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家庭按摩大全
19739300000028

第28章 头部按摩常用手法(3)

【按摩手法】 (1)按揉百会、头维、风池、顶上回毛、风岩、插花各30~50次。

(2)按揉胃穴、脾穴、脐穴各100~200次。

(3)用拇指桡侧缘向下直推感觉区、胃区、胸腔区各200次。

(4)用中指指端叩击胃区200~300次,叩击感觉区、胸腔区各50~100次。

(5)棒推耳部胃穴、交感穴、神门、肝、腹等各6分钟,频率为每分钟75次,手法宜柔和。

(6)指揉耳甲艇部5分钟,频率为每分钟75次,手法宜柔和。

【生活注意】

(1)饮食要有规律,少食多餐,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及烟酒。

(2)保持心情舒畅,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过度疲劳。

(3)不用或慎用对胃黏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如需服用,可在饭间或饭后服用。

胃下垂

【病因与症状】

胃下垂是指胃下降至不正常的位置。本症多发生于身体瘦弱,胸廓狭长的人;或身体很胖,但急骤瘦弱之人;或多产妇女。患病后症状有食少乏力、胃脘胀满不舒、食后更甚、自觉有物下坠、按之不舒服、脐下有振水声,日久则头晕怕冷、面色无华、夜寐不安、口苦咽干等,平卧时自觉坠胀感减轻。

中医学认为:本症一因身体虚弱,或产后气血亏虚、过早劳动;二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食后运动过剧,或长期有胃病史,引起胃张力衰退,以致胃腑日渐下垂;三因思虑过度,情志不和,饮食减退,久而久之,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以致胃下垂。

头部按摩以健脾和胃,益气举陷为原则,对治疗本病有很好的效果。

【有效穴位】

经穴与经外奇穴:百会、头维、百劳、四神聪、风岩(图4-117)。

头穴:胃区、强壮区、胸腔区、足运感区(图4-117)。

面穴:脾穴、胃穴(图4-117)。

耳穴:胃、交感、皮质下、脾、肝、神门(图4-117)。

【按摩手法】

(1)按揉百会400~500次,力度适中。

(2)按揉头维50~100次,力度以产生胀痛感为宜。

(3)按揉百劳、四神聪、风岩各100~200次,力度适中。

(4)按揉脾穴、胃穴各200~300次,力度偏重。

(5)用拇指桡侧推胃区、强壮区各300~500次。

(6)直推足运感区、胸腔区各50~100次。

(7)用中指指端叩击胃区、强壮区各50~100次,力度轻重兼施,以柔和为主。

(8)棒推耳部胃4分钟,频率为每分钟120次,力度以轻缓柔和为主。

(9)揉捏耳部皮质下3分钟,频率为每分钟90次,力度要轻。

(10)棒点耳部脾、肝、交感、神门各3分钟,频率为每分钟180次,力度轻重兼施。

【生活注意】

(1)坚持按摩能增强体质,预防胃下垂的发生及治疗轻度胃下垂;重度胃下垂经长期自我按摩,亦能收到满意效果。

(2)自我按摩的同时可配合中药补中益气汤或补中益气丸治疗。

(3)节制饮食,舒畅情志,防止暴饮暴食、酗酒、大怒、忧思、过度疲劳和胃部受凉等。

高血压

【病因与症状】

高血压属中医的“头痛”、“眩晕”等病范畴,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多发生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是临床常见多发病。高血压可分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继发性高血压是由其他疾病引起,是肾脏病、糖尿病、内分泌疾病、颅内病变等所引起的一种症候,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病。原发性高血压则称为高血压病,多因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或肾虚、阴虚阳亢,或受精神刺激,大脑紧张所致。可见原发性高血压是由于“阳亢”(或因虚致实)而导致人体大脑皮质功能紊乱而引起的。

高血压病,除了血压升高外,还伴有颈后或头部涨痛,头晕眼花,心慌,或胸闷,四肢发麻,或头重脚轻如坐舟中。日久不愈,严重者还可引起动脉硬化或诱发中风等病变。

高血压病患者除服用降压药外,如配以头部按摩会起到很好的疗效。

【有效穴位】

经穴与经外奇穴:百会、天柱、人迎、天鼎、神庭、攒竹、风池、阳白、率谷、人中、太阳、百劳、四神聪、风岩、印堂、桥弓等(图4-118)。

头穴:晕听区、感觉区、足运感区、生殖区、血管舒缩区安宁区等(图4-118)。

面穴:首面穴、心穴、肝穴、肾穴等(图4-118)。

耳穴:降压点、神门、交感、皮质下、肾上腺、心等(图4-118)。

【按摩手法】

(1)按压百会50次,力度适中,以胀痛为宜。

(2)按揉颈部的天柱、人迎、天鼎各50~100次,力度以酸痛为宜。

(3)按揉风府、印堂、四神聪、百劳、风岩、人中各30~50次。

(4)按压首面穴、心穴、肾穴、肝穴各50~100次。

(5)按揉太阳穴30次,均向前按揉。

(6)用双手拇指桡侧缘交替推印堂至神庭30~50次。

(7)用拇指指腹面向下直推桥弓,先左后右,各10~20次。

(8)用双手拇指指腹分推攒竹,经过阳白至两侧太阳30~50次。

(9)用拇指桡侧缘直推晕听区、感觉区、足运感区、血管舒缩区、生殖区、安宁区各50~100次。

(10)用中指指端叩击血管舒缩区、足运感区、生殖区各30~50次。

(11)拿捏风池10~20次,力度以酸痛为宜。

(12)用双手食指和拇指指端螺纹面着力,相对掐揉或捏揉两耳图中穴位;或用火柴棒头分别按压两耳图中穴位3分钟,频率为每分钟75次,力度以柔和为主。

【生活注意】

(1)如果已被医生诊断为高血压病,应按医嘱吃药,不可随便停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酒。饮食宜清淡,尤其要减少盐的摄入量。

(2)高血压患者洗澡时需要十分注意。特别是秋冬寒冷的季节,在温度很低的浴室脱光衣服,一下子进入热水中,有时血压可能会突然升高50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 0.133千帕)。洗浴时多发生脑血管意外等事故,原因就在于此。

洗浴时应事先放一下淋浴的水,把室内弄暖和,这样比较安全。室内温度以22℃为好。不要一下子进入浴盆,要先用热水敷洒身体后再入浴盆。这不仅是为了洗掉身体的污垢,也具有使身体习惯热水的效果。洗澡水要有一定温度(夏天38℃,冬天40℃),在里面慢慢洗10分钟以上比较理想。这是因为温水有缓解神经兴奋、降低血压的效果。

(3)多食用降血压食品。降低血压的食品很多,如水果中的苹果和柑橘,含有大量的钾和食物纤维;动物肝脏,含有丰富的胆碱成分,而胆碱又会制造出乙酰胆碱,乙酰胆碱对降低血压很有效;多饮用牛奶,牛奶中的蛋白质可使血管变得柔韧,防止动脉硬化,同时也含有大量氨基酸,对降低血压有一定作用。

低血压

【病因与症状】

低血压是指收缩压≤9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60毫米汞柱者都为低血压。典型症状有头晕、头痛、耳鸣、失眠、心悸、消瘦、面色苍白、两眼发黑、站立不稳、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手足冰凉等。

低血压分急性低血压和慢性低血压两种,急性者多伴随昏厥、休克同时发生;慢性者多因体质消瘦、体位突然变化、内分泌功能紊乱、慢性消耗性疾病及营养不良、心血管疾病或居住高原地区等因素引起。

急性患者非头部按摩所宜。中医认为慢性患者多为虚症,可由脾胃失健、肝肾不足、气血两虚等原因造成,均有血压低并伴有全身症状。低血压的治疗要针对发病原因采取治本之法,本节仅就低血压提供一些头部按摩方法以调节、升压,作为低血压治疗的辅助方法。对发病原因的治疗,应及时去医院求治。

【有效穴位】

经穴与经外奇穴:百会、天柱、风池、神庭、人中、攒竹、素髎、承浆、强间、率谷、太阳、百劳、印堂、四神聪等(图4-119)。

头穴:感觉区、晕听区、强壮区、生殖区等(图4-119)。

面穴:首面穴、心穴、肝穴、肾穴、脾穴等(图4-119)。

【按摩手法】

(1)按压百会、天柱各50次,力度稍轻、平稳。

(2)按揉太阳、强间、百劳、印堂、四神聪各30次。

(3)点按人中、承浆、素髎各50次。

(4)按首面穴、揉肾穴、心穴、脾穴、肝穴各50~100次。

(5)用拇指桡侧缘向上直推晕听区、感觉区、强壮区、生殖区各100次。

(6)用双手拇指指端分推攒竹,至两侧太阳穴30~50次。

(7)用双手拇指桡侧缘交替推印堂至神庭30次。

(8)用力拿捏风池10次,以局部产生强烈的酸痛感为佳。

(9)由前至后用五指拿捏头顶,至后头部改为三指拿捏,顺势由上至下拿捏项肌3~5次。

(10)推按下耳根6分钟,频率为每分钟90次,手法力度适中。

(11)摇耳5分钟,酌情用力,频率为每分钟60次。

【生活注意】

(1)患者生活要有规律,加强营养,保持良好情绪。

(2)戒掉烟酒,进行适当的锻炼。

(3)本头部按摩手法只能作为低血压治疗的辅助方法,对于发病原因不明的低血压症应及时去医院求治。

贫血

【病因与症状】

贫血主要是指红细胞数量减少和血红蛋白含量降低。

贫血初起无明显临床表现,随着病情的进展,各种贫血症状可相继出现:头晕、乏力、易倦、耳鸣、眼花、记忆力减退,重者可见眩晕、昏厥、活动后心悸、气短、舌淡、食欲不振、面色苍白、恶心呕吐、毛发干燥或脱落等表现。

对于贫血,头部按摩疗法有一定的效果。

【有效穴位】

经穴与经外奇穴:百会、风府、风池、率谷、神庭、攒竹、阳白、悬厘、头维、太阳、印堂、百劳、四神聪、风岩、安眠等(图4-120)。

头穴:晕听区、强壮区、胃区、足运感区、生殖区、安神区(图4-120)。

面穴:首面穴、脾穴、心穴、肾穴、胃穴(图4-120)。

耳穴:交感、肾、肝、脾、脑干、三焦、内分泌等穴(图4-120)。

【按摩手法】

(1)用双手大拇指均向前按揉各30~50次,力度以产生胀痛感为宜。

(2)按揉百会、印堂、四神聪、百劳、风府、风池、悬厘、头维各30~50次,以产生酸痛感为宜。

(3)按揉肾穴、胃穴、心穴、脾穴、安眠、风岩各50~100次,力度适中。

(4)用拇指直推强壮区、生殖区、足运感区、晕听区、胃区、安神区各50~100次,力度适中。

(5)交替推印堂至神庭30~50次,力度以产生胀痛感为宜。

(6)用双手拇指指端分推攒竹,经阳白穴至两侧太阳穴30次。

(7)以率谷为中心,扫散头侧面左右各30~50次,力度以产生胀痛感为宜。

(8)指点耳部交感穴5分钟,频率为每分钟90次,力度偏重。

(9)指揉耳部肾穴、肝穴、脾穴各3分钟,频率为每分钟75次,力度适中。

(10)揉捏耳部内分泌穴3分钟,频率为每分钟90次,力度轻缓柔和。

(11)棒点耳部、三焦、脑干各3分钟,频率为每分钟75次,力度适中。

【生活注意】

(1)患者应加强营养,注意多吃一些含铁及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如绿色蔬菜、精瘦肉、大豆、动物肝脏等。

(2)生活要注重规律,注意身体保暖。

(3)忌酒烟和寒冷、辛辣刺激食品。

糖尿病

【病因与症状】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的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糖尿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代谢紊乱而引起酮症酸中毒、失水、昏迷等。糖尿病多发生于中年以后,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糖尿病相当于中医学中“消渴”病范畴。

头部按摩对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机制,激发各内分泌腺功能的活性,特别是胰岛分泌功能的活性,使其分泌功能部分恢复或完全恢复。运用头部按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多数是轻型或中型的,重型的较少。疗效都较为满意,但需坚持长期治疗。

【有效穴位】

经穴与经外奇穴:风池、神庭、率谷、攒竹、印堂、太阳、桥弓、四神聪等(图4-121)。

头穴:足运感区、强壮区、胃区、视区(图4-121)。

面穴:脾穴、胃穴、肺穴、肾穴(图4-121)。

耳穴:肾、胰胆、肝、内分泌、脑点、膀胱、皮质下、肾上腺等(图4-121)。

【按摩手法】

(1)按揉太阳30~50次,力度以酸痛为宜。

(2)按揉印堂、四神聪各100次,力度适中。

(3)按揉肺穴、胃穴、脾穴、肾穴各300次。

(4)用拇指桡侧缘直推足运感区、胃区、视区、强壮区各300次,力度以轻柔为宜。

(5)分推攒竹,至两侧太阳30~50次。

(6)用双手拇指桡侧缘交替推印堂至神庭30~50次。

(7)拿捏风池穴,以局部有轻微的胀痛感为宜。

(8)向下直推桥弓,先左后右,每侧10次。

(9)棒揉耳部内分泌、肾、胰胆、肝各6分钟,频率为每分钟90次,力度轻缓柔和。

(10)用双手食指和拇指着力相对捏揉耳部脑、膀胱、皮质下各2分钟,频率为每分钟75次,力度以轻柔为宜。

(11)指揉耳甲艇部6分钟,频率为每分钟60次,力度适中。

【生活注意】

控制饮食,少吃含糖食品,少吃或不吃水果;避免思想过度紧张和精神刺激,节制性生活。

肥胖症

【病因与症状】

肥胖是指人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显着超过正常人的平均水平。

肥胖的判断没有绝对标准,一般可根据标准体重进行判断。标准体重有一种比较简易的计算方法:男性平均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