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权力玩家赵匡胤
19819900000019

第19章 建国大业(2)

燕王朱棣造反成功赶走建文帝、当上明成祖后,拿到了很多朝臣给建文帝的奏章,里面有很多要求讨伐他的文字,便以开玩笑似的口吻对朝堂上的大臣们说:“这些奏章你们都有份吧。”众多大臣个个心惊胆战,但只有李贯从容不迫地上前说道:“我从来也没有写过。”然后摆出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眼神有着和陶谷一样的邪恶。

于是朱棣愤怒了,他走到李贯的面前,把奏章扔到他的脸上:“你还引以为荣吗!作为大明朝的公务员,拿钱不做事,危急时刻,身为近侍竟然一句话都不说,我最厌恶的就是你这种人!”于是将李贯关进了监狱。——当然,朱棣如果600多年后再看看报纸,听听新闻,说不定就不会发这么大火了,作为公务员要做什么事呢,玩玩蜘蛛纸牌、斗斗地主,困了,朝堂上打打瞌睡就行啦。

好脾气的赵匡胤倒没有朱棣这么暴躁,他选择了一种比较温和的表达不满的方式,于是让时任翰林承旨的陶谷在建宋后继续担任此职,主要做做文秘工作,负责草拟各类诏制。时间一久,陶谷深感工作单调,前途有限,于是希望借自己当初拟禅位诏书的功劳,暗示赵匡胤提拔自己一下。谁知赵匡胤回答说:“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尔!”要什么提拔?

被浇了冷水、眼见升官无望的陶谷便在翰林院的墙壁上赋诗一首:“官职须由生处有,文章不管用时无。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为后世留下一个“依样画葫芦”的传说。

不过这个故事到此还不算完,据《清稗类钞》载,明清内阁官员代皇帝起草批拟奏章,也是件件依照“样本”,阁员们还总结出二十八个字的经验: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当然这都是题外话了。

一切搞定,赵匡胤乃临御崇元殿,被服冠冕,在大殿之上接受文武群臣跪呼万岁,即皇帝位。因取自己驻地宋州之名,国号“大宋”,史称北宋,改后周显德七年为宋建隆元年。连神仙陈抟闻讯都大喜差点下凡:天下自此平定,百姓有好日子过啦!

《长编》载:宣徽使高唐昝居润,引匡胤就龙墀北面拜受。宰相掖升崇元殿,服兖冕,即皇帝位。群臣拜贺。奉周帝为郑王,符太后为周太后,迁居西宫。诏定有天下之号曰宋,因所领节度州名也……华山隐士陈抟闻帝代周,曰:“天下自此定矣!”

正月初五,改元,建宋,大赦天下。

这天,赵匡胤下令进行了一系列活动:首先赏赐诸位兄弟,作为跟随自己去陈桥驿辛苦两日游并聆听《我有一个请求》讲座的奖赏;接着焚香敬天地、社稷,告诉皇天后土,大周集团股份公司已经重组,原股东已经撤资;最后下诏至诸道节度使,告诉他们,老板换人啦。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人事重组,打麻将换个人都要变一下方位,何况新建一个国家。赵匡胤的基本部署是原班人马仍各司原职,就像歌里唱的——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当然有些职位是不得不变了,譬如柴宗训已经不适合再当皇帝,赵匡胤本人也无法再任殿前都点检,死掉的侍卫司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那职位也要有人顶上。

于是诏令幼主柴宗训为郑王,符太后为周太后,迁居西宫;石守信接替韩通任侍卫司马步军副都指挥使;死掉的韩通升官至其为中书令(追任),并以礼厚葬;副都点检慕容延钊升任殿前都点检,侍卫马步军都虞候韩令坤升为都指挥使,两位率军驻守前线可不必回朝,凡事拥有自主裁决权;侍卫司的原最高领导李重进,也升至中书令,继续留守驻地扬州,同样不必来朝。当然,这三位不必来朝的兄弟日后有机会再和太祖见面时,关系已不比今日的融洽了。

至于宰相,还是由原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担任,俨然一切从旧。正月初六,太阳照常升起,众人照常上班。

然而很快就有人发现,有件事情与往常不一样了。

秦汉以降,宰相与皇帝议事,都是坐着的。

一直到建隆元年的正月初五,他们一直都是坐着的。

然而正月初六开始,宰相突然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朝堂上没有自己的椅子了。

此故事的1.0版是说范质这天坐着向太祖汇报工作,影帝赵匡胤突然说哎呀眼睛怎么突然不好使了,看不见呀,你把稿子拿我面前来。范质不知有诈,拿着稿子上前,回来一看,座位已经被人移走了,心想原来太祖使出了三十六计中的调虎离山呀,但也不敢申辩,只好站着议事,从此宰相就再没座位了。

这个版本的好处明显,比如通俗易懂,富有传奇色彩,男女老幼都有兴趣聆听,颇具当下很多明星以拙劣文笔自爆家丑之妙,然而BUG也有很多,最明显的一个就是,坐着的宰相不止范质一人,调虎离山也从来没听说一次能调走三只的。

此故事的2.0版显得更符合逻辑,是说范质与其他旧臣为求自保,主动上书自贬,请太祖改变旧制,废除宰相坐议之礼,太祖欣然应允。相较前者,2.0版故事简单,脉络清晰,逻辑合理,可信度极高——当然,最重要的,是因为《续资治通鉴》里面就是这么写的。

也许有人认为撤掉宰相的椅子并非那么要紧,不值得作为建立政权后一件大事单独描写,但是如果你碰巧有过被人请客吃酒,主人坐着喝,你站着陪的经历之后,就能明白这里面有多大的差别了。

当然,如果范质再多活几百年,就会发现这有地方可站的宰相还是算好的,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诛杀了宰相胡惟庸后,明太祖朱元璋直接把宰相的职位废掉了;随后清朝虽未正式恢复相位,但也设置了大学士和总理大臣,略相当于宰相一职——然而自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康熙设计除掉鳌拜以后,这帮高级官员都只能跪着和皇帝议事了。

建国大业至此,大功告成。后人读书至此,多会念叨赵匡胤辜负世宗厚爱,夺取后周江山;然而纵观宋祚三百年,我泱泱中华,国富民强,纵恭帝如康熙在位六十年,国运能昌盛如此?

然而我们终须知道,显德七年正月初五,七岁的柴宗训孤儿寡母正式迁居,后周皇后、少主之显赫从此不再。319年后,赵匡胤的后代,时年九岁、由太皇太后谢氏垂帘听政的宋恭帝在即位不满二年时,孤儿寡母无力掌控的宋廷就投降了元朝,后人写诗慨叹:

当日陈桥驿里时,欺他寡妇与孤儿。

谁知三百余年后,寡妇孤儿亦被欺。

历史的吊诡,300年前谁能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