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孟子全书
19675200000053

第53章 尽心章句上(2)

有的人见到社会上一夜暴富或一步登天的例子,就希望自己也能用速成的方式获得地位和金钱。为了达到速成的目标,他们经常伤害他人甚至危害社会。有的人虽然考上了名牌大学,但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中学时代名列前茅的感觉。在大学校园里。面对实力不俗的众多优秀学子,他们惘然若失,甚至深感自卑,对自己的学业和前途丧失了信心。有的人从小就处于被动状态,读书、选学校、选专业等等完全听命于父母和老师。这些人不知道何为积极主动、何为自觉和自主,除了盲目的竞争、攀比以外,他们唯一可做的就只有虚度光阴了。有的人考上大学之后,突然发现,可以由自己支配的时间骤然增多,但不知道应该如何管理时间、如何控制自己。这些人常因为对自己要求不严或交友不慎,沉迷于网络游戏等不良习惯之中,最终既荒废了学业,又耽误了前程。

还有许多年轻人无法处理好正常的人际关系,当自己在学习、生活或感情方面遭受挫折的时候,就会由此消沉下去,甚至走向极端,抱憾终生。

每个青年都向往成功,每个学生都企盼成功。有时候,成功好像近在咫尺,有时候,成功又似乎遥不可及。而杰出的人,往往能够自觉奋发,迈向成功!

十一

[原文]

孟子曰:“附之以韩魏之家①,如其自视欿然②,则过人远矣。”

[注释]

①韩魏之家:指春秋时晋国六卿中最富有的家族,后兼并成三家韩、魏、赵而瓜分了晋国。

②欿(kǎn):通“坎”,不自满的意思。

[译文]

孟子说:“除了他自己的家业外,再把晋卿中韩、魏两家大臣的财产增加上去,如果他并不值得自满(仁义之道还不足),这样的人就远远超出了一般的人。”

[延伸阅读]

富贵、地位是常人所热衷追求的,不为这些东西动心,必定崇仰比它们更高尚的东西。

人一生中要依靠两件事来确立根基:一件是做人,一件是处世。而历览古今,纵观中外,最能保全自己、发展自己和成就自己的人生之道便是:高标处世,低调做人。所谓“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正是这一标准的生动注解。我们翻阅历史,注目现实时,往往还会发现:大凡高标处世者,其做人的基调都很低;大凡低调做人者,其处世的标准都相当高。于是就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因果:越是低调做人者,越能成就大事;越是功成名就者,越是低调做人的典范。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成功者都会低调。在人面前肆意地享受成功,其实也是无可厚非的。刘邦说,如果富贵不回家乡,就是“锦衣夜行”,即使穿上好衣服也没有人看见,这种心态我们大多数人都有,毕竟取得巨大成功的人,一般不太可能心甘情愿保持低调。真正像法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沙特那样拒绝领取诺贝尔奖金的人总是少数。固然,像沙特这样的低调有点极端,我们普通人不可能做到,特别是在现代社会,高调可以创造名气,名气就是价值,谁能轻易放弃出名的机会?所以,我们可以套用一句话,“成功难,成功的人保持低调更难”。因为低调不仅仅意味着成功,还需要对成功有更深层的领悟。

有品位的人不一定低调,有内涵的人也不一定低调,成熟的人也可以不低调,但是,反过来说,低调的人,更有品位,更有内涵,也更成熟。

十二

[原文]

孟子曰:“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

[译文]

孟子说:“为谋求给百姓造福、过安逸生活的原则出发而役使百姓,百姓尽管劳累一些,也不会埋怨。为谋求广大百姓生存的原则出发而不得已处死百姓,百姓伏罪即便被处死,也不至怨恨施刑的人。”

[延伸阅读]

孟子在这里是告诫统治者,在役使民众时要顾及民众的自身利益。如果确实是为了民众,他们即使劳累、死去也不会怨恨。

刘邦能成大业,并不是因为他是一位圣人,不食人间烟火,无贪恋之心,相反,据《史记》上记载,刘邦在沛县乡里做亭长时亦是好酒好色之人。当他带领兵马进入咸阳后,大多出身于社会下层的将士们看见皇宫仓库中有许多金银珠宝,便忍不住贪婪之心,全都往自己的怀里猛揣,此时的刘邦亦被阿房宫的富丽堂皇和貌美如花的宫女们惊得目瞪口呆,挪不动步。正当他准备下令进驻阿房宫,享受琼浆玉液美女娇娃时,其部下樊哙一句“沛公要打天下还是要当富翁”以及张良的苦心劝谏使他悚然动容,幡然醒悟,马上收起了自己的贪欲,吩咐手下封存仓库和宫殿,并带着将士们回到了灞上的军营。同时还约法三章,不许将士们骚扰百姓,此举赢得了民心,也得到了民众的支持与拥护,为他日后称帝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个人的努力奋斗,为的就是使自己生活得更美好。物质享受是任何人都需要的,但当你的大目标尚未实现、你正处于攀登阶段的时候,却一定要有能忍住一些小恩小惠以及物欲的诱惑和控制自己贪念的毅力,方有成功的可能。

十三

[原文]

孟子曰:“霸者之民,驩虞如也①,王者之民,皞皞如也②。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

[注释]

①驩虞:同“欢娱”。

②皞皞(hào):通“浩浩”,广大自得的样子。

[译文]

孟子说:“霸王的百姓欢天喜地,仁君的百姓怡然自得。(仁君的百姓)犯罪处死而不怨恨,蒙受恩泽而不酬谢,百姓日益好起来,也不知是谁造成的。圣君所到之处都受到感化,所存的心思神妙深邃,上与天、下与地协调运转不息,难道说仅仅只是小小补益吗?”

[延伸阅读]

孟子在这里阐明了王道、霸道的不同之处,肯定了王道的广大深远。

孟子所谓的仁君,当然是指执政者,但是在当今社会,我们的理解就不能这样狭隘了。广义的说,“仁君”也代指自身的良好品德,如自信。自信便能使自己怡然自得,并慢慢向好的方向发展。

人生最大的难题莫过于:知道你自己!许多人谈论某位企业家、某位世界冠军、某位著名电影明星时,总是赞不绝口,可是一想到自己,便一声长叹:“我不是成才的料!”他们认为自己没有出息,不会有出人头地的机会,理由是:“生来比别人笨”,“没有高级文凭”,“没有好的运气”,“缺乏可依赖的社会关系”,“没有资金”等等。他们忘记了要获得成功就必须要正确认识自己,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严重的自卑感能扼杀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另外,它还可以形成恶性循环:由于自卑感严重,不敢干或者干起来缩手缩脚、没有魄力,这样就显得无所作为或作为不大;旁人会因此说你无能,旁人的言论又会加重你的自卑感。因此必须一开始就打断它,丢掉自己身上那无益的自卑感,先大胆干起来。

十四

[原文]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译文]

孟子说:“仁德的言语不如仁德的声望那样的深入人心,善良的政治不如善良的教育这样获得民心。善良的政治,百姓害怕它;善良的教育,百姓喜爱它。善良的政治赢得百姓的财物,善良的教育赢得百姓的心声。”

[延伸阅读]

法家治国在于政令法治,儒家则重在教育德治。政令法治针对的是人,而教育德治针对的是人心。用政令治人引起人的畏惧,德治则能让人心服口服。

以儒者的眼光来看,要让人真服,就要让他们心服。因此,法治是不得已的做法,德治才是根本所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是德治。“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这是法治。只有德治法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真正兴国安邦,国富民强。

十五

[原文]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①,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注释]

①孩提之童:指二三岁的小孩会笑、闹着要人抱,所以称为“孩提之童”。孩,古文作咳,笑的意思。提,抱。

[译文]

孟子说:“人未经学习而能做到的,这是人的良能;不用思考而能知道的,这是人的良知。两三岁的幼儿没有不知道喜爱他的父母的,等到长大了,没有不懂得尊敬他的兄长的。亲爱父母,这是仁;尊敬兄长,这是义,圣人没有其他诀窍,只不过是把人的这种天生的爱亲敬长的仁义之心推广、施行于天下罢了。”

[延伸阅读]

正如“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一样,良能良知是与生俱来,人人皆有的。比如说,敬爱父母,尊敬兄长,这就是人的良能良知,是人不用教导,不用学习就知道的。进一步推导,敬爱父母是仁,尊敬兄长是义,所以,仁义也属于良能良知的范围。这就又回到“仁义礼智,非由外好我也,我固有之也”上面去了。由此可见,孟子为了推行“仁义礼智”这些儒者所崇尚的道德,真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不遗余力。

他绕过来,绕过去,从方方面面来论证,最后还是落脚到“仁义礼智”这些道德上面来。由此要求人们行仁义,国君行仁政,从而使天下成为仁爱礼让的大同世界。

应该说,儒者主张人性向善,主张仁爱礼让的理想是非常不错的,也是很有吸引力的。至于孟子所说的良能良知是否存在,那就只有各人扪心自问,反省自身,从而做出各自的回答了。但起码的一条,敬爱父母,尊敬兄长,是通行天下的伦理道德。当然,并不排除有所谓大逆不道的特例。而且,从古到今,这种大逆不道的特例似乎越多起来。

十六

[原文]

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译文]

孟子说:“舜居住在深山之中时,跟树木、石头一块做伴,和麋鹿野猪一同交往,他跟深山中的野人差不多;可是等到他听到一句有益的话语,看见一种良好的行为,便立即采纳施行,从中获取力量,就好像决了口的江河,声势浩大得没有谁能阻挡得了。”

[延伸阅读]

孟子在这里是赞颂舜能虚心行善。

虚心纳言,进而行善自然是好的,是圣人所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建议不一定是于我们有益的,甚至可能是谎言,是谬论。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人无打虎心,虎有伤人意”,把谎言作为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正视它,的确有益于我们建设自身,保护自我。如果我们在与人相处时,心中先存几分戒心,那么世界上绝大多数骗局都将被识破。所以,我们学习舜采纳谏言并虚心行善之前,要先分析这个谏言是否正确。

十七

[原文]

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译文]

孟子说:“不要做不该做的事,不贪图不该要的物,一个人能做到这样就够了。”

[延伸阅读]

孟子在这里表明了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可谓言简意赅。

不要做不该做的事,不贪图不该要的物,就是要求我们能够自立,能够自觉抵制物质诱惑。人,要靠自己活着,而且必须靠自己活着,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尽力达到理应达到的自立水平,拥有与之相适应的自立精神。这是当代人立足社会的基础,也是形成自身“生存支援系统”的基石,因为缺乏独立自主个性和自立能力的人,连自己都管不了,还能谈发展成功吗?即使你的家庭环境所提供的“先赋地位”处于天堂,你也必得先降到凡尘大地,从头爬起,以平生之力练就自立自行的能力。因为不管怎样你终将独自步入社会,参与竞争,你会遭遇到远比学习、生活要复杂得多的生存环境,随时都可能出现你无法预料的难题。你不可能随时动用你的“生存支援系统”,而是必须得靠顽强的自立精神克服困难,坚持前进。

自立,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关系到能否实现自主、超越的前提。是立国、治国、强国的根本原则,对于个体的人来说,则是立身立志、从而把握主动生存和自如生存的关键。当今世界,重视青少年的自立教育已成为重要趋势。因为在市场经济、知识经济接踵而至的时代,对自立精神和自立能力的优化,不仅是新技术革命的需要,更是能力培养的智能化的需要。同时,市场经济体制所苛求的自主意识、知识经济所强调的自主创新,也都要求强有力的自立精神和自立能力的支持。这一切,都把自立精神推到了前所未有的显赫地位。因此,说它是主体意识觉醒的庄严宣言,一点儿也不含有夸大的成分。

十八

[原文]

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①。独孤臣孽子②,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注释]

①疢(chèn)疾:疾病,引申为灾患。

②孽子:庶子,指妾所生的儿子。

[译文]

孟子说:“人之所以具有德行、智慧、学术、才能,往往是因为经常想到灾患。那些不受重视的远臣庶子,他们心里发愁的是危难,考虑祸患也是深远,所以能通晓事理,洞达人情。”

[延伸阅读]

最粗壮的树,并不是生长在丛林中,而是生长在空旷的地方,最成功的人,并不是生长在顺境中,而是生长在逆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