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唐山皮影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
19725200000026

第26章 唐山皮影的艺市特色(2)

第三节 独特的唱法与唱腔

一、独特的唱法

唐山皮影在没有形成声腔艺术之前,只是说白、数念,或简单地哼唱。哼唱的曲调多数是俚歌俗谣。如前所述,这时的影叫福影,专为人禳灾祈福。所演的节目有《天官赐福》、《麒麟送子》、《八仙祝寿》、《发财还家》等。影人身高一尺二寸。头上和脚下都有祥云相衬托。先念赞(吉利话),如,“老迈之人多如意,幼子真童自来乐,少年之时休忧虑,今日送来小婴孩,贫困之家改困顿,皆因今日送福来”等,后再演绎一段神话或圣佛的故事。

这是在唐山皮影没有形成戏曲形式之前的样式。

到了明末清初时,皮影已经形成了戏曲唱腔形式,但影匠们演唱,仍是垂直站立,凭自然嗓音唱。嗓子细脆的唱生或小,嗓子粗厚的唱大或髯。丑角只是拿影的打科取笑的作用,没有正式的丑角唱腔。

清咸丰年间,住杨寡妇班的艺人郭老天,因为气愤坏了嗓子,唱不出声音来,情急中他试着掐着喉头唱,果然出来了声音。这种声音又尖又细,又不费力气。郭老天很高兴,便在掐嗓唱法上下工夫捉摸。嗓子好了之后,他仍用掐嗓唱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唱旦角的演员纷纷效仿。

掐嗓唱法,可以用手控制声带,可高可低,可粗可细,既省力又好听。

不掐嗓时可以唱三个眼儿,掐嗓唱可以唱九个眼儿。

旦角领头用了掐嗓唱法,其他的行当也悟出好处,到了20世纪初,所有影匠都改成了掐嗓唱法,改变了过去凭自然嗓音演唱的形式。

掐嗓唱法是唐山皮影的一次重大革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唱工。

掐嗓唱法的形式是这样的:在影窗前,拿影的背后放一条条凳,影匠右腿站立,左腿弯曲,左脚踩在条凳上,一手掐着嗓子眼睛看着影卷演唱,达到声情和谐,人情人皮的效果。

从此,唐山皮影进入了以唱工为主的阶段。

二、唱腔和板式

唐山皮影属于板腔体,俗称板眼。它的节拍分为四类。一板三眼,一板一眼,流水板,散板。

一板三眼,以四拍为一小节。第一拍敲牙板(因牙板是檀香木所制,亦称檀板)一下,称为“板”。以下三拍各敲一下鼓,称为“眼”。三眼又分头眼、二眼、末眼。统称为“板眼”。

没有固定板眼,叫散板。以一拍为小节,连续敲板,称流水板。

唐山皮影的板式分为大板,也叫“头性板”(4/4记谱)。二板,也叫“二性板”(2/4记谱)。“三性板”称紧板或快板。

大板又分大慢板、中慢板、紧慢板。

唐山皮影的唱腔结构,可分曲头、曲身、曲尾。起唱部分的头两句,叫曲头。唱腔的最后两句称曲尾。中间的大部分唱腔叫曲身。

行腔中的紧打慢唱,称为摇板。它多为慢板与快板相结合使用。

散打散唱的形式称为代板,表现出自由松弛的旋律。一般是起唱的引子,介乎于念唱之间。

锁板是唱腔终止,有时拉韵,有时嘎然而止,要看剧中人物情绪所定。

唐山皮影的唱腔,经过历代艺人的改革和创造,可以分为平调、花调、凄凉调、悲调、还阳调、游阴调。

在调式上,使用中国传统的叫法: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这七声中以每一声为主,就叫什么调式。比如,唐山皮影中女腔的平调、花调、凄凉调、还阳调,以“宫”为主音,称“宫调式”。男腔的平调、悲调和女腔的悲调,以“商”为主音,称为“商调式”。

唐山皮影唱腔中的平调,是最基本的唱腔,使用广泛,朴素华丽均可。

花调是旦角专用的唱腔,是在平调的基础上,装饰加花而成。表现天真、欢乐、活泼、诙谐的情绪。

凄凉调是旦角专用唱腔,表现凄凉悲切的感情,是有泪无声的“泣”

音。

悲调适合各种角色。生、小、髯、大、丑各有自己的悲调唱法。

还阳调是苏醒过来时的吟唱,多用于旦角。

游阴调,也称阴调。表现冤死的幽魂,低回缠绵,一惊一乍,使人有毛骨悚然之感,多用于旦角。游阴调接近于还阳调,艺人们多互借使用。

三、声腔类别和调式的种类

乐亭影唱腔分为平调、花调、凄凉调、悲调和还阳调。

在调式上,我国传统的叫法为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七声,其中以任何一声为主都可构成一种调式,如宫调式、商调式等。

女腔(老旦例外)的平调、花调、凄凉调、还阳调都是以“1”为主音,称做“宫调式”。男腔的平调、悲调(包括老旦)和女腔的悲调都是以“2”为稳定音,称为“商调式”。

平调,其基本音域为“一”。是乐亭影里最基本的唱腔,它是群众最熟悉的一种声腔。各样人物都可使用,用途特别广泛,既华美又朴素,善于抒情,叙述回忆、赞美描述的功能强烈。即善于表现委婉抒情,也能表现忧虑悲伤,还可以表现理直气壮的豪情。

平调分为“男平”、“女平”。女平调又分为平调一、平调二。

平调一的唱腔委婉动听,高亢有力。平调二又叫扬调(扬韵),它和平调一大同小异,是皮影老艺人周文友创建的,唱腔优美、潇洒、高亢、明亮。

生腔平调的音域为“一”。生行平调以及所有男腔平调具有“宫”、“商”调式交替的特点,上曲头结音为宫(1),下曲头结音为商(2)。数唱部分宫部宫音突出,但最后结音为商(2),求得唱腔的完全稳定。

花调属于旦行专用的腔调。花调是旦行平调在旋律上的加花形成的,为老艺人苗幼艺首创,在念白和唱功上都有一定的章法,适用于欢快、喜悦、天真、活泼、诙谐等情绪。节奏紧凑,仅用于快慢板和慢二性板,适应花小、刀马旦和彩旦角色使用。它的落调主音与旦行平调相同,数唱上句多为“羽”(5),下句为“宫”(1)。

凄凉调,为旦行专用腔调,为清代老艺人冯凌云创始。凄凉调的表现功能为有泪无声,悲愤交集,演员要在“泣”字有泪无声方面下功夫,要唱出凄凉悲切的感情。凄凉调旋律性强,能细致地展示人物复杂心境,青衣人物常使用,结音为宫调式(1)。

悲调,适用各类角色,各个行当都有自己的悲调。

悲调的表现功能是声泪俱下,悲痛欲绝。在板式上多用于慢板,其次是二性板。

旦行悲调的曲头上句结音为徵(4),下句为商(2),曲身结音为“2”。

生、净行悲调曲头上句结音为“商”(2),下旬结音为“商”,曲身结音为“宫”(1),曲尾上句结音为“宫”,下句结音为“徵”(4)。

还阳调,由惊吓或气极一时休克,经旁边人呼喊开始苏醒,苏醒的过程运用还阳调,还阳调是旦行的专用腔调,并且它总是和悲调有机结合。

还阳调的落音的主音与平调相同。

游阳调,也叫阴调,多为青衣和闺门旦使用。适用于屈死的冤魂。

调口低回缠绵,时而激愤,声调高昂,一惊一乍使观众有毛骨悚然之感。

游阳调类似还阳调,只是区别于环境的不同和情绪的不同。

小结

唐山皮影的唱法和唱腔都是独特的。正是这种独特,才显现着唐山皮影艺术的魅力。

掐嗓唱法是唐山皮影的一次重大革命,是滦州影系的最大特征。

随着时代进化,皮影社团女演员的介入,旦角的掐嗓唱法逐渐改变。

其余行当仍用掐嗓唱法。

唱法的革命推进了皮影唱腔的深入和发展,使唐山皮影成为以唱工为主的戏曲门类,形成了独特的调式。过去看影,观众常常坐在台下,不看影窗,仔细品评“味道”。如今生活节奏加快了,缓慢的曲调魅力似乎逐日远去。在这种现状下,唐山皮影为了适应现实,增强了皮影的操纵功力,淡化了唱腔本能。

我以为唐山皮影的基本特色仍应保持,如同京剧一样,一味地演武打戏,那也未必是京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