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乱唐
19747400000748

第748章 :将帅的谈话

秦晋目光中的冷冽渐渐淡了。

“老马坡,难道你就没有解释的吗?”

杨行本的眸子里闪过一些复杂的神色。

“计划中确如裴二所言,本该由杨贽作为弃子,然则,杨贽在前夜的突袭战中身受八处箭创,现在连自理都困难至极,又如何领兵?换上裴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秦晋盯着杨行本的眼睛许久,只见他没有半分的闪躲与闪烁,又追问道:

“除了裴嗣,难道就没有更合适的人了吗?”

“没有!”

杨行本的回答斩钉截铁,没有半分犹豫。

“末将甘心领罚乃是因为触犯了军中律令,不奉令而擅自动兵,绝非出于对裴二的愧疚。连同那阵战而死的五千劲卒,为国捐躯,死得其所,又何可悲,可怨的?最初末将选了杨贽领兵,就是为了在事后避免今日这种质疑,奈何人算不如,天算,最终还是难逃此劫……”

说到此处,杨行本的情绪有些激动,胸口竟剧烈的起伏着。

“若有一天,末将也要如此牺牲,绝不会皱一下眉头。”

秦晋默然不语,他相信这是出自杨行本的肺腑之言,但为了军中大局,必须对他不奉令而动兵的出格举动而做出严惩。

“对尹子琦现在的处境,可有想法?”

秦晋忽然硬生生的转了话题,杨行本愣了一下,显然是此前没料到的,他还以为自己必将会面对秦晋的严厉斥责,然后将失去重用。

可看秦晋现在的表现就像从前一样,问过了该问的事,就直接谈及当前的战局,仿佛对出格的举动没有一星半点的芥蒂。

“老马坡一战后,尹子琦精锐损失大半,正是我军全力围歼的大好时机。末将在来此之前已经做好了各项安排,只等大夫选派接替末将的人到了,便可依计而行!”

杨行本此来是做好了回不去的打算,因为任何一个主帅都不会容许自己的部下有如此出格的举动,况且这种出格的举动还带来了极严重的后果。

其实,在裴嗣到新安告状时,杨行本心中就有些悔意,如果他能将此事处理的更温和一些,或许不至于如此。

秦晋却道:

“那个说要走马换将了?”

此言一出,杨行本浑身猛然一颤,说话竟都有些结巴了。

“难道,难道大夫还有意令,令末将……”

“你制定的计划,当然由你去执行,秦某岂会犯那走马换将的错误!”

闻言,杨行本的神情似有所触动,当年他是个从鬼门关里硬生生被推回来的人,这就好像已经死了一遍,自那以后再也不会因为生死对所作出的决定有半分犹豫。

好半晌之后他才问了出来:

“末将何时可以返回长石乡?”

秦晋只说了两个字。:

“现在!”

尹子琦遭受惨败,叛军一定士气低迷,难以为战。此时正是趁机突袭的大好机会,如果因为内斗而耽搁了这些机会,绝对不是秦晋所乐见的。而且,杨行本此人的表现又让秦晋多少有些满意,至少此人并非全然如此前所想的那样,出于私斗而将神武军至于一种危险难辨的境地。

“磨延啜罗和他的回纥骑兵会在明日拨付给你,此战关键,不容有失,尹子琦如果死战,不宜硬撼,能驱赶则驱赶,不能驱赶便等他自己先走!”

“难道大夫认为尹子琦已经生了退走的心思?”

按照杨行本的揣测,尹子琦现在已经退无可退,就算死也得在新安城下,否则就算回到洛阳,也得被那些巴不得他死掉的人吞得骨头渣子都不剩。

可现在却从秦晋那里得到了与之完全相反的判断,便觉得自己此前的想法是不是有了什么偏差呢?

“尹子琦无功而返,回去是死,不回去也是死,反不如战死沙场!”

秦晋却道:

“以这段时日对尹子琦,秦某大致推断,他宁愿回去被政敌攻讦致死,也不会将为数不多的精锐毫无意义的在新安拼光!”

火烧老马坡一役后,就算笨蛋也看得出来,叛军精锐损失达半数以上,已经没了和神武军叫板的资本,就算洛阳派来了征发的援兵也是无用的。新招募的壮丁与乌合之众无异,若没了作为骨干的五万精锐,他们就什么都不是,就算有十万人摆在神武军面前也是土鸡瓦狗一般的存在。

闻言,杨行本好似若有所思。

“若果真如此,倒是末将看低了尹子琦!”

秦晋的脸上终于有了点笑模样,说道:

“不是你看低了他,而是他本来就没你高啊!”

在秦晋看来,尹子琦这个人的确多智而骁勇,但究其根本在狠辣无情二字上,还是逊于杨行本不少,他之所以败就是败在这一点。

尹子琦过于托大,而看低了杨行本,然后被杨行本使出了一记漂亮的反杀。可以说,都是他咎由自取。

说过了军情,秦晋并不急于放杨行本立刻离去,而是又详细问起了火烧老马坡的具体情况,只绝口不提无令动兵一事。杨行本便将老马坡那场惨烈大火原原本本的讲述了一遍,到最后又是一叹,说起了那个在大火中侥幸未死的钟如海。

钟如海此人确实有些心气,竟然觉得愧对恩主尹子琦,竟然以不愿痛快了结自己性命,宁愿惨手折磨而死这种方式来惩罚自己。

不过,他把钟如海送回去让尹子琦见他最后一面,可绝不是存了什么好心,为的就是彻底瓦解尹子琦的心理防线,让他愤怒,然后被愤怒冲昏了脑袋。到那时,一个失去了理智的主帅所率领的军队,就算再怎么精锐,也都成了不堪一击的朽木。

听了杨行本这略显“卑鄙”的法子,秦晋也不禁大笑了两声。

“秦某听说钟如海对尹子琦有救命之恩,后来尹子琦对此人很是照顾,可见两人交谊匪浅,现在你将未死之钟如海送回去,他若不气得炸了肺,某这秦字便倒过来写!”

秦晋竟开起了玩笑,杨行本原来有些紧绷着的心也稍有放松。

“好了,尽快回去吧,某等你胜利的消息!”

离开新安城,杨行本放慢了马速,一名部将似愤愤不平。

“大夫判了将军斩刑,现在又褫夺了一切军职,何其不公?”

此时的杨行本已经恢复了喜怒不惊的神色。

“不公?大夫未杀我,又让我继续指挥,那些虚名,要来何用?不过是安抚军中人心而已!”

“可,可大夫言出必行,将来一旦平叛胜利,将军岂非……”

后面的话那部将说不出口,杨行本又替他说了出来。

“岂非什么,不就是旧事重提吗?有什么可怕的。”

说着,他指点着身边的亲随。

“你们啊,根本看不透大夫的心思。若非裴嗣把事情闹的沸沸扬扬,大夫又何苦做出这等苦心之举?至于将来的事,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说罢,杨行本猛一催马,战马希律律窜了出去,亲随们则愣在当场,都是一脸的懵懂,不清楚此话究竟有何深意。明明有一把刀悬在头上,不知何时斩下,可杨行本却好像根本不在乎一般。

一名随从看着杨行本的背影,满脸的不解,道:

“诸位说说,咱们将军究竟是怎么想的,在意呢,还是不在意?”

“这还不明白吗?将军的意思是,将来未必会死,你想想,如果天子一纸****诏书下来,就算秦大夫不也得乖乖奉诏吗?”

众人闻言,纷纷觉得有道理。

“将军去得远了,还不赶紧追上去……”

一干随从就此打马急追了上去。

……

就在杨行本走后,秦晋忽然接到了署名为汝州太守郑审言的行文。

这让他大为奇怪,自己虽然有招讨使的差事在身,可地方太守也没有向他行文汇报的义务。打开行文,却发现这竟是一封求情书。

看到被求情之人的姓名,秦晋更是一脸的惊讶。因为这个人的名字他太熟悉了,可以说在他前世的那个时代,已经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程度。

李白!

汝州太守特地行文,就是为了给李白求情。

可他又有点想不明白,据他所知,李白此时应该在江南才对。就算郑审言有意求情,也应该给高适去信才是,怎么这封求情书却到了自己这里呢?

疑惑归疑惑,秦晋还是决定调查清楚再说,他马上就联想到房琯曾说过,有一大批来自于江陵等地的流民到了新安地界,并被悉数召入民营之中。莫非李白也是裹挟在流民之中一路经由伊阙、颖阳等地逃过来的?

秦晋亲自去了房琯所在的公署去询问情况,却不巧,被公署内佐吏告知,房琯已经先一步到城外民营去视察了。

本来,秦晋打算就此回去,等到得着机会再向房琯询问,可却又从那佐吏口中得知,民营闹出了乱子,听说有不少人打算聚众造反,房琯之所以天都快黑了仍接着去处置,就是要平息此事。

秦晋心中一动,那些作乱的,莫非就是江陵等地逃过来的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