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全书
19674700000010

第10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原文】

持①而盈之,不如其已;揣(chuǎi)②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③。功遂④身退,天之道。

【注释】

①持:握,拿着。

②揣:捶打,锻炼。

③咎:灾祸、祸害。

④遂:成就。

【译文】

拿着满了,不如停下来;捶打得锐利了,难以保持长久。金玉堆满屋中,没有人能守得住;得到富贵而骄横,会给自己带来灾祸。功业完成急流勇退,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延伸阅读】

老子确实是个充满睿智的哲人,深谙以退为进的辩证法。他站在广阔无垠的宇宙空间,俯视人生,既看到了事物的正面,也看到了事物的反面。

为人处世,谁不想风风光光?当了小官想当大官,袁世凯当了总统还想当皇帝呢!发了小财想发大财,百万富翁还想当亿万富翁呢!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该得三分四分的,总想得个五分六分;该得七分八分的,总想得个九分十分。

适可而止的道理,人人知道,但做起来却不容易。殊不知水满则盈,月满则亏,登上顶峰,就意味着要走下坡路了。天地间,四季循环,严冬的尽头,就是春天;人世间,从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走来,到了老年,就面临着死亡。孩提时嫌自己长得太慢,年轻时嫌自己不成熟,中年时嫌自己无暇悠闲,到了老年,才觉得成熟的可怕、悠闲的恐怖!因为这已到了人生的尽头。

所以啊,人生处世,不用处处挑剔缺陷,不要时时求全责备。某桩事十全十美了,它就不再发展;某条路宽阔平坦,它就无须再开拓。其实,遇到路径窄处,留一步给他人走,不是在人生旅途中多结一份情谊吗?弄到美味佳肴,留一份给他人吃,不是能让更多的人享受愉快吗?

处世之道,能让人处且让人,懂得退步方可更进一步;待人接物,可宽恕时则宽恕,利人本是利己的根基。事事留个余地,朋友不会埋怨你,对手无法伤害你。如果功德必求圆满,事业必求顶尖,那么不是外遭妒忌攻击,就是自己精疲力竭。

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这真是道出了贫富无常的道理!当你享受祖上的德泽时,当念其积累之难;当你将财产传给子孙时,当告之其倾覆之易。与其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不如守已成之业;不仅要反思以往的过失,更要防范将来的隐患。犯错误未必是坏事,只要从中总结成功的经验;有挫折不必多懊丧,尽可从中探索前进的路子。曾处过卑下的地位,才知道登高的危险;曾处过隐晦的地位,才知道明处太暴露。树大招风,功高盖主,都不会有好的结局。

老子说:“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这是一面人生的镜子。有人以为富贵是命中注定的,有人以为富贵是努力得来的,两者都可以为之骄傲。前者为富贵来的轻而易举而骄傲,后者为富贵来的艰难卓绝而骄傲。殊不知,为富贵而骄傲自大,盛气凌人,飞扬跋扈,就注定要走向事物的反面。所以说,越是富贵,越要宽厚,善待贫贱之人;越是富贵,越要隐晦,善处日常之事。聪明的富贵者,知道敛藏的妙处,不干炫耀的蠢事;愚蠢的富贵者,不知敛藏的作用,留下炫耀的后患。

老子说:“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这是圣哲的告诫!历史上,有过多少兔死狗烹的悲剧?为了避免这悲剧的发生,只有“功遂身退”了。

春秋时期的范蠡,为之作出了典范。他与文种一起,共同辅佐勾践,苦身戮力二十多年,终于打败吴王夫差,一报会稽之耻,位列上将军。范蠡认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深知勾践之为人,可以与他共患难,难以与他同安乐。便浮海而去,经商致富,却又尽散其财,耕耘谋生。在他眼里,功名、权力、钱财均为过眼烟云,可求而不可恋,可得而又可失。

范蠡真是个聪明人,深谙“功遂身退”的道理。纵观历史,凡建功立业者,多为圆融豁达之士;凡愤世失机者,必是执拗顽固之人。

范蠡是想得开的人,所以会抛下富贵去浮海,散尽家财去耕耘。他把身外之物看得很轻、很轻,失去了不足惜,甚至觉得是一种解脱。这种境界,一般人是达不到的,所以也就无法领略老子说的“天之‘道’也”。其实,说简单也简单:荣华富贵,功名利禄,只要从终处观究竟,就不会产生贪恋之念;贫穷困苦、艰难挫折,只要从起处问由来,就不会生出怨尤之心。将得失荣辱淡化,置之度外,也就开始进入“道”门了。

不改换世俗之肩,如何挑得起圣贤之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