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构建和谐社区:理论与实践
19726800000002

第2章 序

社区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单元。创建和谐社会,必须立足于构建和谐社区。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2月19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使社区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发挥桥梁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显然,总书记讲的“三个作用”为社区发展指明了方向。这就是社区必须以服务群众为主题,增强社会服务功能,拓展社会服务领域,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形成社会服务网络化的新格局,立足社区、面向社会、以人为本,由积极开展面向特殊群众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保障服务,拓展为面向广大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各级政府,特别是市、区两级政府,包括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要充分运用现代高科技成果,帮助和支持社区建立有效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加强和改善对公共信息、公共资源、公共物品的管理和应用,实现资源科学整合,把为人民服务真正落实到社区。

本书对如何构建和谐社区进行了有益探讨,提出以“立足社区、面向社会、以人为本”和“一个核心、三大体系”为基本框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区构建思路。立足社区,是指结合中国国情,立足当地城市本土;面向社会是指服务于社会所有人员,不论男、女、老、少,以人为本,只要是人(包括罪犯),就得以人格的尊严去对待它。“一个核心”是指建立健全中国共产党社区级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体制;“三大体系”是指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的服务体系、以居民委员会为主导的自治体系、以中介(民间团体)为主导的社会支撑体系。“一个核心”坚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区自治,“三个体系”体现了社区工作规律,即社区事务能够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的由市场实体或中介机构(民间团体)办理;市场实体和中介机构都办不了的事,由政府及其派出机构办理。“一个核心、三大体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实行社会服务与社区服务并重的原则,按社区自治规律运作,政府从政策上引导,行动上指导,经济上支持,公众自觉参与,共同营造良好的社区和谐环境。

本书编写目的旨在宣传社区意识,扩大社区影响,推进和谐社区的建立。它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可操作性,是当前中国社区工作研究著作中具有很强实践指导意义的工具书。应编著者要求,写上几句,作为序。也是与那些积极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者、理论宣传者做一点共鸣,作一份宣传。

二00六年二月十八日

于安徽省芜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