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权力玩家赵匡胤
19819900000005

第5章 双龙会

公元948年,22岁的赵匡胤精神上惨遭两位故人叔叔羞辱,肉体上被若干赌徒无赖荼毒,只有高辛氏庙里面的神灵给了他继续奋斗的勇气。1000多年后,22岁的徒步比赵匡胤略好,当年当他在骄阳下挥汗如雨时,不无感慨地写下著名的《夏日凶猛》:

2005年夏至刚至,我在号称天堂的杭州疲于奔命,发现这个名声在外的城市作为天堂其实只为少数人而存在,他们在装着空调的房间里喝茶,聊天,打牌,做爱,不辞劳苦。而对于劳碌如我辈来说,置身其中的天堂其实是个火坑,不但没时间去考虑喝茶,聊天,打牌,做爱以及诸如此类的劳动密集型的问题,并且时常担心自己会突然在某一个清晨因为积劳成疾而不再醒来,所以我伤悲。

好在赵匡胤并不伤悲。算卦之后不久,他就来到邺都(今河北大名县东北)。赵匡胤眼看这个与辽国接壤的后汉北部边陲的重要军事基地耕耘繁忙,买卖兴隆,酒楼林立,心中感叹,吟出几个句子,日后被柳永拿来形容繁华的杭州,写入著名的《望海潮》: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当然都是后话了。

且说赵匡胤见了繁华的邺都大街,按捺下心中进去喝一杯的冲动,转而思考一个哲学命题:同样是汉室之地,洛阳、邺都差别咋就这么大呢?镇守这里的枢密副使郭威安民有方,一定是个明主。同时心中一动,想到老和尚给自己的偈语“遇郭乃安”,难道这就是老和尚给我指的北方知遇?

翻了翻钱袋,赵匡胤心下怅然,想到老和尚赠送的16字箴言已经被忘得差不多了,更重要的是老和尚资助的6000块也已经花得差不多了,暗叫惭愧惭愧。此时刚好看到前方不远处的郭字帅旗,于是入营求见。

此时的郭威也正野心勃勃,招兵买马,打算为后汉多立功勋,报答老皇帝刘知远的知遇之恩。这一天,正在处理政事的郭威被手下禀告,门外有一青年求见。当郭威推开帐门,看到这个青年的时候,心底下涌起一句日后被余秋雨用来描写开封的话——脚踏一双破鞋,背靠一个门框,“像一位已不显赫的贵族,眉眼间仍然气宇非凡”。当然,余老师虽然人品不行,文品却是很行,他笔下的开封,是“脚踏一条黄河,背靠一个宋代”,十二字一出,谁与争锋,此乃题外话。

郭威看到赵匡胤生得高大威猛,心中欢喜,言谈中又得知小赵武艺非凡,一套“太祖长拳”使得虎虎生风——这时候似乎叫小赵长拳更加合适——更是一见如故,及至听完“六十码”事件之后,郭威简直已经开始感激上苍赐予自己一个如此大礼了。

兴致勃勃的郭威对“太祖长拳”好奇之心颇浓,于是让赵匡胤现场演示一番,接下来发生的对话是这样的:

郭:耍几下!

赵:耍几下!

郭:耍出一招虎虎生风!

赵:耍个虎虎生风!

郭:耍出一招一日千里!

赵:耍个一日千里!

郭:耍出一招恍如隔世!

赵:耍个恍如隔世!

如果你对这段对话很熟悉,说明你曾看过《五代史》,如果你对这段对话不熟悉,那么,呃,说明你没看过……《让子弹飞》。感谢周润发和杨万楼,虎虎生风,一日千里,恍如隔世,多么简洁生动地描述了赵匡胤此前此后的生命历程。

简单的面试之后,郭威将赵匡胤收归麾下,成为一名亲兵。22岁风华正茂的赵匡胤,经过数年的坷坎流亡,终于遇上恩主,决计好生追随郭威干出一番事业。十年后,一代帝王横空出世,谁能想到,这个当年衣衫褴褛、面有菜色的孩子,成了叱咤风云、傲视天下的宋太祖。

需要说明的是,郭赵二人相会的场景,史书上并没有太多的记载,上文的记叙插入了作者的个人理解。在我看来,后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前后两大高管的相遇,绝对应该在“遇郭乃安”这四个干巴巴的汉字描述背后隐藏着更加生动的场景,这种相遇,比之马克思初遇恩格斯,比之谢尔盖·布林初见拉里·佩奇,故事虽时空迥异,相似却如影随形。

甚至——也许连当事人都根本不会知道,他们的会面,是两位开国皇帝在活着的时候,而且都还不是皇帝的时候的见面,千古之下,屈指可数。用赵本山的口吻解读,就应该是“缘分呐!”

历史的重复很多情况下简直让人不可置信,我甚至设想,人类的历史仿佛一个时钟,滴答滴答地走在循环的曲线上,今天你站在九点钟的位置,明天也许是十点钟;多年以前或者多年以后,也同样会有人站在九点钟的位置,重复你的故事,甚至踩着你曾经在此留下的足迹。

郭赵之后400年,历史见证了另一对大人物的相遇,他们在时钟上的位置,与郭威赵匡胤无限接近。在当年明月的笔下,他们相遇的经历如下:

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濠州城。

城池的守卫者郭子兴正在他的元帅府里,苦苦思索着对策,濠州城已经被元军围了很久,这样下去是坚守不了多久了。

就在此时,手下的军士前来报告,抓住了一个奸细……却自称是前来投军的。郭子兴差点笑了出来,元军快打进城来了,还有来投军的,这个借口可是真不高明,他不禁起了好奇心,想去看看这个奸细。

于是他骑马赶到了城门口,看见了一个相貌奇怪的人……下巴向前突出,额头也是向前凸出,具体形状大概类似独门兵器月牙铲……这个人就是朱重八。

郭子兴走到朱重八的面前,让人松开绑,问他:“你是奸细么?来干什么?”朱重八平静地回答:“我不是奸细,我是来投军的。”

郭子兴大笑:“什么时候了,还有人来投军,你不用狡辩,等会就把你拉出去杀头!”朱重八只是应了一声:“喔。”

郭子兴看着朱重八的眼睛,希望能看到慌乱……然而他看到的只有镇定。

郭子兴不敢小看这个人了,很明显,这是一个吓不倒的人。于是他认真的询问了朱重八的名字,来历……朱重八给他的印象实在是太深了,于是……将他放在自己身边,当自己的亲兵,警卫员。

在军队里,朱重八很快就表现出了他的才能,比起其他的农民兵士,他是一个很突出的人,不但作战勇敢,而且很有计谋,处事冷静,思虑深远,又很讲义气,有危险的时候第一个上,这一切都让他有了崇高的威信。于是在他当士兵两个月后,被提拔为九人长,这是他的第一个官职。

之所以长篇累牍将上文引用至此,是因为后面在赵匡胤和朱元璋身上发生的故事大同小异——这让我相信,失意的人有着各式各样的失意,牛逼的人却有着相同的牛逼。

入了郭营的赵匡胤很快就表现出了他的才能,比起其他的农民兵士,他是一个很突出的人,不但作战勇敢,而且很有计谋,处事冷静,思虑深远,又很讲义气,有危险的时候第一个上,这一切都让他有了崇高的威信。随后赵匡胤跟从郭威东征西讨,先后平定李守贞(河中)、赵思绾(永兴)、王景崇(凤翔)三将的叛乱,至公元949年夏天,战事结束。一年多的时间里,赵匡胤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获得宝贵的工作经验。

平定叛乱的郭威在后汉的声望达到了顶峰,由枢密副使郭威变成了枢密使、侍中兼天雄军节度使郭威,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甚至前面半句都可以去掉。我有一个自我评价甚高的朋友,经常向我灌输一种理念,像哥这么优秀的人,想找个人佩服一下的时候,只能去照镜子了。一照镜子就发现TMD又变帅了,让其他男人怎么混啊!于是开始郁闷。

此时的郭威也有这种郁闷,不过他很快就解脱了,刚好此时辽国军队在边界又起纷扰,于是刘承祐正好将他再派边疆,从此定居在国境线上,夜夜吟唱着“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的不朽诗篇。

历史的年轮很快转到了公元950年。这个庚戌年是后汉乾佑三年,本是中国历史上极其平淡的一年。这一年,赵匡胤二十四岁,其弟赵光义十二岁,遥远的南方的李煜十四岁——当然这时候,他的名字还叫做李从嘉。然而这一年因为后汉宫廷内一场杀人事件,从某种意义上讲改写了主角自己的命运和很多其他人的命运,当然,还有中国的命运,所以,我以为,这事实上是极其不平淡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