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华尔街规则:培养具有金钱思维和赚钱能力的孩子
19720600000026

第26章 吃苦是极具价值的人生经历(2)

有付出就会有回报,甚至,有的时候回报往往超过我们预期的,能给人惊喜。荷兰的一个小渔村里,曾经有位勇敢的少年以实际行动,阐释了什么是“无私奉献的报偿”。

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巨浪击翻了一艘渔船,船员们的性命危在旦夕。

他们发出了求救信号,而救援队的队长正巧在岸边,听见了警报声,便紧急召集救援员,立即乘着救援艇冲入海浪中。

当时,忧心忡忡的村民们全部聚集在海边祷告,每个人都举着一盏提灯,以便照亮救援队返家的路。

一个小时之后,救援艇冲破了浓雾,向岸边驶来,村民们喜出望外,欢声雷动,当他们精疲力竭地跑到海滩时,却听见队长说:“因为救援艇的容量有限,无法搭载所有遇难的人,无奈只得留下其中的一个人。”

原本欢欣鼓舞的人们,听见还有人危在旦夕,顿时都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情绪再次陷入担忧与不安中。这时,来不及停下喘息的队长开始组织另一队自愿救援者,准备前去搭救那个最后留下来的人。

16岁的汉斯立即上前报名,他的母亲连忙抓住他的手,阻止说:“汉斯,你不要去啊110年前,你的父亲在海难中丧生,而3个星期前,你的哥哥保罗出海,到现在也音讯全无啊!孩子,你现在是我唯一的依靠,干万不要去!”

看着母亲,汉斯心头一酸,却仍然强忍着心疼,坚强地对母亲说:“妈妈,我必须去,如果每个人都说‘我不能去,让别人去吧’,那情况将会怎么样呢?妈妈,您就让我去吧,这是我的责任,只要还有人需要帮助,我们就应当竭尽全力地救助他。”

汉斯紧紧地拥吻了一下母亲,然后义无反顾地登上了救援艇,和其他救援员一起冲入无边无际的黑暗中。

一小时过去了,虽然只有一个小时,但是对忧心忡忡的汉斯母亲来说,却是无比漫长的煎熬。忽然,救援艇冲破了层层迷雾,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大家还看见汉斯站在船头,朝着岸边眺望,岸边的众人不禁向汉斯高喊:“汉斯,你们找到留下来的那个人了吗?”

远远地,汉斯开心地朝人群挥着手,大声喊道:“我们找到他了,他就是我的哥哥保罗啊!”

当汉斯找到哥哥的时刻,是怎样的一种感慨呢?虽然我们没有身临其境,但是仍能深深地感受到,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有时甚至回报更丰厚一些。

作为父母,我们深谙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这一道理,可是在日常的家庭教育过程却往往忽视了让孩子懂得付出。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我们习惯于时时处处呵护他们,保护他们。也许就因如此,我们的孩子只会索取,不会付出。若孩子长大了带着这种心理走上社会,岂不处处碰壁,更谈何立足社会。

所以,父母要告诉孩子,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想收获,首先要学会付出。付出会让孩子感到快乐,付出会让孩子收获成功。

要养“苦工”,不养“皇帝”

中国孩子在国际上越来越声名显赫了:数学奥林匹克大赛,物理奥林匹克大赛,钢琴大赛,绘画大赛……尽管拿奖的、夺冠的越来越多,可是,有一样,我们却根本无法跟外国孩子相比,那就是劳动态度。美国孩子每天的家务劳动时间是1.2小时,韩国孩子每天0.7小时,英国孩子每天0.6小时,法国0.5小时,日本0.4小时,而中国孩子每天家务劳动的时间却连0.2小时都不够,只有11.32分钟!

上海某大学近几年对录取的新生做的关于生活自理的调查表明,有60%以上的人不会自己挂蚊帐,许多大学生在入学前没有亲手洗过一件衣服。一项对长春市某高校一个班25名学生的调查,有24名不会缝补衣服,不会钉扣子。某县妇联对该县一所重点中学初一学生家务劳动调查结果表明,从没有洗过一件衬衣的占79%,不会煮饭的占84%,不会或不敢用电饭锅、液化气炉的占67%。据北京市家教学会对某小学的一个班的调查,该班44名学生中,家长每天给整理书包的占39%,给洗手绢的占66%,给穿衣服的占59%。是中国的孩子天生就偷懒怕累?当然不是。这现状是我们的父母一手造成的。在《北京青年报》对父母的问卷中,当问到“你最关心、看重孩子什么?”71.4%的父母回答是“孩子的学习”,而关心孩子劳动的父母仅占可怜的14.3%。

一位妈妈在家教4岁多的女儿洗碗,街坊阿姨来串门,惊讶地说:“孩子这么小就洗碗呀!我可不让我们家的大宝做这些事情。”妈妈说:“小孩子做些家务事有好处的。”阿姨不屑地说:“会干活有什么出息?瞧我干了一辈子的活,现在下岗了。我可不能让大宝像我一样。有干活的时间,不如学认字、算术……”

全中国的父母并没有在一起开过会,但他们却都会说同样的一句话:“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什么活儿也不用你干。”

阿姨的话有相当的代表性,其结果是我国孩子的劳动能力每况愈下。

这是在爱孩子吗?不是。这是在害孩子。

世界船王包玉刚则很注重孩子们的家务劳动。在他的严格要求下,他的4个女儿和女婿担当起了饭后收拾餐桌和洗碗的角色。包玉刚还处处以身做则,争干家务活,这使他提倡的劳动家风得以继承发扬。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曾经谈及中国孩子与外国孩子的比较:中国的一般小孩对于动手比较不感兴趣,也常常没有机会。美国的孩子恰恰与中国相反。中国人并没有天生不会动手的问题。事实上,给孩子机会动手的话,我想会有好处的。

短短的几句话,道出了国民对劳动教育认识上的缺陷。关于孩子劳动,美国哈佛大学的学者威特伦花40年时间,追踪了256名波士顿少年,得到的结论是:从小爱劳动、能干事的孩子成年后,比起当初不爱劳动的弦子,与各种人保持良好关系的多2倍多,收入多5倍,失业率只是后者的L/16,健康状况也好得多,生活过得美满充实。因为劳动能使孩子获得各种能力,在遇到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时更善于自力更生去解决问题。

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调查中也有三个重要的发现印证了劳动对于健康人格的作用:(1)独生子女劳动的时间越长,其独立性越强;(2)独生子女劳动的时间越长,越能吃苦,越有利于形成勤劳节俭的品德;(3)在家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孩子,情绪比较稳定,心理问题较少,学习自觉性与责任感较强。

一位教育家说:“会生煤炉的孩子最懂得工作的步骤,因为他积累了经验,掌握了规律,他的能力在各种场合又互相迁移。而很少劳动的孩子就会失去这一切。”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语重心长地告诫父母们:“不要把孩子保护起来而不让他们劳动,也不要怕孩子的双手会磨出硬茧。要让孩子知道,面包来之不易。这种劳动对孩子来说是真正的欢乐。通过劳动,不仅可以认识世界,而且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劳动是最关心、最忠诚的保姆,同时也是最细心、最严格的保姆。”

在德国,人们早巳注意到劳动对孩子的重要性,他们甚至把孩子的劳动义务明明白白写到了法律里:孩子必须帮助父母做家务。6岁~10岁的孩子要帮助父母洗餐具、收拾房间、到商店买东西;10岁~14岁的孩子要在花园里劳动、洗餐具、给全家人擦皮鞋;14岁~16岁的孩子要擦汽车和在花园里翻地;16岁~18岁的孩子要完成每周一次的房间大扫除。

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人类;劳动是人类的第一需要;不劳动者不得食……这些观点反映的客观真理,永远不会过时。而且,广大家长一直都在亲自实践着这些观点。要做一个真正的人,就必须爱劳动。爱劳动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劳动对孩子健康地发展与成长有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劳动有利于孩子心灵手巧,爱干活、会干活的人多具有这个优势;劳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如勤劳独立,有责任心,有坚持性等;劳动有利于发展智慧,促使孩子动脑筋,锻炼动手能力;劳动还有利于孩子强身健体,丰富生活等等。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培养孩子的劳动热情和劳动习惯,不要把孩子供起来当“皇帝”“公主”养。

给予不如自取,溺爱不是真爱

从前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饥渴难忍,濒临死亡。可他仍然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终于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屋。这间屋子已久无人住,风吹日晒,摇摇欲坠。在屋前,他发现了一个吸水器,于是便用力抽水,可滴水全无。他气恼至极。忽又发现旁边有一个水壶,壶口被木塞塞住,壶上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后才能打水,但是,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壶装满。”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水壶塞,里面果然有一壶水。

这个人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是不是该按纸条上所说的,把这壶水倒进吸水器里?如果倒进去之后吸水器不出水,岂不白白浪费了这救命之水?

相反,要是把这壶水喝下去就会保住自己的生命。最终一种奇妙的灵感给了他力量,他下决心照纸条上说的做,果然吸水器中涌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休息一会儿后,他把水壶装满水,塞上壶塞,在纸条上加了几句话:“请相信我,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

这是一个让人回味再三的故事,给予是人生最美妙的事情。能给予别人也是自己的幸福。我们父母时常会沉溺于对孩子的无私付出,沉溺于对孩子的给予。因为我们认为为孩子付出不仅让孩子幸福,同样自己心里也感到暖暖的。给予虽说是幸福的,但有时给予孩子太多,反而对孩子是一种伤害。

曾问过一些妈妈在家是否要求孩子劳动,有的妈妈竟说:“我疼都来不及,还忍心让孩子劳动?”也有的说:“叫孩子做事更麻烦,还不如我帮他做了。”所以三四岁的孩子还要喂饭,还不会穿衣,五六岁的孩子还不做任何家务事,不懂得劳动的愉快和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责任。这样包办下去,必然失去一个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干、上进的孩子。

为了绝对安全,很多父母不让孩子独自走出家门,也不许他和别的小朋友玩。父母用自己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陪孩子,给予着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所以,有的孩子成了“小尾巴”,时刻不能离开父母或老人一步,搂抱着睡,偎依着坐,驮在背上走。如此,孩子不但变得胆小无能,缺乏自信,依赖心理严重,还往往成为“窝里横”,,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却胆小如鼠,造成严重的性格缺陷。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从前有一个杀人犯,在他即将走向刑场的时候向法官提出了一个要求,想见他母亲最后一面。法官同意了他的请求。

于是他的母亲被带到了儿子面前。面对悲痛欲绝的母亲,儿子向母亲提出了最后的请求:妈妈,我能不能再吃您最后一口奶?欲哭无泪的老母默然地点点头。随后是一声惨叫,只见这位母亲的奶头被其儿子咬了下来。接着儿子说道:“妈,你为什么从小不好好地教训我,为什么你对我放纵溺爱,导致我今天无法无天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你要对我的死负责!”母亲愕然地看着自己的儿子,无言以对。

这个故事说明了父母过于溺爱孩子,终会自食恶果,当为溺爱教育敲响的警钟。

一些教子无方的富豪们对子女或溺爱,或纵容,致使其坐享其成,庸庸碌碌,无所作为,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下场实为可悲。比如巴伐利亚王子才9岁时便已经拥有了29亿美元,他每日在宫中由75名仆役伺候,出门时还要坐防弹车。其9岁生目的当天,王室竟出资百万元请歌坛巨星陪他游玩欧洲的迪斯尼乐园。而文莱王储15岁行“成人礼”时,竟使全国百姓为其通宵达旦地狂欢了四昼夜。如此娇惯的王子恐怕登基之后也是个昏君。香港某大亨的儿子自小就过着超贵族化的生活,不仅顿顿山珍海味,就连所用的瓷碟都是逾千元,每理一次发需200多元。另外大亨还定期让孩子参加舞会等社交活动,举手投足都是贵族礼节。尽管孩子过着富足的生活,但小小年纪已经失去了儿童应有的灵性。

溺爱满足的仅仅是一种替代和补偿的需要,而绝不会是孩子对爱、安全感和社会认同感的追求。所以,从现在开始,家长,请扔掉你手中的“甜毒品”吧!

父母要想改掉溺爱孩子的习惯,第一步就要给孩子定出一个界限,让孩子能够接受你说“不”。比如孩子已经有了20辆玩具小汽车,当他缠着你再买一辆;或者临睡前已经讲完了第三个故事,孩子还要你再讲的时候,就一定不要再对孩子让步。

父母不要认为孩子是你全部的生活内容,不要让自己成为孩子的牺牲品。你也有自己的需求,请你不要忽视这一点。如果孩子的要求越来越过分,你就一定要及时制止,让孩子明白:在家里,在获取的同时,也要付出,爸爸妈妈和他一样,也有自己的需求。

总之,成功的家教方略就是让子女摆脱对父辈金钱的依赖心理,辛勤工作,独立成长,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让孩子在与穷人的对比中品读生活

孔子被后人称为圣人。他出身于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父亲曾做过鲁国大夫,但家道中落,少年贫困,所以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他在比较贫困的境况下刻苦学习,获得了广博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