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胡雪岩的做事之道
19673800000028

第28章 做事诚信之法(3)

在胡雪岩看来,“‘说真方,卖假药’最要不得”。他要求胡庆馀堂卖出的药,必须是真方真料且精心修合。比如当归、黄芪、党参必须来自甘肃、陕西,察香、贝母、川芍必须来自云南、贵州、四川,而虎骨、人参则必须到关外去购买,即使陈皮、冰糖之类最常见的材料,也绝不马虎,必须是分别来自广东、福建的。

光有这些材料的产地要求还不够,胡雪岩还要求,要让顾客看清楚,自己家药店卖出的药货真价实。为此,他甚至提议每次炮制一种特殊的成药之前,都可以贴出告示,让人们来参观。同时,为了让顾客知道他的药店选料实在,不欺骗顾客,他还会在药店摆出取料的来源,甚至摆出样品。比如卖鹿茸,他会在药店的后院养几头来自产地的鹿,这样,顾客自然也就相信胡庆馀堂药店的药了。

有了信誉,才会有好的名声,有了好的名声,生意才会越做越红火。胡雪岩的药店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确实是将“戒欺”这一关乎信誉的大优势发挥到了极致,也达到了济世救人的社会效益。也正是因为这样,它才一直都做得红红火火,甚至到今天,还保持着很好的名声。

这就像胡雪岩自己说的:“我们做生意赚了钱,要做好事。我们做好事,就是求市面平静。好事不会白做,我是要借此扬名。”开药店,济世救人,就是一件非常大的扬名的好事。

胡雪岩做名气,讲信誉,并不只是在他的生意达到辉煌的时候才想到的,一开始他就特别注意这一点。

阜康钱庄刚开业不久,便接到了一笔“大单子”,让胡雪岩淘到了他做生意的“第一桶金”,这笔大单子的第一个客户是绿营军军官罗尚德。

因为要打仗,罗尚德不能带着那么多钱去战场,就想把它存在钱庄,但又怕钱庄不讲信用,万一他不幸牺牲,钱就取不出来,所以,他想不要利息,以此来赢得钱庄的重视。早就听说胡雪岩非常重视信誉,他才最终决定将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存到阜康钱庄;也是因为胡雪岩对他的另眼看待,以及他回去之后的宣传,使得军营中的将士纷纷把钱存到胡雪岩的钱庄。

胡雪岩果然如“传说”中的那样讲信誉,不仅要照付给罗尚德利息,还帮他作了一个很好的策划——大部分存定期,小部分存活期,并让总管刘庆生帮他保管存折,等打仗回来取款时再还给他。

然而,打仗就会有生命危险,身为军官的罗尚德,不幸战死在了沙场。阵亡前,他委托两位同乡将自己在阜康的存款取出来,转给他在老家的亲戚。因为他的存折在刘庆生那里,他的两位同乡没有任何凭据。他们两手空空地来到阜康钱庄,办理这笔存款的转移手续。原以为会遇到很大的麻烦和刁难,甚至猜测阜康会赖掉这笔账,来的时候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但是,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阜康只是为了证实他们两个确实是罗尚德的同乡,让他们请来双方的熟人做个证明,确认之后,二话没说就为他们办理了手续,还是按之前承诺给罗尚德的,照算了利息。

这一下,胡雪岩的信誉得到了更加确凿的证实,他也就更被人们称颂了。

胡雪岩身为商人,他深深懂得信誉的重要性。只有懂信誉,才会有好名声,接下来才会是财源滚滚。有一个好名声,做其他生意的时候也才能够拿得起,做得开。胡雪岩刚刚开始做生意,就抓住了这一点,足足地赚了一把“信誉”。他的这种行为,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各种“开业酬宾”活动。只有第一炮打响了,财源才会滚滚而来,长流不断。

西方管理学家帕金森曾经说过:“关系到一个人未来前途的许诺是一件极为严肃的事,它将在长时间里被一字一句地记住。”

胡雪岩就是一个重承诺、讲信誉的人。他不仅对活着的人信守承诺,对故去的人也一样、虽然罗尚德牺牲了,但他还有亲戚、朋友,他们的眼睛是雪亮的。

信守承诺不是一句空话,而要落到实处,切切实实地做到言行一致。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自己的信誉,做好自己的名声。

作为做事业的人,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就必须注重自己的信誉,把自己的名气做大,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认可和支持。

“言必信,行必果”是对一个讲诚信的人最好的解释。诚信是关乎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大事,信誉和名声,是一个优秀商人必须要拥有的财富。要做名气,就必须把信誉放在第一位。

“信”是“利”的前提

一个人的成功,必定是在不断的竞争中取得的。但是,如果眼睛光盯在“利”上,是不会长久的。只有把“信”放在“利”的前面,才会获得永远的成功,即使不是大成功,至少也能获得大众的认可。

生意场上有句名言:“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道出了竞争的连续性和残酷性,也说明了人们对“利”的普遍追逐。

胡雪岩作为一个生意人,他的成功,也是从一个接一个的竞争中获得的。对于顾客的承诺,他坚持一个“信”字,始终是说到做到;面对同行之间为了扩大自己的市场而进行的殊死较量,胡雪岩靠的也是自己的信义。他总是把“信”放在“利”的前面。

胡庆馀堂刚开业的时候,为了表示自己的重视,胡雪岩还头戴花翎、胸挂朝珠、身穿官服,郑重其事地亲自接待顾客。

有一天,一位湖州的香客来胡庆馀堂买了一盒胡氏辟瘟丹,刚一打开,就显得有些不满。这一幕被细心的胡雪岩发现了,他赶紧走过去一看,原来这盒辟瘟丹有点缺陷,便立刻诚恳地向顾客说明,并再三道歉,让店员给他换一盒。但很不巧,那是最后一盒了,胡雪岩知道香客远道而来,很不容易,便免费给他提供住宿,并保证:三天之内把新药赶制出来。

过了三天,胡雪岩果然履行了他的诺言,把新配置的辟瘟丹送到那位香客手里。那位顾客被胡大官人这份认真劲儿感动了,回去之后,逢人便说胡庆馀堂不仅服务周到,而且对客户信守承诺。从此,胡雪岩以信义待客的事情便传开了。

也正是因为胡雪岩的这种“信义”,不仅为他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更为他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利益”,慕名而来的顾客一拨接着一拨。

然而,胡庆馀堂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没有同行竞争的。它在杭州也有一些竞争对手,其中最大的一家就是叶种德堂药店。

叶种德堂创立于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是杭州创办最早、规模最大,并自制丸散膏丹、经营地道药材的一家国药老字号,是当时杭州药业六大家之一,创始人是朝廷官员叶谱山。

叶种德堂占地七亩多,因为前店后场,规模宏大,设备齐全,资金雄厚,在清道光、咸丰年间,生意非常好,几乎没有能与它抗衡、竞争的同行。

胡庆馀堂开业后,叶种德堂独占鳌头的现状很快就改变了。由于胡庆馀堂以“戒欺”为根本,使用地道药材,精细制作,再加上热情周到的服务,得到了顾客的广泛赞誉,生意一开张就很红火。叶种德堂这下真是碰到强势的对手了。

眼看顾客一个个都被胡庆馀堂吸引走了,叶种德堂的老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一番冥思苦想,他决定用降低药价的方式招揽顾客,对付胡庆馀堂,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价格战”。

于是,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他调整了药材的价格,拿高丽参来说,胡庆馀堂要卖二两银子,叶种德堂就只卖一两七钱;再如淮山药,胡庆馀堂要卖五厘纹银,叶种德堂只卖四厘……这样,一开始,叶种德堂的低价促销手段还真把顾客给吸引回去了。

眼看着生意少了很多,胡庆馀堂的伙计们都有点着急了,但是胡雪岩却显得沉重冷静。他没有头脑一热,参与这场“价格战”,而是在店堂外面挂起了一块写着“真不二价”的牌子。因为胡雪岩知道,降价销售并不是长久之计。因为价格一低,必然会使收入降低,时间久了就会承受不住,为了维持打下的局面和店内人员的生活,就有可能会在药材质量和分量上“下工夫”,而这样又会让精明的顾客感觉出来,因此必然会失去一些忠实的顾客。

而胡雪岩这一招“真不二价”的应对措施,关键就在于一个“真”字。胡庆馀堂继续严格控制进货和加工两个环节,在品质上做文章。当时很多药号在出售人参时即使不缺斤少两,也因为人参里含有较多的水分而使顾客觉得吃了亏。胡庆馀堂购进人参后,总是事先在石灰里放一会儿,让它吸干里面的水分。这样做,虽然胡庆馀堂损失了现时的一些利润,但是这种分量足、成色好的“干货”人参,顾客买回去后不但不会损耗,放几天后,还会因为吸收了水分,而使重量增加。顾客很满意,胡庆馀堂也赢得了人心。

这样一来,人们也渐渐明白“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的道理,于是又纷纷转到胡雪岩这边。他在赢得人心的同时,也就赢得了利益。没过多久,胡庆馀堂的营业额又直线上升了。

“信”是“利”的前提,这样讲求信义,还怕没有“利”吗?

在市场竞争中,虽然价格浮动可以对生产和消费起到明显的调节作用,降价在短时间内会使商家获得丰厚的利润,但是,如果没有货真、物美这两个前提,仅仅依靠价廉是无法提高产品的长久竞争力的。只有在产品的质量、性能相同,而价格又较低时,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而要做到这一点,根本的出路就是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单纯的薄利多销不是长久之计,用过火了,反而会“伤害”自己。

胡雪岩“真不二价”的竞争策略给人们的启示是深刻的:一个经营者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要想扩张自己的势力,根本的出路就是提高自己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做到货真价实,以此来赢得顾客的青睐和信任。

只有保持长久的信义,才会获得长久的利益。

胡雪岩不光在生意中讲求信义,在生活中也是如此。

胡雪岩还是学徒的时候,他的一个朋友从老家来杭州找工作,不幸在客栈中病倒了,已经拖欠了半个月的房租和饭钱。还要请医生看病,没有五两银子是下不来的。

虽然胡雪岩当时薪水微薄,但他不忍心看着朋友受难,就到一个朋友家里去借钱。朋友不在,不得已,胡雪岩只好试着问朋友的妻子,看她能否帮忙。

女主人见胡雪岩人虽落魄,但却很精神,完全没有“潦倒”的样子,就爽快地拿了五两银子给他。

胡雪岩拿着这五两银子,对女主人感激不尽,随手从胳膊上摘下一只凤藤镯子,说:“现在我境况不好,这五两银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还,不过我一定会还。镯子连一两银子也不值,不能算押头。不过这只镯子是我娘的东西,我看得很贵重。这样做,只是提醒我自己,不要忘记还人家的钱。”

后来,胡雪岩发达了,果然立刻就还了那五两银子。朋友的妻子拿出镯子来还给他,胡雪岩却说:“嫂子,您先留着。我还的只是五两银子,还没有还你们的情。现在你们什么也不缺,我多还几两银子也没太大意义。将来有机会还上您这份人情了,我再把镯子取走。”

后来,胡雪岩的这位朋友在生意上遭到了别人暗算,胡雪岩听说之后鼎力相助,把他从困境中解救出来。朋友的妻子再次还镯子,胡雪岩这才收下。

胡雪岩在自己困顿的时候还能借钱为朋友解决困难,并一直信守自己的诺言,不光还钱,还时刻不忘别人的“情”,这样的精神和气魄,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胡雪岩的这个“信”虽然与“利润”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却也让胡雪岩和许多人结下了生死之交,很难说在他遇到困难或者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不倾力出手,这不也是一种获“利”吗?

可见,为人要存忠厚之心,讲求信义,不能为私利而产生邪念。作为商人,金钱、利润固然是重要的,名誉、人情也同样重要,而诚信就更是重中之重。

所以,眼睛不要只盯着天上那些遥不可及的星星,对你周围的怡人风景却视若无睹。人生在世,会经历很多事情,而有些是自己的力量解决不了的,需要你身边人的帮助与支持,而这又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拥有诚信也就拥有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利”也就会不断地朝你涌来。而没有诚信的人早晚会被社会抛弃,最终变得一无所有。

都说做商人难,做个好商人就更难。在商场中,大家为了一个“利”字,经常绞尽脑汁,费尽心机,明争暗斗自是必不可少。你算计别人,别人也在算计你。而要想在相互的算计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做个生意场上的“不倒翁”,着实有些困难。

其实,只要跳出那个让自己受局限的小圈子,站在一定的高度来审视问题,你就会发现,在“利”之上还有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信”。要知道,“信”永远都是“利”的前提,有“信”才会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