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知道点简单的人生哲理
19679700000008

第8章 得与失的哲理(4)

帮人等于帮己

“方便别人,即是方便自己。”所谓助人自助、利人利己就是这个道理。

在别人需要你的帮助的时候,你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因为你帮助了别人,以后你有困难的时候,别人也会同样帮助你。是的,给别人留路,其实就是给我们自己留路。

有一句名言:“帮助别人往上爬的人,会爬得越高”。如果你帮助另一个孩子上了果树,你因此也就得到了你想尝到的果实,而且你越是关心帮助别人,你能尝到的果实就越多。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有一天,一只小老鼠掉进了一口缸里,怎么也出不来,小老鼠吱吱地叫着,它发出了哀鸣,可是谁也听不见。可怜的小老鼠心想,这口缸大概就是自己的坟墓了。正在这时,一只大象经过缸边,用鼻子把小老鼠吊了出来。

“谢谢你,大象。你救了我的命,我希望能报答你。”

大象笑着说:“你准备怎么报答我呢?你不过是一只小小的老鼠。”

过了些日子,大象不幸被猎人捉住了。猎人们用绳子把大象捆了起来,准备等天亮后运走。大象伤心极了,但无论怎么挣扎,也无法把绳子扯断。

碰巧,小老鼠出现了。它开始咬着绳子,终于在天亮前咬断了绳子,大象获救了。

“你看到了吧,我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小老鼠对大象说。

小老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大象,弱小的群体也有能帮助别人的力量。

简单贴士:

1.我们不要以为只有攀附有钱有势的人,才会使自己得到好处,每一个人,只要有可以帮助别人的地方,哪怕是举手之劳,也要尽力而为,把自己的热情和爱心奉献出来。

2.锦上添花的事可以少做,雪中送炭的事不可不为,助人为乐,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你也会因此感到快慰和舒畅。

3.你拯救了别人,实际上,也就是在拯救你自己。

抽不出来的“手”

放弃并不是悲观失望的退却,而是对更美好人生的追求,放弃是一种智慧。

法国思想家蒙田说:“今天的放弃,正是为了明天的得到。”只有学会放弃,才会有轻松快乐的生活。

人要勇于放弃一些东西,有时候选择放弃是一种明智的做法,因为你放弃了走这条路,你就又面临着新的交叉口,新的机遇。假如你什么都不舍得放弃,那就没有新的机会去面临更好的选择。

要知道没有舍弃就没有获取,只有懂得舍弃才能换来更多更好的获取。每个人都不可能得到所有想要的东西。

据说在印度有一种奇特的狩猎方法捕捉猴子:在一个固定的木盒里放上坚果,盒子上有一个小洞,刚好猴子的前爪可以放进去,猴子一旦抓住坚果,爪子就抽不出来了。因为猴子有种习性,不肯放下已到手的东西。

人们总是嘲笑猴子,但审视一下自己,就会发现,并不是只有猴子才会犯这样的错误。

因为放不下到手的职务、待遇,有些人整天东奔西跑,耽误了更远大的前途;因为放不下诱人的钱财,有人费尽心思,利用各种机会去大捞一把,结果常常作茧自缚;因为放不下对权力的占有欲,有些人热衷于溜须拍马、行贿受贿,不惜丢掉人格的尊严,一旦事情败露,后悔莫及……

让我们从猴子的悲剧中汲取一个教训,牢牢记住:该松手时就松手,不要被欲望锁枷。

简单贴士:

1.生命如扁舟,小小的它载不动太多的物欲和虚荣,要想顺利抵达彼岸而不在中途搁浅或沉没,就必须把那些应该放下的“坚果”果断放下,轻身上路。

2.放弃并不是随便的舍弃,而是“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狐狸被猎人用套夹夹住,毫不迟疑地咬腿逃命,是狐狸的聪明哲学,猴子抓着“坚果”不忍放弃,眼睁睁被人捕获,是猴子的执迷不悟。

3.也许放弃当时是痛苦的,甚至是无奈的选择,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会发现,你收获的远比当初放弃的要多,而不舍得放弃的,只能是失去太阳的同时也失去了星星。

诚实的甜果

诚实是我们做人的一条基本准则,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通行证。

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用诚实与正直做基础,诚实就是不说假话,不做虚伪的事情,不用欺骗的手段去骗取他人的信任。一个诚实的人,在生活中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

这是小时候看到的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贤明而受人爱戴的老国王,因为他没有孩子,王位没有继承人,于是便宣告天下:“我要亲自在国内挑选一个孩子做我的义子。”

他拿出许多花的种子,分发给每个孩子,说:“谁用这些种子培育出最美丽的花朵,那孩子就是我的继承人。”所有的孩子都在大人的帮助下,播种、浇水、施肥、松土,护理得非常精心。

其中有一个名叫阿呆的男孩,整天用心培育花种。但是,十天过去了,半个月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花盆里的种子依然如故,不见发芽。

阿呆有些纳闷,就去问母亲。母亲说:“你把花盆里的土壤换一换,看看行不行?”阿呆换了新的土壤,又播下了一些种子,仍然不见发芽。

国王规定献花的日子到了,其他孩子都捧着盛开鲜花的花盆涌上街头,等待国王的欣赏。只有阿呆手捧空空的花盆,在那流着眼泪。国王见了,便把他叫到跟前,问道:“你为什么端着空花盆呢?”

阿呆如实地把他如何用心培育,而种子都不发芽的经过告诉了国王。

国王听完,高兴地拉着阿呆的双手,叫道:

“这就是我忠实的儿子。因为我发给大家的花籽都是煮熟了的。”

阿呆用自己的诚实,赢得了国王的信赖。有时候无心插柳柳成荫,太刻意反而不会得到想要的结果。

简单贴士:

1.诚实待人永远是赢得信任的惟一方法,否则我们的心灵将永远不会安宁,也不会享受到自我肯定的喜悦。

2.诚实在很多时候都会被人看成是愚蠢,诚实的人在生活中可能会吃一些亏,但最终得到的结果往往是那些耍小聪明的人所企盼不到的。

随手丢弃的幸运

幸运就像一幅画着宝藏地址的藏宝图,只要你发现了它,并能够驾驭它,它总会带给你不错的回报。

幸运来去匆匆,瞬息而过,有这样一句谚语:“幸运老人给你送上他的头发,如果你一下没有抓住,再抓就会撞到他的秃头了。”在生活中许多人常常感叹生不逢时,感叹命运不公。其实,幸运女神也至少曾光临过他们一次,只是当幸运来临时,他们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错过了瞬间的美好。

很久以前,有一位年轻人,他听说离他们村庄不远的那座云雾缭绕的山峰上住着一位老人。这位老人可谓是造化非凡,他可以满足人的任何心愿。

于是,那年轻人便连夜收拾行李,赶上山去。

他在那儿等了7天,终于见到那个传说中的老人,他向老者请求赐给他财富。

老人便告诉他说:“每天清晨,太阳未升起时,你到海边的沙滩上寻找一粒‘幸运石’。其他石头是冷的,而那颗‘幸运石’却与众不同,握在手里,你会感到很温暖而且会发光。一旦你寻找到那颗‘幸运石’,你所祈愿的东西就可以实现了!”

这样,每天清晨,那年轻人便在海滩上捡石头,凡是不温暖又不发光的,他便丢下海去。日复一日,月复一月,那年轻人在沙滩上寻找了三个月,却始终也没有找到温暖发光的“幸运石”。

这天,他如往常一样,在沙滩上开始捡石头。当他发觉他所捡的不是“幸运石”,他便丢下海去。一粒、二粒、三粒……

突然,“哇……”年轻人大哭起来,因为他突然意识到:刚才他习惯性地扔出去的那块石头是“温暖”的——

我们总是习惯性的对唾于可得的东西放弃,当发现它真正的价值时却追悔莫及。

简单贴士:

1.谁都希望幸运会降临在自己身上。但幸运来时,或是由于养成了扔弃的习惯或是由于不经心而错过了,幸运就会从身边溜走。

2.机会降临眼前,很多人都习惯地让它从手上溜走,一旦发觉时,就后悔莫及了,“哭”和“早知道”都是没用的。

坦然面对失去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得意淡然,失意坦然。

坦然就是当你面对失败时,不就此沉沦,而是无论结果如何,心里依旧保持一份一如既往的恬淡与释然。

“有得必有失”的道理人人皆知。但人们总是习惯于得到而害怕失去。认为得到了可喜可贺,而失去了就可叹可惜。每有所失,总要难受一阵,甚至为之痛苦。为了生命尽可能卓越,我们的确应该追求得到,努力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业绩。然而,我们也应该正确看待失去,学会忍受失去。人的一生不可能永久地拥有什么,失去时你再悲伤也是徒劳的,即使我们使出浑身解数也不能再挽回损失,即使是刚刚发生的事情,我们也不可能再回头把它纠正过来,而为了成就一番事业,有时不得不失去一些感官的享受;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主要人生目标,有时不得不“丢卒保车”;尤其是为了不玷污自己的人格,有时不得不失去一些利益,比如金钱——那种只要出卖良心或尊严就可以得到的金钱。

坦然面对失去,需要及时调整心态,首先要面对现实,承认失去,不能总沉湎于已经不存在的东西之中,得到和失去其实是相对的。为了得到,需要失去,因为失去一些,可能又意想不到地得到了另一些。

老百姓有句俗话:“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事实正是如此。与其为了失去而懊恼,不如全力争取新的得到。应该明白的是,有时失去并不一定是损失,而是放弃,是奉献,是大步跃进的前奏或序曲,这样的失去,不也是好事吗?

简单贴士:

1.坦然面对失去,就是胸襟更豁达一些,眼光更长远一些,经常为自己整整枝、打打杈,排除那些不必要的留恋与顾盼,以便集中精力于人生的主要追求。

2.当你遇到不快时,不要过于执著,试着把自己置身于另一个世界,想想以前的美好,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下一件事情上,你便有了坦然的开始,由此下去,你便有了坦然的处事能力,再接下来你就能坦然地面对一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