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河南河北行知书
19720100000031

第31章 冀南地区(2)

塔形窟,我们借以窥视其全貌的是7号窟,其保存最为完整,堪称南响堂之精华。首先,是北齐皇帝的创举:窟、墓合而为一,建立一窟即一墓的形式(其实西魏已有麦积山凿龛为葬的先例),同时他们还将佛徒墓塔的外形搬到石窟立面上,使石窟从外表上看去更像是一个真切的墓塔。其次,正壁两侧的弟子菩萨造像的衣纹是稀疏的垂直纹,人物躯体毕现,代表响堂衣纹雕刻的最高水平。再有,留意佛头后面的圆形头光,质朴、清新,爽朗、明快。外圈为连续波状忍冬纹,内圈为丰实的莲花。以植物纹样为装饰的方法普遍见于响堂各窟,成为北齐造像的又一特色。最后,应当留意的是窟项的装饰,正中实圆莲,两两相对盘旋于周围的是8躯飞天伎乐,拙稚可爱,呈现欢乐祥和的气氛。

经刻之风

北响堂第2窟内,有前后二室,佛经石刻铺天盖地,故称“刻经洞”。窟外西壁为唐邕写经碑。隶书精美,笔锋犀利、挺拔、刚劲、沉实有韵,是北齐书法珍品。前窟石刻面打磨精细,字凿确确,仿佛石有神韵,以手抚之冰凉悠远。外窟上有多种字体的“佛”字图,不似别处百佛图有哗众取宠之意,只要你用心体察,即便是外行人也会有所悟。

南响堂第2窟的北壁书法是大字正书《般若经》,颇具气势,笔法刚劲有力,“神明变化而不离规矩”震慑人心,是又一书法精品。难怪有评价说是“盖古今书中之绝妙品”。此窟得名“般若洞”。

4、6窟的刻经是隶书中最为出色的作品。

此处的开发还不是很到位,想购买碑拓的印刷品还不太方便。当地人多来礼佛,对书法知之、好之者不多。这种状况的好处是,你观赏书法时较为清净。

酷驴提示

南响堂离峰峰矿区近,不到半小时的车程,下车参观后回到公路上重新乘2路车再去远的北响堂。估计南响堂参观的时间长,响堂石窟的精彩多集中于此,所以是必看项目,估计要2~3个小时。文物管理所也设在此,也许能碰上买点碑拓以作纪念。

想看优秀的经刻和石窟装饰,就不要放弃北响堂。游览这里估计也要花3小时。北响堂交通不是很便利。从公路到山门走3公里的上坡路,没有公交车,进山门后还有一个小时以上的石级山路。此处外地游客不会很多,游客大多是附近县市的香客等。

背背囊上山等于负重行军视个人情况而定。如没有自已值得珍惜的东西可在山门售票处协议寄存。

回程时不能超过下午4点,否则赶不上公交车。别忘了回城还要徒步走出公路口。再则,当地的公交车亦公亦私,停停走走不准时。实在错过了,可以拦过路车。但要注意安全,建议审慎一些。

先去北响堂还是先去南响堂问题不大,都在一条线上,如果时间有限,而这只能取其一的话,建议去南响堂,路程近些,又有代表性。

景区里没有住宿,景区山门卖纪念品的地方有个体的旅店。通常淡季时10元一晚,设施简陋。住宿的人很少,倒也清静,但是要考虑安全。建议回邯郸住,保证第二天行程的灵活性。

留宿峰峰也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峰峰宾馆在当地是招牌店。标准间98元/间,50元/人。淡季可再议价。其他的招待所会更便宜些。

从地图上看,从这里去其他景点也近,但不是同一个县,交通反而不方便,跨区的车较少。因而不能仅靠图上距离确定行程,建议回邯郸再确定行程。

景点门票一律10元。

心人与历史对话。

索堡娲皇宫

娲皇宫得名于“女娲补天”的故事,现今是既有摩崖石刻的经典文化价值,又有祈福求子的民间实用价值的一个旅游观光去处。

她位于涉县索堡附近的凤凰山,犹如镶嵌在半山石崖陡壁之上的一组建筑群。北,背靠直壁;南,前临悬崖。窄窄的平台上,有梳妆楼、迎爽阁、吊庙、钟鼓楼等建筑布局,迎宽避窄,居然不觉得局促。

据记载,娲皇宫始建于北齐的文宣帝高洋年间,“起离宫以备巡幸”,之后明嘉靖年、万历年各有补建,清朝咸丰年间曾重修,所以,各朝各代都有痕迹。

吊庙

吊庙是娲皇宫的主建筑,俗称“奶奶庙”。它是贴着崖壁向上延伸的四层楼阁,高达23米,为歇山式琉璃瓦顶。二、三、四层的三面外围均有木质的走廊。有趣的是,北面山崖凿有8个“拴马鼻”,有8条铁链“挽住”整个庙身,庙被吊挂在岩壁上。平时铁链自然弯曲,当阁上人多时,庙的重心会微微向外倾斜,铁链便发挥它的作用,徐徐拉直。稳住庙宇不致跌下悬崖,因而得名“吊庙”。这是一般的香客所不在意的,一旦你知道了,会为自己在阁上的安全捏一把汗。风霜侵袭,庙内的地板楼梯显得陈腐不已,脚下虚浮,你自然不敢重手重脚的。楼阁上的栏杆也是不敢过分靠近或倚靠的,仅是养养眼睛罢了,得个心理保障。

摩崖石刻

山崖石壁上有高达10米的摩崖石刻两处。

摩崖石刻经文是《法华经》以及《深密解脱经》,保存完好,属魏碑,字迹鲜明,字体工整,可与北响堂的摩崖石刻媲美。暴露予外的石刻与日月星辰、风光水物相呼应,别有一番欣赏的滋味。此地还有北齐石窟,窟内石刻拙气十足,仿佛是孩童所为。窟内光线黯淡,有手电照明要好些。

娲皇宫交通

独行一:

邯郸——涉县的交通

火车,每天中午12:30,下午16:50左右。各有一趟火车从邯郸到涉县。

汽车,约1.5小时的路程,但一般要花2.5小时,因为客车在途中会随意停车上下客。

涉县——娲皇宫的交通

平时从涉县到索堡的公交车2元/人,但是未必到景点,一般要步行一段路程。

独行二:

在涉县租车

包往返,摩托的士30~50元不等,上车人数不限,只要它载得动。包汽车(昌河小面包)最少也要50元。

坐摩托的士要有经验,这种车是摩托后挂一小车厢,里面横一条窄窄的木板作座位,所以在车上必须扶好了,不能太靠近车厢尾部坐,叮嘱司机不要抢道行车。安全最重要。需要拍照还可以随时停车。

娲皇宫住宿

娲塞宫建予山崖间,山上她方狭小,没有住宿的地方。山脚的管理处设在旧式的四合院中。据说,景点的饭店将在2004年建成。可见,这里还没有餐饮的地方,只有卖水卖零食。

酷驴提示

娲皇官,农历三月初一到十五前后,这里有庙会,此时会热闹非凡,四乡百姓云集,会有民间戏班的曲艺节日,同时,问卜占卦的服务也会特别的多,应是最佳的旅游时间,平时来的人多为求子,据说非常灵验。门票20元,持学生证5折,残疾人士优惠。

上山时尽量不背大背囊。山路全是之字形的石阶路,耗时;娲皇官有的建筑,如钟鼓楼的木梯就很陡,如吊庙的走廊就仿佛不太稳固,建议不要给文物加重负担。

每天下午4点,有火车回邯郸,过点之后,就没有正常的班车了,尤其是春节期间。

可以到国道搭顺风车,最好搭乘从山西到河北邯郸的“金龙快客”,很舒适。从这里上车节假日25元/人,平时只要18元/人。春运车少,每天只有三趟,最晚的大约17:30从长治出发,18:30会路过涉县。我们16:30就等到了一趟从长治来的过路车,等车地点在县城出国道的三岔路口,等车时要问清去邯郸的方向。其次,只要有可能,尽量坐正规的客车,绿色空调大巴,收费虽贵但安全。各种有牌没牌的车、运煤拉货的车呼啸而过,满天尘土,在国道边还要注意交通安全。尽量乘火车,如果你喜欢准时的话。一句话,要么在涉县过夜,要么回邯郸。

武灵丛台

位于邯郸市内中华大街中段西侧丛台公园内,是古城邯郸的象征。相传它始建于赵武灵王时期(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99年),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由许多台子连接垒列而成,故称武灵丛台。

赵武灵王是赵国历史上勇于改革、有远见的国君,他冲破保守势力的层层阻碍,推行“胡服骑射”,历来为人称道,他也在民族交流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

丛台是赵武灵王观看兵马演练及娱乐表演的场所,据历史记载,丛台上建有天桥、雪洞、妆阁、花苑诸景,在当年曾以结构奇特、装饰精美而名扬列国。古人曾用“天桥接汉若长虹,雪洞迷离如银海”的诗句,描绘丛台的壮观。李白、杜甫等诗人都曾登台赋诗赞咏。

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丛台经历了无数次天灾人祸的破坏,现存古丛台为清代同治年间重修,占地1100多平方米,高28米。三层青砖高台的底层南北各有一门,从石狮雄踞的南门拾级而上,右侧的台墙上嵌有“滏流东渐,紫气西来”八个古体大字,展示了丛台的地理形态。北门台阶上的大石碑,是乾隆帝游江南路时亲笔书写的诗碑。

丛台的第一层是个院落。坐落着“武灵馆”、“回澜亭”、“如意轩”等建筑,东面是武灵台,从这里可进入丛台的最高层。在武灵台的人口处,嵌有一幅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壁画。坐北向南的圆拱门的门楣上,题有“武灵丛台”四个古体大字,门里边刻有“夫妻南,兄妹沾襟”的朱红大字,流传很广的“二度梅”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情人伤离别的故事、忠义与邪恶的斗争都曾在这个丛台上演,为游人平添了一段怀古的情绪。

登上丛台极目远眺,西边巍巍的太行山层峦起伏;西南赵王城遗址蜿蜒的城墙隐约可见;西北便是赵国的铸箭炉、梳妆楼和插箭岭的遗址。俯视台下,碧水清波,荷花飘香,垂柳倒映。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丛台的基础上,扩建了丛台公园,园中林木繁茂,花草缤纷,湖水荡漾,碧水蓝天,与丛台古建筑相映成趣。

门票:公园门票3元,登台1元,七贤祠1元。

交通:坐市内公交车1路、2路、3路均可到达,在“丛台公园”站下车。

学步桥

邯郸学步的故事出自《庄子·秋水篇》,它嘲弄了战国时,一个燕国寿陵少年听说邯郸人走路的姿势很是优美,不远千里来邯郸,想学习邯郸人的步伐,想沾那么一点优雅。可是他不但没有学会,反而连自己的走法也忘了,结果只好爬着回去,匍匐倒地,闹出了一个千古的笑话。

如今,邯郸市内北关街,沁河公园北段的一座桥,据说就是当年燕国少年学步的桥。原为木质浮桥,明万历年间改建为石桥,解放后重建,已非过去学步桥之真面目。现在为拱券式石桥,有三个桥孔,桥孔上分别有两个分水小孔(原桥为一个分水小孔),与赵州桥的敞肩拱结构相似。桥中部外侧雕有向下俯视的龙头,桥上栏杆左右各19根,柱上雕刻石狮等兽,桥头立有寿陵少年邯郸学步雕像。

赵王城遗址静静地,在邯郸城里,等待春风掀起历史的扉页。

交通:坐25路公交车至化工厂站下车

黄梁梦吕仙祠

黄粱梦吕仙祠是依照唐代沈既济的传奇小说《枕中记》所建,相传它是卢生遇吕仙做黄梁美梦的旧址。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名剧《邯郸记》描写了这个故事,流传至今。

黄梁梦吕仙祠位于邯郸市北10公里处的黄梁梦镇,始建于宋代,明、清及1984年均有大规模修复,是一组规模宏伟、保存较好的明清时代建筑群。它很好地保存了一些古代文物,如:“二龙戏珠”琉璃照壁,传说为吕洞宾墨宝的“蓬莱仙境”四方石刻大字,还有明嘉靖皇帝题写的“风雷隆一仙宫”匾额。祠中莲池,建有一座精雕细琢玲珑精巧全木结构的八封亭。

吕仙祠的建筑,塑像都颇具特色。五彩镏金斗拱,飞檐翼角昂首望天。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的布局,间有古松翠柏点缀,确有古观幽雅之遗风。八仙阁内塑有汉钟离、吕洞宾、铁拐李、何仙姑、韩湘子、蓝采和、曹国舅、张果老八仙塑像,栩栩如生,各具神韵。吕祖殿中的吕洞宾造像飘逸潇洒,仙风道骨。

重头戏就是最北处的卢生睡宫了,也称卢生殿、邯郸古观。卢生殿内有青石雕就的卢生石雕睡像,他一手托腮,一手安然置于胯上,头枕吕祖送给他的青瓷石枕,侧卧而眠,正在做他的黄粱美梦。睡意朦陇,惟妙惟肖。殿前回廊有明、清时期的碑碣,其中两块石碑耐人寻味。其一,邯郸进士王润泉所作“梅碑”,背面有其亲笔题诗“梦醒黄粱方悟道,心同明月可寻梅”,送与了卢生。其二,“梦”字碑,梦字中间镂空,绕内刻有一道藏头露尾诗,初看难解,细细琢磨,方悟其意。原是卢生一梦简述。

门票:15元

交通:乘坐6路公交车至黄粱梦站下车

赵王城

赵王城亦称赵都宫城,在邯郸市西南郊约4公里的地方,它的价值在于有助于研究我国封建社会初期都城布局和建筑艺术,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惟一的一座战国古城址,属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赵国迁都邯郸前后在此处建立赵王城,历经八王,共158年,后被秦将章邯下令“夷其城廓”,一代名都从此毁坏,以后逐渐变为废墟。但这座古城遗址,历经了两千多年,至今仍雄伟壮观,当年的盛况似乎依然能够感觉得到。

赵王城由东城、西城、北城三个小城组成,平面似“品”字形。东城高高的蜿蜒起伏的夯土城墙,布局严整、星罗棋布的建筑基台,还有城门阙遗迹多处。西城遗址上有一座“龙台”,是当时宫殿主体建筑基址。由“龙台”往北尚有两个大夯土台,形成南北一条中轴线,以“龙台”为中心的一组规模宏伟的殿宇建筑群。西城内中部偏南尚存南北对峙的两大土台,相传是赵王阅兵点将的“南将台”和“北将台”,两台之间及南北均有地下夯土基址,是东城以将台为主体的南北中轴线建筑群。北城为不规整的正方形,除西墙南段地面尚有部分残墙外,其余仅有地下墙址。遗址西部的土台,面积仅次于“龙台”,与西墙外侧的土台东西对峙,也是一组殿宇建筑群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