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19727800000031

第31章 智谋智慧(2)

解析

老子主要是讲作为一个大国,在对待别的小国时应持有的态度。

春秋末期,诸侯国林立,兼并战争连年不断,大国争霸,小国自保,人民不堪战争之苦。老子一贯反对战争,针对战争带给人民的灾难,老子痛心疾首,几乎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于是他不由自主地发出了“大国者著下流”的呼声。下流,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卑贱、无耻,它是江河的流向。水是向低处流,海之所以能纳百川,是因为海甘居下位,恬静宽容,无所不包,所以它成就了自己的“大”,它的作为是合乎道德的,所以它能长久而博大。老子认为大国如果能像大海,常常处于谦和、卑下的位置,国家就能太平,人民就能安宁,人心安国家自然会更强盛。

老子接着以雌性的柔和战胜强硬的道理来说明问题。大国之大并非仅凭战争兼并小国而获得,它之所以会大,一方面是客观上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春秋时代的大国大都处在中原文明的边缘地带,这里地势低洼、水草丰美,正是这种地理位置的优越,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大国的地位。

大国之所以能保持长久的地位,取决于统治者统治有方,他们清楚大国和小国的关系,老子也针对这种关系作论述,他说,“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于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于大国。”意思是说,大国如果以谦和、卑下的态度处理和小国之间的关系,就能取得小国的信赖;小国如果以谦卑的态度对待大国,也能取得大国的信任和保护。

小国和大国的关系用海纳百川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的,海是博大、深沉、宽容、谦和、卑下的,正是因为它的这些特性,百川才会欣然归于它的怀抱,也因此成就它的博大、宽厚、永不干涸;百川只有得到了这样的归处才变得勃勃生机。

在老子生活的春秋晚期,大国和小国并存的封建割据时代已进入最后阶段。西周时期的几百个诸侯国家在周边大国的威逼下已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几乎都成了大国的附庸。

这些小国虽然幸存了下来,但处境非常艰难,它们不但要向大国俯首纳贡,还要分担大国重大工程项目的劳役,小国的人民不堪忍受屈辱和劳顿之苦,可又无可奈何。大国也不肯以谦下的态度对待小国,它们奴役小国的人民,使他们深受其苦。老子针对这种社会现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渴望能以此来唤醒大国的宽厚和仁慈。

老子认为柔弱能战胜刚强,可真实的社会现状却和老子的观点背道而驰,但社会现状中柔弱没能战胜强硬只是一时的弱势表现,从总体而言,柔弱总能战胜刚强。综观自然界的种种现象,我们就不难发现:看似强大的事物却不能长久存在,而看似渺小的事物却有着很强的生命力。

故事

毕恭毕敬才能免祸

郑国大臣公孙黑肱得了重病,他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就开始安排后事。他先是把自己的封邑归还给了国家,然后把族长和同宗族的人都叫在一起,宣布他的儿子公孙段是继承人,并要求他今后不要接受太多的官职。此后又嘱咐众人在他死后,丧事要从简,千万不能奢侈浪费;拥有的土地,足够家族使用就行了,其余全都要归还给国家。

病床上,公孙黑肱继续用虚弱的声音对家人们说:“我听说,生在乱世,地位尊贵但能够坚持俭朴的生活,不向百姓求取什么,才能够延续自己的生命,你们千万要记住。另外,侍奉国君和大夫,一定要毕恭毕敬才能免祸。要明白,一个人之所以能平安地生活在这个世上在于他能约束自己的行为,而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几天之后,公孙黑肱与世长辞。

人们评论说:“公孙黑肱善于警戒啊。《诗经》上说:‘谨慎地遵守公侯的法度,用以警戒意外’,郑国的公孙黑肱算是做到了。”

化解矛盾

一个人被领导误解,或许很委屈,但委屈解决不了问题,得想办法妥善处理领导的误解。小王是几年前从基层调到宣传部的。方部长是一个求才若渴的人,见小王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文笔不错,就多方跑动,终于将一个人才网罗到自己的麾下。6年后,由于小王精明能干,局里调他到办公室工作,办公室主任也很喜欢他。

过了不久,小王忽然觉得,方部长似乎对自己有点看法,关系有渐渐疏远的迹象。经了解,才知道原来方部长和办公室主任之间有隔阂。方部长认为,小王已经是局办公室主任的人了,有点忘恩负义。误解的形成很简单,一中层干部开会,小王拿着雨伞去接上级,只看到雨中的办公室主任,却没发现站在门口躲雨的方部长,这雨中送伞就送出误解来了。

盛怒之下,方部长对信得过的人说,怪自己当初看错人了,没想到小王是一个势利小人,见利忘义。时间一长,这话传到小王的耳朵里了,他这才意识到被领导误解,问题严重了。这可怎么办呢?小王真的有些为难了。后来小王经过反复思考,是这样处理的:每当有人说起自己与方部长的关系时,他总是实事求是地说两个人之间没有矛盾。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向方部长表明自己的人品;另一方面可以制止误解的继续扩大化,便于缓和与方部长的关系。

小王和方部长在工作中经常打交道,他总是先向部长问好,不管对方理与不理,睑上总是带着笑容。逢到工作上有宴请,一起招待客人时,小王总是斟满酒杯,当着客人的面向方部长敬酒,并公开说明是方部长培养和提拔自己,才有了今天的长进。小王的感激与态度,不仅是对客人的一种介绍,更重要的还是一种心灵道白,表示自己并非忘恩负义的小人。后来,方部长终于和小王和好如初。

4.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原文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①。

天下神器②,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③。

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④,或强或赢,或接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

译文

要想取得天下而强行治理,我看他不会达到目的。

“天下”是神圣的器物,是不可妄为的。妄为的人必然失败,强执的人必然丧失。

因此圣人无为所以不败,不强执所以不失。所以,事物有的前行,有的后随,有的轻嘘,有的急吹,有的强壮,有的瘦弱,有的安全,有的危险。因此圣人去除极端、去除奢侈、去除过分。

注释

①已,通“矣”。不得,不能。

②神器,神圣之物。

③为,作为,强力为之。不可执也。

④行,走在前。随,跟在后。或嘘或吹,《玉篇》引《声类》:“出气急日吹,缓日嘘。”

解析

老子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有它存在的独特方式,而不能人为地强加干涉,如果强加干涉就是违背大道,就会受到大道的惩罚,任何都不能违背大道的运行规则。

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中多次提到统治者应该无为而治,实施不言之教,只有这样才能定国安民,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其统治地位才能长久。

由于国家政权是一种代表了群体神圣和性质神秘的东西,君主就成为具有超然地位的权力象征,他不但可以裁断国家内部的一切矛盾,也能够全权处理国家外部的纠纷。所以,国家政权的操纵者们由于个人欲望的刺激,固然可能引导出一个辉煌局面,也经常由于个人的独断专行而引起国家的覆灭。老子认为,国君固然免不了会有一些所谓大有作为的举动,但任何领导者都不能用国家来作为施展自己个人理想抱负的工具,其个人理想根本不能代表全体国民的意志。所以,没有人可以拿国家来进行理想实验。老子态度严厉地警告着那些野心勃勃的统治者,谁想以国家作事业的赌注谁就会失败;谁想长久把持国家作为个人私产谁就失去它。因此圣人们治理国家,都是努力消除个人那些偏执、奢华、过分的行为方式。圣人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就采取无为的方针来治理,所以也就不会失败;因为他不去支配百姓,所以也从来不会有什么失去的东西。这样一来,天下也就得到大治了。

一千个人有一千张面孔,性格特征也迥然不同,各有所好:有些人喜欢特立独行,而有些人喜爱随声附和;有的人帮助加温,有的人吹着凉风;有的人刚强好斗,有的人赢弱好欺;有的人喜欢安静,有的人喜欢冒险。天下芸芸众生,各人性格不同,圣人若要确保人心归顺,就要顺其自然,要每个人按照他们的不同特性去生存和发展,而不要人为地去干涉,以确保人心安稳,只有得人心才能得天下。

所以,圣人治理国家要做的事情,就是把那些极端的事情去掉,把那些奢侈的东西去掉,把过分的行为去掉。这样一来,天下的人也就得到平衡和安定了。没有那些过分的人,或者过分的事来干扰天下的百姓,、天下的百姓也就能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了。

故事

马谡妄为失城池

诸葛亮平定南中之后,又做了两年准备,于蜀建兴五年(227年)冬天带领大军驻守汉中。因为汉中接近魏、蜀的边界,在那里可以随时找机会进攻魏国。

蜀军经过诸葛亮几年严格训练,阵容整齐,号令严明,士气十分旺盛。自从刘备死后,蜀汉多年没有动静,魏国毫无防备,这次蜀军突然袭击祁山,守在祁山的魏军抵挡不了,纷纷败退。蜀军乘胜进军,祁山北面天水、南安、安定三个郡的守将都背叛魏国,派人向诸葛亮求降。

那时,魏文帝曹丕已经病死。魏国朝廷文武官员听到蜀汉大举进攻,都惊慌失措。刚刚即位的魏明帝还比较镇静,立刻派张邰带领五万人马赶到祁山去抵抗,还亲自到长安去督战。

诸葛亮到了祁山,决定派出一支人马去占领街亭(今甘肃庄浪东南)

作为据点。让谁来带领这支人马呢?当时他身边还有几个身经百战的老将。可是他都没有用,单单看中了参军马谡。马谡这个人的确是读了不少兵书,平时很喜欢谈论军事。诸葛亮跟他谈论起打仗的事来,他就谈个没完,也出过一些好主意,因此诸葛亮很信任他。刘备在世的时候,看出马谡不大踏实。他在生前特地叮嘱诸葛亮说:“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不能派他干大事,还得好好考察一下。”但是诸葛亮没有把这番话放在心上。这一回,他派马谡当先锋,王平做副将。

马谡和王平带领人马到了街亭,马谡看了地形,对王平说:“这一带地形险要,街亭旁边有座山,正好在山上扎营,布置埋伏。”

王平提醒他说:“丞相临走的时候嘱咐过要坚守城池,稳扎营垒。在山上扎营太冒险。”

马谡没有打仗的经验,自以为熟读兵书,根本不听王平的劝告,坚持要在山上扎营。王平一再劝说马谡也没有用,只好央求马谡拨给他一千人马,在山下临近的地方驻扎。

张邰率领魏军赶到街亭,看到马谡放弃现成的城池不守,却把人马驻扎在山上,暗暗高兴,马上吩咐手下将士,在山下筑好营垒,把马谡扎营的那座山围困起来。马谡几次命令兵士冲下山去,但是由于张邰坚守营垒,蜀军没法攻破,反而被魏军乱箭射死了不少人。魏军切断了山上的水源。蜀军在山上断了水,连饭都做不成,时间一长自己先乱了起来。张邰看准时机,发起总攻。蜀军兵士纷纷逃散,马谡要拦也拦不了,最后,只好自己杀出重围,往西逃跑。

王平带领一千人马,稳守营盘。他得知马谡失败,就叫兵士拼命打鼓,装出进攻的样子,张频怀疑蜀军有埋伏,不敢逼近他们。王平整理好队伍,不慌不忙地向后退,不但一千人马一个也没损失,还收容了不少马谡手下的散兵。

自然之道

七个旅行者和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到达南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岛。

那个海岛上有许多太平洋绿海龟用来孵化小龟的巢穴,他们想实地观察一下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

太平洋绿龟的体重约150公斤左右,幼龟不及它的百分之一,幼龟一般在四五月问离巢而出,争先恐后爬向大海。只是从龟巢到大海需要经过一段不短的沙滩,稍不留心便可能成为鹰等食肉鸟的食物。

那天上岛时,已近黄昏,他们很快就发现一处大龟巢,突然,一只幼龟率先把头探出巢穴,却又欲出而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踯躅不前时,一只鹰突兀而来,它用尖嘴啄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旅行者们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问向导:“你得想想办法啊!”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

向导的冷淡,招来了旅行者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唤。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小龟,把它引向大海。

然而接着发生的事却使他们极为震惊——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会返回龟巢。现在做侦察的幼龟被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急先恐后地结伴而行。

沙滩上无遮无挡,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它们确实可以包餐一顿了。

“天啊!”有个旅行者说,“看我们做了些什么!”

看着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旅行者们都低垂着头。向导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人类,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危害。”

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