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全书
19674700000043

第43章 至柔致刚

【原文】

天下之至柔①,驰骋②天下之至坚。无有③,入无间④;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注释】

①至柔:最柔弱。

②驰骋:形容马的奔跑;引申为穿越、战胜。

③无有:没有形体,没有作为。

④间:缝,间隙。

【译文】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可以战胜天下最刚强的东西,没有形体的东西,可以渗入没有空隙的地方,不用语言的教导,无为而治的好处,天下什么也及不上。

【延伸阅读】

老子一再强调柔能克刚,他是有理由的。老子认为,柔弱的东西也能驰骋天下,比如气无所不入,水无处不至。在老子眼里,虚无虽然柔弱,但却无所不通,因其无而不可穷,因其柔而不易折。由此他得出结论:无为是有益的。水就是没有形体、最柔弱的东西。它高兴起来,可以造福人类;它发怒的时候,可以吞没田野、村庄、城市。水真是能驰骋天下,什么坚硬的东西都阻挡不了它。因此,人们对水都怀着敬畏之心。尤其在古代农业社会,水利便成了命脉。

西周实行井田制,“井”字形的本身,就意味着水道纵横。历代一些想有所作为的地方官,都把兴修水利当作自己的一大政绩。兴修水利不易,保持水利就更难了。

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在芍陂一带修建了一条南北水渠。这条水渠又宽又长,足以灌溉沿渠的万顷农田。可一到天旱,沿堤的农民就在渠水退去的堤岸边种植庄稼,有的甚至还把农作物种到了堤中央,等到雨水一多渠水上涨,这些农民为了保住庄稼和渠田,便偷偷地在堤坝上挖开口子放水。这样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一条辛苦挖成的水渠,被弄得遍体鳞伤、面目全非,因决口而经常发生水灾,变水利为水害了。孙叔敖当初兴修水利的本意被践踏,渠水成了沿渠居民的灾难了。

面对这种情形,历代芍陂行政官员都无可奈何。每当渠水暴涨成灾时,便调动军队去修筑堤坝,堵塞漏洞。宋代李若谷出任知县时,碰到了决堤修堤这个头疼的问题,便贴出告示说:“今后凡是水渠决口,不再调动军队修堤,只抽调沿渠的百姓,让他们自己把决口的堤坝修好。”这布告贴出以后,再也没有人偷偷地去决堤放水了。

李若谷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治政以善用智术而闻名于世。他没有下令不准掘堤放水,只强调一旦水渠决口,便要抽调沿渠百姓修堤,却将毁堤这一老大难问题解决了。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他硬性下令不准决堤放水,沿渠农民为了个人利益,可能照样会偷偷地干,而且连谁干的都不知道。当地历代行政长官都有过不准毁堤的禁令,但就是屡禁不止。李若谷了解这种情况后,知道光禁是没有用的,为了防止再发生毁堤事件,就必须从根本上去抓。他考虑到,农民之所以会决堤放水,是因为这样做对他们有好处,决堤之后,能够保住他们的庄稼和渠田。官方禁止,百姓不听,拿他也没办法。决堤放水造成水灾,军队会来抢修,不关肇事者痛痒。如今水渠决口,要抽调沿渠百姓自己修,农民考虑到修堤费时、费力、费钱,再决堤放水便不合算了,自然不会有人再去干这蠢事了。

李若谷这样做,可谓深得《老子》“不言之教”之三昧。如果你向农民喋喋不休地说一通保护堤坝的大道理,或者板起面孔发出毁堤要重罚的禁令,农民根本不愿听,听了也会置之脑后。所以,李若谷并不去宣传护堤的重要性,也不去痛斥毁堤的破坏性。他只是申明要采取一个针对性的措施,而这个措施就是要触及毁堤者的利益。对于沿渠农民来说,掘堤放水,本为了保住自家利益;而现在要负责修堤,就显得得不偿失、弊大于利了。因为农民意识到,掘堤放水对自己没有好处、只有坏处时,就没有再去破坏水渠了。

从此以后,这条水渠不再闹水灾了。渠水又变得温顺了、柔弱了,它灌溉着农田,滋润着庄稼,造福于人类。

“不言之教”真是有用,“无为之益”实在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