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龙行贵州
19692700000012

第12章 中国戏剧的“活化石”:贵州傩戏(2)

若干年前,一些民俗学者来到安顺,不期发现了这样一群妇女:身穿斜襟大袖长衫,系青丝腰带,着长裤。长衫开襟处及领口、袖口边沿绣以花边。足下穿高帮单勾凤头鞋。头上发分三绺,左右两小绺倒挽上去,在耳际形成鬓角。后面一绺挽在脑后,用两支玉簪十字交叉别成圆髻,再用白布或青布在头顶上包一圈;佩有耳坠,手戴银镯。装束十分古朴奇特。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世人皆以为他们是某个待识别或独特少见的少数民族,可他们一直说自己是中国大多数民族的汉族,她们的头式叫“凤阳发髻”,她们的衣服叫“凤阳汉装”。

典型的明朝衣装打扮!

刨开历史一问,果然,他们就是当年留守贵州20万屯军的后裔。

至此,历史才在他们身上划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祖籍江淮,军人血统,世居贵州。这种情形,安顺独有,贵州少有,全国也绝有。而反过来说,拥有如此众多的冠名,同时也就意味着他们丧失了一个完整的自我:既不是土著的贵州人,又已经远离了江淮故土,一脉相承的便只有了征服者的勇武和韬略。

军傩于是就成了唯一的维系和精神弘扬,还是一种生存意识的警醒与自备。

以后,随着战争的真正荒疏,类比“军训”的军傩活跃于民间,便演变成了今天的地戏。

威风凛凛、刀来剑往的武戏“地戏”是人们对屯堡村寨自行组织表演的一种集体娱乐活动的通俗叫法,主要缘起于这种娱乐活动演出场所的随意性。

地戏的表演大多在露天场地进行,根本无须搭建高台,作一番有模有样的装饰。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的空地中央,摆放上一张桌子,搁上两把椅子,旁边高高竖起一杆“帅”字旗即是“舞台”,观众就站在四周的高地簇拥观看。

安顺屯堡的地戏,只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举行的“跳新春”和七月中旬的“跳米花神”中演出。一般是一个村寨组织一个或两个演出班子,在此期间,在本寨中自行拉开帷幕。

据统计,黔中屯堡村寨保存的地戏班子计有370余个。

屯堡地戏只演出武戏,不演生活戏和公案戏。其上演的剧目内容,从反映商周时期的《封神演义》开始,直到明代中期的剧目《黑黎打五关》,共计31个,而尤以唐宋时期的故事居多,如《三国演义》、《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杨家将》、《说岳》等。这些剧目多为全本大戏,每一出要连续演出好几天。

地戏演员的服饰,一般着青、蓝、白、褐土布斜襟长衫、长裤,束青布腰带,穿布鞋,背扎靠旗,系两块绣有多种花边的红绿布片,将腰身围裹,俨然凛凛威风的出征战士。道具一般使用木制刀、枪、剑、斧等十八般兵器。据说,在以前,这些武器全是铁打铜制的真刀真枪,后来战争的观念全然淡漠之后,才换上了“仿真”器具。除刀枪外,女将左手持手帕,男将则持折扇。不论什么角色,一律面蒙青纱。

地戏表演以说唱为主,伴之以舞蹈。剧情的发展以第三人称的说白来推动。人物间的矛盾冲突,人物感情的起伏激越处通过唱的形式来表达。唱词以七字句为主,兼有少量四字、五字、十字句。唱腔单一,发音激扬高昂,常由场上所有演员合声帮腔。地戏的伴奏,主要采用铜锣、皮鼓等打击乐器,声音铿锵,鼓点激越,颇有战马嘶嚎,硝烟滚滚,刀来剑往的鏖战气氛。

地戏的角色一般有武将、道人、丑角、动物、差官、小童、小军、土地、和尚等。

地戏演员在演出活动中都要佩戴面具,其佩戴方式较为特殊:先用青纱长统套头将头包住,然后把面具戴在额上。地戏面具的种类较为繁复,少者最低六七十面,多者可达一百余面。

其中尤以武将的面具最为丰富,最有特色。而武者当中,57个因不同的品格、性别、年龄等因素各显个性。

一般说来,老将额上刻粗线条皱纹,配以青白棕红各色胡须;女将造型妩媚,端庄娴静,凤眼微睁,娥眉含笑;少将双眼圆瞠,面目英俊,轩昂洒脱;凶将猛将则双眼暴突,呲牙咧嘴,有的还雕出獠牙,显得凶悍无比;反派将领满脸横肉,怒目而视。

头盔的雕刻更精细讲究,据说,这里边除有一定的规矩之外,有的还有口决,赋予其面相的一些星宿性质,如岳飞是大鹏鸟下凡,他的头盔上必须铸一只大鹏金翅鸟;樊梨花是玉女投胎,她的头盔必须用玉女装饰;金兀术是火龙星变成,他的鼻子上必须刻有一条火龙;程咬金是打不死的福将,他的头上要刻一只蝙蝠、两个铜钱和一个“寿”字,以寓“福寿双全”……每一种面具都涂以不同的颜色,每一种颜色都有固定的指代,赤红表示忠勇刚直,白垩表示奸诈狡黠,粉红表示文静,黑蓝表示刚烈,黄色表示老成,绿色表示神异怪诞,青为英俊骁勇,二花脸多为守关总兵,三花脸多为偏将、副将。

道士多为反动营垒中的军师或前来助战的仙人,不戴头盔而戴道冠,其面具随类赋形:如鱼嘴道人,嘴作鱼嘴形;道冠作鱼尾状,嘴中伸出两根长须,额头画有点点鱼鳞,眉毛似两片鱼鳍,看上去三分像人七分像鱼。其他如飞钵道人、铁板道人、鸡嘴道人也都各具特色。

地戏中常见的丑角为歪老二,又叫老歪或歪嘴老苗,其形象歪嘴皱鼻,呲牙扯眼,髻上斜插一把木梳,面部一般涂为红色或蓝色,鼻尖和人中绘有小块白斑。据说歪老二是当年朱元璋征讨云贵时在少数民族中寻找的向导和内线。两军对垒时,他来往不停地于交战双方传话。这个角色的戏剧色彩很浓,不时在场上插科打诨,逗人发笑。

动物面具在地戏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常见的有狮、虎、龙、犬、牛、猪、猴等,或写实,或变形,或故意夸张某一特征,生动形象。

总体说来,地戏面具工艺精细,注重色彩对比,并能根据不同的角色,配以相应的图案,有的还嵌上铜钱般大小的圆镜,显得花哨明晃。

还有迎神接福、驱鬼逐疫的功能屯堡人也把地戏称之为“跳神”。在整个剧目中,“神”的意味虽不多,但却首尾相贯。

地戏中,“神”的两位主角是神头和小军。神头扮演的主帅,不完全是剧中人物,他还是地戏之神的化身;小军也不是小军,而是受天庭派遣,奉命来完成扫场任务,为村民们祈福消灾的神化人物。

“开箱”是地戏开始前的首场仪式,即从去年打封的木箱中取出面具。主持“开箱”的神头对着木箱焚香烧纸,行三叩九拜之礼,之后,每取出一面,默祝一遍颂词。全部取出之后,再高声念赞:

吉日良辰,天地开张。

今日开箱,我寨大昌。

风调雨顺,众姓安康。

金银满柜,五谷满仓。

无灾无难,六畜兴旺。

然后鞭炮齐鸣,众演员才戴上面具,装扮起来。接着两个小童举旗在前开路,神头打头,到村中各庙和宗祠参拜致祭,每到一座庙前,都要高唱祝词。完毕,还要去参拜水井、池塘、道路、桥梁、门楼和护寨的神树。

然后是“扫场”。神头带领队伍来到“舞”场,众演员按正反方的顺序先后上场站好,正方的两个小军手持折扇和手巾跳跃上场,用扇子作扫场动作,并边舞边念:天宫领了玉皇旨,差我下界走一遭。

玉皇差我别无事,庆祝中元扫教场。

自从今日扫过后,全村老幼刘安康。

扫开场来扫开场,扫开乌云见太阳……

黄道吉日扫过后,清吉平安万年长。

接着才是“下四将”,即正反双方各派两员大将出场格斗。

继而是“设朝”,由正方的将帅出场,先是黄门官,次是将帅,最后才是君王。每个人物上场都要自报家门,简介故事的来龙去脉。至此,整个地戏演出前的仪式全部完毕,地戏的剧目可以正式开演。

地戏演出中,某个剧目演完后,某些较殷实的家庭为了求财发富,家道繁荣,可邀请地戏队到家中祝贺,参拜这户人家的家神。

演出剧目结束之后,要“扫场…‘封箱”。仪式由两个特定人物土地和麻和尚主持,在表演场上进行。扫场的依然是开场的两个小军。土地和麻和尚上场后,先是一番打趣,然后才转入正题。土地拿起地上的一只公鸡,以鸡为题念颂一番,然后掐破鸡冠,一面用鸡血点演员头上的面具,一面念:大年十五过完了,各位神将来扫场。

一扫东方甲乙木,木德星君下凡尘,木精木怪扫出去,金银财宝扫进来。

二扫南方丙丁火,火德星君下凡尘,火精火怪扫出去,牛马成群扫进门。

三扫西方庚辛金,金德星君下凡尘,金精金怪扫出去,五谷丰登扫进门。

四扫北方壬癸水,水德星君下凡尘,水精水怪扫出去,瘟疫扫到瘟州城。

老幼热风病咳嗽,一鞭打出九宵云。

至此,整个“跳新春”的活动宣告圆满结束。

代代相承的精神焊接穿越在屯堡的石头城中,渐渐得知,地戏最初只在汉族屯军及其后裔聚居的“屯”、“堡”、“关”、“哨”、“营”中流行,以后才逐渐传播到附近的村寨中。在屯堡,一般一个村寨只演所知剧目中的某一堂戏,有两个戏班子的各演一堂,每个戏班皆不相同。问问寨中老人,说法都颇多为“军”者的忧患:

“这样好嘛,各不相同,大家走村串寨地看,时时走来走去的,也就都想起大家原来是一家人”。

“戏不同,但都是武打的,看多了,也就时时不忘自己是干什么的”。

当年朱元璋“以农屯兵”才留下了今天的屯堡人,但“武事渐废”之后,这“跳神之举”却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后来查寻了好多资料,才发现这里边的蕴含还真的很深呢,不仅仅是“部族”的一种本土情结,还是代代传承的一种精神连接……

巫道佛三教的合奏:傩堂戏

法事过程中,有两道扣人心弦的表演:“上刀山”和“下火海”。“上刀山”,即将若干把锋利的刀以刃朝天绑在木梯上,土老师赤着脚爬上梯子;“下火海”,即用炭火将铁铧烧得通红后,土老师用脚踩手摸,甚至用牙齿去咬着,到各个房间去驱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