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位历史名人
19679100000039

第39章 文化篇(9)

施耐庵在浒墅关读书,十分刻苦,他不仅熟读诸子百家,而且各种书都去浏览。当时刊行的《大宋宣和遗事》,讲晁盖智取生辰纲“、”宋江杀阎婆惜“、杨志卖刀”等故事,引起了施耐庵的兴趣,他常常在课余阅读,还同小伙伴们一起舞刀弄棒,练习武艺。那时,苏州城里经常说唱如《石头孙立》、《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同乐院燕青搏鱼》、《李逵负荆》等话本和杂剧,施耐庵有时也去消遣,对这些“仗义英雄”、“擎天好汉”流露出敬佩之情。

元至顺年间,他考中进士,在钱塘(今浙江杭州)做过两年官,因为看不惯官场的黑暗政治,不愿对当道权贵逢迎拍马,因此弃官回乡,从事著述。传说他曾参加过元朝末年的张士诚起义军,和张士诚的部将卡元亨是好朋友。张士诚失败后,他逃回兴化,隐居著书。相传《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他的门人。

《水浒传》

施耐庵早就有匡计天下救民之志,他想用笔耕来施展自己的抱负与才华。有一天,当他路过一个书铺时,看到里面有不少手抄话本,其中有一本名叫《张叔夜擒贼》,内容是讲梁山宋江等一百零八将杀富济贫的故事。他立即买回并作为资料,将其他有关梁山故事加以修改,写出一部《江湖豪客传》。

施耐庵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写作《江湖豪客传》上。全书写完之后,他便征求罗贯中的意见。罗贯中看出老师的心思,于是便建议更名为《水浒传》。

《水浒传》取材于北宋末年的农民战争,最早的本子为100回本,在梁山英雄排座次之后,已有征辽和征方腊的故事。后来,许多文人再次进行加工修改,又出现了110回、115回和120回等不同的本子,增家了征田虎、征王庆的故事。清初金圣叹腰斩《水许》,删掉71回以后部分,添上了卢俊义惊噩梦的尾巴,成为70回本。

《水浒传》以大量的篇幅,叙述了各种不同人物被逼上梁山参加起义的经过。通过这些叙述,作者愤怒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罪恶,深刻地揭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同时,作者以极大的热情,歌颂了李逵、林冲、鲁智深等农民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表现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书中的许多故事,情节曲折紧张,引人入胜。他的语言明快洗练,丰富生动,往往三言两语就刻画出鲜明的形象,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在描绘战略战术的运用上,具有唯物辩证法因素,诸如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己之长,破敌之短;“敌疲我打”,“后发制人,声东击西,诱敌深入”等。但是,作品有忠君思想,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尤其是对方腊起义的丑化,是应当否定的。

《水浒传》虽有缺点,对人民群众的反封建斗争却有很大的鼓舞作用。因此,封建统治者把他看作洪水猛兽,诬蔑它是“诲盗”之书,多次下令禁毁。可是,人民群众却喜爱这部书,他还是广泛流传开来了。《水浒传》已经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一部小说。这部作品,无论在思想早还是艺术上,都有很高的成就。施耐庵也以此享誉文学界。

《水浒传》成书后,很快被传抄到社会上,人人争相阅读,朱元璋看到此书之后,认定此人胸中有逆反之心,便将其抓到狱中。施耐庵因文字被捕,后来有刘伯温出谋划策,他告诉施耐庵说:“此书写了宋江一伙人起义造反,犯了统治者的忌讳。要是能把宋江等人写成接受元朝招安,才有可能受到宽恕。”于是,施耐庵便在大牢中,将《水浒传》续写下去,又写了宋江等人接受招安,归顺朝廷。用了一年的时间,才把这部书后五十回续写完成。最后将书呈给朱元璋阅览之后,施耐庵才被释放出狱。

公元1370年,施耐庵出狱之后病情日益加重,最终与世长辞,终年七十五岁。

编者小语:

施耐庵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创作了《水浒传》。明朝万历十年,有人收集到民间《水浒传》传抄本重新刻印出版,并以“天都外臣”的化名作了序言。从此《水浒传》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文学作品之一。

【不畏强权的思想家——李贽】

李贽生平

李贽(1527年—1602年),字宏甫,号卓吾又号温陵居士。福建晋江人,明末杰出思想家和进步史学家。原籍河南,姓林,元朝以后迁来福建。三世祖因反对封建礼教,得罪林姓御史,被扣上“谋反”罪名,为避祸改姓李。

李贽七岁发蒙,跟他父亲“读书、歌诗、习礼文”。十二岁时已经下笔成文,他写了一篇题目叫做《老农老圃论》文章嘲笑孔夫子,反对孔子把种田人看成“小人”。少年时代的李贽更是不同凡响,喜欢标新立异,读四书五经,他不喜欢朱熹的注。朱熹的注不论是乡试还是会试都是考试的内容,他敢大胆地说出不喜欢,甚至还加以非议。二十岁以后,为了养家糊口,他去走科举求仕的道路。

26岁中举人,30岁至45岁为官,先后任河南辉县教谕、南京国子监博士、北京国子监博士、北京礼部司务、南京刑部员外郎和郎中,最后出任云南姚安知府。20多年宦海生涯,他耳闻目睹官场的种种黑暗,以及民反兵变、倭寇骚扰我东南沿海等现实,深感明王朝内部的腐朽没落。他与那些昏官迂儒和假道学格格不入。在新兴的市民运动推动下,希望能找到与宋明理学不同的“道”。他曾接触过王守仁学说,并研究佛学。归隐后,主要从事研究、讲学和著述。

1588年和1590年先后有《初潭集》和《焚书》问世。书中尖锐地揭露了道学家的虚伪和自私,受到耿定向等人的攻击和迫害。1599年《藏书》问世,受到进一步迫害。1602年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被下狱,同年自杀身亡。他的著作,曾多次遭到禁止和焚毁,但仍继续流传于世。

54岁那年,毅然辞官,寄居湖北黄安(今红安县)天台书院,同大官僚耿定向的二弟耿定理探计学问。白天讲学论道,夜宿好友耿定理家中,主业是门客,兼职是家庭教师。

不幸的是,他招收女弟子、个性要解放、个人要自由的“异端邪说”,与耿定理的哥哥、刑部左侍郎耿定向的正统观点激烈冲突,双方水火不容。耿家门人也分成了两派,彼此用拳脚来解决真理问题。耿定理一去世,李贽就从耿家搬出来,迁往麻城,投靠另一位知己周思敬,开始了孤寂的学术流浪。这一回,李贽似乎吸取了教训,不住朋友家,住寺院。第一站,住维摩庵,算是半僧半俗的“流寓”生活;第二站,住龙湖芝佛院,在周思敬资助下读书参禅。

结果,李贽火了!举国上下,满城尽是李贽的支持者。工部尚书刘东星亲自接他去山东写作;历史学家焦竑替他主持新书发布会;文坛巨子袁氏三兄弟跑到龙湖陪他一住三个月;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和他进行了三次友好的宗教交流;全国各大城市轮流邀请他去做访问学者。李贽一开坛讲学,管你是哪座寺庙,在什么深山老林,和尚、樵夫、农民、甚至连女子也勇敢地推开羞答答的闺门,几乎满城空巷,都跑来听李贽讲课。这下子,李贽成了横扫儒、释、民的学术明星,明朝竟出了个前所未有的大众偶像。

后来他干脆把妻女送回原籍,自己则在座城龙湖芝佛院落发,同友人周友山等知己在青灯古佛下讲学论道。他的《焚书》就是这时在座城刻行的。书中收入了几封与耿定向论战的书信。耿定向得知,一口咬定是李贽对他的“诽谤”,并以此为借口,批示其门徒对李贽进行围攻、迫害。李贽被逼无奈,只得离开龙湖,长期出游四方。在邪恶的势力面前,李贽毫不畏惧,始终坚信正义在自己一边。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李贽的另一部重要著作《藏书》在南京刻行。

翌年,李贽从南京回到龙湖,原打算终老在此,岂料耿定向余党及原是李贽友人的梅国桢竟然伙同地方官吏,暗中造出“僧尼宣淫”的谎言,对李贽进行无耻的诽谤,掀起“逐游僧、毁淫寺”的恶浪。地方官吏以“维护风化”为名,指使歹徒烧毁龙湖芝佛院,并下令搜捕李贽。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李贽避入河南商城中。这时正值敢于直言极谏的好友马经伦被贬后来访。李贽后来便寄寓在马家,继续从事《续藏书》的著述。

万历三十年(1602年),大官僚沈一贯指使张问达弹劾李贽“惑乱人心”,“以秦始皇为千古一帝,以孔子这是非为不足据,狂诞悖戾,未易枚举”。明神宗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为罪,逮捕李贽,焚毁其著作。

入狱之后,最终的判决书下来了,李贽一看:送回老家,地方看管。他顿时失望了:一个自由的斗士,怎么能够被看管?

公元1602年农历三月十六日,李贽静坐于北京皇城监狱,一名侍者为他剃头。剃好以后,李贽抢过剃刀,朝自己的脖子割去,顿时鲜血淋漓。侍者大急,问年老的犯人:“和尚痛否?”李贽不能出声,以指在侍者手心写:“不痛。”侍者又问,“和尚为何自割?”李贽写:“七十老翁何所求?”辗转两日,终于断气……

他用一把剃刀追求到了他的自由。

从此,宣告了明末思想界的沉寂,宣告了自由时代的遥遥无期,也宣告了对封建朝廷无声的蔑视。

李贽思想

李贽的进步思想,首先表现在反对封建统治,他认为,千百年来“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这就是说,人们对是非的评论,本来没有固定的标准,对人的评论,也没有固定的结论,是非如同岁朋一样,日夜不停地发展变化,而衡量的标准也应该随着社会前进而发展变化。

李贽还对宋朝以来理学家吹捧孔子“天不生促尼,万古如长夜”的宣传进行驳斥。他说:“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苦必得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他还嘲讽“千古一词”、“千年一律”的尊孔思想,无异于“前犬吠形,亦随而吠之”的随声附和之犬。李贽针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提出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的进步思想。

李贽尊孔言论和理学的批判,是对封建卫道者们的有力鞭挞。除此之外,李贽还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他曾说“市井小夫,身履是事,口便说是事,作生产者但说生产,力田者便说力田。凿凿有味,真有德之言”。他公开为商人辩护,说“商贾亦何可鄙之有?”主张各从所好,各骋所长,发挥各种各样的人的个性和特长。

李贽这些进步的主张,在客观上反映了当时新兴市民阶层自由发展的愿望和要求。在封建统治思想占绝对优势的时代,李贽的思想无疑像一把利剑刺中封建思想的痛处。这就是封建统治阶级力置李贽于死地的根本原因。

编者小语:

李贽著述盈车,明、清两代都被列为禁书。他是明代后期一个特殊的反封建反理学的进步思想家。只是他没有循着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认识道理走下去,却堕入唯心主义的迷途,让人为他惋惜。但是他不畏强权,勇敢地同封建制度、传统的封建思想挑战的精神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清朝“开国儒师”——顾炎武】

亭林先生

顾炎武(1613年—1682年),南直隶(清改江南省)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苏州昆山)人,本名继坤,改名绛,字忠清。明亡后,由于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为人,改名炎武,字宁人,又因为一度侨居南京钟山下,所以有时自号蒋山佣,学者尊为亭林先生。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知识渊博,志气远大。

顾炎武原为顾同应之子,顾炎武便出生后便过继给去世的堂伯顾同吉为嗣,寡母是王逑之女,十六岁未婚守节,王氏知书达理,而且意志坚强、深明大义,虽然十六岁未婚守节,但“昼则纺织,夜观书至二更乃息”,独力抚养顾炎武成人,教以岳飞、文天祥、方孝孺忠义之节,为顾炎武提供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天启六年(1626年),顾炎武入学,成为县学生员,取学名曰继绅,开始致力于习学科举文字。在县学中,炎武与同窗归庄结识。两个同龄少年常在一起切磋学业、纵论国事,由于意气相投,很快就成为莫逆之交。

顾炎武十八岁到南京参加应天乡试,他与归庄加入复社大约就在此时。复社由名士张博等人发起组织,主张革新朝政,彻底清除阉党余孽等,入社者多达数千人,是继东林而起的有政治影响力的学术团体。归顾二人个性特立耿介,“砥行立节,落落不苟于世,人以为狂”,时人号为“归奇顾怪”。

顾炎武自入县学为生员后,多次上京参加科举,却从未及第。崇祯十二年(1639年),炎武再度赴试,依旧名落孙山。长达14年的科举征逐,屡试不中,终于让顾炎武“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他认识到“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盛于咸阳之郊”,炎武终于不再留恋,退而读书,“历览二十一史、十三朝实录、天下图经、前辈文编说部,以至公移邸抄之类,有关民生之利害者随录之”,着手撰写《天下郡国利病书》及《肇域志》,“务质之今日所可行,而不为泥古之空言”。

崇祯十四年(1641年)二月,祖父顾绍芾病故。崇祯十六年(1643年)夏,顾炎武凭捐纳成为国子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