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益寿全书
19745800000002

第2章 疾病的基本概念(1)

第一节致病因素

疾病发生的原因称为致病因素。已知致病因素很多,一般可以概括为外界因素、营养因素、免疫因素和遗传因素四个方面。

一、外界因素

这是人体发生疾病最常见的原因,按其性质分为两种:

1.生物性的致病因素,包括微生物(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真菌等)和寄生虫(蛔虫、绦虫、蛲虫和血吸虫)两大类。这类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后,能在体内继续繁殖而使人致病;这类致病因素排泄到外界环境后,又可以引起别人感染,如肝炎病毒和结核杆菌等。

2.物理性的致病因素,如刀割、尖刺、挫伤、虫兽咬伤、烧伤、冻伤、触电和放射线损伤等。

二、营养因素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水、糖、蛋白质、脂肪、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这些物质缺乏或不足,都可以是疾病发生的原因,如脱水、营养不良以及维生素A、B、c缺乏可引起相应的角膜炎、口角炎和坏血病,而钙铁缺乏可引起佝偻病和贫血病等。

三、免疫因素

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也是致病的原因,如过敏性疾病中的过敏原(虾、蟹、花粉、青霉素等)对一般正常人并无致病作用,但对某些免疫功能改变的人却可以引起风疹、鼻炎、皮炎,严重的可以发生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休克等。

四、遗传因素

上代双亲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里的遗传物质DNA染色体的改变常会引起后代发生疾病,如血友病、色盲、先天愚型和两性畸形等,近亲结婚更易产生这类遗传性疾病。

第二节人体的防御功能

人体的防御功能是一种积极的生理活动,能阻止和破坏致病因素的作用,从而保持和恢复人体的健康。

一、气管

气管和支气管壁上的上皮细胞能分泌大量的黏液,有冲淡毒素的作用,同时分泌物中还含有溶菌酶,能杀灭病毒。上呼吸道黏膜具有由下而上朝一个方向摆动的纤毛,以排除细菌和尘埃,使其与黏液一起排出体外。

二、胃肠道

胃黏膜分泌的胃液含有盐酸,对不少细菌都有抑制和杀灭作用,胃肠道主要是通过呕吐、腹泻等方法使致病微生物和其毒素排出体外,起到防御作用。但剧烈地呕吐和腹泻对机体却可以带来危害。

三、皮肤和黏膜

皮肤和黏膜可阻挡微生物的进入。寄居皮肤上的正常菌群对一些病原体有抵抗作用。微生物若通过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内部时,首先遇到的是淋巴结的防御,它们可以被淋巴结的细胞所吞噬,或被淋巴结内的溶菌素所破坏和消灭,毒力较强的细菌可在淋巴结内引起炎症。细菌通过淋巴结防御屏障进入血液之后,还会遇到体内其他有防御功能细胞的抵抗。急性感染时,血液中的白细胞通常是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大大增加,它们对细菌具有吞噬、消化和阻止病菌的致病作用;血液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具有相同的作用。这两种细胞内都含有丰富的溶酶体,溶酶体内的溶菌酶可直接杀死致病微生物。

四、月干脏

肝脏的防御功能在防止疾病发生上也很重要。肝脏不仅具有丰富的网状内皮细胞,可以吞噬和消化细菌或者异物,而且肝细胞还具有强大的解毒功能,它可以将从胃肠道一起吸收进来的有毒成分变成无害的物质。

五、血脑屏障

由脑膜、脉络膜、脑室膜和血管内皮细胞等共同组成的血脑屏障,可以阻止细菌毒素进入脑部的神经组织。

致病因素的损害作用和人体的防御功能是疾病过程中的一对矛盾,决定着疾病的经过和结局。如果防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致病因素被削弱和消灭,疾病就减轻、痊愈,人体就恢复健康。反之,人体的防御功能低弱,致病因素的损害作用加强,疾病就会加重、恶化,甚至导致人的死亡。

第三节微生物和寄生虫

微生物和寄生虫是人们周围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且种类繁多的活的病原微生物,它们的共同特点有:一是可以传播,二是引起免疫,三是可用热力和化学消毒剂杀灭。

一、细菌

人类最常见的结核、痢疾、破伤风、疖痈等都是各种细菌引起的,有球杆弧形等不同形态,没有完整的细胞核结构,却有特殊化学成分的细胞壁。

细菌可以被一些染液着色,革兰氏染色可以将细菌分为阳性菌和阴性菌两大类。

二、病毒

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种类比细菌引起的要多,如病毒性肝炎、麻疹、流行性感冒等。病毒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必须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常用的培养方法有动物接种、鸡胚培养和组织培养,因此对病毒的诊断少用培养方法,而更多的是采用检查病人血清中的抗体来测定。

三、立克次体

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有类似细菌的结构,但必须在活细胞内才能生长繁殖,引起疾病。常以虱、蚤、蝉和螨等为媒介在人群间进行传播。如斑疹伤寒、恙虫病。

四、螺旋体

比细菌大,细长螺旋形,有细菌的基本结构,但与原虫一样运动活泼,可由皮肤黏膜进入人体引起疾病,如回归热、梅毒、钩端螺旋体病等。

五、支原体

比细菌小,能在人工培养基生长,因无细胞壁,故无固定的形态,目前仅肯定肺炎支原体可引起肺炎。

六、衣原体

比细菌小,需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有独特的生活周期,如沙眼衣原体。

七、真菌

霉菌、蕈类都属于真菌类,比细菌大,形态也较细菌复杂,有单细胞和多细胞两种类型。真菌引起的疾病不能用抗生素治疗,抗生素可杀伤细菌,对真菌不起作用,反而因抑制细菌生长而使真菌大量繁殖,引起严重的真菌感染。

八、原虫

是寄生虫中单细胞动物,比细菌大,也需用光学显微镜才能看清。在我国,原虫病主要有疟疾、黑热病、阿米巴痢疾和滴虫性阴道炎,目前疟疾已被控制,黑热病已基本被消灭。

九、蠕虫

是寄生虫中的多细胞动物,已有器官分化,一般肉眼可见,寄生在人体的蠕虫主要有吸虫、绦虫和线虫。

十、吸虫

形状常为扁平叶状,大多数吸虫是雌雄同体,靠吸盘吸附在宿主的脏器上。常见的有寄生在肠道的姜片虫,寄生在肝胆道中的肝吸虫,寄生在肺组织中的肺吸虫等。

十一、绦虫

形如扁带,虫体分为头节、颈节及链体三部分,链体由许多节片组成,最长的绦虫节片可多达几千节,体长达10米。

十二、线虫

形为管形,以蛔虫、蛲虫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钩虫和丝虫。

第四节炎症

炎症是人体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对外界各种有害因素作用所作出的防御性的反应,人体的许多疾病如皮肤疖子、伤风感冒、阑尾炎、胃肠炎、肝炎等,都以炎症过程为表现。

一、炎症的原因

炎症的原因大致可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生物性的病原体,如病毒、细菌、霉菌、支原体和寄生虫等;另一类为非生物性因素,其中有低温、高热、紫外线、放射线等物理性因素,以及刀枪弹片等机械性的因素和强酸强碱等化学性因素。总之,凡能造成人体组织损伤的一切因素都可以引起炎症。但是,对人体最常见最重要的是由生物性的病原体所致的炎症,医学上称之为感染。

二、炎症的反应

炎症的反应是一切生物有机体在长期进化并与外界损伤因素作斗争过程中获得的自卫反应,在人体中其能力最为完备。它包括血管、神经、体液和细胞的反应,在病理学上常将其过程概括为三种基本病变:一是人体组织和细胞的损伤,即变性和坏死,称之为变质过程;二是血管扩张充血,血浆成分包括白细胞的渗出,称之为渗出过程;三是临近组织的再生,如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的增生,称之为增生过程。一般认为,变质是致病因素对机体造成损害为主的过程,而渗出和增生则是机体对抗致病因素和修复组织的过程。

炎症反应是人体的一种极为复杂的生物学现象,以生物性病原体引起的急性感染为例,其整个过程大体如下:当人体遭到某种病原体的侵袭之后,由于病原体的直接作用或通过对局部血液循环的干扰,局部组织和细胞首先出现变性坏死,既而局部毛细血管因受神经体液和局部组织崩解产物等因素的作用而发生扩张充血和血管壁因通透性的增加所致的血浆成分的渗出,炎症性充血的结果可给炎症区局部带来大量的抗菌物质(如抗体等),以及能吞噬病原体的白细胞。

三、炎症的表现

有红、肿、热、痛、功能障碍五大特征。红是由于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速和血量增多所致;肿是血管内成分渗出到组织间隙的结果;热是由于局部血液供应丰富,代谢旺盛,产热增多的缘故;痛是局部肿胀,压迫和某些致病物质刺激局部神经末梢所致;造成功能障碍的原因视其部位不同而异,如手指发炎则因剧痛而引起关节活动不便,喉炎的声音嘶哑则与声带的炎性水肿、变厚有关。

四、炎症的结果

因受病原性质、病变的程度、病变的部位、身体抵抗力和治疗因素的影响而极为不同,但归根结底取决于人体和病原体双方力量的对比,大致有以下三种可能的结果:一是痊愈,指人体战胜病原体,受损组织得到修补完好;二是播撒,指病原体在克服人体的防御功能之后而引起的病灶扩大和突破的防线而造成的全身感染,如败血症、毒血症等,此时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病人生命;三是慢性迁延,多发生于人体抵抗力较差和治疗不彻底等情况,由于病原体在体内不能及时被消灭,致使炎症迁延不愈而变成慢性,此时往往治疗比较困难,常给机体造成不良后果。

第五节循环障碍

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两部分组成。它的功能是:一方面能保证供给组织正常代谢所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另一方面帮助清除组织内生成的代谢废物,以维持人体各种细胞生存所需要的内环境的恒定。一旦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正常组织的生理功能就会因氧和营养物质的缺乏和代谢废物的堆积而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可以引起局部组织的死亡,即组织坏死。

血液循环碍可为全身性或局部性,全身性的血液循环障碍如心力衰竭、休克等。本节着重介绍几种常见的局部循环障碍。

一、充血

按其发生部位可分为动脉性充血和静脉性充血(淤血)两种。

动脉性充血,可发生于生理状态时,如温水洗澡后可出现全身皮肤发红、发热,害臊和激动时的面红耳赤等,人体患病时所见的动脉性充血以炎性充血最为常见。

静脉性充血,又称淤血,多见于病理情况。静脉性充血的发生与静脉腔不同程度的阻塞有关,如静脉受压、静脉壁变厚和静脉内血栓形成等。静脉性充血的结果能使局部组织发生缺氧、代谢废物堆积和器官、组织功能的减退,严重时,可引起局部组织的坏死。

同时局部组织中的毛细血管壁也可因营养障碍而结构变得疏松,通透性增加,血液内的液体成分,甚至红细胞可透过管壁进入组织间隙,形成组织水肿和体腔积液,如心脏病人的下肢浮肿,肝硬化患者的腹水等。如引起静脉性充血和水肿原因及时消除,则水肿的液体往往可被吸收而消失。若水肿持久,可对机体造成不利,但其部位不同,给机体造成的影响不尽相同,一般以下列部位的水肿和积液后果较为严重,如喉部水肿可阻塞呼吸通道,心包腔积液可影响心脏的舒缩功能,肺水肿可影响气体的交换而出现胸闷、气急和全身青紫等缺氧现象,严重者可致死亡。

二、缺血

缺血,又称局部贫血,是指器官或组织内局部动脉血供应不足的状态。缺血常会引起组织坏死,但人体各种器官组织对血供的需求以及对缺氧的耐受性却有很大不同,故缺血所引起的危害性也不相同。心、脑的缺血常致严重后果,甚至引起死亡,如心肌梗死;而肢体的缺血因肌肉对缺氧的耐受性较大,故其后果较轻,但在实际工作中如对外伤的肢体使用止血带,必须记住每隔30~60分钟放松一次,以避免对肢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出血,引起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血管壁的破坏。凡血液流到体外的被称为“外出血”,凡血液积在组织或体腔内的被称为“内出血”。出血对人体的危害性取决于出血的量、速度和部位。如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的出血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就会引起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长期少量出血,可引起全身贫血;重要脏器如脑、心包出血,即使出血量不多,后果也甚为严重;皮下出血一般对机体的影响较小。

三、血栓形成

在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成分发生凝固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

凝固的血块称为血栓。血栓形成主要发生在心血管,如内膜变得粗糙、血流缓慢、活动不规则,以及血液本身凝固、血压升高等情况。

血栓形成后常因阻塞血管而引起不良后果,对机体不利;但也有它有利的一面,如小血管的外伤破裂,则有利于局部的血栓形成而止血,又如细菌侵入血管时,局部形成的血栓可阻止细菌的扩散。

血管内形成的血栓可被逐渐溶解、消散而不对机体产生任何影响,但也可被管壁内长入的纤维组织所替代(又称血栓机化)而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闭塞。有时血栓可发生脱落,并随血流而阻塞别处的血管进而造成栓塞。

引起栓塞的物质称为栓子。栓子不仅可由脱落的血栓构成,也可为其他固体、气体、液体物质,如空气、寄生虫、羊水和肿瘤细胞等。

栓塞的造成后果是局部血管的阻塞,并且血供突然停止进而局部组织发生缺血坏死。然而人体对局部血管的阻塞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即可通过缺血边缘组织血管的开放(侧支循环)而获得血液供应。故只有当动脉血流阻断迅速,侧支循环又不能有效建立时,才会导致组织的坏死,即为梗塞。

梗塞形成后,对人体的影响取决于发生的部位、大小及有无合并细菌感染等因素。一般说来,脾肾等处小范围无菌性梗塞,对人体不产生很大影响;而重要脏器如心、脑发生较大面积的梗塞,才能引起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