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孩子好性格就这么简单
19675700000031

第31章 帮助孩子走出性格的误区(3)

4.虚荣会膨胀孩子的欲望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虚荣心,很多孩子也会有一定的虚荣心,他们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和光彩,特别是某些争强好胜的孩子。虚荣心强的孩子总喜欢与别人攀比,他希望自己每一个方面都要比别人好、比别人强,希望拥有比别人更多的优越性,这样他才会得到满足。

孩子的虚荣心会表现在他的吃、穿、用、学习、做事等各个方面。如有的孩子总希望自己穿得比别人漂亮、穿得比别人高档;有的孩子总是跟别的孩子夸耀自己的父母多么有本事、多么有钱,自己家里多么富有;有的孩子总喜欢每一件事都要比别人做得好,学习要争第一,体育要争第一,文艺要争第一……

孩子具有虚荣心有很多原因,比如,父母本身喜欢攀比,总是在有意无意中给孩子灌输“穿名牌就是好看”、“什么事都拿第一才是真本事”,让孩子也无意中学会了攀比;老师或周围的人总是表扬做事、学习最好的人,这让孩子认为“只有达到最好才是有意义的”;周围同学和孩子喜欢攀比也容易给孩子带来错误的影响。

适度的、合理的虚荣心对孩子没有什么损害,反而容易激发他的斗志,激励他努力去做得更好。但过度的虚荣心对孩子却是非常有害的,它容易让孩子的欲望越来越膨胀,孩子会为了达到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有较高地位的目的,有时会采取不当的手段,比如伤害对手等,如果他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就会很容易有挫败感,容易伤害他的自尊心。

父母要教育孩子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教育孩子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一切成败得失,防止他产生过度的虚荣心。

给父母的建议

正确评价孩子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对孩子的评价对他非常重要,父母的评价决定着孩子的价值观的发展方向。父母要努力正确客观地评价孩子,让他既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又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不要给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防止他在达不到要求时产生自卑,进而间接地出现虚荣的心理和行为。

婧婧第一次数学测验考了80分,本以为这个分数会让父母高兴,因为班里有2/3的同学分数要比自己低,她算是上游成绩了。她高高兴兴地拿着试卷回家了,到家后就兴奋地拿出来给妈妈看。可没想到妈妈看到那个红色的80分,脸马上就阴了下来,接着就劈头盖脸地数落起了女儿:“你怎么搞的,只考了个80分还好意思炫耀,丢不丢人啊?考这么臭的成绩你还高兴!以后,必须给我考到95分以上,记住了吗?”婧婧的一腔喜悦让妈妈给浇灭了,她有些不知所措:老师在班上还表扬她了呢,为什么妈妈却这么生气?

但为了达到妈妈的目标,婧婧只有努力学习。后来又有一次数学测试,因为题目比较难,班里除了有两个同学考到80分,而婧婧考了76分,算是第二名,老师这次是大力表扬了她,这让婧婧心里美滋滋的。可是,她突然想起妈妈要她每次必须考到95分以上,那这个分数是不是也不会让妈妈满意?想来想去,婧婧为了讨好妈妈,她想办法把那个76分改成了96分。果然,妈妈看到这个分数后非常高兴,给女儿做了满满一桌好吃的。尔后,婧婧就经常这样修改自己的考试分数,继而她在同学面前也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因为别人看到她的高分总会露出羡慕和称赞的笑脸。

妈妈不正确的评价导致婧婧习惯了掩饰自己的不足,这其实就是一种虚荣的表现了。如果父母经常会像婧婧妈妈这样给孩子不客观的评价、用过高的目标要求孩子,就容易让他形成虚荣的心理。

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孩子的价值观会受父母、同学以及周围很多人的影响,而父母在培养孩子价值观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要善于观察和了解孩子的一些言行动向,把握好他的价值观导向,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孩子,以避免孩子出现喜欢攀比、虚荣心强的表现。

比如,有个小男孩看到好几个同学的父母经常开着各种高级轿车接送孩子上下学,他很是羡慕。而他的爸爸每次都是骑电动车来接他,这让男孩觉得很没有面子,后来就不好意思让爸爸来接他了。父亲不解其意,问他为什么,孩子说了实情。如果父亲因为儿子的话让他也觉得很没面子,认为自己很无能,这样父亲的表情和言行就更让儿子自卑,更容易加重他的虚荣。如果父亲自己能够正确地对待这个问题,能够坦然地面对这种贫富差距,并且告诉儿子说:财富不能代表一切,财富多并不能说明一个人了不起,而财富少也不一定就说明这个人无能,具有良好的性格、用心去做好自己该做的每一件事情,这才是最重要的。在父亲这样的价值观教育的影响下,孩子可能会逐渐改变对财富的看法,改变对成功的看法,他就会用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别人有高级轿车而自家只有电动车这件事。

同样,对于事事争第一的孩子,父母也可以帮助他培养起正确的价值观,告诉他并不是什么事情都得第一才是优秀的,不能得第一但性格良好、做事认真、为人善良的人同样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告诉孩子每个人都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事事都能得第一的人是不存在的,只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就是好样的。

5.跟孩子有个“约定”

现在很多孩子表现得很任性,不仅是小孩子,大一些的孩子比如已经上了中学的孩子有的也很任性,他们常常会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择手段,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甚至通过各种方式要挟父母或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任性是现代家庭中让很多父母都头疼的孩子所具有的不良性格。

有个3岁多的农村小女孩,妈妈有一次带她到城里的亲戚家去住几天。因为这个小女孩从来没有见过自来水管,她发现亲戚家的自来水龙头拧一下就会出水,她觉得很好奇,就时常打开水龙头,并把它拧到最大水量。看着白花花的水流出来,听着哗哗的水流声很是开心,她还时常把手伸到水流下,任水花四溅,弄湿了衣服也不停下来。而且,她只要一有空就会跑到厨房或卫生间里把水龙头打开,甚至吃饭的时候也会冷不丁跑到厨房里把水龙头打开,妈妈和亲戚家的人怎么阻止都没有用。后来,亲戚用一根细绳把水龙头固定住了,只在用水的时候解开。可是这样一来很麻烦,而且小女孩也总是想尽办法使劲用手把细绳扯掉,水龙头也经不住孩子这样不停地摇晃。亲戚又偷偷地把水管总开关关了,小女孩发现水龙头不出水了,非常生气,她跟妈妈大哭大闹,还使劲地来回开关水龙头,有时还拿起亲戚家的什么东西摔到地上,女孩的任性让妈妈和亲戚一家都很尴尬。妈妈怕女儿给亲戚家惹麻烦,只得带着女儿提前回家了。

这个小女孩不仅在别人家如此任性,在自己家更加任性,她的每一个需求和愿望都要得到满足才行,一不如意就大哭大闹,或用摔东西的方式来要挟父母,女儿的任性让父母和爷爷奶奶都操碎了心,他们都被这个任性的孩子折腾得筋疲力尽。而且,为了避免女儿伤害别的孩子,父母也尽量不让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玩,他们已经领受了任性的女儿伤害别的孩子时对方家长强烈的不满和指责。

这种任性的孩子会有很多,孩子的任性都让父母很为难,若满足孩子的要求,担心他以后会提出更高的要求,担心他会变本加厉,若不满足孩子的要求,怕委屈了孩子,还担心他会无休止地闹下去,惹出更多的麻烦。任性的确是很多孩子的通病,这种性格弱点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是不利的,它会阻止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影响他的交际和生活。从根本上说,孩子的任性是父母不科学的教育所导致的,这常常是父母总是过于迁就、过于溺爱孩子所引起的。那么,父母该如何对待任性的孩子呢?下面的建议供父母参考。

给父母的建议

父母要坚持原则

不可否认,溺爱孩子容易让他养成任性的性格。溺爱孩子的父母常常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没有原则,只是无条件地、一味地谦让孩子,一发现孩子因愿望和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哭闹时父母就心软了,担心孩子哭坏了怎么办,担心不满足孩子伤了孩子的心怎么办。也正是因为父母对孩子没有原则、一味地谦让他,才让孩子得寸进尺,变得更加任性。

很多德国的父母非常注重这一点,他们说:“对待小孩,要有两个原则,一是事先和孩子约法三章,二是事后毫不妥协。”有一对德国父母和孩子的爷爷奶奶带孩子们外出野餐,他们准备了面包、奶酪等食物当做午餐。到了野外,看到了美丽的景色,孩子们只顾着尽情玩耍,根本没有想到吃饭。妈妈告诉孩子:如果用餐时间不坐下来好好吃饭,那么到下午回家之前,就不会再给任何食物吃。孩子们没有理会妈妈的话,继续自由、开心地玩。果然,在快要回家的时候,孩子们直喊肚子饿,而家人则视而不见,他们在晚饭前的时间里一直没有给孩子任何食物,任由他们哭闹。

在很多中国父母看来,德国孩子的家长似乎有些狠心,难道看到孩子饿肚子自己不心疼吗?而这位德国妈妈却说:“孩子饿肚子,我们心里当然不好受。可是,如果父母自己先违背了原则,那以后再教育孩子就会越来越难。我们自己小的时候,父母也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当时很怨恨父母,可长大以后,就理解了父母的苦心。教育孩子,不仅是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对父母的意志力也是一种考验。”

很多父母觉得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任性、越来越难教育,这并不是孩子本来就如此,而是因为父母总是“心太软”,常常因为不忍心看到孩子受伤而无奈地放弃了自己的原则,因而让孩子有了可乘之机,从此变得更加任性。

给孩子制订规则

孩子小时候,他对很多事情都是没有规则的,他不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如果父母不在他逐渐成长的过程中给他制订规则,孩子就容易养成任性的毛病,他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他可不管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为此,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实际给他制订一定的规则,让他在这些规则内行事,违反规则的事情决不允许他做。

有一位妈妈的做法很值得父母借鉴,有一次,她1岁多的儿子不慎跌倒在了地上,但他没有哭,在一旁的妈妈没有去扶他,而是嘴里喊着:“一、二、三,站起来。”在妈妈刚刚喊到三的时候,小男孩就双手扶地,很努力地自己爬了起来。还没有站定,小男孩又飞快地向前跑去,不想,又跌了一个跟头,这一次,男孩想要哭。妈妈急忙跑上前去,又缓慢地喊起了口号:“一、二……”小男孩听到妈妈的喊声,赶忙止住了哭声,要努力自己爬起来。

原来,“一、二、三”是妈妈给儿子制订的一个要求他停止正在做的事情的规则,孩子跌倒了,妈妈喊“一、二、三”,他就要自己爬起来,而不是躺在地上等妈妈来扶他;该吃饭的时候男孩还在玩玩具,妈妈就喊着“一、二、三,吃饭喽”;男孩要做一件不该做的事情时,妈妈喊“一、二、三”,男孩就会停止去做。一个只有1岁多的孩子怎么能够明白妈妈的规则并按照规则去执行?男孩的妈妈说,其实最初孩子也不理解她的意思,但她每次喊“一、二、三”的时候,都同时阻止孩子正在做的事情,如果他还继续做,妈妈就会表现出不高兴的样子,再喊“一、二、三”,然后夺下他的玩具不让他再玩。孩子跌倒的时候,妈妈会喊着“一、二、三”把他扶起来,有时看到孩子跌倒时自己要努力爬起来,她也会喊着“一、二、三”。

就这样,小男孩逐渐理解了妈妈的规则,并能越来越好地配合妈妈的指令而行动。而小男孩也慢慢清楚了哪些事情是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该做的。父母们不妨学一学这位妈妈的做法,给孩子制订一些规则,让他慢慢学会按照规则行事,而不是任性而为。

6.校园暴力的“啦啦队”

在物质生活无忧的很多家庭中,却出现了很多性格冷漠的孩子,他们对别人的痛苦缺乏同情心,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他们却袖手旁观甚至幸灾乐祸,甚至对自己的父母也会如此冷漠。这是孩子的一种不良性格表现,也是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性格弱点。

有这样一群小伙伴,他们在放学的路上,看到同校一个高年级的男孩在打骂一个低年级的孩子,原来这个低年级的孩子没有听高年级男孩的话给他钱。生性喜欢热闹的这群小伙伴就在一旁观起战来,他们还不时地为大男孩呐喊助威,大男孩看到有这么多孩子支持自己,就更加来劲了,而那个低年级的孩子被打倒在地,不住地求饶,嘴里不住地说着:“我没有钱,我没有钱。”大男孩可不管这一套,他似乎打人很有理,在周围孩子不断的“加油”声中更加残忍地拳打脚踢对方,直打得对方鼻子流血、很痛苦地呻吟着还不罢手。幸亏有路人经过,阻止并劝走了他们,把那个已经哭得涕泪横流的男孩扶起来,问过他父母的电话,一边给他的父母打了电话,一边把孩子送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