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全书
19674700000048

第48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原文】

为学日益①,为道日损②。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③天下,常以无事④。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注释】

①益:日益增多。

②损:减少、减损。

③取:取得,夺取。

④事:举动。

【译文】

学到的知识越是增多,修“道”的成果就越是减少。要不断地破除和减少知识,以至于根本不用知识而任其自然,任其自然才能无所不为。要想夺取天下,就应该不做出什么举动;如果举动表现了出来,就无法取得天下。

【延伸阅读】

老子认为,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最终目的,是要掌握“道”。在老子眼里,越是学习、增加知识,离“道”就越远。因此,他提出,要真正掌握“道”,就要不断地破除已有的知识,以达到无为——无知无欲的境界。

《老子》是辩证的,将“为学”和“为道”区别开来,指出这是两种认识方式;但它未免又过于极端,将学习知识和掌握“道”对立起来,宣称学习会妨碍修“道”,而认识“道”是不依赖感觉经验,也不需要理性思维的。这种神秘主义的“直观论”,《老子》表述得淋漓尽致。

那么,老子把“为学”和“为道”区别开来,有没有道理呢?各家说法不一。我认为是有道理的。为什么“有理”呢?因为有些貌似有学问的聪明人,往往被自己的聪明所误:有的只会寻章摘句,不能把握事物的整体;有的只会高谈阔论,不会进行实际的工作。更有甚者,有的用学到的知识去欺世盗名,有的用学到的知识去犯罪害人……这不分明如老子所云,知识越多,离“道”越远吗?

清代谢济世的笔记《戆子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梅庄主人有三个仆人,一个是黠者(聪明人),一个是朴者(老实人),一个是戆者(愚笨人)。有一天,梅庄主人在自己居住的会馆里请客。酒至酣处,梅庄主人说:“如能请歌女来唱一曲助兴就好了。”黠者应声说:“行!”但他担心戆者会阻拦,便将戆者支开,请朴者守住门,自己去召歌女。当黠者将歌女请来时,正巧戆者回来。看见两个女子抱着琵琶要进门,戆者厉声问道:“你们要干什么?”黠者连忙说:“这是我奉主人之命召来的歌女。”戆者生气地说:“我在主人门下十余年,从未见过有歌女出入,这一定是主人醉了。”说完,就将歌女赶走了,客人们也扫兴地离去了。还有一天晚上,梅庄主人燃烛酌酒在校书,天气很冷,酒瓶空了,脸色尚未红。这时黠者示意朴者再去沽酒,结果半路上又遇到戆者。他不让朴者去沽酒,急急忙忙进去对主人说:“多沽伤费,多饮伤身,有损无益也。”主人听了,也只得勉强点头。不久,梅庄主人升任御史。有一天早晨,掌灯的书童一不小心,将灯油泼到主人上朝穿的衣服上了。这时,黠者就说:“这是不吉利的。”梅庄主人非常生气,命朴者去打书童。这时戆者又在旁劝阻道:“我听主人说汉代刘宽朝衣被侍婢的肉羹所污,宋朝韩琦的胡须被持烛侍卫烧着了,两人都不动声色。主人,您能说这些事,却不能做到吗?”梅庄主人迁怒于戆者说:“你出头为书童说话,是否想得到一个耿直的好名声,以换取人们的尊重吧?”戆者回答:“主人现在身居高位,常与皇帝争是非,与大臣们争论撤换官员的大事,能够做到弃官如弃敝履,迁谪如同归乡,难道主人也是为了换取耿直的好名声吗?是否有人也这样说您呢?”梅庄主人一时语塞,但心中对戆者颇为不悦。从此以后,黠者经常揭戆者的短处,并联合朴者一起劝主人赶走戆者。

后来,梅庄主人因罪下狱,等到他出狱,又被派往边远地区。这时黠者早已逃掉,朴者也要求辞职,只有戆者说:“这是我主人报国之时,也是我辈报主人之时。”于是,戆者就跟着梅庄主人前往边远地区了。

这篇笔记将黠者、朴者、戆者三人进行对比,写他们在主人得意时和落难后的不同态度。黠者善于见风使舵,事事顺遂主人之意,但在主人落难时,他就赶快逃走了;朴者自己没有主见经常被黠者利用和差遣,到主人落难时,他便提出了辞职的要求;戆者经常违抗主人的命令,敢于仗义直言,在主人落难时,却显示出他的忠心耿耿。

戆者没有什么文化知识,说话直来直去,显得很愚笨,但却最接近老子所说的“道”。因为他忠厚、耿直、没有私心,所以就自然、率真、毫不做作。比起那些满腹经纶而又趋炎附势的人来,戆者更有道德、更讲道义,也更有资格掌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