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国青少年成长必读:探索史前的奥秘
19720800000004

第4章 骑着恐龙找化石 与龙同行的岁月(3)

确定目标后就开始清理化石周围的浮土,这个重任通常交给民工兄弟来完成,待到清理到化石附近的时候,工作就由猎人们接手了。我们会用小手铲、小锤子、小刷子小心翼翼地接近化石,同时不断用专用的渗透胶浇洒在化石上,防止化石崩裂。把化石暴露出来后就要用麻布片与石膏把化石包裹起来,这称之为“皮劳克”。“皮劳克”能很好地保护化石,让其安全抵达化石修理室。而余下的工作就托付给化石修理室的化石刀客们,我们看到的那些精美的恐龙化石全都有赖于刀客的精细修理。修理后的化石就交给古生物学家研究,然后就是与世人见面了。如果是业余的猎人,发现暴露在地面的恐龙化石后,可以用地质锤和羊毛刷子稍微清理一下,做一下适当的保护。之后就通知当地的博物馆或者中科院古脊椎所,只有他们才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来确保化石的完整取出与研究。

化石刀客记

中科院古脊椎所资深化石修理师李岩,并以第~人称叙述入冬了.北京肆虐的风沙缓下来。但窗框的缝隙里已经存了一层沙子。窗外嗖嗖的西北风与屋里抽风机的嗡嗡声交织在一起.引发我无限的浮想。

在刚刚结束野外考察的甘肃马鬃山地区有一大山叫大豁落山.而北京德胜门外京昌路经过的元大都城垣出口也有一处名字相似的地方。叫祁家豁子,都是指缺了个口的意思。后者是古脊椎所的旧址,也是我长大的地方。

古脊椎所旧址大院里围墙内高高的法国梧桐树掩映着几栋红砖建筑.那丹红的外墙、高大的玻璃窗上,爬满了绿叶葳蕤的爬山虎。在此与世隔绝的桃源。情况神秘非常。这个创建于1929年的古老科研机构长久以来都是被世俗遗忘的角落.直到周口店猿人遗址的发现.才使其名声远扬。

墙外爬山虎今天依然繁茂.墙内已冷寂.每天早晨,当我步出红砖楼上班时,常会想象着杨钟健、裴文中、周明镇等古生物学泰斗曾在此挑灯看石。创立中国古生物学的一幕幕。白手起家实在不易。我们今天坐享其成,嘴边却更多抱怨。我的好友常对我说,要学会用感恩的心看周遭的一切.快乐就这样来了。说得对极了。

老古脊椎所旁边的大院里住的一直都是古脊椎所的家属,平时侃的除了东家长西家短与超市特价之外就是化石。最近常有人问,第一次看到化石究竟是什么时候.现在已经不记得,不过肯定是很小的时候。而第一次修理化石就记得很清楚.那是1996年的冬天,忠和从标本馆取出一块古鸟类的化石板。托付给我修理。从那之后,我步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干化砌客黼,首先要坐雒2004年国庆节长假最后一个深夜,我独自果在冷冷清清的修理房里,那是为了赶修一个重要标本而度过的一个普通长夜。我不喜欢在夜里工作,太过寂静,让人心烦。

长时间把着三刃针,我的手指开始有点僵硬麻木。端起杯子,绿茶已经冰凉,起身重新加热水的时候,腿因为没有知觉而撞到旁边的木制架子,发出孤单的声音,乍听如同标本在封印的岩石中发出的哀鸣。

显微镜下这块原始热河鸟的标本,是从辽宁西部采集回来的,大自然用上亿年的光阴石化了它,以至在灯光下会反射出种种光晕,树棕色、墨黑色、果酱色、乳白色……各种色彩将化石装点着,我开始怀念东来顺的涮羊肉和韭菜花调料,这两者的颜色差不多。

我经常告诫自己,干这一行,吃这碗饭,首先要坐得住。因为一件普通的标本,以每天纯工作6小时计,通常都要两个多月才能完成修理,如果猴子屁股--坐不稳,就不行了。化石的修理工作容不得一丝马虎,三刃针的针尖差之毫厘,研究结果就可能差了千万里。记得刚开始修理化石的那几个月,午夜惊醒,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一直折磨着我--梦中有一个生物演化的重要证据断送在我的刀下……虽然喜欢修理化石这份工作,但是如此长时问的聚精会神也挺累的,有时一坐就是几小时。薄片状的页岩在气动雕刻笔不断的震动中剥离,三刃针把页岩挑开,吹气球把碎片吹走,几小时最多只能清理两平方厘米的骨骼或1平方厘米的羽毛。始终高度集中精力让我感到很疲劳,再继续灌下一大杯绿茶,可提神的效果已经越来越差。

办公室里,日问工作时坐我对面的是李玉同老师傅,李师傅是教我们这一辈修理化石的师傅,因为敬重,大家都称他叫“李叔”。慈祥温和的李叔那行云流水般纯熟流畅的修理化石技法以及对晚辈循循善诱的教导,一直令我佩服。修理化石时,他一坐就是六七个小时,相比之下,我实在汗颜,这位在平凡中创造辉煌的老者是我的榜样。化石刀客7年修了20多块标本朋友们都叫我“老板”,其实,这只是一个“江湖”上的称号而已,且小时有之。既然寻找化石的人被称为化石猎人,因此更喜欢把自己喻为化石刀客,之所以不简单地自称为刀客,是因为不想被误以为是杀猪的。

我修理过的化石基本上都来自辽西,如热河鸟、孔子鸟、翼龙等,这种细腻如脂的页岩是要用精细的工具来完成的,我常用的工具有鸭嘴形切刮刀、三刃针和碳针。每次开工,我都会把这些工具一字排开,这样会给我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接着装上10倍物镜,调节好显微镜的光源,随着焦距的调节,目镜下展开了一个奇妙的世界,我感到一针兴奋剂的注入,恐龙时代的窗户正在慢慢开启。我端坐不,倦,眼睛凑近显微镜,逼视着化石上弯曲的纹路,骨骼断面蜂窝状的小洞,骨面还有一层未剥离的围岩,就像发现一块尚未开垦的新大陆那样令人兴奋。像画师在创作人物大场景时总是喜欢把画中一人做成自己的样子一般,化石刀客也想为修理过的化石留下一个标记,但总不能在化石上刻个名字,所以每个化石刀客都会用自己喜欢的刀法来勾廓化石,我通常用齐边斜口的刀法把化石勾廓一圈。修了7年多,我刀下已修过20多块标本,切刮刀磨了又磨,已经短了不少,手掌上结着老茧,指关节有些僵硬,现在冬天一着冷水,手指骨节就麻疼。但这很值得,因为有很多新物种在我刀下得以修复后与世人见面,虽然我的名字只在论文的致谢中出现,就是说除了我,没人会注意这地方,但我享受的是修理的过程。其实我们的一生也只是一个过程而已。我们注定了都会消逝在时间的长河中,我想多做几件事情来回馈社会。今天因为要去接小孩放学,我按时下班了,路过休息室,忠和他们正在讨论着今年的野外计划。作为辽西课题组的资深研究员,他们总是自愿自觉加班到凌晨,实在很辛苦。我想,我能帮助他们的地方就是把化石修得棒棒的。虽然没人问我还想干多久,但我知道我会一直干下去,直至退休。因为我热爱这个行当,感觉要比很多人更适合干这个职业。这就是一个平凡的化石刀客,我的理想与现实在刀锋交错着……恐龙大历史中的起爆点恐龙这个古生物学科,究竟是在哪里起步的呢?纵观整个恐龙研究史,最初是在1676年,英国某地发现了一批奇怪的大骨头,并有幸被有心人记录下来,虽然当时它们是被当作违背上帝旨意而被扼杀的生灵遗骸。1677年,文物研究者波尔蒂博士将其中的一块骨头命名为“巨人的阴囊”,后;来证实是恐龙股骨基部化石,可见当时的人们根本就没有恐龙这类生物的概念。

真正意义上科学描述恐龙的桂冠落在了巴克兰和曼特尔身上。前者是有着许多怪癖的牛津大学地质学家兼牧师,喜欢在房间里饲养鬣狗和豺。巴克兰试图把这类已绝种的大型爬行动物与《圣经》中的《创世记》联系起来,以此来证明伟大上帝的存在。后者是鞋匠的儿子、皇家外科医师学会会员、皇家炮兵医院的外科医生。曼特尔虚荣心强,自命不凡,固执地认为恐龙会使他成名且富足,但却未料因止匕断送了自己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