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庄子全书
19680200000022

第22章 伯乐治马

【原文】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①,翘足而陆②,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③,无所用之。及至伯乐④,曰:“我善治马。”烧之⑤,剔之⑥,刻之⑦,雒之⑧,连之以羁絷⑨,编之以皁栈⑩,马之死者十二三矣(11)。饥之,渴之,驰之(12),骤之,整之(13),齐之,前有橛饰之患(14),而后有鞭策之威(15),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陶者曰:“我善治埴(16),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夫埴木之性,岂欲中规矩钩绳哉?然且世世称之曰“伯乐善治马”而“陶、匠善治埴、木(17)”,此亦治天下者之过也。

【注释】

①龁(hé):咬嚼。

②翘(qiáo):扬起。陆:通作踛(lù),跳跃。

③义(é):通“峨”,“义台”即高台。路:大,正;寝:居室。

④伯乐:姓孙名阳,伯乐为字,秦穆公时人,相传善于识马、驯马。

⑤烧之:指烧红铁器灼炙马毛。

⑥剔之:指剪剔马毛。

⑦刻之:指凿削马蹄甲。

⑧雒(luò)之:“雒”通作“烙”,指用烙铁留下标记。

⑨连:系缀,连结。羁(jī):马络头。絷(zhí):马缰绳,绊马脚的绳索。

⑩皁(zào):饲马的槽枥。栈:安放在马脚下的编木,用以防潮,俗称马床。

(11)十二三:十分之二三。

(12)驰:马快速奔跑;下句“骤”字同此义。“驰之”、“骤之”,意指打马狂奔,要求马儿速疾奔跑。

(13)整:整齐划一;下句“齐”字同此义。“整之”、“齐之”,意指使马儿步伐、速度保持一致。

(14)橛(jué):马口所衔之木,今用铁制,谓马口铁。饰:指马络头上的装饰。

(15)策:马鞭用皮制成叫鞭,用竹制成就叫“策”。

(16)埴(zhí):粘土。

(17)称:称举,赞扬。

【译文】

马,蹄可以用来践踏霜雪,毛可以用来抵御风寒,饿了吃草,渴了喝水,性起时扬起蹄脚奋力跳跃,这就是马的天性。即使有高台正殿,对马来说也没有什么用处。等到世上出了伯乐,他说:“我善于管理马。”于是用烧红的铁器灼炙马毛,用剪刀修剔马鬃,凿削马蹄甲,烙制马印记,用络头和绊绳来拴连它们,用马槽和马床来编排它们,这样一来,马便死掉十分之二三了。饿了不给吃的,渴了不给喝的,让它们快速驱驰,让它们急骤奔跑,让它们步伐整齐,让它们行动划一,前有马口横木和马络装饰的限制,后有皮鞭和竹条的威逼,这样一来,马就死过半数了。制陶工匠说:“我最善于整治粘土,我用粘土制成的器皿,圆的合乎圆规,方的应于角尺。”木匠说:“我最善于整治木材,我用木材制成的器皿,能使弯曲的合于钩弧的要求,笔直的跟墨线吻合。”粘土和木材的本性难道就是希望去迎合圆规、角尺、钩弧、墨线吗?然而还世世代代地称赞他们说,“伯乐善于管理马”,而“陶匠、木匠善于整治粘土和木材”,这也就是治理天下的人的过错啊!

【寓意】

因材施教,量才适用。

【延伸阅读】

庄子说:“伯乐所谓的治马,无非是给它套上笼头,用烙铁在它身上烙上许多图案,给它绊上羁勒,将它关在阴湿的马圈里。不让它及时喝水,不让它及时吃草,而且逼迫他整天跑路、运载重物。甚至用鞭子抽打它。这样一来,许多马都累死了。马失掉了它们的正常生活,忍无可忍,它们就会起来抗争。你们难道没见过吗?有的马会突然瞪起鼓鼓的眼睛,嘴里发出‘嘶嘶’的叫声,曲颈弓背,四蹄乱蹬。它们会吐出橛衔、挣脱笼头,然后逃入深山野林里。温顺的马儿为什么会变得跟强盗一样呢?罪过不在它自己,而在伯乐。”

“伯乐治马”是《庄子》中一则哲理性很强的寓言故事,庄子借“伯乐”在管理马的过程中仅凭自己的好恶、思想武断地治理马匹,结果却适得其反的故事,鲜明地反映了庄子顺人自然、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这与孔子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

我国从古时候起就十分注重因材施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天赋,所以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千篇一律,不能“一锅烩”。

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即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即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即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三思而后行。”

孔子能够成功地实行“因材施教”,其基础在于他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正是由于他认识到了“知人”的重要性,因此他十分重视“知”学生,认真分析学生个性。

清朝名臣曾国藩也是一个深谙因材施教教育家。

曾国藩善于根据儿子的气质,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如针对曾纪泽记性差、悟性较佳的特点,教读书不强求背诵,只要求读懂。他给儿子的老师写信说:“纪泽读书记性差、悟性较佳。若令其句句读熟,或责其不可再生,则愈读愈蠢,将来仍不能读完经书也。请子植弟将纪泽儿未读之经每日点五六百字教一遍,解一遍,令其读数十遍而已,不必能背诵也,亦不必常温习也。待其草草点完之后,将来看经解,亦可求熟。若蛮读蛮记蛮温,断不能久熟,徒耗日工而已。”读书不必求记,却宜求个明白,正是合于儿子的秉性和气质,是因材施教的一个要求。

为了发挥曾纪泽悟性强的长处,他教儿子泛观博览,速点速读。他给儿子的家书里这样写道:“纪泽看《汉书》,须以勤敏行之。每日至少必须二十页,不必惑于在精不在多之说。今日半页,明搁数页,又明日耽搁间断,或数年而不能毕一部。如煮饭然,歇火则冷,小火则不熟,须用大柴大火乃易成也。”

同时在为人方面,曾国藩也根据曾纪泽、曾纪鸿的不同特点,在家书里写道:“泽儿天质聪颖,但嫌过于玲珑剔透,宜从浑字上用些功夫。鸿儿则从勤字上用些功夫。”他还教诫曾纪泽要力戒语言太快、举止过轻的缺点。

所有这些教诲都是从曾纪泽这块材料出发,加以琢磨,最后使其成为一块美玉。曾纪泽日后成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家,与曾国藩因材施教的教诲有着密切的关系。

古人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对今天的教育工作具有积极的警示意义,教育和管理学生时应该在了解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切忌“一刀切”。

与因材施教相通的一个原理就是管理者在用人上要懂得量才适用的道理。

《墨子·鲁问》说应该“量体裁衣”,意思是说要按照身材裁剪衣服,用于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办事。裁衣如此,用人亦如此。人有所长,必有所短。选用人才时,就要用人所长,避人所短,量才适用,各得其所,使各类人才的才能与智慧真正用在刀刃上,充分发挥其应有效能。正如古语所言:“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求短,智者难为谋;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这就是“人事相宜,人岗匹配”的道理。在企业的管理实践中,企业管理者应该坚持“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的原则,不断挖掘人的优点和长处,而且使人的最大优势与相关岗位相匹配,让人的优势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例如,有的人才很有魄力,敢想敢做,但考虑问题往往不够周密,显得不够稳重;有的人才处事稳重,深思熟虑,却往往又失之魄力不足;有的人才原则性强,但工作方法却可能不够灵活,等等。管理者的责任,就是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一个人的长处和短处,在看到一个人短处的时候,需要再分析一下,与短处联系的会有些什么长处;在看到一个人长处的时候,也要分析一下,与长处相联系的还可能有什么短处。在某种情况下,扬长能够避短,避短必须扬长。扬长与避短之间不是孤立或平行的,而是交叉融合在一起的。

所谓人才,都不是全知全能的“万事精”,因此,使用人才不要把着眼点放在“全才”上,而应该放在扬其所长上,实事求事地取长避短,量才适用,从而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人生大智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教育要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企业用人要讲求扬长避短、量才适用的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