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法律京师法律评论(第七卷)
19851100000001

第1章 前言

木铎声里,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即将迎来七岁的生日,《京师法律评论》(第七卷)也如期面世。本卷依旧秉承《京师法律评论》的一贯宗旨,注重对国内现实法治问题的研究,同时关注域外法律变动及法学研究的最新发展,积极推动中国法学研究与实践的结合。

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很快,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如何透过独特的视角去审视、解读和把握这些变化,去回应这些挑战,化解这些难题,法学理应有所作为,理应直面现实,紧密围绕时代话题,把握时代脉动,给出自己掷地有声而又富有新意的回答。本卷以“经济发展与法治保障”为研讨主题,探索经济发展的法治保障问题。经济与社会协调、健康、有序、和谐发展,发挥规划法、税法、金融法、企业法等的功能,共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关注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及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本主题首先讨论了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同规划法制建设的关系,提出要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发展规划法的关系,应当完善与拓展政策与法律相耦合的形式,明确政府规划行为的公定力,提高公众参与度,健全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法制,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希冀在推进规划体制改革过程中,科学编制与实施规划,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法制性。接下来的三篇文章分别从税法、企业法和证券法的角度探讨了对慈善组织的税收诱致性监管、国企高管薪酬法律规制和上市公司重整中的信息披露的规则评价与制度重构的建议,这些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针对实践中的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见解,希望引起读者的关注。针对我国应对突发事件中的举措,分别从社会组织活动的法律规制和信息公开方面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在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问题上,分别从碳交易市场存在的现状及其成因、海事法院对跨省水污染纠纷的管辖权问题研究、协同效益视角下应对气候变化法律政策整合问题、我国城市污水管理制度的问题及对策等角度,针对我国现存问题,分析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之策,不乏真知灼见。

在“比较法研究”中,作者们普遍关注域外法律制度与中国相关制度的比较分析,在借鉴域外经验时都注重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无论是审视所研究的法律制度产生、发展的背景,还是检视中国相关制度确实存在的问题,无一不是有的放矢,提出的建言均具有可行性,这些具有前瞻性的观点对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构建或完善大有裨益,势必推动我国相关立法,指导我国的司法实践。

在“学科专论”中,学者们在民事诉讼法学、刑法学、国际法学、法理学、国际私法等学科各展所长,深入探讨了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完善传统犯罪构成理论的观点评析及选择、海洋环境保护适用“对一切义务”、对丢失枪支不报罪的合理性审视、《法律适用法》第21条与《民法通则》第147条对比研究、国际法中后法优先原则的适用、侵犯著作权犯罪案件的证据认定等问题,在所论问题的深度、广度等维度上均对读者有启迪意义。

在“学术争鸣”中,作者们的观点新颖、独到。有文章探讨医疗损害责任归责原则,颇值一读;有文章研究了国际人权公约于中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高度契合日益关注的人权保护;有学者分析社会志愿者参与社区矫正的问题困难与对策建议,有学者认为立法前评估是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的路径选择,有学者以FATF《40项建议》为参照来反思我国反洗钱罪名体系,也有学者对裁判要旨的类型化比较适用进行分析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势必会引起读者的进一步思考。

在“他山之石”中,本卷选取了一位美国教授和四位意大利教授的文章,对反垄断法的限制交易的实质性标准判断、意大利大企业危机规范综述、与跨国有组织犯罪斗争、罗马共同法与民族平等、契约中的合意与原因等问题进行论述,这些成果,或关注实践或侧重理论提炼,对读者了解国外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拓展研究视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卷在“教改研讨”中,选取了一篇论文和七篇教改心得体会,其中论文围绕理论讲授与学生参与相结合的经济法教学探索,七篇心得体会是在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和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举办的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三等奖的七位青年教师的经验之谈,这些来自于教学一线的新的教学理念与实践经验,有的关注讲授式教学方法中的例子的选取标准,有的关注学生的参与,有的关注国际法双语教学中的中英文使用比例问题,有的关注西方法律思想史的课程改革之策,有的则关注本科教改的辅助系统建设,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推动和深化我国法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整体师资水平均有建树。

最后,衷心感谢法学界前辈和各位同仁的大力支持,感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的大力帮助。对本卷的不足,热忱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编委会

201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