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孟子全书
19675200000040

第40章 章句下(1)

[原文]

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①,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

“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

“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②;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乳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③。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射于百步之外,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

[注释]

①横政:不循法度的暴政。

②淅(xī):把米浸在水中。

③集大成:古称乐曲一终为一成。朱熹《集注》云:“此言孔子集三圣之事而为一大圣之事,犹作乐者集众音之小成而为一大成也。”

[译文]

孟子说:“伯夷这个人,眼睛不看妖艳的色彩,耳朵不听淫靡的声音,不够格的君主不侍奉,不够格的平民不使唤,世道太平就做官,世道混乱就退隐。暴政出现的地方,暴民停过的地方,他都不愿意居留。他认为,和横暴的人相处在一起,就好比穿戴着上朝的衣帽坐在污泥炭灰之中一样。在殷纣时,他隐住在北海之滨,以等待天下的太平。所以,听到伯夷风范的,连贪夫也变得廉洁,怯懦的人也能树立不屈的志向。”

“伊尹说:‘任何君主都可以侍奉,任何平民都可以使唤。’他世道太平也做官,世道混乱也做官。他说:‘上天生育这些民众,使先明理的人启发后明理的人,使先觉悟的人启发后觉悟的人。我是上天所生民众中先觉悟的人,我要用圣贤之道去启发上天所生的民众觉悟。’他觉得,天下的百姓如果有没受到尧、舜之道恩惠的,就好像是自己将他们推进水沟中一样,他自愿把天下的重担挑在肩头。”

“柳下惠不以侍奉昏恶的君主为耻辱,不以自己官职卑微为低下;进身任职不保留自己的才干,必定按照自己的原则办事;遭到遗弃而不怨恨,身处困境而不忧愁。他和乡里暴民在一起,悠然自得而不忍心离去,说:‘你是你,我是我,纵然赤身露体站在我旁边,你怎么能玷污我呢?’所以,听说柳下惠风范的,狭陋的人变得宽容,刻薄的人变得厚道。”

“孔子离开齐国,不等把米淘完就走;离开鲁国时,说:‘我们慢慢地走吧,这是离开父母国该采取的态度。’该快走就快走,该慢走就慢走,该闲居就闲居,该做官就做官,这就是孔子所持的态度。”

孟子说:“伯夷是圣贤中最清高的人;伊尹是圣贤中有责任感的人;柳下惠是圣贤中最随和之人;孔子是圣贤中相机行事的人。孔子可说是集大成者。所谓集大成,好比是奏乐,先敲钟起音,后击磬收尾。敲钟起音是井然有序地开端,击磬收尾是井然有序地终结。井然有序地开端,得靠人的智力;井然有序地终结,得靠人的圣功。智就好比技术,圣就好比体能。就如同在百步之外射箭,射得到目的地,是靠你的体能,射得中靶子,就不是单靠你的体能了,还得靠你的聪明和技术。”

[延伸阅读]

在孟子的时代,所赞扬的圣贤,都有他们突出的长处,也有自己的局限,唯有孔子才是集大成的“圣之时者”。以射箭来打比方,唯有孔子才既具备膂力,又拥有技艺,所以所作所为都合乎准则,而其他的人只是在膂力或技艺上有所特长罢了。

阿尔伯特·约翰逊曾经说过:“不思进取与其说是年龄造成的,不如说是不准确的想法导致的,因为无论在年轻人还是老年人中间,我们都会看到心智失去活力,对新事物抗拒排斥的例子。一个人如果要不断进步,他必须在精神上保持高度警惕,不断追求自我完善。”

我们的头脑必须有助于完善自我,而不是因为一些思想上的条条框框,而限制自我的发展。这里的自我完善所要做的,就是去实现、丰富和发展个人的全部潜能,帮助个人达到他的最高境界。

与时俱进的人心中有颗永远都不落山的太阳。这颗太阳是他们的希望、温暖和活力,所以他们的生活能落实到工作上,工作能带给他丰富的意义和喜悦。

做人总免不了有喜有悲,有顺有逆。我们应该相信,挫折与顺遂的轮番出现是生活的本来面貌,正所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要想不让苦恼纷至沓来,就必须拿出与时俱进的态度。

在很多情况下,你的智力和头脑要胜过其他人,但你不思进取,恶习使你懒于思考,你把时间和金钱虚掷在饭店里、舞厅里、麻将桌上,到了迟暮之年,一辈子为人作嫁的束缚使你痛苦不堪,于是你就抱怨时运不济,机缘不好。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纯澈的光明面,只要我们不沉迷于个人的享乐之中,将恶习统统加以清除,你很快就会变得开朗,情绪状况改善,快活自然流露出来。

[原文]

北宫锜问曰①:“周室班爵禄也,如之何?”

孟子曰:“其详不可得闻也,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然而轲也尝闻其略也。”

“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②,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③、男。大国地方百里,君十卿禄,卿禄四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次国地方七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三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小国地方五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二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庶人在官者,其禄以是为差。”

[注释]

①北宫锜:卫国人。

②不能:不足。

③元士:上士。

[译文]

北宫锜问道:“周朝王室规定关于爵位和俸禄的等级是怎样的?”

孟子说:“详情已不可能知道了,诸侯们嫌它妨碍自己利益,把有关的文献全都销毁了,不过我知道它的大概情况。天子一级,公是一级,侯是一级,伯是一级,子、男同为一级,总共五等。在朝廷中,天子一级,卿是一级,大夫一级,上士一级,中士一级,下士一级,总共分六等。天子所管辖的土地方圆千里,公和侯都是方圆百里,伯爵七十里,子和男爵各五十里,总共是四等。土地方圆不足五十里的,不上达天子,附属于诸侯,叫做附庸。天子朝中的卿所受的封地比照侯爵,天子的大夫所受的封地比照伯爵,天子的士所受的封地比照子和男爵。”

“公侯大国的封地方圆百里,国君的俸禄十倍于卿,卿的俸禄四倍于大夫,大夫倍于上士,上士倍于中士,中士倍于下士,下士与在官府服役的平民同样俸禄,俸禄足以代替他们耕种的收入。中等国家的封地方圆七十里,国君的俸禄十倍于卿,卿的俸禄三倍于大夫,大夫倍于上士,上士倍于中士,中士倍于下士,下士与在官府当差的平民同样俸禄,俸禄足以代替他们耕种的收入。小国的封地方圆五十里,国君的俸禄十倍于卿,卿的俸禄二倍于大夫,大夫倍于上士,上士倍于中士,中士倍于下士,下士与在官府服役的平民同样俸禄,俸禄足以代替他们耕种的收入。耕种者的收入:农夫每户一百亩地,百亩地经上肥耕作,上等的农夫供养九人,次上等供养八人,中等的供养七人,次中等供养六人,下等的供养五人。在官府服役的平民,他们的俸禄按这个来分等级。”

[延伸阅读]

有关周代的爵位、俸禄制度,孟子当然不会泛泛而谈,因为这一套制度正是孟子理想的“王道”典范,因而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且不说那时的等级制度是否合理,单说等级制度问题,可谓古来有之,当今社会人依旧分三六九等,我们的生活也是复杂、多变的。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惊涛拍岸;有时风和日丽,有时雷电交加;有时鲜花盛开,有时满路荆棘。面对多样的生活,如何做人上人,如何唱响成功的主旋律?成功者的回答是:只要活着,就应该去创造和开拓。

如果我们的生活总是四平八稳,千篇一律,这样生活一百年和生活一天有什么分别?如果今天总是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每天完全一致地生活着,一百岁的老寿星和夭折的婴儿有什么分别?我们希望长寿,希望过好日子,希望不远的将来有全新的格局出现。只有打破陈规陋习,生命才有意义。虽然我们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但至少应了解,未来存在着成功的可能性,只有这样坚持不懈,才能成为人上人、成功者。

[原文]

万章问曰:“敢问友。”

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献子①,百乘之家也,有友五人焉:乐正裘,牧仲,其三人,则予忘之矣。献子之与此五人者友也,无献子之家者也。此五人者,亦有献子之家,则不与之友矣。非惟百乘之家为然也,虽小国之君亦有之。费惠公曰②,‘吾于子思,则师之矣;吾于颜般,则友之矣;王顺、长息,则事我者也。’非惟小国之君为然也,虽大国之君亦有之。晋平公之于亥唐也,入云则入,坐云则坐,食云则食;虽疏食菜羹,未尝不饱,盖不敢不饱也。然终于此而已矣。弗与共天位也,弗与治天职也,弗与食天禄也,士之尊贤者也,非王公之尊贤也。舜尚见帝,帝馆甥于贰室③,亦飨舜,迭为宾主,是天子而友匹夫也。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

[注释]

①孟献子:鲁国的贵卿孟氏,献是他死后的谥号。

②费(bì):春秋时小国名,故地在今山东费县以北。

③甥:女婿,指舜。贰室:副官。

[译文]

万章问道:“请问交朋友的原则。”

孟子说:“交朋友不能倚仗年长,不能倚仗显贵,不能倚仗兄弟的富贵。所谓交友,是结交他的道德,决不能有所倚仗。孟献子是拥有兵车百辆的大夫,他有朋友五人,乐正裘、牧仲,其他三人,我一时忘记了名字。孟献子与这五个人交朋友,是因为他们丝毫不看重孟献子的家世,这五个人如果也看重孟献子的家世,就不会和他交朋友了。不仅是兵车百辆的大夫如此,即使是小国的国君也有这样的。费惠公说:‘我对于子思,把他当老师;对于颜般,把他当朋友;至于王顺、长息,只是侍奉我的臣子。’不仅小国的国君如此,即使是大国的国君也有这样的。晋平公对于亥唐很尊敬,亥唐叫他进去就进去,叫他坐下就坐下,叫他吃饭就吃饭,哪怕是粗饭菜汤,从不会不吃饱,因为不敢不吃饱。不过也仅此而已,并不与他共居官位,不与他共理政事,不与他共享俸禄,这是士人般的尊敬贤者,不是王公贵族式的尊敬贤者。舜当年去进见帝尧,帝尧让女婿住在自己备用的房间里,也设宴请舜,互为宾主,这是天子结交平民百姓的典范。以地位低的尊敬地位高的人,叫做尊重贵人;以地位高的人尊敬地位低的人,叫做尊敬贤士。尊重贵人和尊重贤士,道理都是一样的。”

[延伸阅读]

君不见“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当今社会的“钱权交易”,至今不也仍然是我们“反腐倡廉”中要着力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吗?

爱情需要纯洁,友情也需要纯洁,不可以掺杂金钱、地位等利害关系的因素在内。古代人非常重视这一点。我们随手就可以写下一连串这方面的名言:

《战国策》中这么说:“以财交者,财尽则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

《史记》这么说:“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一言以蔽之,也就是孟子在这里所说的“友其德”,而不要友其财、色、权、利、势。

问题是,说得越多,文艺作品写得越多的,往往也就是现实生活中存在问题最多的现象。古往今来,真正能够做到“不挟”而“友其德”的又有几人呢?

[原文]

万章问曰:“敢问交际何心也?”

孟子曰:“恭也。”

曰:“‘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

曰:“尊者赐之,曰,‘其所取之者义乎,不义乎?’而后受之,以是为不恭,故弗却也。”

曰:“请无以辞却之,以心却之,曰‘其取诸民之不义也’,而以他辞无受,不可乎?”

曰:“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斯孔子受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