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会的内涵十分丰富。我们所说的小康社会,是指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发展阶段。展望新世纪,我们将通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进而迈向富裕、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小康社会的量化标准
自从邓小平同志1979年提出到20世纪末使全国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以来,我们党和政府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小康建设工作。为了对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进行监测,国家有关部门深入进行了定量化研究,并确定了16个基本监测指标和小康临界值。这套量化标准的制定和使用,主要涉及到四个方面。
第一,小康标准是如何制定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尽管大家对小康一词的含义有理性上的认识,但是还形不成体系,许多具体指标也没有明确数量界线。都普遍感觉到,没有一套全面系统的测量标准,难以客观科学地度量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程度。在这种背景下,有关部门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制定出了全国标准、农村标准和城镇标准三套小康标准,并得到了政府部门与社会的认同,此后,一直以此标准作为衡量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实现程度的尺度。
这三套标准制定的主要依据为四个方面:一是党中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有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决议、报告和文件精神;二是涉及人民生活主要方面的数量水平与质量程度;三是国际上中等收入国家居民的生活水平;四是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与中国国情。
这三套标准是一个体系,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共同为反映小康水平服务,不违反统一性原则。在制定标准时注重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本质,寻求内在的统一,而并非形式上的统一。
考虑到城市与农村存在较大差别的客观性,采取制定城镇标准和农村标准作为全国标准的细化和补充的做法,其目的是想从本质上更为准确地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实际提高程度。由于我国地域广大、人口和民族众多,生活习俗差异很大,如果全国用一套标准很难准确描述全国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平均数下会掩盖巨大的差异。只有在总体中每个个体元素差异不很大时,均值才能较为准确地反映总体水平。如城镇与农村在生活环境和习惯上就有很大差别,城镇现代生活设备为城镇居民带来了生活上的方便,但造成了环境污染;而农村情况正好相反。还有一些其他风俗带来的差异也是难以用一套标准来衡量的。全国标准是作为全国人民小康生活的统一标准来设计的,是测量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一个基本标准,包括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和生活环境与社会保障五个方面共16项指标。该标准是由国家计划委员会与国家统计局共同提出,并征求12个部委意见后于1995年1月修改完成(详见附录)。
据《中国小康实证研究》一书介绍,城镇小康生活标准由国家统计局小康课题组研究制定,该标准共包括12项指标,是一个参考标准;农村小康生活标准由国家统计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于1996年3月共同制定下发,该标准共包括12项指标(详见附录)。
全国标准的16项指标是: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
(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
(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
(4)城镇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2平方米;
(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
(6)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75克;
(7)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
(8)农村通公路的行政村比重不少于85%;
(9)恩格尔系数在50%以下;
(10)成人识字率不少于85%;
(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
(12)婴儿死亡率3.1%;
(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
(14)电视机普及率100%;
(15)森林覆盖率15%;
(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为100%。
通过采用综合评分的方法,对上述16项指标进行测算,1990年全国小康实现程度为48%,2000年为96%。到2000年,尚有3个指标没有完全达到小康标准,即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066元,实现85%;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为73克,实现90%;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实现80%。正是依据这些指标的完成情况,我们才得出如下结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20多年的艰苦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第二,小康究竟指什么样的社会发展阶段?
随着时代的变迁,小康涵义也随之发生变化,其内涵日益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从古代对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生活的形容,发展到对现代意义上更高的生活水平的描述。当今,中国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用薄有资产、安然度日的古典型小康概念来概括丰富多彩的现代居民生活,显然过于简单和片面。邓小平同志形象地用小康来概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他的思想被党的十二大所接受。经过党的十二大、十三大的深化和充实,小康的概念逐渐变得具体、明朗。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我国国情出发,对小康水平的内涵及其具体蓝图做了概括性描述。
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这个要求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
小康的概念、内容就是在这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因此,赋予小康概念的新内涵,使它既反映历史的进步、时代的特征,又体现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是很有必要的。小康标准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研究和制定的。在标准制定的过程中,我们把小康或小康水平作为一种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的生活发展阶段,从广义的角度研究这种特定阶段的社会发展水平,以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社会环境改善和社会进步的程度。
第三,小康标准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计算出来的?
小康实现程度的计算可分为三大步:第一是小康内涵的界定。小康标准框架的确定,首先取决于对小康内在涵义的理解,它是标准研制的出发点。目前,大家对小康内涵的理解是基本一致的,但作为标准严格加以定义,特别是对小康的范围和数量标准的确定,就很难得到一致认同的意见。因此,尽量从定性上对小康涵义作出科学的界定是很有必要的。国家权威部门认为,小康是指一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下,人民生活水平高于温饱但还不够富裕,达到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生活舒适便利、精神健康充实的一种程度。从这一涵义可知,它类似于国际上通用的生活质量的涵义。第二是确定小康标准临界值和指标权重。对每一指标确定一个数量临界值,达到或超过此值就认为该指标达到小康水平。指标权重是指其在整个指标体系中占居的重要程度。第三是具体计算,这涉及到很多专业方法问题。
测算出的小康结果,从总体讲是客观合理的,反映了现代社会经济条件下较好的生活水平状态,与世界范围的下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相当;但是,一些居民的感觉可能与测算有差异,有些人认为小康水平低,容易达到,不过如此;另外一些人认为,其收入不高,没有达到。这些差异的产生可能来自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小康一般特征的认识不同。前面说到小康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具有历史相对性。
任何历史阶段的人类生活均可分为贫困、温饱、小康、富裕四个水平。现代意义上的贫困与历史意义上的贫困不相同,同样现代意义上的小康概念与历史意义上的小康概念也不尽相同。所以,人们在接受小康概念时有不同的理解。这种差异是人们基于历史长河中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认识造成的,人们的认识难免不受环境和时空的局限、时代烙印的影响。然而,这种认识随着人类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而日趋深化和完善,旧的观念不断被新的观念所取代。
其次,是对小康范畴认识的差别。过去,人们对生活好坏的评价上更多地注重衣食住三个方面:在认识上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认为吃好了、穿好了、住好了就是小康生活。如果吃、穿、住三项不变。政府将环境或交通等其他条件改善了,也将使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但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用吃、穿、住三项来衡量其生活水平,就可能感觉到没有提高或没有达到小康水平。
再次,是小康标准本身的缺陷。尽管制定标准时考虑了多方面的因素,也反复征求了多领域专家的意见,但现行标准难免存在缺陷。可以举一个平均数一下掩盖不平均的例子来说明问题。
这套标准细分为城乡两套标准,已经避免了掩盖城乡两大块间的不平均问题,但是城镇与城镇、农村与农村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若某一差别大的指标按城镇或农村平均数测算,好的地方感觉生活远不止如此,低估了;但差的地方感觉其生活还未达到,高估了。实际上,对于这个问题还采取了其他的办法来防止,方法中限制必须每一指标都实现小康标准值,即达到100%,综合值才能达到100%,防止某一增长很高的指标值来拉动增长缓慢的指标从而使平均水平达到标准的可能。根据计算方法可知,如果某一方面的指标没达到,小康水平就实现不了,因为当某一指标达到100%,它再增长如何快或高,对综合实现程度的贡献都是100%,即超出小康标准值部分的贡献是零。这也就是说,不会因为在其他指标不增长的情况下,由于某项指标超出小康临界值的部分的快速增长而导致小康总体实现程度上升。
第四,小康单指物质生活水平吗?
国外没有小康这个说法。但要按人均800美元计算,大约就是每人7000元人民币,月均600元,其实这是一个刚刚摆脱贫困的目标。我们要求的小康应该是普及性的小康社会,即全社会将由生存型消费转为发展型消费,社会中不是一群人生活还行,而是大家的生活普遍都行。这样的目标,距离人民的愿望和追求才大体上相适应。因此,小康社会需要由多种经济指标和社会指标来描述,而且实现社会指标的要求更严格,实现的难度也更大。
当然,小康也应该是一个文化的概念,就是社会和谐、社区和谐。
早在1990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的有关文献中就明确指出:“所谓小康水平,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小康应该在社会和谐的基础上创建,建立一个有安全感的社会,更加美好的社会。由于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小康指标也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因此,还有必要继续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详细标准。据悉,国家统计局将与有关部门合作,专门研究建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不仅提出相应的量化指标,而且提出各个指标的监测方法。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启动。例如,国内各大媒体已经报道了建设部公布的有关到2020年我国居民住房标准的细化方案,该方案提出我国的住房要从满足生存需要,实现向舒适型的转变,基本做到“户均一套房、人均一间房,功能配套、设施齐全”。
这18个字的全面小康社会的居民住房标准的初步方案,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也将据此做出相应的具体实施计划。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在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之后,怎样确定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下一步发展目标?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早在1997年当第二步战略目标即将完成时,党的十五大报告就提出以新世纪头10年、建党100年、建国100年的时段划分为特征的“新三步走”战略。其战略目标是新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新中国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在2000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又进一步明确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党的十六大报告与上述战略部署相衔接,明确提出:“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同时,进一步明确这个新的发展阶段,以新世纪头20年为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