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
一般来说,工业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共包括九个方面:
(一)规模经济实力之衡量企业规模经济实力是企业经营规模、市场竞争能力的表现,反映企业在待业及国民经济中的位置和作用。衡量一个企业规模经济实力,主要有以下三项指标:
1.产品销售收入;
2.利润总额;
3.资产总额。
(二)企业经营能力之评价
评价一个企业经营能力的指标,主要有以下五个:
1.总资产周转次数=产品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平均余额。
这个指标反映企业资产总额的周转速度和营运状况。
2.存货周转次数=产品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这个指标反映企业存货周转速度。
3.应收账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4.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才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100%这个指标反映企业净资产的变动状况,是企业发展能力的集 中体现。
5.产品销售增长=(本期利润总额-上期利润总额)/上期利润总额×100%。
(三)盈利能力
盈利是投资者创办企业的初衷,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也是企业经营的目标和方向。盈利能力是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的集 中体现。
盈利能力主要有三项指标:
1.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这个指标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是评估企业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2.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100%。
这个指标反映企业出资者向企业投入的全部资本金的获得能力。
3.产品销售利润率=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收入×100%。
(四)偿债能力
企业偿债能力既反映企业经营风险的高低,又反映企业利用负债从事经营活动能力的强弱。
考察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主要有八项指标:
1.负债比率=期末负债总额/期末资产总额×100%。
这个指标主要反映企业的资本结构和整体偿债能力。
2.流动比率=期末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负债×100%。
这个指标主要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3.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100%。
这个指标反映了企业流动资产总体变现或近期偿债能力。
4.利息保障倍数=(利润总额+利息)/利息×100%。
这个指标反映企业盈利对利息的保障程度。
5.总现金流量比率=(折旧+净利润+其他偿债资金)/(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短期借款)×100%。
6.贷款按期偿还率=当期归还银行贷款数额/当期应归还银行贷款数额×100%。
这个指标反映企业归还银行贷款的能力和企业的银行信誉。
7.贷款利息按期偿还率=当期归还银行贷款利息数额/当期应归还银行贷款利息数额×100%。
这个指标反映企业归还银行贷款利息的能力和企业的银行信誉。
8.货款支付率=(期初应付账款-期末应付账款+本期外购货款)/(期初应付账款+本期外购货款)×100%。
(五)产业前景及分析
在衡量一个工业企业的产业前景及分析,评级专家主要考虑以下四个因素:
1.市场处于发展期、成熟期还是衰退期;
2.产业处于发展期、成熟期还是衰退期;
3.产业政策的支持度;
4.产业内部竞争情况及国际竞争力。
(六)企业基础素质
主要评价以下五项:
1.领导素质;
2.员工素质;
3.管理水平;
4.技术装备水平;
5.企业经济地理及政策环境。
(七)经营管理风险
主要包括企业制度、管理体制和管理风险;产品市场占有率、多元化经营、主要原料供应、产品市场销售和重大项目等方面的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
(八)企业未来发展
企业未来发展主要包括基建、技改投资规划、债务负担、发展速度和未来效益等。
(九)其他
其他因素主要考查以下三个方面:1.或有负债(contingent liability)情况;2.近年来重大投资项目经济效益;3.其他可能对公司的资产、负债、权益和经营成果中的一项产生显著影响的重大经济纠纷诉讼、经济处罚等。
二、指标系权数的确定
这套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共设定总分为100分,分布在0—100分之间。权数的确定采用国际上制订不确定性决策的通行办法———特尔菲法来确定。
各指标的权数分别为:
(一)规模经济实力11
1.产品销售收入4
2.利润总额4
3.资产总额3
(二)经营能力10
1.总资产周转次数2
2.存货周转次数2
3.应收账款周转次数2
4.资本保值增值率2
5.产品销售增长率1
6.利润总额增长率1
(三)盈利能力14
1.总资产报酬率5
2.净资产收益率4
(四)偿债能力35
1.负债比率10
2.流动比率5
3.速动比率2
4.利息保障倍数4
5.总现金流量比率6
6.贷款按期偿还率4
7.贷款利息按期偿还率3
8.贷款支付率1
(五)产业分析8
(六)基础素质8
(七)经营管理风险8
(八)未来发展
(九)其他
1.或有负债情况;
2.近年来重大投资项目经济效益;3.其他重大经济纠纷诉讼、经济处罚。
三、各指标标准值的确定及打分方法
在确定各指标的标准值时,一般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首先,尽可能采用国际标准,以便对不同时期、不同行业的企业进行比较。
其次,对于行业差别不大的指标,采用全社会统一标准;
第三,对于行业差别比较大的指标,采用行业标准。
在各指标的打分方法上,一般采取了“比率分析,功效记分,总分评定”的方法。所谓比率分析,是指指标体系中的每一个指标都采用比率性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所谓功效记分,是在选定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每一个指标都确定一个满意值和不允许值,然后以不允许值为下限,计算各指标实际值实现满意值的程序,并转化为相应的功效分数。
指标的功效分数=(指标的实际值-指标的不允许值)(指标的满意值-指标的不允许值)
将指标的功效分数乘以该指标的权数,即可得到该指标的评价得分。
所谓总分评定,是按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序不同,给出相应的标准分(即确定各指标的权数),然后按照企业的各项指标实际值与标准值差异的大小,分档记分,各指标得分之和即为总分数。
在实际评价时,将以上三种方法结合在一起,在给定权数的基础上,将每年指标的满意值和不允许值细分为许多档次,每一个档次确定一个基础分和一个功效比率分,然后按照功效分数计算法计算落入不同档次的实际值的得分,其公式为:
指标得分=指标功效分数×功效比率分+分档基础分。
最后将每个比率的得分进行汇总,即得出企业信用综合评价的总分。
具体分档和打分计算如下:
(一)规模经济实力(行业)
满意值为被评企业的行业平均值的1.5倍,不允许值为被评企业的行业平均值的0.2倍。对于落入不同区间的实际值,可按下面公式打分:
1.产品销售总额
(1)实际值≥行业平均值的1.5倍,得4分;
(2)实际值在行业平均值至行业平均值的1.5倍之间,得分应为:(实际值-行业平均值)/(行业平均值的1.5倍-行业平均值)×1.6+2.4;
(3)实际值在行业平均值的0.2倍至行业平均值之间,得分应为:(实际值-行业平均值的0.2倍)/(行业平均值-行业平均值的0.2倍)×2.4;(4)实际值≤行业平均值的0.2倍,得0分。
2.利润总额
满意值为被评企业的行业平均值的1.5倍,不允许值为被评企业的行业平均值的0.2倍。对于落入不同区间的实际值,可按下面公式打分:
(1)实际值≥行业平均值的1.5倍,得4分;
(2)实际值在行业平均值至行业平均值的1.5倍之间,得分应为:(实际值-行业平均值)/(行业平均值的1.5倍-行业平均值)×1.6+2.4;
(3)实际值在行业平均值的0.2倍至行业平均值之间,得分应为:(实际值-行业平均值的0.2倍)/(行业平均值-行业平均值的0.2倍)×2.4;(4)实际值≤行业平均值的0.2倍,得0分。
3.资产总额
满意值为被评企业的行业平均值的1.5倍,不允许值为被评企业的行业平均值的0.2倍。对于落入不同区间的实际值,可按下面公式打分:
(1)实际值≥行业平均值的1.5倍,得3分;
(2)实际值在行业平均值至行业平均值的1.5倍之间,得分应为:(实际值-行业平均值)/(行业平均值的1.5倍-行业平均值)×1.2+1.8;
(3)实际值在行业平均值的0.2倍至行业平均值之间,得分应为:(实际值-行业平均值的0.2倍)/(行业平均值-行业平均值的0.2倍)×1.2+1.8;(4)实际值≤行业平均值的0.2倍,得0分。
(二)经营能力
1.总资产周转次数
满意值为被评企业的行业平均值的1.5倍,不允许值为被评企业的行业平均值的0.2倍。对于落入不同区间的实际值,可按下面公式打分:
(1)实际值≥行业平均值的1.5倍,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