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全书
19674700000052

第52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原文】

天下有始①,以为天下母②,既得其母,以知其子③。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④。塞其兑⑤,闭其门⑥,终身不勤⑦。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⑧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⑨其明,无遗⑩身殃,是为袭(11)常。

【注释】

①始:本始,开端;指“道”。

②母:本源,根源;指“道”。

③子:比喻天下万物都是道之子。

④殆:危险,失败。

⑤兑:耳目口鼻。

⑥门:指耳目口鼻等感知认识的门户。

⑦勤:疾病,疲劳。

⑧见:察见。

⑨归:返回,回复。

⑩遗:招致,留下。

(11)袭:遵循,依照着做下去。

【译文】

天下万物有一个起点,以作为天下万物的本源。既知道了本源,就可以认识万物;既认识了万物,就应该守住本源。只有这样,才能终身不会失败。塞住口,闭上眼,终身不会疲劳。张开嘴,做事追求完美,终身难以自拔。能看到精微之处叫做“明”,能保持柔弱的地位叫做“强”。能以自己的智慧之光,回复到明察秋毫的境界,便不会给自己留下灾祸。这就是遵循不变的常道。

【延伸阅读】

老子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中,提炼出“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尽管这一思想,很难为人们所接受,但老子还是不厌其烦地对它进行宣传。而在宣传这一思想时,老子又要人们闭目塞听。这又为什么呢?老子过分强调了理性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从而忽视了感性认识的重要意义。

老子为什么要说“守柔曰强”呢?这也是他的一个重要的辩证思想。老子认为,强与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当然,这种转化是有条件的,只能在一定的环境中才会起变化。尤其是有些看上去柔弱的事物,实质上却是很强大的。

明武宗朱厚照有一次南巡,提督江彬护驾。江彬率领的将士,都是西北地区的壮汉,身材魁伟,虎背熊腰,力大如牛。南京兵部尚书乔宇就让亲信在江南习武拳师中,挑选一百多个高手,个个都很矮小很精悍。乔宇和江彬相约,每天都在校武场上比武。这批江南拳师,长得矮小,极其灵活,跳跃如飞。那些西北壮汉虽然人高马大,但比较粗笨,反应较慢。他们开始不把江南拳师放在眼里,自恃力大,出拳极重,可是总是打不中目标。好不容易与江南拳师交上手,不是被莫名其妙地撞击了肋骨,就是被稀里糊涂地触到了腰部,全都被打翻于地,趴在地上动弹不得。江彬从京都南下,原本骄横跋扈,不可一世,但因与乔宇较量,屡战屡败,气焰顿时消减,样子十分沮丧。他原有蓄谋篡位的企图,也因此被悄悄地打消了。

乔宇所用的,就是“守柔”的策略。面对高大的西北汉子,他没有勉为其难地从江南人“矮子中拔长子”。因为他知道,在体形上,江南人绝不会占优势。所以,他故意挑选身材矮小,但必须武功高强的江南拳师去比武。这样,从表面上看来,乔宇是以弱旅迎战强师,而这正是“守柔”——不是真的以弱击强,而是以假弱伪装真强,以己之长,击敌之短。身材短小只是表面的柔弱,但这“柔弱”却蒙蔽了对手,使之轻敌,不能及时调整战术,结果一败涂地。乔宇敢于以弱击强、以矮击高,关键在于他既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又能正确估计对方的力量,所以能屡屡得手,大获全胜。

“守柔”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如果面对激烈的竟争,不思进取,那也是没有出息的。而知己知彼,扬长避短,击败对手,才是真正的“汉子”。当然,在竞争中,大可不必锋芒毕露,以免暴露“火力”,让对手洞悉了实力。因此,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守柔”也好,“养晦”也好,如运用得当,便能出奇制胜,稳操胜券。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远非古人所能想象。因此,宜提倡积极进取,而不宜提倡甘居下游。但在不同的人身上,又有不同的反映。一般来说,年轻人接受新生事物较快,没有思想包袱,顾虑较少,说干就干,积极性较高,所以不怕其没闯劲,只怕其闯劲太大,过于鲁莽,因而要告诉其“守柔”的奥妙,是以柔克刚,以静制动。老年人生活阅历较多,饱经风霜,有过各项“运动”的经验教训,不肯轻举妄动;所以不怕其不稳重,只怕其稳重过头,过于保守,因而要告诉其“守柔”的奥妙,是守住阵脚,永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