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权力玩家赵匡胤
19819900000038

第38章 疯狂的镜子(1)

得了美人相伴的赵匡胤突然觉得自己也变得文雅起来了,跟花蕊夫人在一起的时候竟然也偶有填词作对的兴致。

不过花蕊夫人毕竟在诗歌界有丰富的从业经验,被孟昶泡的时候天天干这个,快赶上专业诗人了,跟现今偶然听到岳飞“怒发冲冠”的词觉着写得不错,就要把岳飞找来给自己写歌词的歌手那是两个档次;除了初入宋宫的时候匆忙而成的十步诗有抄袭嫌疑,其他多数都还是不错的。徒步翻阅过《全唐文》中收录的花蕊夫人诗作五十余首,题材多是写在后蜀皇宫内院的生活,虽略显单薄,但用词颇工,亦略有可取之处,如:

宣城院约池南岸,粉壁红窗画不成。

总是一人行幸处,彻宵闻奏管弦声。

赵匡胤拿不出什么得手的作品,跟花蕊夫人唱和的时候只好拿自己当年千里走单骑之时在山沟沟里面看到日出之后灵感迸发而写出来的《咏初日》来凑数:

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

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

宋人有关此诗原文的记载不一,这里根据的是南宋初陈岩肖《庚溪诗话》,而比他晚了七十余年的陈郁《藏一话腴》中记载的却是这样:“欲出未出光辣达,千山万山如火发。须臾走向天上来,逐却残星赶却月。”差别不大,不影响阅读。

意象倒是恢宏,可行文直白,韵味全无,的确算不上一首好诗。花蕊夫人读了,深觉与孟昶“冰肌玉骨清无汗”相差天壤,却怎好明说,只有不语。

这一天二人再次唱和,赵匡胤问了一番花蕊夫人沿长江而下的观感,心潮澎湃、豪气勃发,打算现场填一首类似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样大气磅礴的《临江仙》出来,却不料脱口而出竟然吟道“滚滚长江都是水”,再也续不下去,花蕊夫人掩口而笑。

赵匡胤暗暗郁闷,心想这都是年轻时候不好好读书的下场,于是抽空了翻书更勤,犹以文韬武略的唐太宗事迹,读得更是怎一个认真了得。

这一天赵匡胤走近花蕊夫人身边,看到她正手拿一个铜镜,口中喃喃自语,赵匡胤心想,莫非你连白雪公主的故事都听过,还在念叨着“镜子啊,镜子,谁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

走近一听,却是花蕊夫人在感叹:拢开封才几个月,好像又肥了哟,得减减!

赵匡胤心中激动,想苦学多日的唐太宗事迹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于是顾不上学一下这句没听过的四川话,也顾不上跟花蕊夫人沟通白雪公主的故事,走到花蕊夫人身边,说,爱妃,这个简单的镜子后面可是有很多故事的,我给你讲讲吧。唐太宗在魏征死后,去吊唁痛哭的时候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你看你现在拿着一个铜镜,也就是穿穿衣服;可对于我呢,就不一样了……

说着,赵匡胤接过镜子,打算照一下自己的脸,然后继续下面的说辞,无奈铜镜像素太低,赵匡胤看不清自己脸上的饱经风霜。

花蕊夫人笑而不语,饱读诗书的她,对唐太宗这套著名的镜子理论还是略知一二的。

照完了镜子正面,赵匡胤又翻过去看了看镜子的背面,正打算开口,却是大吃一惊。

因为镜子上面刻着“乾德四年铸”!

要知道此时还是太祖乾德三年(965年),赵匡胤没听过时空穿梭的理论,而且自己也无论如何不会提前穿越到第二年,以为自己看错,于是擦了擦眼睛,再仔细看了看铜镜上面的字,没错,的确是“乾德四年铸”。

赵匡胤扔下镜子,转身就走,花蕊夫人阻拦不及,心想为什么太祖拿镜子照了照脸就逃走了呢,他脸上是洗干净了啊!

赵匡胤的脸是洗干净了,可是很快就有别人的脸要不干净了。

吃惊不小的赵匡胤首先想到的是把事情原委告诉宰相赵普,问问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可怜的赵普头一晚上还在刚刚苦学《论语》里面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见太祖问到这么高深的问题一下子傻眼了,不但“人不知”,而且自己也不知,于是只好装作“不愠”的君子,其实也是不敢愠,吱吱呜呜说不出话来。

接下来据说赵匡胤非常愤怒,做了一个很夸张的动作,就是拿起毛笔在赵普的脸上胡乱涂抹,气愤地说,作为宰相却如此无知,看来说宰相当用读书人。赵普吓得一晚上都不敢洗脸,直到第二天上朝的时候脸上还都是墨汁。

上述这段故事流传甚广,可惜徒步翻遍史书也没有找到出处,所以认为是后人臆造。而涂墨汁故事的另一个版本是说此事发生在改元乾德之后数日,也就是公元963年底,赵匡深为所改的“乾德”二字而自得,于是找来赵普、卢多逊,让他们评价一下。赵普拍马屁说好,好,好,“古所未有”,而卢多逊则称“此伪属蜀时号也”。赵匡胤大惊,马上就让人核查,果然五代初期前蜀政权的王衍曾经建年号为“乾德”。于是非常愤怒,以毛笔蘸墨涂赵普的脸。

虽然涂墨事件是假的,但接下来发生的故事却是真的。从赵普那里没有找到答案的赵匡胤喊来了翰林学士陶谷、窦仪。博学多才的窦仪自非学识甚寡的赵普所能比,马上给出了正确答案:“此必蜀物,蜀主(王衍)尝有此号。”(注:前蜀后主王衍918年登基,次年改元乾德,用至924年,时为乾德六年。所铸货币称“乾德元宝”,至今仍有所见。)

听完窦仪一番解释的赵匡胤非常高兴,《宋史·太祖本纪》载“乃大喜曰:‘作相须读书人。’由是大重儒者。”更有一说是“太祖叹曰:‘宰相须用读书人,卿可谓具宰相之才’。”对窦仪的学识大加赞扬,并于事后问宰相赵普,把窦仪也提拔为宰相好不好。

赵普此时可是听君一席话,自挂东南枝,一个人当宰相干得好好的,当然不愿意来一个人和自己分权,更何况窦仪为人耿直,日后恐对自己不利,于是回答:“窦学士文艺有余,经济不足。”轻飘飘一句就让太祖心里打起了嘀咕。而闻听此语的窦仪自后也是郁郁不乐,竟于两年后病逝,太祖“闵然谓左右曰:‘天何夺我窦仪之速耶!盖惜其未大用也。’”

一块铜镜引发出这么多故事,恐怕是花蕊夫人揽镜自娱时候所不曾想到的,早知如此,当初就该对着镜子问问“魔镜啊,魔镜,谁是这个世界上气量最小的男人”,说不定还能帮太祖送走一两个不合适的宰相。

经历了魔镜事件,尤其是听到太祖发出“宰相须用读书人”的感慨之后,赵普担心自己日后如果再像这次一样表现无知,宰相肯定就没得干了,说不定还得回乡下教书;赵匡胤也深感学识不够,于是经常到大宋图书馆取书来读,发誓将来再和花蕊夫人闲谈,一定要做出一首比“太阳初出光赫赫”这样的大白话好很多的诗出来。

而赵匡胤到图书馆取书读完之后,往往喜欢第二天在朝堂上向大臣问起书中的内容,真不懂的地方固然是诚意咨询,假不懂的地方就当然是向大臣卖弄一番了。这个倒也可以理解,没文化的人都这样,徒步当年刚学写文章时有一次投稿突然被采用,于是欣喜异常,把报纸剪下来复印了给很多人看,恨不能天底下认识几个汉字的都来读一遍,时日既久,也就无聊。而此时在大臣面前卖弄学识的赵匡胤,大约略略类似于刚开始发表文章的徒步。

但是赵匡胤惊奇地发现,他提出的问题,半桶水赵普多数情况下是张口结舌,画了多年葫芦的陶谷偶然也会语无伦次,甚至精于考证的窦仪有时也是一个字也答不上来,但只有史馆修撰卢多逊,每次面对赵匡胤的问题,不但对答如流,而且娓娓而谈,旁征博引,甚至幽默风趣,口吐莲花,只听得赵匡胤不时点头赞许,回答不出问题的赵普们更是折服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