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给心灵洗个澡(男人篇·女人篇)
19672700000010

第10章 品味生活的真谛(1)

生活在女人眼里是感性而生动的,一个微小的细节胜过繁复的大道理,聪明的女人善于在生活的点滴中领悟生活的哲理,品味生活的真谛。

美丽的石头

有一块美丽的大石头,被山涧的激流冲洗得十分光洁。一天,激流开始变窄,冲击力也渐渐减弱,最后,水全部退去,一滴也不存在了。

这样,石头就在陡峭的山坡上显露出来。巧的是,它正好在一座小树林的附近,那里恬静而又美丽。山坡下面是一条石子路。光洁的大石头占有特殊的地势,从那儿可以饱览许多东西。在这长满青草、开遍鲜花、充满芳香的地方,照理说,它应当感到非常幸运。

一天,它望着道路,发现人们在铺鹅卵石,使路面变得更坚硬。突然,它产生了一个疯狂的念头,要到下面的道路上去,因为它觉得自己在这里太孤独了。

它对自己说:“我在这上面和青草混在一起干什么?我应当和兄弟姐妹们生活在一起。我觉得这样做是最正确的。”

它这样说着,冲动之下,开始行动。没有靠任何人的帮助,它就开始向下滚动,真巧,一直滚到路中间才停下来,四周全是和它类似的曾经吸引它的鹅卵石。

“好极了,我就呆在这儿!”

可是,它却刚好挡在了路中央,成为过往行人的障碍。每个行人从这里经过时都要踢它两脚,铁轱辘大车从它的身上轧过,强有力的马蹄铁践踏着它。

没有多少时间,美丽的石头就遇到了许多麻烦,人们纷纷想把它弄走,于是想尽了各种方法,有的打击它,有的践踏它,有的敲去它身上的石片。它原本光洁的外表变得又脏又丑,而且全身凹凸不平,它痛苦地哭泣着。

被玷污的石头开始向上看了,它痛苦地望着它离开的地方。那里是多么绿、多么洁净、多么芳香和美丽哟!石头为它失去的天堂叹气,但是一切都是枉然。

心灵感悟: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像这块石头一样,这山望着那山高,总是不满足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当他费尽心机得到曾经热烈向往的生活时,才发现这也不过如此,还不如自己原来的好呢!

莫强求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快撒点草籽吧!好难看哪!”小和尚说,“等天凉了就晚了。”

师父挥挥手:“随时!”

中秋,师父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种。

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不好了!好多种子都被吹跑了。”小和尚喊。

“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

撒完种子,跟着就飞来几只小鸟啄食。“要命了!种子都被鸟吃了!”小和尚急得跳脚。

“没关系!种子多,吃不完!”师父说,“随遇!”

半夜一阵骤雨,小和尚早晨冲进禅房:“师父!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水冲走了!”

“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师父说,“随缘!”

一个星期过去了,原本光秃秃的地面,居然长出许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来没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

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

师父点头:“随喜!”

随不是随便,是顺其自然,不怨怼、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

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

心灵感悟:

不要幻想生活总是那么圆圆满满,也不要幻想在生活的四季中享受所有的欢乐悲喜,随缘、随份、莫去强求,生活因此而丰富多彩。

快乐无价

只要有眼光,看准了那些使你幸福的东西,就应不惜金钱去得到它。

有这样一个家庭,经济拮据但每逢假日必去滑雪。为此他们要购置七双滑雪板,七双长靴,七副撑杆及七套滑雪衫,还要付来回车费等其他开销,人们都认为这一家简直是疯了。可是,当他们的孩子都长成人,各自成了家后,那是他们清贫的生活中,一缕最明媚的阳光,照亮了他们的整个童年。一个儿子在信中说,他们还是会经常谈起小时候滑雪的乐趣。

心灵感悟:

有些人对于把钱花在那些有益的并能为家庭生活增加乐趣的事情上,总是犹犹豫豫,只想着攒钱备荒,放弃了大好时光。其实他们是只知紧攥手中的麻雀,而忘了去欣赏野地里的孔雀。

那枚红色的小别针

芸芸的父亲失业了,全家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来源。一日,芸芸在一个商店的橱窗内看到一只红色的小别针,顿时她便发疯般地迷上了它。她赶紧跑回家去央求母亲给一块钱。母亲叹了一口气道:“孩子,一块钱够买一大捆青菜,那是咱们家一顿的口粮了。”但父亲说:“给她吧,要知道这么便宜的价格就能为孩子买到欢乐,今后是不会再碰上的。”那时父亲就明白,这一块钱所能买到的是永远闪光的金子。

有一位母亲,他的独生子在很小时就显现出音乐天赋,曲调一听便能记住,自己还能在钢琴上编歌。父母为使他能得到最好的教育,送他到邻近的艺术院校去学习。而这所学校的收费标准远非这个普通家庭能够承受的。为此他们付出的代价是:母亲每天晚上去一家图书馆加夜班,父亲是个教师,课外在家中开课以增添收入。现在,他们的儿子获得了两所音乐学院的奖学金,在几个最好的管弦乐队中演奏过。如果当初他父母没送他去艺术学院,也许他就不会有这样的成果了。

心灵感悟:

在某种意义上,金钱是第二位的。看准了那些使你幸福的东西,用你辛勤的劳动挣来的一点钱,去换取也许很多人不太能够接受的东西,得到的幸福却是实实在在的。

知足常乐

小池塘里的一群无首领的青蛙,它们请求上帝给他们派一个首领。上帝感到很有趣。就把一根木头扑通一声扔到青蛙住的池塘里:“这就是你们的首领。”

青蛙吓得潜入水中,尽可能往泥里钻。过了一会儿,一只比较胆大的青蛙小心翼翼地游到水面上,看看首领。

“他好像很安静,”青蛙说,“他也许睡着了。”

木头在平静的水面上一动不动,更多的青蛙一个又一个游上来看。他们越游越近,最后跳到木头上面去,完全把他们刚才害怕的心情忘记了。小青蛙把木头当跳水板;老青蛙蹲在木头上晒太阳;母青蛙在树皮上教蝌蚪基本的跳跃运动。它们非常喜欢这位和蔼的首领。于是,有一天,一只老青蛙说:“这个首领很迟钝,不是吗?我想,我们要一个使我们守秩序的首领。这一个首领只知躺在那儿,让我们随便活动。”

于是青蛙再次乞求上帝赐给它们一位新的首领。

“求您赐给我们一个好一点的首领吧?”它们抢着说,“您上次派给我们的首领太迟钝了,我们想要一个更有威严的首领。”

“愚蠢的小动物,”上帝想道,“这一回我把你们应得的东西给你们。”

上帝派了一只长腿鹳到湖里去。

鹳给青蛙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带着钦佩的神情挤在周围。不过它们还没有准备好欢迎词,鹳就把长嘴伸进水里吞食他看得见的青蛙了。

“这根本不是我们想要的,还是把我们原来的首领还给我们吧。”青蛙们喘着气又潜入水中。但这一回上帝不听他们的话了。

“我给你们的就是你们要求的,”他说,“这也许可以告诫你们,不要多抱怨。”

心灵感悟:

有时候,上天是很吝啬的。过多的抱怨会让我们失去很多美好的东西。所以,当你已经拥有了令人羡慕的幸福时,请记住:知足常乐。

完美的树叶

美美是个很漂亮的女孩儿,可是眼角旁边有一枚小小的红痣,在她白晳的皮肤上格外显眼。其实,这原本无伤她的美貌,但美美却不这么认为,也因此时常黯然神伤。她的朋友看到后,给她讲了一个故事。

一位方丈想从两个徒弟中选一个做衣钵传人。

一天,方丈对徒弟说:“你们出去给我挑一片最完美的树叶。”两个徒弟遵命而去。

时间不久,大徒弟回来了,递给方丈一片并不漂亮的树叶,对方丈说,这片树叶虽然并不完美,但它是我看到的最完整的树叶。

二徒弟在外转了半天,最终空手而归,他对师傅说:“我见到了很多很多的树叶,但怎么也挑不出一片最完美的……”

最后,方丈把衣钵传给了大徒弟。

听完故事后,美美若有所思,朋友对她说:“这枚小小的红痣也许让你白晳的脸庞看上去不完美,但在我眼里却让你又平添了一种独特的魅力。”

心灵感悟:

完美是相对的,为了寻求一片最完美的树叶,将会失去许许多多的机会。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

期望着一个尽善尽美的事物,常常会事与愿违,错过很多原本美丽的事物。

一样的开始不一样的结局

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又选出50位有犯罪纪录的人,分别去信给他们,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有两封回信给他的印象最深。一封来自白宫的一位著名人士,一封来自监狱的一位服刑犯人。他们谈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那位来自监狱的犯人在信中这样写道:

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的,大小各不同。我一眼就看见中间的一个又红又大,十分喜欢,非常想要。这时,妈妈把苹果放在桌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我刚想说想要最大最红的一个,这时弟弟抢先说出我想说的话。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

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把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励给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说谎。以后,我又学会了打架、偷、抢,为了得到想要得到的东西,我不择手段。直到现在,我被送进监狱。

那位来自白宫的著名人士是这样写的:

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的,大小各不同。我和弟弟们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这个苹果最大最红最好吃,谁都想要得到它。很好,现在,让我们来做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我们三人比赛除草,结果,我赢了那个最大的苹果。

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一个最简单也最重要的道理:想要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她一直都是这样教育我们,也是这样做的。在我们家里,你想要什么好东西都要通过比赛来赢得,这很公平,你想要什么,想要多少,就必须为此付出多少努力和代价!

心灵感悟:

生活是公平的,你付出了才会有收获,付出了怎样的行动,就会有怎样的回报。我们若要得到那个最大的苹果,就要付出与此相对应的努力,除此之外,另无捷径。

最动听的曲子

1983年春天,玛格丽特·派崔克抵达“东南老人中心”,开始了她的物理治疗的独立生活。当该中心员工米莉·麦格修将玛格丽特介绍给中心人员时,她注意到玛格丽特盯着钢琴看的那一霎那流露出痛苦的表情。

“怎么了?”米莉问。

“没什么”,玛格丽特柔声说,“只是看到了钢琴,勾起我许多回忆。”米莉瞥向玛格丽特残废的右手,默默聆听眼前这名黑人妇女谈起她音乐生涯的辉煌过去。

“你在这里等一下,我马上回来。”米莉突然插口说。一会儿,她回来了,身后紧跟着一位娇小、白发、带着厚重眼镜,并且使用助步器的女人。

“这位是玛格丽特·派崔克。”米莉帮她们互相介绍,“这位是露丝·艾因柏格。她也弹钢琴,但她跟你一样,自从中风后,她就没办法弹了。艾因柏格太太有健全的右手,而你有健全的左手,我有种感觉,只要你们互相合作,一定可以弹出好作品。”

“你知道肖邦降D调的华尔兹吗?”露丝问,玛格丽特点点头。

于是两人并肩坐在钢琴长椅上。两只健全的手:一只是黑色,有纤长优雅的手指;另一只手是白色,有短胖的手指——很有节奏感地在黑白键上滑动。从那天起,她们就一起坐在键盘前,玛格丽特残废的右手搂住露丝背部,露丝无用的左手搁在玛格丽特膝上。露丝健全的手弹主旋律,玛格丽特灵活的左手弹伴奏旋律。

她们的音乐曾在电视上、教堂里、学校中、康复中心、老人之家给许多听众带来快乐。坐在钢琴长椅前,她们共享的东西不只是音乐。除肖邦、巴哈和贝多芬的音乐外,她们发现彼此的共同点比想象的要多得多——两人都是很好的祖母和寡妇,两人都失去了儿子,两人都有颗奉献的心,但若失去了对方,她们什么也办不到。两人同坐在钢琴长椅前,露丝听见玛格丽特说:“我被剥夺了音乐,但上帝给了我露丝。”显然,这些年来她们并肩而坐,玛格丽特的某些信仰已经影响了露丝,露丝说:“是上帝的奇迹将我们结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