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口才好的孩子是这样教出来的
19724300000028

第28章 怎样训练孩子的演讲能力(3)

态势语具有三种功能:在激发感情并欲造成渲染效果时,对重要的问题、词句进行加重或强调处理时,在做肯定或否定判定时,发挥加势和强化功能;当言不足意或不宜明言时,借舞手蹈足以达之,此乃发挥的是取代功能和注释功能;它辅助有声语言,使有声和无声二者彼此互补、相得益彰,让演讲得到完美的体现,这是它的优化功能。

我们一般很难达到演讲的最佳效果的主要原因是,非语言技巧表达的生硬或者根本不用,非语言是指用来配合有声言语以表达思想、丰富感情的眼神、表情、姿态和动作等,它可以弥补有声言语的不足,把演讲表达的更加生动。

(1)用整个身体进行演讲

演讲时的身姿应挺雄抬头,身体的重心平稳,双脚略微分开,既要做到挺拔,又不显得过于僵硬。面前有演讲桌时,双手交叉自然放在身体的前面,切忌在胸前抱臂或把手背在后面,前者对听众有失敬意,后者给你以受训的感觉。

另外,要注意克服以下姿势,一是矫揉造作、装腔作势、粗野放肆,不根据实际需要去运用动作;二是倾斜着身子,耸立肩膀(又称端肩),东摇西晃,抓耳挠腮,挖鼻揉眼,频繁使用手帕;三是惊慌不安,六神无主,莫名其妙地傻笑,眼睛望着天花板,死盯着讲稿或地下,不对份眼看着窗外或是眼光不停地从一处扫到另一处;四是从一只脚到另一只脚前后摇动,两腿交叉站立,舱与腿之间的距离太近或太远,把脚跺在椅于上;五是手臀交又分开,手放在背后或伸进衣袋里,让钱币和钥匙之类的东西叮当作响;六是拇指插进挥腰带中,当众抓痒,把手续在一起,或两肘紧挟;七是不时解开又扣上钮扣,揉搓衣角,玩弄和卷起讲稿等。

态势语中的不良习惯动作还不止这些,这些动作如果出现在演讲中一般是不允许的,因为它们会破坏整个演讲效果。在演讲中态势语的恰当运用可以表现一个人的成熟、自信、涵养、气质和风度。如果不从艺术上给予过分要求,那么至少也耍做到:一要以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为根据‘二要和演讲的语言意思协调一致;三要符合自己的身份、性别、职业、体貌等。

(2)丰富的表情

演讲者应善于通过自己的面部表情,把自己的内心情感、最灵敏、最鲜明、最恰当地显示出来;应善于通过自己的面部表情,对听众施加心理影响,构筑起与听众交流思想感情的桥梁。

面部表情贵在自然,自然才显得动人真挚,做作的表情显得虚假。同时,还应该丰富、生动、随着演讲内容和演讲者的情绪发展而变化,既顺乎自然,又能够和演讲内容合拍。同时应注意,表情拘谨木讷,会影响演讲的感染力和鼓动力,而神情慌张又难以传达出演讲内容和演讲者的内容情感,也会影响听众的情绪,而故作姿态的感情表露会使听众感到虚假或滑稽,降低对演讲者的信任感,影响演讲效果。

演讲者要直面听众,听众最先看到的是演讲者的脸,继而通过演讲者的表情来确认演讲内容是否真实。故作镇静,毫无表情是不行的。独自嬉笑又容易引起听众的反感。整个演讲过程中应面带轻松、自然、柔和的微笑,因为这种微笑会紧紧抓住听众的心。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内心世界的各种活动都能通过眼睛表现出来,因此,表情的中心是眼睛,将你和听众的视线连接在一起。这是将你和听众连接在一起的秘诀。像眼睛向下盯着演讲桌,看着天棚的一角或不停地看提示稿,这些只能将你和听众隔离开来。而且,如果你不看听众,就不知道他们对演讲做任何反应。

视线要撒向所有观众。特别要注意照顾到那些坐得比较远的听众。总是看着在场的领导或主办者的话,你就会失去其他的听众,因为谁也不愿意听忽视自己的人的演讲。还应该注意眼睛的转动方式。对于听众来说,只转动眼睛容易引起听众的反感。当你想看什么地方时,最好头随眼睛一同转动,这样显得自然协调。视线该停的地方就要停下。在你的演讲中出现类似的像“高山”等词时,可以自然向上看,但到了一定程度一定角度时就要停下,否则会显得过于夸张。演讲词和视线要统一。比如在你的演讲中出现A、B两人对话的场面,当你扮作A说话时,略微向右看,扮作B说话时再略微向左看,这样做会产生戏剧效果,抓住听众。

(3)恰当地使用手势和肩膀

一个人的手势,就好比他牙刷,应该是专属于他个人使用的东西。并且,诚如人们特点各异一般,只要他们顺其自然,每个人的手势也应该都各不相同。不应该把两个特点各异的人训练成手势完全相同的人。也没有任何姿势的成文法则,因为一切决定于演讲者的气质,决定于他准备的情形,他的热诚、个性、演讲者的主题、听众及会场情况。但有些建议仍是有意义的。

不要重复使用一种手势,否则会使人产生枯燥单调的感觉;不使用肘部做短而急的动作;由肩部发出的动作在讲台上看来要好得多;手势不要结束得太快,要适时。当你在练习时,假如有必要的话,应强迫你自己做出手势,当你在听众面前演讲时,只做出那些自然发出的手势。

手和手指的动作,说到“这么大的一条鱼”时,用双手适当地比量一下;说到“有两个理由”时,竖起两个手指头;说到“身形高大的男人”时,右手自然向上,比画出大致的高度就可以了。肩的动作,大家都知道缩着肩膀表示恐怖、害怕的意思,耸拉着肩膀表示疲劳、无精打采的意思,肩膀高耸向前表示傲慢的意思。因此,在你的演讲中,可酌情配合各种不同的动作。

最后还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手势与演讲内容在时间上必须一致。话说完了,动作也必须结束;二是无论多好的手势,也不能太多,以免让听众感到眼花缭乱。另外,动作不要做得过于夸张,特别是在告别式等比较严肃的场合,程度适当就可以了。

(4)演讲时的服饰和发型

服装也会带给观众各种印象。尤其是东方男性总是喜欢穿着灰色或者蓝色系列的服装,难免给人过于刻板无趣印象。轻松的场合不妨穿着稍微花俏一点的服装来参加。不过如果是正式的场合,一般来说仍以深色西服、男士无尾晚宴服、以及燕尾服为宜。其次,发型也可塑造出各种形象来。长发和光头各自蕴含其强烈的形象,而鬓角的长短也被认为是个人喜好的表征。站出来演讲之际,你的服装、究竟带给对方何种印象?希望各位好好地思量一番。

(5)态势语的训练

态势语的修炼,不提倡模式化。那种干人一招万人一式的做法没有经久的审美价值。只要能很好发挥三大功能之一且有欣赏意味的态势语就行,具有独特风格则更好。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有专人指导练习态势语当然好,就像部队教新兵敬军礼一样。然而,态势语的学习通常是个人私下进行训练的,书本只能告诉一般的训练方法。

可能的话,买一本有关“行为语言:或体态语言的书,认真阅读一下。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答于观察和捕捉交际活动中的人们(包括自己)自然流露出来的态势语,并抓住那些有典型含义且优美的姿态。

观察揣摩电影、电视中演员的动作变态和雕塑、绘画、摄影作品中的人物形态,借助于这种细心观察,既可以恰当地训练自己的想象力,又可以便观察中形成的印象深深扎根于脑海中。

模仿练习。这种练习可以在观察中即时进行,也可以回家对着镜子进行。

用角色语言朗诵一篇演讲辞或背诵一篇作品时,试着把表情和手势等态势语也融进去。

看电视时,隔一段时间把声音关掉,仅凭对画面的了解来推测内容。消音时间的长短可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然后调高音量来检查你推测的正确度。

每次开口说话都力求自己用几个态势语动作,并在过后想想这几个动作是否用得恰当、自然和典型。

增强演讲感染力的技巧

提高演讲的感染力,除了修练语言的风格美、态势语言的风度美之外,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1)选择恰当的开头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演讲更是这样,因为听众通常会在演讲开始后的几十秒内决定是否接受你的演讲。

一是吸引听众注意。演讲开头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吸引并集中听众注意力。演讲是获取听众注意力的方式随题材、听众和场景的不同而改变,一般可以运用事例、逸闻、经历、反诘、引言、幽默等手段达此目的。

二是激发听众兴趣。从本质上说,听众是很自私的,他们只是在感到能从演讲中有所收获时才专心去听演讲。演讲的开头应当回答听众心中的“我为什么要听”这一问题。

三是提供知识背景。演讲时,大多数情况下,演讲乾都是某项领域的专家或权威。因此,如果听众对演讲的主题不熟悉或是知之甚少,那么很有必要在开头部分对听众讲述与主题有关的背景知识,它们不仅是听众理解演讲所必要的,而且还可以体现出主题的重要性。

四是解释关键术语。如果演讲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听众能否理解演讲中的某些术语或概念,那么在演讲开头时对关键术语加以解释主显得格外重要了。

五是说明演讲目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演讲的开头应揭示出演讲的目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听众要么会对演讲失去失趣,要么会误解演讲的目的,或者甚至于会怀疑演讲的动机。

六是阐述演讲结构。演讲时,应当利用开头部分对演讲内容加以概述,让听众了解演讲的中心思想和结构。特别昌当演讲的主题很复杂,或是专业性较强,或是需要论证几个观点是过样做就更能使演讲显得清楚而易于理解。

七是争取听众信任。有时候,听众可能会对演讲乾的动机产生疑问,或是与演讲者持相反的观点。在诸如此类的场合——特别是想改变听众的观点或行为时——要使演讲成功主需要建立或是提高听众对演讲乾的信任感。

(2)围绕主题做文章

通常情况下,选定一个演讲题目后,首先考虑的是应当如何围绕这这个题目进行结构,从而尽快将自己对题目的兴趣引发出听众同样的兴趣。因此,如何入题、破题和点题是关键。

一是入题要快。欲使听众尽快进入自己规定的主题,就必须重视入题怕速度和方式两方面的安排。既要“开门见山,一针见血”,这就是“快”,又要有逻辑上的悬念、起伏和跌宕,以收到“文似看山不喜平”之效。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开门见山,以期迅速将听众带入规定情境和思路中去。其次要讲究悬念和曲折,以引起听众的关注。最后,要用强烈的反差、对比来引出自己的题目,以期在人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二是破题要准。演讲中,入题并不等于破题,二者的区别在于:入题只是引导进入设定的题目或论点的方式,而破题则是提纲挈领地进入各个论据或阐述的要点之中。破题可使听众在不知不觉中跟随演讲者的思路走,是关乎演讲成败的又一重要环节。要破题,首先要立一个定句并加以强调,来作为破题的“标志字符”或“标志语符”,以期引起听众的注意和重视。其次,用语义的转折、对立等手法来制造“波澜”以实现破题的目的,并给人以警醒、新颖的意境和感受。最后,使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来破题怪其给听众以随和而亲切、警醒又奇特的感觉。

三是点题要深。所谓点题,就是点明主旨。跟入题和破题不同的是,灾里所谓的点题,主要拽的是最能点明演说目的、主旨的那些话,即通常所说的“警句”、“文眼”等。而且,这种点题的句子,其位置也可不拘一格,可前可后,也可在中间,关键是要有新意,要有底蕴,尽可能做到理性与情趣的融会贯通,给人以隽永、深刻、耐人寻味的印象。首先,要用感情色彩浓烈的词语来点题,以期引起听众内心的共鸣。其次,使用点出主旨的警句,以期留下难以磨灭的侠响和值得咀嚼的东西。警句来得并不容易,便如果我们注意将情感和理智融为一体,并辅以反复、倒序、排比等多种加强论证的言语力度和感染力的手段与方法,也是有可能留下警句名言的。最后,艺术地运用熟语,以期听众受到感染并乐于接受自己的观点。熟语包括成语、民谣之类,通俗易懂,切不可视之为下里巴人。

(3)增强演说效果

一是开始就要逗引听众情绪。当你在作严肃的政治演讲时,是否觉得很难使听众产生浓厚兴趣?不妨学学那些名家,讲一讲自己的亲身经历,用一种戏谑的口吻指出其中的矛盾,引起听众大笑。

二是融入场景,即兴发挥。美国前国务卿埃绅雷特在某国家烈士公墓揭幕式上发表演讲,远处的群山、眼前的原野、伫立的人群、肃穆的气氛,激起心底的波澜,他抛开讲稿即兴发挥:“站在明静的长天下,从这片经过人们终年耕耘而现在党政军安静憩息的广阔田野放眼望去,那雄伟的阿勒格尼山脉陷约地耸立在我们前方,弟兄们的坟墓就在我们脚上,我真不敢用我这微不足道的声音来打破上帝和大自然所安排下的这意味无穷的寂静……”这个开场白相当精彩,这院子句句震撼听众的心灵。

三是引用名言。名人说过的格言,永远具有引人注意的力量。所以,你能适当地引用一句名人说过的话,实在是演说的好方法。一位演说家的话题是:“事业怎样成功?”他这样开始:“著名的心理学家郝巴德说,全世界都愿把金钱和名誉的最优奖品,只赠给一件事,这就是创造力。创造力是什么?就是不必人家指示,而能够做出别人没做过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