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海龙大传:史前水怪真面目
19711500000010

第10章 萨斯特鱼龙来势汹汹(2)

2003年,这个物种由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的陈孝红等人描述,论文描述的标本有两件,第一具是完整的盘江龙化石,第二具是盘江龙的头骨、颈部和部分上肢。从标本可以看出,这是一种中到大型的鱼龙,全长5.385米,其中头部长0.9米,尾部长2.5米。其吻部粗壮,基本上由前上颌骨形成,长约为头骨全长的64.5%。外鼻孔狭长,呈犁形,前窄后宽,由前上颌骨和上颌骨围成。上颌骨非常发达,前端达到前颌骨中部,后端超越眼眶前缘之后。下颌齿骨粗壮,向后延伸至眼眶前腹角,长度大约是下颌全长的67.7%。

仔细观察盘江龙的头骨,你会发现它的眼眶近乎椭圆形,眼眶直径占头骨全长的16.9%,巩膜环约由7块巩膜骨形成,外径15厘米,内径6厘米,内径与外径比为2:5。牙齿锥状,大小不一,槽生齿或亚槽生齿,齿列单排,牙齿表面具纵向纹饰,略向后弯曲。上颌骨牙齿排列不及前上颌骨牙齿紧密,上颌骨和齿骨后部缺齿。上颌可观察到左侧牙齿31颗、右侧32颗,其中上颌骨着生牙齿约为11颗。盘江龙共有脊椎200颗,除了129枚尾椎和两枚荐椎外,荐前椎共有79枚。古生物学家一般认为,荐前椎数不少于60枚的鱼龙,其成年个体长度应超过10米,因此目前发现的盘江龙很有可能只是一只幼龙,如果不是早夭,它完全有可能成为中三叠纪贵州的海洋之王。

最后,我们不妨来看看它们所在的中国贵州关岭生物群,了解这个神奇的生物群是如何保存下这些精美的化石?它们生活的环境是什么样子?

我们知道,生物圈在经历了晚二叠纪生物大绝灭后,在早三叠纪得以缓慢的复苏,中三叠纪则开始快速适应辐射(适应辐射又叫分支进化,指同一类生物分化为多种不同的类型,以适应不同环境的现象),并最终在晚三叠纪进入了顶峰时期。中国西南地区贵州省关岭县新铺乡出露的关岭生物群正与这个顶峰相对应,它标志着海洋生态系统已经彻底从晚二叠纪的大灾难中恢复了过来。

关岭生物群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陛,其中含有保存非常完整精美的海生爬行动物以及鱼、海百合、菊石、双壳类等化石,与世界上其他晚三叠纪动物群相比,其种类丰富、保存精美、数量多,是一个独特的珍稀生物群。海生爬行动物和海百合是这一生物群中的代表生物类别,特别是海生爬行动物,其在古地理上成为连接三叠纪太平洋区和特提斯区的重要环节,而在生物演化上则成为连接三叠纪原始类型和侏罗纪至白垩纪海洋统治者之间的重要过渡环节。

根据关岭生物群化石主要产出地层及其上、下地层中的沉积岩石的宏观和微观特征分析,比如岩相古地理分析、岩石微相分析、地球化学元素分析和生物特征分析,我们可以大致重建关岭生物群发生、发展、消亡与环境演变的过程。

中三叠纪晚期,贵州除东部铜仁、玉屏、锦屏一带为陆地外,其他地区处于一片汪洋大海之中。这时期的海洋古地理环境分异比较明显,大致沿贞丰、安顺、贵定、凯里、榕江一线,北为碳酸盐台地环境(台地就是在丘陵地和高地上,地形平坦且地势开阔的地形),南为以碎屑岩(由母岩机械风化作用产生的碎屑物质经过搬运、沉积及固结成岩等地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沉积为主的陆棚环境(陆棚又叫“大陆架”或“大陆浅滩”,是大陆延伸进海洋的浅海中的陆地,深度一般在200米以下),罗甸附近有孤立碳酸盐台地。而在碳酸盐台地边缘,则是台地边缘滩礁和台缘斜坡环境。

晚三叠纪早期,在中三叠纪晚期环境格局的基础上,该区域的构造进一步发展演变。受印支造山作用和中三叠纪晚期全球海平面下降的影响,中国南方绝大部分地区上升成陆地,仅西南地区残存一个三面为古陆环绕一面可能与古特提斯海相通的、巨大的盘江海湾,为晚三叠纪海洋动物的繁衍保留了一个难得的栖息地。

晚三叠纪时期,关岭地区处于热带或亚热带,气候湿热,雨水充沛。海湾周围陆地发育喜湿热的茂密森林,而河湖岸边则发育喜温暖的灌木丛。这些森林或灌木丛新陈代谢所产生的丰富有机质和植物碎片随河流带入盘江海湾,从而为海湾中营滤食生生活的动物,如软体动物、腕足动物、棘皮动物和部分鱼类等的大量繁盛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因此大量软体动物如菊石、双壳类和鱼类在此大量繁盛,而软体动物和鱼类的大量繁盛进一步为海生爬行动物的大量繁衍提供了食物保障。正是生物的上述营养结构,导致关岭生物群中上述各门类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生命有机整体一关岭生物群。

关岭生物群中脊椎动物以海生爬行动物和鱼类为主。其中海生爬行动物以鱼龙类较为常见,其次是海龙类,此外还有少量的楣齿龙类。楯齿龙类多生活在近岸浅水地区的海底,鱼龙类和海龙类则营游泳生活。由鱼龙中较为常见的黔鱼龙具相对巨大的眼睛推测,它们可在较深的水体中生活或至少能够在光线暗淡的水体中捕食。

与爬行动物化石相伴出现的主要有鱼类和大量无脊椎动物化石,如海百合类、菊石和双壳类以及少量的有孔虫、腕足类和海参等。这些无脊椎动物总体上具有保存完整、丰度高、分异度低的特点,暗示当时的环境为一种非正常的特殊环境。据保存完整的许氏创孔海百合化石的基部通常具有发育的“根”且附着生长在树干上推测,它们在活着的时候可能固着在植物茎干上营假漂浮生活。

关岭生物群中的菊石以前粗菊石、粗菊石最为丰富,这些菊石的壳体虽扁平,壳表无刺,但却具有发育的渤、瘤,可见它们不适于远洋快速游泳,应为近海浅水类型。双壳类在地层中常单独成层出现于黑色水云母黏土岩中,以海燕蛤和形态结构与海燕蛤十分接近的鱼鳞蛤的繁盛为特点。这类双壳类的壳体薄,具发育的放射装饰,可能营漂浮或用足丝暂时附着在水中物体上生活,据它们在世界各地广泛见于缺氧或贫氧环境条件下所形成的黑色页岩相中推测,小凹组下段中大量海燕蛤的成层出现可能与当时海洋环境间歇性出现缺氧或贫氧事件有关。

关岭生物群中腕足类并不发育,除在局部地方出现属种单一的小个体腕足类居群外,一般只在海百合大量繁盛的地层中有少量腕足类化石发现,这可能与腕足类是一种窄盐生物海底固着生物有关。

上述各门类生物之间以食物链为纽带,在相互竞争或侵占中共同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当时海洋环境中一个奇妙的海洋生命世界。其中随河流带入海洋中的大量有机质、植物碎片以及海洋中大量繁盛的绿藻为浮游或假漂浮动物和海底滤食性动物(如部分软体动物、腕足动物、棘皮动物和鱼类等)的繁盛提供了最基本的食物来源,而软体动物中头足类、双壳类以及鱼类的繁盛则进一步为鱼龙、檐齿龙和海龙的繁盛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保障。

关岭生物群中生物门类多样,但生态类型比较简单,以游泳(如海生爬行动物、鱼类、菊石等)或假漂浮(如海百合、部分双壳类等)生活的生物为主。它们生活在生活环境处于凹向北西的陆缘海湾,离海岸最近处约10千米。这些区域的水动能不强、总体慢慢从贫氧到相对富氧发展。在生活了一段时间(大约几十至一百万年)后,由于地壳运动,环境继续变化,慢慢地,这里不再为生物所留恋,它们开始死亡或迁徙到别处。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生物只是不愿意或不能生活在该区,并不是绝灭事件,只是在该区消亡。

在关岭地区,众多生物家族在一段繁荣生活后,突然遭遇一场灾难性的地质作用。起因可能是地震或其他强烈地质作用,使得海水强烈搅动,把沉积底层尚未完全固结的岩层掀翻、搅动,造成大量的滑塌、包卷构造,有的包卷构造厚达数米。

这里生活的关岭生物群,受突如其来的灾难影响,吓得逃之天天,迁徙到其他地方生息繁衍。对于生物来说,灾难性事件过后,这里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变,不适合再生活在这里了。因此,该层之上就很少见大量多门类古生物化石存在。实质上,该层之上还有多层这样存在滑塌和包卷构造的沉积岩层,说明关岭地区此后有多次强烈引起海水动荡的地质作用发生。这之后晚三叠纪,关岭再也不是大个体海洋生物生活的优质环境。关岭生物群就这样在晚三叠纪初期来到关岭这个“生息繁衍地”,而由于环境的突然改变,造成在这里生活的关岭生物群不再适应新的环境,死亡或迁徙到其他地方生息繁衍,结束了关岭生物群在该地区的生活。

在埋藏方面,这一片区域也恰好是“天作之合”,诸多自然因素成就了关岭动物群自身独特的埋藏特性。从动物群分布区域上看,这里并未发现类似澄江动物群细粒黏土顺坡堆积包裹埋藏的特征,也没有类似于辽西热河动物群的火山爆发等灾变事件发生的迹象。从岩石的特性分析出的生物死后沉积环境与从生物群组合分析得出的生物群生活环境基本吻合,两者都表明关岭动物群生活于半局限台地或局限台地内,死亡后就地沉积,这是一种水体较深且宁静、低能、盐度正常、气候温暖的环境。同时,从岩石结构构造特征来看,该区域具有颗粒细小、结构致密的特点,岩性多为泥质灰岩。如果拿到显微镜下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岩石多为泥晶灰岩、生物屑泥晶灰岩和泥晶粉屑灰岩,其次为水云母黏土岩和泥晶生物屑灰岩,它们颗粒细小、结构非常致密,都是潮下低能环境,或者说是静水状态的产物,并没有大的“动荡”事件发生,用专业的层序地层学术语来表示的话,这里就是一处“浓缩段”。也就是说,这种缓慢的沉积保证了生物死亡后,遗体能得以完整、精美地沉积。

另一方面,来自地球化学的证据还表明,含关岭生物群的小凹组下段地层在沉积过程中不仅存在由于海平面下降所引起的海水咸化现象,而且经常受到来自周围陆地间歇性淡水注入的影响。由于海湾内部海水能量较低,水体循环不畅。因此,当有较多淡水注入时,海湾中的海水与淡水因不能及时混合而出现表层为淡水、其下为海水的分层现象,从而引起盆地内部普遍缺氧,导致大量脊椎和无脊椎动物死亡并原地埋藏下来。在这些尸体的缓慢沉积过程中,水体里的还原缺氧环境又给生物埋藏提供了必须的隔离层,防止死亡生物氧化分解。正是以上种种条件,才保证了关岭动物群化石的完美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