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宏观历史观与中学历史校本研修
19727500000001

第1章 序

将历史思想融入教育人生

汪瀛

中学历史是一门通识教育,因而在很大的程度上,只是历史教师在通识的夜空中徘徊与探索,文本的表达因此枯燥而乏味。当每年高考结束,用通识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历史,每每总是被戏弄,历史教师总是叹息——如此广泛的历史文本,总是被边缘成技术性的解题与表达。

当新课程改革以亦步亦趋的方式,在承袭与创新中,出现一些新东西的时候,可以发现,这样的改革仿佛是一个前进路上的儿童,无比的小心,甚至回头,有时驻足不前,甚至想退回原处。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告诉我们,思想的进步总是会超越行动的进步,当新课程标准以国家意志的方式出现的时候,从单纯的文本研究转向了方向的设计,课程标准文本的科学性、可行性、效果性被不断地解读,却发现很少有人想着如何去做得更好。

这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对课标的亵渎,当单纯以文本来表达文本,制造的只是那些纸张与理论,成就的是表面的繁华,没有践履与效果,回到历史教育与历史教学的时候,可以看到一种悲哀——专家说,新课标注重的是理念;中学教师说,新课标是一种方向;学生却说,我宁愿回到记忆。

当高考的喧嚣过去,一种繁华变成了一种宁静,这样的宁静里总是包含着无言的焦灼。那些思考着的、用心真正思考历史教学,尤其是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的教师,在用心真正地思考,也在真正地实践着,并用一种大无畏而有小心地探索在改变着这样的局面,用一种淡定,来回望与反思真正的历史教学。

一种理论,总是陷入一种怪圈——不断地用理论来论证理论。而本书作者却跳出了这个怪圈,用史实与现实来论证理论。校本课程——如果单纯从文本的角度来分析,可以从“校”与“本”来认识,那么“校本”的滥觞来自于何处呢?也许很多的历史教育专家们没有思考过,因而,在某些研究里,却不能用最简洁的方式,来介绍与分析校本课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从史实出发、用简洁的方式介绍校本教育的前世今生,从而用真实的方式表达校本课程的真实目的在于发展人。

基于这样的真实与真实的目的,从而生动地进行分析与归纳,校本课程是何等的重要与必要。

真实可以给人一种平面的感受,但更多是给人直观的震撼,但我们却很少在阅读之余、思考之余真正地付诸操作。当应试的效果与素质的发展相冲突的时候,当功利与功效形成对比的时候,其实是在一种现实与理想的痛苦抉择。最终的结果往往是选择现实,却不选择理想。这是人性的特点所决定的,或者说是单个社会人的特点所决定的,单个社会的人,不可能因为功效的长期性而放弃实际可得的功利。

通读本书,我们可以看到既有理论也实践,更有作者所在学校的真实的操作,体现了作者的博学与思辩性,也表现了作者在研究过程中的痛苦,不断地想用实证来证明自己的思想与理论,表达出一种功效的长期与实际可得的功利的完美结合。这就是我们进行教育教学的真实态度,也是进行校本研修所应该达到的目的,充分地实现理想与现实、现实与操作的完美结合。相对于其他的历史教育的论著,因为没有过多的规范,所以不觉得枯燥乏味。尤其是其中的一些案例,读起来也会使人如在讲台下,听着这些,做着这些,就在提高能力、增长智慧、实现发展。

同时,本书中用其所在的学校为例,将实施的情况在文字中体现,虽然没有赤裸的数字与表格的体现,没有对于所谓成果的明确的炫耀,但是可以从其淡定的叙事中看到安静中的作用与功效。如果说一个研究成为一种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体,充分地用理论来为现实施肥,那么,肥与果之间的关系可以从这些表述中得到体现与证明。

教学经验与教学理论都可以体现出教师的智慧。作为中学历史教师,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学历史教师面对学生的课堂与学生的成长,单纯的操作、单纯的经验和单纯的理论,都不可能内化为学生的发展与成长。

用平实与实践的方式,实现校本课程的真实意义,案例的展示使应用的空间更加广阔而实际。一个个案例,表现出作者的教育与教学的思想,如细语促膝而谈,平和而温暖。

研究者是辛苦的,探索者是痛苦的。因为研究的辛苦来自于去伪存真,来自于检阅前人的成果与思辩前人研究的过程。因为探索的痛苦来自来前无古人,来自于披荆斩棘,来自于现实与理想的契合度。

如果说本书是一本对于中学历史教师中学历史校本课程研修的读物的话,那么,也是一个用科学的方式来指导校本开发的成果展示。

毋庸置疑的是,本书所体现的创新性与科学性是富有前瞻性和可实证性的,从而也构建了这个著作的价值——既有问题的提出,也注重问题的解决。

从繁华的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中走出来,抛却繁华的外衣,用实证与科学的方式来为中学历史教学服务,践行课程标准的要求,真正实现历史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用淡定的表达,提出与解决中学历史校本课程的问题与方向,无疑是一种对历史教学的清晰的、亮堂的指引。

都在期待,也都在努力。

聊以代序。

(作者系湖南省历史特级教师,湖南省“徐特立教育奖”获得者,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株洲市历史学科名师培养基地”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