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曾国藩那些事儿
19671700000047

第47章 天国覆灭(1)

绝不退兵

对湘军雨花台大营轰炸了46天之后,湘军大营依然岿然不动,李秀成只好垂头丧气地退回天京城。

李秀成前脚退回天京,曾国藩后脚就派人送来急信,命令曾国荃立即以追剿退兵为名退出天京雨花台。

因为在曾国藩看来,李秀成一次率领20万大军前来对付湘军两万,曾国荃能够逃过这一难纯属运气好。但是一个人不可能永远都运气好,所以为了安全起见,曾国藩极力劝说曾国荃赶紧退兵,而且退路曾国藩也已经为他策划好了。

将雨花台大营湘军兵分两路,一路由湘军老幼病残人员组成退兵至金柱关,暂时修养、整顿;一路由精锐部队组成,假装追剿太平军散落部队至大官圩、小丹阳一带,先与鲍超部东路军取得联系,保障彼此的安全。

等到招募的新军练成之后,再同鲍超部齐头并进。曾国荃部湘军由高淳、东坝、溧阳挺进宜兴,鲍超部则由建平、广德开赴长兴。两军分别以金柱关和芜湖为后方基地,保持100里以内的距离,呈平行线的形式递进,同时水师从丹阳、石臼、南漪等湖,保持10里左右的距离尾随。这样一来,就算太平军再来攻打也不会因此断了后路,如果太平军退回天京城不再前来攻打,那么两支湘军就可以步步为营,依次逼近天京城,这样湘军攻打天京的胜算就会相对变大。

这个退兵策略和进军策略,看上去的确要比曾国荃现在孤军进驻雨花台前要好很多。但是这只是曾国藩的一相情愿,曾国荃是否会听从他的命令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自从曾国荃投笔从戎,在他所参加的每一场战役之中,他从来都只懂得进攻不懂得后退,当然这次也不例外。虽然曾国藩的想法很好,可是到了他老弟那里,他那一套稳扎稳打的作战方针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所以当接到哥哥一封又一份急信以后,曾国荃没有一点想要退兵的意思,而且在雨花台大营里,大部分的湘军将领们都不愿意就此退兵。对于他们来说,连太平天国现在最牛的忠王拥兵20万都没能打垮他们,说明他们还是有实力拿下天京城的,要是拿下了天京城,他们不仅可以抢获大量的金银财宝,还将会加官进爵,所以他们不愿就此退兵。遇上这么一个倔犟的弟弟,曾国藩真是被他逼得没有办法,无奈,为了寻找一些心理安慰,同治二年二月二十九日,曾国藩决定从安庆动身前往天京雨花台大营巡察。

一个月后,曾国藩来到了雨花台湘军大营,虽然看着巍峨的天京城曾国藩不免从心底犯怵,但是当他看到雨花台大营外遍地的壕沟和湘军坚固的营墙时,心里还是踏实了很多,原来雨花台湘军大营并没有他想象的那样脆弱,自己的九弟多少还有几把刷子。

尽管如此,曾国藩还是不放心。因为在经历了湘军一次又一次的以少胜多的作战以后,曾国藩的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脆弱,他再也承担不起像当年驻军九江和安庆时的困顿和潦倒。他更渴望所有的事情都能以一种更加稳妥、更有把握的方式来解决,他再也不想一个人在无法释怀的压力下痛苦地活着。

在巡视了雨花台湘军大营以后,曾国藩觉得虽然湘军可以自保,但是如果想要攻下天京城,湘军的把握可就不大了。所以,湘军还需要进一步扩军来充实雨花台湘军大营。

于是,曾国藩以帮助解决政务为借口,含蓄地请求清政府发兵天京,帮助湘军攻打天京。但是,接到曾国藩的奏折,朝廷没有说派兵,也没有说不派兵,而是当此事从来没有发生过,不了了之。

按理说,清政府发兵支援湘军也是应该的,可是,清政府为什么会对曾国藩的求助视而不见呢?

如果我们加以分析就不难发现,清政府对待湘军的态度一直都很模糊,既表示重用湘军,却又不管湘军内部的事情。因为清政府很清楚,湘军顾名思义是以湖南人为主的一支军队,他们大多是汉人,而自从大清入关以后,满汉臣子不合,政府重满轻汉是由来已久的事实。现在大清政权不稳,清政府表示重用汉人纯属形势所逼,他们本质上还是偏向满人的。

就像两个孩子打了架一样,其中一个孩子的母亲刚好赶到看见了,可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这位母亲只能批评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不能去教训别人家的孩子,否则就会有人说她护短。而事实上这位母亲又何尝不想护短呢?只是她这种想法只能藏在心里。

大清当时对待湘军的态度就是如此,虽然很不希望汉人手握兵权,很不希望汉人的军队独领风骚,但是有什么办法,谁让他们自己的清军战斗力差呢?所以,清政府只能重用湘军,但是在他们的内心里却不希望湘军继续扩大,所以清政府现在要做的就是,既表示支持湘军,又不能把自己的军队调过去。一来保持实力。因为清军是一支绝对服从大清政府的命令、不会轻易造反的部队,他们永远都是清政府最忠实的将士,清政府绝对不愿牺牲他们。二来让湘军跟太平军相互消耗。如果太平军胜利了,那么清政府还可以联合外国列强继续对之进行剿杀;如果湘军胜利了,那么清军就可以作为牵制湘军的一支军事力量。

所以,清政府不会轻易调兵前去天京送死,对于这一点曾国藩自己应该也很清楚,所以,清政府对他的要求没有回复时,他也就没再不识趣地要求。

但是,湘军只有扩充实力、增加人数才有能力与天京城守军抗衡,怎么扩充实力?靠清政府是永远不可能的。曾国藩早在办团练之初就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到什么时候,永远都只能靠自己。

于是,曾国藩一面调李续宜的部下萧庆衍、毛有铭以及叛军韦俊部15000人奔赴天京雨花台,一面加紧招募新军,从而将准备进攻天京城的湘军部队很快增加至5万人。

5万人虽然不算太多,但是跟以前相比,湘军人数增加了一倍多,这多少也给了曾国藩几分信心。于是,同治二年五月,曾国藩决定对天京城发起第一轮攻击,首先给太平军来个釜底抽薪,调鲍超率军攻占浦江,随后与水军联合攻下由太平军坚固防守的九洑洲,切断天京城与其下游的唯一通道和粮食供应线。

这样一来,虽然天京城还有一些小道可以和下游取得联系,但是想要通过这些小道运输粮食,已经是不可能的了。看来,离天京城断粮的日子不远了。

想到此,曾国藩一定异常兴奋,只是当时他并没有预测到,虽然天京城很快就会断粮,但是湘军的处境也并没有随着天京城的断粮而好转。

吃饭是个大问题

从曾国荃率湘军主攻部队进驻雨花台到曾国藩命鲍超截断天京城的粮食供给,差不多已经一年多过去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对外,湘军抵住了李秀成部20万大军的进攻;对内,湘军却越来越对付不了自己的肚子问题了。

晚清末年各地自然灾害不断,庄稼连年歉收,又恰逢兵荒马乱,各地的青壮年不是去造反了就是被招去打仗了,留在家里种地的也就只有老弱病残孕了,而江浙一带又战争不断,新种到地里的稻米还没有成熟就被各路军的战炮给轰炸得无影无踪。因此,粮食很快就成了江浙一带最紧缺的东西了。

其中,在天京附近的徽州、宁国、太平等各地最为严重,因为这些地方以前被太平军占据,现在由湘军把守。太平军在的时候,他们想要长期占据这些地方,所以比较注意生产劳动,百姓最起码还能下地干活。现在湘军驻守,他们的目的是要攻打天京,所以他们根本不在乎狂轰滥炸会不会影响到百姓的生活,会不会炸毁还未收割的粮食。

再加上曾国藩一直以来都在致力于扩大湘军,随着湘军人数的增加,要吃饭的嘴无疑也增加了不少。到同治三年,由曾国藩统领的湘军人数已经增加至12万之多,由他直接发粮的湘军增至10万。

如果按照每人每天一斤五两粮食的话,那么每天曾国藩就得发放15万斤粮食。15万斤粮食要是堆起来的话,差不多也能堆成一座小山了,而现在又恰恰最缺粮食,这么多粮食让曾国藩去哪里弄呢?

而且,不仅湘军要吃饭,各地的军民也要吃饭,这样一来,粮食的价格也就急剧上涨,原本1000文铜钱(相当于现在200元人民币)就可以买到一石大米(200斤),现在却要7000文铜钱(相当于现在1400元人民币)才可以买得到。米价相当于涨了6倍,成了以前价格的7倍,通货膨胀率高得吓人。

如果按1000文铜钱兑换一两白银来计算,那么湘军每天要吃掉多少白银呢?可是,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更何况湘军又不是天天闲着没事干,饥一顿饱一顿的无所谓,他们时刻都要保持备战状态。吃饭问题解决不了,谁还有心情打仗呢?

再说了,自从同治元年五月以后,长江沿岸就开始闹流行病,那时感染了疾病无药可治至少还能吃上饭,就算病死了还可以做个饱死鬼。而如今呢?头一天晚上还可能是个健康的大活人,第二天早上就有可能永远都醒不来,饿死了!

原本能够参与攻打天京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现如今看着湘军内部的惨状,不免会让曾国藩想起当年被困在江西九江时的悲惨岁月。不过让曾国藩感到欣慰的是,和那时相比,他现在手握东南各地实权,而且周边个省的当权者大多和他关系都不错,还有一部分是他的学生和幕府。

所以最初意识到粮饷短缺的状况时,曾国藩并不像当年在江西九江时那么绝望,因为他早已为解决湘军的粮饷问题作好了铺垫,可是他先前为湘军所作出的努力,在这个人人都吃不饱的年月,是否还能派得上用场呢?

我们先把镜头移向天京附近的上海,看看那里的情况怎么样。

李秀成退出上海以后,虽然上海也受到了当时长江沿岸粮食短缺的影响,但是上海局势还算稳定,淮军的粮饷还可以保障。所以曾国藩想当然地认为,李鸿章一定会向湘军伸出援助之手。

的确,在曾国藩一封书信送到李鸿章手里以后,出于师生情义,也出于李鸿章对湘军的感情,很快派人送来了一些大米。李鸿章的义举的确让曾国藩激动不已,可是等他打开米袋子准备发粮的时候,让曾国藩更激动的事情发生了。

从本质上看,这确实是一堆大米,只是这堆大米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的“青春期”早过了,这是一堆彻头彻尾地发了霉的陈米。看到这一幕,曾国藩的心情何止是气愤呢?他感受更真切的应该是心痛,这就是自己的得意门生对自己的回报!

文人从来都是喜欢多愁善感的,更何况曾国藩又是一个特殊的文人。他不仅拥有文人的气质,还要承受武将的压力,太多辛酸的经历已经让他失去了太多气愤的激情,现在的他更像是一潭深水,深流劲涌,波澜不惊。

可是他的弟弟却没这么好的脾气,曾国荃听说此事以后,便大发雷霆。他表示要让这批粮食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可是这样一来,不仅会让李鸿章面子上过不去,还可能导致曾国藩以后不好再向李鸿章求助的结果。

所以,他不能这么做。于是有人提出,可以把这批粮食卖给灾民再拿卖粮的钱,购买好米,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上诉两方面的弊端,还可以达到借米的目的。就这样,李鸿章送陈米的事情才不了了之。通过这件事,曾国藩又明白了一个道理:“秀才人情纸半张。”可是,大家都很清楚,人要是活到连饭都吃不上的时候,还有谁会和你讲什么人情呢?用良心谴责这些人吗?别做梦了,良心向来只能用来谴责有良心的人,没有良心的人是不会受到任何谴责的。因为良心是一个人内心的东西,不是别人想当然就能得到的东西,所以,要喂饱自己的肚子,只能靠自己!

借粮没人肯借,要粮更不会有人愿意给。那么好,大活人还能让尿憋死吗?当兵的有的是力气和胆量!不给,那就抢吧,抢谁的,乡绅地主吗?这些人可都不好惹,惹恼了还可能有麻烦。那就老太婆吃柿子,挑软的捏吧,谁软?手无寸铁的百姓最软、最好欺负。

一时间,天京城外,湘军雨花台大营周边的百姓就成了湘军蹂躏的对象。大白天湘军就敢成群结队地打家劫舍,不是抬走了东家正在火上煮饭(稀饭)的锅,就是拖走西家还怀着身孕的媳妇。

有人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跑到主帅曾国荃那里去告状,可是告状有什么用?

上梁如果是正的,下梁还会歪吗?这个跑去告状的人一定脑袋缺根筋,难道他不了解湘军的状况吗?原来这个人叫赵烈文,他经人推荐加入湘军以后,就一直扮演着曾国藩幕府的角色,他对曾国荃的领兵策略还没弄太明白。

让我们帮他一起回顾一下曾国荃的作战史吧,当年曾国荃带兵攻下吉安,烧杀抢掠;攻下安庆,烧杀抢掠,嗜杀嗜抢早已成了曾国荃率领的湘军的一贯作风,如果这次能够顺利攻下天京城,烧杀抢掠也是必然的。

只是现在天京城久攻不下,湘军眼看要断粮,趁着自己还有碗稀粥喝,还有点力气,先抢点再说,就成了大部分湘军的共同心理,也成了曾国荃默认的合法政策。

所以,当天京城内部因为缺粮而放出了一批妇女儿童时,这些人就无异于羊入虎口了。湘军没有因为他们手无寸铁,没有反抗能力而放过他们,而是统统截获,年轻漂亮的拖回营帐强暴,老弱病残的统统杀掉。

如此没有人道的祸害百姓,时间长了肯定要闹出乱子的,要知道人民大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曾国藩应该很明白这个道理,所以,靠烧杀抢掠蹂躏百姓不是解决湘军问题的最佳途径,现在曾国藩要做的应该是尽一切可能地争取到粮饷。

可是这粮食是说争取就能争取得到的吗?但是,为了10多万湘军战士,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曾国藩都必须去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