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重庆往事
19740800000005

第5章 引言重庆的天空下(4)

据晋·常璩《华阳国志》记载:周之季世,巴国有乱。将军蔓子请师于楚,许以三城。楚王救巴,巴国既宁,楚使请城。蔓子曰:“籍楚之灵,克弭祸难,诚许楚王城,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乃自刎,以头授楚使。

后来,楚国以厚礼葬了巴将军的头于秭归,巴国厚葬无头遗体于重庆七星岗。

关羽之死让我们看到了人性弱点,留下懊恼和惋惜;巴蔓子之死却让人看到了人性在穿透危急和苦难时,留下超越家国恩怨的勇气。只是这勇气现今却在城市不起眼的角落里蒙着厚厚的灰土。

从解放碑往七星岗方向不到两公里处,车水马龙,高楼林立。在这条著名的民生路,城市的繁华正在高楼大厦间逐渐延伸。每天,成千上万的市民从这条路上经过,却很少有人知道,就在他们脚下,躺着一位忠义将军——巴蔓子。

民生路299号附2号。一排往下走的梯坎两旁,堆放着各式各样的家具。在顾客商家的讨价还价声中,走到梯坎尽头,旁边一堵红砖墙上生锈的铁门,正孤独地敞开着。

进了门洞,眼前一阵开阔,光线来自大厦和这栋楼房之间形成的天井。家具市场内,桌椅、柜子满地散乱堆放着。环顾四周,一根水泥柱子上挂着“巴蔓子墓”文物保护牌。柱子后边的石拱里静静躺着一方古墓。六边形的古墓前立着石碑,上面刻着:东周巴将军蔓子之墓。墓高2米多,石头颜色已经发黑,边缘开始风化。“霸业久销沉,楚子何曾留寸土;荒坟犹耸峙,将军依旧镇三巴。”这副对联,陪伴着孤寂地躺在阴暗潮湿的墓地里的巴将军。

眼前的巴蔓子墓已呈衰败的迹象。历代对这个墓都作过修缮,烧香的,磕头的,香火不息。即使在民国时期,香火依然很旺。其中最近一次修缮就在1922年,即民国11年。解放后,很多传统文化都属于被打倒的对象,巴蔓子墓也在其中,香火庙也被拆了。

“巴将军”的品牌效应

巴蔓子,离我们已经年长日远。石墓静静地承受了两千多年风雨,见证着重庆的发展历史。巴蔓子几乎应该成为重庆最具特性的文化品牌代表。但在烟华浮迷的今天,每当提到巴蔓子,很多人不知,更不要说知其事,可能会问:“想吃火锅了嗦?”

“巴将军火锅”——一家由江苏人王人庆创办的餐饮企业,在重庆非常火爆。巴蔓子将军,不尴不尬地做起了重庆火锅品牌的代言人。

火锅店白捡了一张价值不菲的文化牌,让重庆人心生嫉妒。店家费心地经营着这张将军文化牌,又确实让很多已经“超越”历史的重庆人,从这个生意红火的地方知道了巴将军究竟为何许人也。

城里的巴将军火锅店热热闹闹,城里的巴将军墓却冷冷凄凄。在“巴将军火锅”,慕名而来的食客在酒足饭饱之余,也会关心一下重庆的历史,感叹巴将军的义薄云天。史料满屋的陈列室墙上,《将军赋》只不过成了酒前饭后的“调味品”。

在通远门城墙公园内,有阔嘴、无须的巴蔓子将军的塑像。在声光电交错的舞台上,有以现代舞语汇来演绎的《巴蔓子将军》。

这些,就是一位古代巴人与重庆精神的故事。

渔猎时代的身影:船棺墓葬

重庆九龙坡区的冬笋坝,如今进入了现代化的发展序列。据报道,20世纪50年代初,修筑成渝铁路时发现了二十余座船棺墓葬,有用整段木材挖凿成的独木舟形木棺,里面有青幽幽的青铜刀剑。也许躺在船棺墓葬里的是当年戍守巴都的兵吏们?

舟行小三峡,满眼滴翠。当你仰头举目,感叹造物之神奇时,或许你会发现,一个个形似舟船的东西在层层叠叠的峭壁悬崖间若隐若现。当地的向导会告诉你,那是古代巴人遗存——独特的船棺。

在山高谷深、云遮雾障的巴雾峡的陡峻峭壁间,有约宽半公尺的长方形洞穴,漆黑棺木,一半在洞内,一半悬在洞外,乃战国时期巴人的悬棺,俗称“铁棺材”。棺中有青铜剑和人骨。在绝壁连绵、叠峰参差的滴翠峡西岸,一块高约200米的偏岩斜台上,搁放着一只黑色“木船”,此即“船棺”。同巴雾峡悬棺一样,这也是古代巴人的一种葬俗。

现代专家或许能从这些墓葬中的随葬物品判断出墓葬主人的身份,但是关于他们的前生后世、灵魂的归宿就不是凭着这些可以知道的了。

古代巴人傍水而居、长于舟楫,舟船是巴人从事渔猎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船棺葬是他们盛行的一种丧葬礼俗。《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引《世本》中的记载说:“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覃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箭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独中,众皆叹。又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悉沉,唯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这段传说不无神话色彩,但其中“土船能浮”及“廪君”率部众乘“土船”沿水路迁徙的故事,表明巴族确实是一个长于渔猎的民族,舟船在他们的生产与生活中占有特殊地位。一生与舟船相伴,对舟船自然怀有特殊的感情,死后以船安葬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巴人最初将船棺放入江河任其漂流而去,是为船棺水葬。它与东南亚婆罗洲达雅克人(Dayakes)超度死者亡灵到天堂所用的“黄金船”相类似,寓意死者升天。甚至有学者认为,名垂至今的屈原是高寿自然而终,由于他出身巴族,所采用的也是船棺水葬,结果却被楚国当地百姓误传为自沉汨罗江而死。屈原在汨罗江实施船棺葬,既是为了坚持民族葬仪,也为使他的去世产生某种轰动效应,有利于传播他的主张、理想和作品。龙舟竞渡的文化风俗也因他而传遍大江南北。

随着巴人为楚所逼,楚国势力的不断西进,形成了“江州以东,其人半楚”的局面。巴国君臣不得已沿江西进,以瞿塘峡、巫峡等天然屏障与楚抗衡,先后迁徙于平都(今丰都)、江州(今重庆)、垫江(今合川县),最后定居在阆中,其丧葬才改为埋入地下(船棺土葬)或放到山崖(船棺悬葬)。冬笋坝发现的船棺土葬墓葬,这种墓葬习俗是巴人辗转迁徙的水上生活的反映。而今天在成都、什邡、浦江等地发现的战国船棺墓群,也反映出巴蜀文化的融合。

巴人用船作为葬具,目的在于利用船只、水道,把人的灵魂送回故乡。其丧葬礼俗源于“灵魂不灭”的确信和祖先崇拜的信仰。在古巴人心目中,灵魂与体魄是两个既相互依赖又相互独立的实体。在寻求灵魂归宿的过程中,人们便据灵魂与尸体关系的种种想法,以及关于灵魂在阴间生活的想象来安置尸体,产生了各种葬法及丧葬仪式。古代巴人葬具使用船棺,亦在于为死者灵魂提供顺利到达祖先故地的交通工具。

在古代巴人曾经寻觅奋斗过的重庆,透过尘嚣日上的天空,满是刺眼的晕黄。也许你不能听见巴人先祖灵魂的倾诉,那你能否听见自己心中那一声长长的叹息:欲问千古事,且向江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