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鬼谷子全书
19673400000054

第54章 主恭

【原文】

一曰长目①,二曰飞耳②,三曰树明③。千里之外,隐微之中,是谓“洞”。天下奸莫不谙变更。右主恭④。

【注释】

①长目:能看到很远的事物,犹如千里眼。

②飞耳:能听到很遥远的声音,犹如顺风耳。

③树明:明察一切事物的能力。

④恭:恭谨。

【译文】

国君要借鉴天下人都看到的事物,自己就没有看不到的事物;借鉴天下人都听到的事情,自己就没有听不到的事情;借鉴天下人都思虑的问题,自己就没有不知道的;那么千里之外的事情,隐蔽细微的事情就都可以洞察。这样,天下的奸邪小人不得不悄悄地把自己的坏主张收敛起来。这就是国君要恭谨的原因。

【延伸阅读】

人君要洞察奸邪,惩治奸佞小人,就需要修炼一双能够看透事物现象的慧眼,就如同火眼金睛一般,这样,小人的奸计就无法得逞;要塑造一双能够听到千里之外声音的耳朵,就如同顺风耳一样,这样,就能知道小人私底下在谋划什么;此外,人君还需要修炼洞察世间万物的本领,能够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看透事物的真实本质。

那些能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人君,即使是藏于深洞中的奸佞小人,也无法逃出人君的慧眼、灵耳。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要透过事物的层层表象,不要被假象所迷惑,要学会洞悉对方的弦外之音,这样才不会被奸险小人算计。然而有些人目光短浅,不善观察,以致不知不觉中就中了小人设计的圈套。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相互争霸,战事频繁。经过长期战争,越国终因不敌吴国,只得俯首称臣。越王勾践被扣在吴国,行动受到了限制。勾践立志复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表面上对吴王夫差百般逢迎,终于骗得夫差的信任,被放回越国。

回国之后,勾践依然臣服吴国,年年进献财宝,迷惑夫差,而在国内则采取了一系列富国强民的措施。几年后,越国实力大大加强,人丁兴旺,物资丰足,人心稳定。此时的吴王夫差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被勾践的假象迷惑,根本不把越国放在眼里。他骄纵凶残,拒绝纳谏,杀了一代名将忠臣伍子胥,重用奸臣,堵塞言路。生活淫糜奢侈,大兴土木,搞得民穷财尽。

公元前473年,吴国颗粒难收,民怨沸腾。越王勾践选中吴王夫差北上和中原诸侯在黄池会盟的时机,大举进兵吴国,吴国国内空虚,无力还击,很快就被越国击破灭亡。

吴王夫差只看表面,不看本质,被勾践的假象迷惑,即无慧眼;他骄纵凶残,拒绝纳谏,即无洞察本领,最终落得个国破家亡的下场。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我们能对他人的言行举止、表情动作稍作细致的观察,就能避免像吴王夫差这样的结局。那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善于观察的人,往往能够九死一生,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一天,年老多病的狮子想爬到树上去,结果一不小心从树上摔了下来,导致一条腿瘸了。看着自己的瘸腿,想到行动不便将给自己带来困难,心中不禁燃起一丝郁闷,但它很快就豁然开朗,因为它想到自己年纪大了,捕不到多少食物。不如假装生病,让每只动物前来看我,这样,自己便可以乘机将它们吃掉。想到这,年迈的狮子露出了诡异的笑容。

狮子瘸着腿,装成很痛苦的样子,缩成一团不断呻吟着。一只猴子见了,关心地问道:“你怎么了?”狮子回答:“我不小心从树上摔了下来,可能活不了多久了,你去帮我通知大家,让每一只动物到我洞里来看我。”“好吧!”猴子答应了。看着猴子远去的背影,狮子再一次露出了诡异的笑容。

第二天,松鼠姐妹来到洞中探望狮子,这一进去就再也没有出来过。

第三天,兔子也来到洞中探望它,同样,兔子也没有出来过。

第四天,野狗去探望,它也没有出来过。

……

就这样,森林里的动物渐渐少了。过了好几天,一只聪明的狐狸来到狮子洞口,但它并没有走进洞去,只是托着下巴立在原地,眼睛咕噜咕噜转,好像在思考什么似的。

狮子见状,便温和地对狐狸说道:“狐狸,我很欢迎你的到来,请进来吧!”

狐狸谢绝道:“我就不进去了,因为你的洞口只有进去的脚印,没有出来的脚印。”说完向后一转,吹着口哨,头也不回地走了。

原来,松鼠姐妹、兔子、野狗等很多森林中的小动物都被狮子吃掉了,而聪明的狐狸却识破了狮子的诡计。

昆虫有益虫和害虫之分,人类有君子和小人之别。在人际交往中,只要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阴险狡诈之人随处可见,他们挑拨离间、兴风作浪,甚至无恶不作,着实令人讨厌,正人君子唯恐避之不及。

俗话说:宁肯得罪十个君子,也不要得罪一个小人。可见,“小人”的危害有多大。奸险小人在上司面前诽谤你,在同事面前诋毁你,甚至会在你的家人面前诬陷你!其手段实在令人防不胜防。因此,为了让自己少受伤害甚至避免伤害,要洞察奸邪之人,看清小人的丑恶嘴脸,做到防患于未然,就需要掌握用慧眼识破小人阴谋诡计的招数,真正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为自己构筑一道防护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