添花。但往往没想到,其实,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当他人口干舌燥之时,你奉上一杯清水,这胜过九天甘露。如果大雨过后,天气放晴,再送给他人雨伞,这已没有丝毫意义了;如果人家喝醉了,再给人敬酒,这未免太过于虚情假意了。我们在帮助别人时一定要注意这些。

“患难之交才是真朋友”,这话大家都不陌生。

晋代有一个人叫荀巨伯,有一次去探望朋友,正逢朋友卧病在床,这时恰好敌军攻破城池,烧杀掳掠,百姓纷纷携妻挈子,四散逃难。朋友劝荀巨伯:“我病得很重,走不动,活不了几天了,你自己赶快逃命去吧!”

荀巨伯却不肯走,他说:“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我远道赶来,就是为了来看你。现在,敌军进城,你又病着,我怎么能扔下你不管呢?”说着便转身给朋友熬药去了。

朋友百般苦求,叫他快走,荀巨伯却端药倒水安慰说:“你就安心养病吧,不要管我,天塌下来我替你顶着!”这时“砰”的一声,门被踢开了,几个凶神恶煞般的士兵冲进来,冲着他喝道:“你是什么人?如此大胆,全城人都跑光了,你为什么不跑?”

荀巨伯指着躺在床上的朋友说:“我的朋友病得很重,我不能丢下他独自逃命。”并正气凛然地说:“请你们别惊吓了我的朋友,有事找我好了。即使要我替朋友而死,我也绝不皱眉头!”

敌军一听愣了,听着荀巨伯的慷慨言语,看看荀巨伯的无畏态度,很是感动,说:“想不到这里的人如此高尚,怎么好意思侵害他们呢?走吧!”说着,敌军撤走了。

患难时体现出的正义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威力,说来不能不令人惊叹。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碰到失利受挫或面临困境的情况,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别人的帮助,这种雪中送炭般的帮助会让他人记忆一生。

德皇威廉一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可算得上全世界最可怜的一个人,可谓众叛亲离。他只好逃到荷兰去保命,许多人对他恨之入骨。可是在这时候,有个小男孩写了一封简短但流露真情的信,表达他对德皇的敬仰。这个小男孩在信中说,不管别人怎么想,他将永远尊敬他为皇帝。德皇深深地为这封信所感动,于是邀请他到皇宫来。这个小男孩接受了邀请,由他母亲带着一同前往,他的母亲后来嫁给了德皇。

人们总是可以敏感地觉察到自己的苦处,却对别人的痛处缺乏了解。他们不了解别人的需要,更不会花功夫去了解;有的甚至知道了也佯装不知,大概是没有切身之苦、切肤之痛吧。

小于在某企业担任打字工作员。一天中午,一位董事走进办公室,向办公室里的小姐们问道:“上午拜托你们打的那个文件在哪里?”可是当时正值吃午饭时间,谁也不知道那个文件搁在哪里,因此谁也没有理睬他,这时,小于对他说:“这个文件的事我虽然不知道,但是,谭先生,这件事交给我去办吧,我会尽早送到您的办公室的。”当小于把打好的文件送给董事时,董事非常高兴。

几周之后,小于高兴地向她的同事宣布:她升迁了。显然,小于的热心和办事利落获得了董事的赞赏,董事在董事会上对她大力推荐。

有时候不用很费力地帮别人一把,别人也会牢记在心,投之木瓜,报以桃李。

我们总会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遇到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这时候,如果我们能得到别人的帮助,我们将会永远地铭记在心,感激不尽,甚至终生不忘。濒临饿死时送一只萝卜和富贵时送一座金山,就其内心感受来说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要做的,不是在别人富有时送他一座金山,而是在他落难时,送他一杯水,一碗面,一盆火。雪中送炭,才能显示出人性的伟大,才能显示友谊的深厚。

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难免会碰到失利受挫或面临困境的情况,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别人的帮助,这种雪中送炭般的帮助会让人记忆一生。

6.该硬则硬,该软就软

也许金山不会使某些人受诱惑,但奉承却可能使某些人醉倒在地。

——比彻

俗话说:“软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人是应该有一点锋芒的,虽然在待人处事中没必要像刺猬那样全副武装,浑身带刺,至少也要像那些凶猛的动物一样,让人觉得你不好惹才是。特别是对于那些没事找事的恶人,你只能是“腰里别冲牌,谁来跟谁玩”。

有时候做人脸皮薄是不行的,做事没“心机”很难成功。当你做事缺乏有效的办法时也可以试试“硬着头皮”上的效果。

《三国演义》中马超连结韩遂一同在西凉起兵东进,一路攻占长安,直捣潼关。曹操令曹洪、徐晃先去把守潼关,自引大军随后接应。当曹军主力到达潼关附近时,由于曹洪贸然下关与马超交战,致使潼关失守。潼关是进出关中的咽喉要地,如不失守,曹军可借此长驱西进,以优势兵力消灭马超。然而此时潼关已被马超夺去,曹操只能将大军集结在潼关以外,与马超对阵。马超勇如吕布,率西凉兵依关与曹操作战,每每取胜,有一次甚至打得曹操“割须弃袍”,很是狼狈,曹操只好修筑寨栅坚守。如果长此下去,很难消灭关中割据势力。徐晃进言说:“今丞相盛兵在此,贼亦全部现屯关上,此去河西,必无准备,若得一军暗渡蒲阪津,先截贼归路,丞相径发河北击之,贼两不相应,势必危矣。”这个建议,正与曹操的意图相合,于是曹操令徐晃、朱灵率4000军,绕道潼关以北,从蒲阪津渡过黄河,在黄河西岸结下营寨,留下曹仁守潼关旧寨,自率大军循徐晃的进军路线至河西与徐晃会合,然后挥师南下,到达渭水北岸,迫使马超放弃潼关,调过头来与曹军会战。曹军在渭河以北泼水担土,乘寒冻筑起一座土城,以此为据点向渭河南岸进击,抢渡到河南,与马超决战。加上曹操在马超和韩遂之间巧施反间计,终于将马超打败。曹军自潼关到渭北、渭南,兜了一个马蹄形的大圈子,这一避开正面,从侧面迂回的战术,虽然大大延长了行军里程,却缩短了消灭马超的时间。

做人难,做事难,面对千难万阻,要提升自我,不来点“硬”的怎么行?如果事有勉强,应敢于说“不”;如果是正当利益,则应当仁不让;甚至,有时还得来点霸王硬上弓,要有“脸皮厚”的时候,也要有“头皮硬”的时候。

如果你在工作中受到了不公正待遇,你会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呢?其实这里面的学问很大,本来一份很好的工作如果是自己提条件的方式不对,可能会导致丢掉工作的结果,但话又说回来,如果真的是你的付出与回报不符,那你又怎么甘心呢?类似这种事如果处理不好,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朋友之间都有可能发生不愉快。其实,真的应该多积累一些这方面的经验,多掌握一些提条件的技巧。

人的一生是在批评中长大、成熟起来的。当一个人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父母、家人通过批评来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该做的。回想一下我们的童年,谁不曾常听到这样的批评:“不要把手放在嘴里,脏得很。”“吃饭前怎么不洗手?”“你太调皮了,真不听话。”而长大一些又会听到诸如“不要只关心自己,要关心一下别人”、“别老迟到”等等来自老师、同学、家长的批评。几乎没有人能做到从不批评别人,也几乎没有人会从不受到别人的批评。

批评是能使人更加成熟和完善的良方,是使人成功的阶梯。从批评中可以认识到自己的缺点、错误,从而修正自己的言行、思想,慢慢形成自己正确的处世方法和对待生活的态度,而如果视批评为别人对自己的讽刺、打击,一听就如坐针毡、暴跳如雷,则无论如何也是无法进步的了。

从前,郭国的国君出逃在外,他对为他驾车的人说:“我渴了,想喝水。”车夫把清酒献上。又说:“我饿了,想吃东西。”车夫又送上干肉和干粮。

郭君问:“你怎么准备的?”

车夫回答:“我储存的。”

又问:“你为什么要存这些东西?”

车夫又回答:“为您出逃路上充饥解渴呀!”

又问:“你知道我将要出逃吗?”

车夫说:“是的。”

“那你为什么不事先提醒我呢?”

车夫回答说:“因为您喜欢别人说奉承话,却讨厌人家说真话。我想过规劝您,又怕自己比郭国灭亡得更早,所以我没有劝您。”

郭君一听变了脸色,生气地问:“我所以落到出逃的地步,到底是为什么呢?”

车夫见状,连忙转变了话题,说:“您流落在外,是因为您太有德了。”

郭君听后又问:“有德之人却不被国人收留而流落在外,这是为什么呢?”

车夫回答说:“天下没有有德之人,只有您一个人有德,所以才出逃在外啊!”

郭君听后喜不自禁,趴在车前横木上笑起来,说:“哎呀,有德之人怎么受这等苦哇?”他觉得周身劳累,就枕着车夫的腿睡着了。

车夫用干粮垫在郭君头下,自己悄悄地走了。后来,郭君死在田野里,被虎狼吃掉了。

郭君在穷途末路之时,仍不能体会对自己忠心耿耿的车夫的一片赤诚之心,仍改不掉喜欢听奉承话的毛病,由此可知,他的失败不是偶然的了。

不过有良苦的用心还需有良苦用心的表现,让对方知道批评者实际是打心眼里欣赏自己,喜欢自己,支持自己或是为了自己着想等等,才能让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所以批评者首先就要考虑,该批评是否是于对方有益的,能否让被批评者相信按照批评语的要求改进之后,于自身有益。不能诱之以“利益”的批评,会使被批评的人觉得自己改正行为是为了批评者的利益。于是对批评会有更多的抵触情绪,使原本的一片好心也因方法不当而遭人误会。

师经是魏国宫廷里的一位琴师,他经常给魏文侯弹琴。

一天,师经弹琴,魏文侯随着乐曲跳起了舞,并且高声说道:“我的话别人不能违背。”师经拿起琴去打魏文侯,没有打中,却把帽子上的穗子撞断了。文侯问手下人说:“身为人臣却去打他的国君,应该处以什么样的刑罚?”

文侯手下的人说:“应该烧死他。”于是把师经带到堂下的台阶上等候。

师经说:“我想在死之前说一句话,可以吗?”

文侯说:“可以。”

师经说:“以前尧舜作国君时,只怕他讲的话没有人反对,桀纣作国君时,只怕他讲的话遭到别人的反对。我打的是桀纣,不是我的国君。”

文侯听后,说:“放了他吧!这是我的过错。把琴挂在城门上,用它作我的符信;不要修补帽子上的穗子,用它来时常告诫我自己。”

正是师经从文侯的长久统治来考虑,批评文侯不该学桀纣独断专行;而文侯也从批评中听出这是文师对自己的忠心与关怀,所以才能最终将逆耳忠言接纳下来,并免了师经的死罪。

一个批评与被批评的过程是批评者与被批评者在思想、感情上的相互交流与认同的过程。人在批评过程中越是尊重、理解对方的处境,就越能够获得对方对自己批评意见的重视与接受。

批评是人际交往中最难以把握的一种方式,怎样使对方不感到颜面受损,并且能够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批评,这就称得上是一种高深的技巧了。

人人都喜欢表扬、称赞,批评总是令人难堪的。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我们发现别人的错误而不能指出,甚至还要随声附和,那会是件多么令人难过、不安的事情。

因此,要摆脱“说”还是“不说”这种左右为难的尴尬局面,需要掌握批评的技巧,批评是交际中最难把握的一种表达方式。要考虑时间、地点、对象等多种复杂因素,其宗旨是要照顾对方的自尊心,力求不伤害对方。

做人要有一股子脾气,做事更要有一股子硬气。狭路相逢“硬”者胜。

7.但责己,不责人

千方百计地炫耀自己,只能把自己的无能进一步暴露在人们面前。

——池田大作

我们喜欢责备他人,常常是为了表现自己的高明。有时,也有推卸责任的目的。古人讲“但责己,不责人”,就是要我们谦虚一些,严格要求自己一点,这对自己有好处。

美国总统林肯年轻时有一个嗜好:喜欢评论是非,还常写信写诗讽刺别人,他常把写好的信丢在乡间路上,以便当事人容易发现。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他喜欢指责人的习惯。

1842年秋天,林肯又写文章讽刺一位政客。文章在报纸上登出后,那位政客怒不可遏,他下战书,要求与林肯决斗。林肯本不喜欢决斗,但迫于情势和为了维护名誉,只好接受挑战。到了约定日期,二人在河边见面,一场你死我活的决斗就要进行。亏得在最后一刻有人阻止,悲剧才未发生。这是林肯一生中最为深刻的一次教训,让他懂得了任性抨击他人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从此,他学会了在与人相处时,不再为任何事而轻易责备他人。

中国古人也懂得这个处世道理。过于严厉地责备他人,使对方产生怨恨,这就是自己的一大过错。王永彬说:只责备自己,不责备他人,这是远离怨恨的方法。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这样做一定会把事情办砸。

检讨一下我们自己,我们是不是也有这种喜欢责备别人的毛病?布置下去的一件工作任务没有做好,我们很可能不是积极地去与下属寻找原因,研究对策,而是指责下属:“你怎么搞的?怎么这么笨?”这时,你有没有想过下属会有什么反应?他可能什么也不说,但在内心却只会觉得你不近人情,从而怨恨你。这样,你今后就很可能在与他相处时,总感到疙疙瘩瘩。

再如,你与人共同做生意,一批货,到底进不进?你们意见不一致。最后你听从他的意见,进了这批货,结果赔了。这时,你如果一味抱怨对方,那结局肯定就是二人散伙。

有一个小幽默:这天丈夫回到家,发现屋里乱七八糟,到处是乱扔的玩具和衣服,厨房里堆满碗碟,桌上都是灰尘……他觉得很奇怪,就问妻子:“发生什么事了?”妻子回答:“平日你一回到家,就皱着眉头对我说:‘一整天你都干什么了?’所以今天我就什么都没做。”爱好指责就如同爱好发誓一样,实在不是一种好习惯。你会伤害别人也会伤害你自己,别人不舒服你也不会舒服。有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是《三国演义》里的故事。却说张飞闻知关羽被东吴所害,下令军中,限三日内制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次日,帐下两员末将范疆、张达,报告张飞,三日内办妥白旗白甲有困难,须宽限方可。张飞大怒,让武士将二人绑在树上,各鞭五十。打得二人满口出血。鞭毕,张飞手指二人:“到时一定要做完,不然,就杀你二人示众!”范疆、张达受此刑责,心生仇恨,便于当夜,趁张飞大醉在床,以短刀刺入张飞腹中。张飞大叫一声而亡,时年五十五岁。

张飞的悲剧再深刻不过地说明了“只有不够聪明的人才批评、指责和抱怨别人”。卡耐基指出:尖锐的批评和攻击,所得的效果都是零。批评就像家鸽,最后总是飞回家里。我们想指责或纠正的对象,他们会为自己辩解,甚至反过来攻击我们。

和张飞一样,林肯也遇到过一件让他恼火的事。1863年7月,盖茨堡战役展开。敌方陷入绝境,林肯下令让米地将军立刻出击攻打敌军。但米地将军迟疑不决,用尽了各种借口,拒绝出击。结果敌军顺利逃跑了。林肯勃然大怒,他坐下来给米地将军写了一封信,表达了他的极端不满。但出乎常人想像的是,这封信林肯并没有寄出去。在他死后,人们在一堆文件中才发现了这封信。也许林肯设身处地地想了米地将军当时为什么没有执行命令,也许他想到了米地将军见到信后可能产生的反应,米地可能会与林肯辩论,也可能会在气愤之下离开军队。木已成舟,把信寄出,除了使自己一时痛快以外,还有什么作用呢?不要指责他人,并不是说放弃必要的批评。这里的原则是要抱着尊重他人的态度,以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来批评。

有一家工厂的老板,这天巡视厂区,看到有几个工人在库房吸烟,而库房是禁止吸烟的。他没有马上怒气冲冲地对工人说;“你们难道不识字吗?没有看见禁止吸烟的牌子吗?”而是稍停了一下,掏出自己的烟盒,拿出烟给工人们,并说道:“请尝尝我的烟——不过,如果你们能到屋子外边去抽的话,我会非常感谢的。”工人们不好意思地掐灭了手中的烟。

在你又想责备别人的这不是那不是时,请马上闭紧自己的嘴,对自己说:“看,坏毛病又来了!”这样,你就可以逐渐改掉喜欢责备人的不好习惯。

成功人士的经验之谈是:学会宽容和尊重,更好地与人相处,与人共事。那么,你将会发现一个完美的自我。

在指责别人的时候,先看看自己,不要只看别人的短处,多为别人想想。如果张飞不是仗权行事,能那么容易丧命吗?给别人留有余地,也是给自己机会。

8.忍天下难忍之事,成常人难成之事

不有所忍,不可以尽天下之利。

——苏询

忍常人不能忍之辱,吃常人不能吃之苦,必能做常人不能做的事,因为忍中蕴涵着无限的力量和机会。

忍学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国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的精髓。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成名人物都是靠忍字而成大业的。现代世界上许多在事业上非常成功的企业家、金融巨头也将忍字奉为修身立本的真经,均在自己家中室中悬挂着巨大的忍字条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忍学是世界上成功的企业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科学家的必修之课。

三国时曹操的忍功可以说是一流的。曹操见过许劭,开口便问:“我何如人?”意思是我和别人比怎样?你看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许劭对曹操也不算陌生,很蔑视他的为人,并不搭理他,一言不发。曹操见许劭如此,不但一点也不难为情,反而紧逼许劭,必要他评论自己一番,否则就不离去,弄得许劭哭笑不得,乃顺口说道:“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许劭虽不齿其为人,但亦深知此人后必有为,只如此厚脸皮,知难不退便非常人可比,曹操闻言,方心满意足而去。

青年时代的曹操由于十分工于政治经营,因而,在朝中已是很有名气了。而且评价他的人中尚有一些比他年龄大得多的人,这些评价对曹操自信心的形成,后来的出仕都有很大的帮助。但许多人并不买他的账,有一次应该算是让曹操最没面子的事,他十分想结识南阳名士宗士林。宗士林十分看不起曹操,但比许劭做的还绝。

曹操在即将出仕,也就是20岁那一年,去拜访宗士林。一进屋,见宾朋满座,自己排不上辈,而宗士林又不搭理他,自己想说话又找不着机会,便退到门外等候。正赶上宗士林送客出来,曹操上前便拉住他的手,说要和他结为朋友,没想到宗士林竟把手抽回来,转身进入内室而不理曹操。这让曹操实在太没面子,但曹操并不为此而感到有什么耻辱。这也是曹操的一大长处。

为什么要提倡“忍”呢?这是根据某些事物的具体情况而决定的。有的时候,你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无论你怎么努力,成效似乎都不大。一直被你信奉不疑的“一分耕耘,一份收获”似乎不再有效,这就好比手中拿着一万块钱却想通过自己的精心测算、分析来撼动股市一样。此时,你所做的最好策略就是不要凭着自己的“蛮劲”,一味地相信自己的判断,投入到某些前途极端凶险的股票中;相反,若你退一步,静观一下股市的变化,先求其次,买一些绩优股,待选定时机再东山再起,投入到选中的冷门中,这时你才能真正获得成功。

忍能成大器。只要你在做人的准则中牢记忍这一条,你定能成大器。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甚至以一国之君的身份为人做马夫,终于赢得了后来的“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大业。汉朝时的韩信,若不是能忍得住那“胯下之辱”,怎能从一个贫穷潦倒之人一跃而成淮阴侯。至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造就出了古今多少“巾帼英雄”,那更不必说了。

忍能做大官。这是历史官场上屡见不鲜的。如果在上司面前不能忍,遇事就仿佛对待路人那样粗暴顶撞,绝对不可能做成大官。古代的相命学在某些角度来看似乎也总结了一点道理。一个脸大耳圆、嘴角上翘的人夸他日后做大官八成有道理,因为这种人一看就是个和事佬,他们绝对不会在非原则的事上和上司争得面红耳赤,也不会为上司的一点点小脾气而大动肝火,四平八稳的他们往往能以最省事的办法登上权力的高峰。

忍能赚大钱。这是一个在商海中遨游多年的朋友的肺腑之言。多年来,他一直坚信,在自己有求于人的时候,一定要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就是忍字带来的后果。有时候,从银行贷款,就硬是要忍住审查人员的吹毛求疵。与老板谈生意,稍一不忍就可能损失一笔大钱。如果你非要求助于那个对你挑鼻子瞪眼睛的人,你就忍一忍吧!只要不是原则性冲突,忍过了之后,钱就进来了,这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我们讲一个忍字,并不是劝告你怯懦,真正的忍是以退为进的手段。那些只是一味地退让,而不考虑自己真正的目标、不思进取的人,忍来忍去反而会让他永远不能爬起来。

真的英雄何必气短,善始善终,方为不败!忍能保身,忍能成大事,忍是大智、大勇,更是大福,忍是厚,忍是黑,忍小人,忍豪强,忍天下难忍之事,不做性情中人,成常人难成之事。

9.听听别人的意见

沉默是一种处世哲学,用得好时,又是一种艺术。

——朱自清

会倾听别人说话,是一种交际智慧。在人际关系圈里会倾听别人的话,你就能够掌握主动权,也就能够在人群之中生存和发展。

袁绍兴兵往官渡进发前,曾因劝谏袁绍而被囚禁狱中的田丰上书说:“今宜静守以待天时,不可妄兴大兵,恐有不利。”袁绍大怒,要杀田丰,由于众将官劝阻,才恨恨地说:“待吾破了曹操,明正其罪!”大军行至阳武,谋士沮授进言:“我军虽众,而勇猛不及彼军;彼军虽精,而粮草不及我军。彼军无粮、利在急战;我军有粮,宜且缓守。若能旷以日月,则彼军不战自败矣。”这番知彼知己,颇有见地的话语,又一次触怒了袁绍:“田丰慢我军心,吾回日必斩之。汝安敢又如此!”令军士将沮授锁禁军中以待治罪。袁曹两军对峙于官渡,两个月后,曹操军粮告竭,派人到许昌摧粮。使者被袁军捉住,谋士许攸从使者身上搜出了曹操摧粮的书信,往见袁绍说:“曹操屯军官渡,与我相持已久,许昌必空虚;若分一军星夜掩袭许昌,则许昌可拔,而操可擒也。今操粮已尽,正可乘此机会,两路击之。”袁绍说:“曹操诡计极多,此书乃诱敌之计也。”许攸争辩说:“今若不取,将反受其害。”本来不肯采纳许攸建议的袁绍,忽然收到审配派人送来的一封信,告许攸从前曾滥收民间财物,纵容子侄辈多征民税,钱粮归为己有,袁绍对许攸又是一番怒斥。袁绍的暴怒和自以为是的言行,把许攸推向了曹操一边。许攸在无可奈何投奔曹营之后,曾向曹操述及他向袁绍提出的这条建议,曹操大惊说:“若袁绍用子言,吾事败矣。”

曹操的做法与袁绍截然不同。袁绍大军杀奔官渡而来,曹操所做的事不是自作主张,而是先与众谋士商议对策,荀攸提出:“绍军虽多,不足惧也。我军精锐之士,无不以一当十。但利在急战,若迁延日月,粮草不敷,事可忧矣。”曹操觉得荀攸所言在理,就命令军将出击。当双方处于胶着状态时,曹操军力渐乏,粮草不继,打算弃官渡退回许昌。然而他没有贸然下令退军,而是在决策之前,写信征求留守许昌的荀的意见。荀反对撤军,在回信中说:“公今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势见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惟恐天下不乱明公裁察焉。”对于不同意见,曹操不仅没有像袁绍那样动辄大怒,反而大喜,令将士效力死守。许攸投奔曹操,曹操喜不自胜,略事寒暄,马上向许攸请教破袁之计。许攸献上乌巢烧粮的奇计之后,曹操立即采纳,并亲率5000兵前往乌巢,一把火烧得袁军上下皆无战心,曹军八路人马直冲袁营。袁军四散奔走溃不成军。官渡之战,曹操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为统一中原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官渡之战的胜利,是与势弱的曹操善于集思广益分不开的,而势力强大的袁绍的败北,是其独断专行所致。曹操处处注意让下属参与决策,一旦下属提出正确的建议,便立刻采纳,保证了决策的正确。袁绍处处自以为是,下属提出不同意见,要么斩、要么囚、要么斥,导致了一次又一次的决策错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谆谆教导后主刘禅,对待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文臣,“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对待向宠等武将,“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陈和穆,优劣得所也。”诸葛亮“集众思,广忠益”的思想,目的就在于保证决策的正确。事实证明,管理者一个人说了算容易导致决策的失误,调动下属参与决策的积极性,可以保证决策不出或少出偏差。人们都喜欢听自己的声音,当他们希望别人能分享自己的思想、感情以及经验时,就需要听众。这是一种十分微妙的自我陶醉的心理:有人愿意听自己就觉得高兴,有人乐意听自己就觉得感激。

成为一名好的听众在企业界能发挥很大的功效。譬如说,一名推销员向某位顾客推销,对顾客提出的种种问题表示关切,顾客就会感到很开心。见到此状,便应进一步表现出自己是很好的听众,此时,顾客不仅愿意讲,也愿意让你听他讲,这是一种互惠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就是商谈成功的第一步。无论是哪一种顾客,对于肯听自己说话的人都特别有好感。

一言以蔽之,能成为一个好的听众,即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