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胡雪岩的做事之道
19673800000021

第21章 做事谋划之法(4)

当时,旱灾非常严重,朝廷要求开仓赈济灾民。当各地粮道知道潘家祥买米回来的消息后,纷纷前来拜访,都希望他提供米源,因为朝廷公仓空虚,漕米也迟迟不到,远水解不了近渴。但由于官府出价太低,潘家祥都没有当时给予答复。

正当潘家祥在物色大的代理商时,胡雪岩暗中请的直隶粮道突然来访,说急需购买大批谷米,安抚直隶的灾民。

这位粮道大人十分着急,与其他粮道不同,出手很大方,答应以每石十五两银子的价格,购买两万石。潘家祥大致算了一下,快高出进价两倍了,除去运费等各项开支,还净赚十多万两银子。他心中暗喜,脸上却没有任何表现,还大倒苦水:“江南战乱频仍,谷价腾贵,购之不易,路途迢迢,成本高昂,我已蚀不起老本,不敢多做了。”

粮道大人当然知道他是在讨价还价,于是每石又给他加了二两银子,十七两银子一石。潘家祥见火候差不多了,便同意了。

当场签合同、付定金,手续齐备之后,粮道大人意味深长地说:“救灾如救火,还望潘公信守合约,按此交割,耽误了公事,可不是闹着玩的。”潘家祥拍着胸脯说:“请大人放心,绝对没问题!”

送走了粮道大人,潘家祥一刻也没有耽搁,急忙回到上海,他已经雇了二十多条快船,万事俱备,只等谭柏年来交货。

眼看着再有一天就返程了,却不见“隆昌”米行有任何动静,船老大着急了,来客栈问潘家祥哪天装船。潘家祥一听到米还没有来,可是着急了,正在抽着的烟也扔了,一骨碌从床上翻下来,赶紧去“隆昌”问个究竟。谭柏年忙满脸堆笑,连声道歉,说米行已经换了老板,他做不了主,大小事情都要问胡雪岩。

潘家祥刚要发作,说谭柏年不仗义之类,却见胡雪岩倒背着手,不紧不慢地从里屋踱出来,便明白中了胡雪岩的圈套。但是交粮日期迫在眉睫,换米行肯定来不及了,如果耽误了朝廷的期限,可要吃不了兜着走,因为他也知道那位粮道大人是胡雪岩的至交……这样一想,潘家祥更害怕了,惊出一身冷汗。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潘家祥不服输也不行,只得以每石二十两银子的价格从胡雪岩那里买了两万石米。这样一来,胡雪岩利用连环计,反败为胜,不仅挽回了自己的信誉,还净赚了十万两银子。

胡雪岩利用这种连环计,环环相扣,战胜了对手,征服了合作方,不仅保住了自己的信誉,还趁机赚了不少银子。他的这种手法可谓高明。

如果一个人做事的谋划之法能够修炼到这种程度,在不违背法律,不丧失道德的前提下,实现自己的目标,那他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了。

忍一时之气,可以成就一世

胡雪岩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忍一时之气,可以成就一世,未尝不是一件幸事。”“忍”是一种功夫。很多时候都是这样,成大事的往往是那些忍耐力非凡的人。当然,这个“忍”并不是一味地让,而是要有韧性,能屈能伸。

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忍”、“退”,并不是一味地忍让、退步,而是要像弹簧一样,能屈能伸。成大事的人,往往都具有超强的忍耐力,能够容忍别人的错误或误会,懂得以退为进,以守为攻。做大事的人,在谋划方面更要懂得这个道理。

纵观胡雪岩的一生,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在官场,还是在商场,他为人处世总是能做到忍一时之气,照顾到大局的利益。这也是他之所以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忍,并不是退回来什么都不做,而是要谋划做更大的事情。

胡雪岩对杭州张秀才误会和为难自己的忍耐,以及他对张秀才的拉拢和成全,就最能说明这个问题。

张秀才在杭州城中很有名,也算是个不小的角色,有点文化,平时自我感觉良好,自以为是衣冠中人(就是进入候补官僚行列的人),可以跟官僚们交往,包揽诉讼之类的事情,还经常给人说合是非,便觉得自己比一般人高一头,就欺软怕硬,十分无赖。曾经因为一件事情,也是因为误会,他便对胡雪岩怀恨在心,总是跟胡雪岩明里暗里地对着干。

原来,那次王有龄坐镇杭州,推行制度,改革旧弊。当时有一项税,是对新开店铺征收规费。王有龄对政事十分认真,对改革也很坚决,他认为这项税不应该收,于是便贴出告示,永远禁止收这项税。

钱塘、仁和两个县的差役,不敢惹王有龄,怕撞到枪口上,所以,虽然不情愿,但也不敢乱来,便一时收敛了很多。然而,有怕的,就有不怕的;有政策,就有敢不执行的。巡抚和藩司两个衙门,自认为靠山很硬,不买王有龄的账,对这项税还是照收不误。不过碍于官场的原因,他们自己不方便出面,便指使他们的帮手张秀才去做这件事情,并讲明将得来的钱跟他三七分。

谁知,张秀才没有那种好命。就在他吵吵嚷嚷地收税时,正好知府大人王有龄乘坐轿子路过此地。见有人争吵,王有龄作为一方的父母官,有责任和义务去了解一下情况,并帮着解决问题。下轿一问,才知道是张秀才在收自己明令禁止的税费。他没想到,在布告张贴出去的当天,就有人敢如此明目张胆地违反,这不是触犯自己和法律的威严吗!王有龄勃然大怒,决定对张秀才进行严惩,也算是杀一儆百。

王有龄将张秀才狠狠地教训了一顿,并一定要革除他的功名。这下张秀才真害怕了,一旦自己辛辛苦苦考中的秀才功名没有了,便会重新成为平头百姓,这对读书人来说是十分严重的惩罚。

王有龄走后,张秀才冥思苦想,觉得只有去求王有龄的好朋友胡雪岩才管用,因为大家都知道王有龄对胡雪岩言听计从。于是,张秀才便带着妻子儿女到胡雪岩的住处,跪在地上说了很多好话,求他帮忙说情。看他这么可怜,胡雪岩也是一时大意,只当是一件小事,便痛快地答应了,说保他无事。

到了王有龄那里,胡雪岩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王有龄执意要按自己的决定办,因为这件事与他的威信有关。如果有人这样大胆地跟他作对,把他说的话当空气,他以后还怎么治理政事,怎么在官场混。基于这一点,他怎么可能就这么有头无尾地草草了事呢?

胡雪岩也明白,王有龄正处于建立威信的时期,但是他已经答应了张秀才,岂不是说话不算数?于是再三给他求情,王有龄总算松动了一点,本来是要对他革除功名,杖打两百板子,枷号(明朝时期创设的一种耻辱刑,清朝还在用,就是强制罪犯戴上枷锁在监狱外或官府衙门前示众,以示羞辱)三个月的,现在看在胡雪岩的面子上,免除他的皮肉之苦,也不当众羞辱他了,但是,秀才的功名却非革不可,没得商量。这已经算是不小的面子了,要是真打他两百板子,还当众羞辱,那他即使不死以后也没法在杭州混了。胡雪岩也只好不再说什么,觉得这对张秀才已经很宽容了。

谁知,张秀才因为被革除功名一事便对胡雪岩怀恨在心,而对胡雪岩的帮忙求情却一点也不知情。在他看来,胡雪岩两面三刀,一方面搪塞他,装好人;另一方面又在知府面前做好人,不帮他出力。从此便怎么看胡雪岩都不顺眼,处处与他为难。

这些胡雪岩都忍了,他觉得没必要为这一件事情纠缠不休,更没必要对张秀才以牙还牙。

当时正是要收复杭州的时候,胡雪岩回到杭州的目的是收服张秀才,让他做攻城时的内应。他知道,要收服一个人,第一步就是要先摸透对方的脾气秉性,收服张秀才也不例外。但基于张秀才对他的误会,胡雪岩不直接去办,而是把这一切都交给他的开路先锋刘不才。

刘不才经过调查,得知这张秀才在当地百姓中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只有两种人能降住他,第一是当官的,第二是他儿子。他儿子是个败家子,吃喝嫖赌,无所不为。张秀才一辈子辛辛苦苦弄来的几个钱,都被他的宝贝儿子给挥霍了。

了解到这个重要“情报”,胡雪岩想了一套办法,让刘不才从张秀才儿子身上下手,先收服了他,再收服张秀才也就不难了。

刘不才是个赌场高手,经常在赌场关照张秀才的儿子,先获得了他的好感。看时机成熟了,便找借口与他单独见面。见面时,刘不才送给了他一些礼物,都是从上海带来的最流行的东西,惹得他爱不释手,想不到刘不才对他这么大方。但刘不才却说礼物是一个朋友赠送的,这个朋友当然就是胡雪岩了。

后来,胡雪岩还托刘不才给张秀才带去消息,让他为自己的前途做好准备,并且送去了保举书,答应杭州收复之后保举他一官半职。并且把那个误会的原委又解释了一遍,张秀才这才明白是自己误会了胡雪岩,他的怨气也就烟消云散了。

事情办得很顺利,官军攻城的时候,因为张秀才父子开城门迎接有功,张秀才的儿子获得了一个七品官衔,并被派为善后局委员。

在张秀才误会胡雪岩,并跟他作对这件事情的处理上,胡雪岩没有直接找到张秀才辩理(因为他知道当时去肯定没用,张秀才不会相信),而是委曲求全,忍住了一时之气,然后再找机会派人从他的儿子入手,以大局为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求得事情的圆满,果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可以说是“曲径通幽”。

在别人看来,考虑到张秀才的为人,绝对不会找这样一个“无赖”做内应的,再加上他对自己的误会和嫉恨,即使想让他做内应也会中途改变主意,不能容忍他跟自己作对。但胡雪岩却忍受了张秀才对自己的为难,以大局为重,他认为张秀才是做内应的最好人选,他也凭借自己的能力做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且做得相当成功,还收了张秀才的儿子,多了一个善后的帮手。

胡雪岩以大局利益为重,忍了一时之气,成就了收复杭州这件大事,也化解了自己与张秀才的恩怨,这一“忍”可算得上是功不可没。

可见,忍让并不是怯懦的表现,忍一时之气,以退为进,其实也是一种深远的谋划。“冤家宜解不宜结。”为了大局,为了自己将来的事业,暂时忍一下又算得了什么呢?或许,它带给你的不只一点小小的回报,或许,能够成就你一世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