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曾国藩那些事儿
19671700000041

第41章 异动(3)

于是,恭亲王就以奔丧为名来到了承德,一进避暑山庄的大门,恭亲王不是满脸惆怅而是满脸堆笑地向肃顺等人道喜,恭喜他们荣升襄赞王大臣,并表示自己举双手赞成由他们出来主持朝政。

因为恭亲王现在还不能确定李莲英到底是谁派来的,他必须对8位顾命大臣做出友好的举动,一来可以探视一下他们是否有除掉自己的意向,二来可以为自己进见两宫太后作掩护。

看着肃顺等人满眼含笑的表情,恭亲王得知,李莲英不是他们派出去的,现在只有一个可能,就是两宫太后在向自己求援。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见到她们。关于恭亲王与两宫太后见面的介绍,一直以来存在着两种说法,一种是《清史录》中记载,恭亲王经8位顾命大臣同意争取到了和两宫太后见面的机会,而他们的会面限时两个小时。另外一种记载是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介绍的恭亲王打扮成萨满僧人混进了太后宫秘密与两宫太后进行了一次长谈。

然而事实又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只能猜测。我个人更倾向于相信第二种记载,因为,如果肃顺等人不愿意让恭亲王与两宫太后见面的话,为什么又要允许他们会面见两个小时呢?两个小时对于密谋一件国家大事来说是短了点。

可是,两个小时可以做很多事,如果恭亲王和两宫太后都有联盟的意思,那么他们只需交换一下信件,一个眼神就可以把各自的意思说明白。

相反,肃顺等人如果不介意恭亲王与两宫太后会面,那么又何必限定时间呢?人家叔嫂说会儿话,肃顺等人都要管,这是不是管得宽了点呀!这么做多少都会让恭亲王感觉有一种探监的感觉呢?

这就很可能会引起恭亲王对肃顺等人的戒备心理,他肯定会想,即使他不采取行动,那么到了北京肃顺等人肯定也会对他下手或是限制他的自由。所以,肃顺等人对恭亲王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也促成了帝后势力和帝胤势力的联合。

可是,现在是在承德,到处都是肃顺的人,即使恭亲王有什么不满也只能学曾国藩打脱牙齿往肚子里吞。

忍耐有时候是很有必要的,为了获得自己最后想要的东西,装孙子有什么呀,让对手得意一会儿有什么呀,就像韩信一样受点胯下之辱有什么呀!身上又不会掉下两斤肉,尊严是什么?最终的失败者是没有尊严可谈的!只有笑到最后的人,才有资格谈尊严!

所以,恭亲王现在要做的就是说好话,装孙子,让对手得意,从而为自己发动政变赢得时机。

彪悍有力的一方

肃顺等人到底有多大能耐让恭亲王这么抬举他们呢?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八位顾命大臣都是些什么人。

八位顾命大臣包括:恰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肃顺、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

其中,载垣、端华、肃顺、景寿这4个人都是宗室贵族和军功贵族;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4人是军机大臣,此外肃顺本人身兼数职也属于军机大臣。

下面我们来一一介绍一下八位顾命大臣的简单情况。

载垣,康熙爷十三子怡亲王允祥的第五个孙子,世袭王爵,可以说是一个出身很牛的人。道光时,任御前大臣,后咸丰继位,为宗人府(管理皇室宗族事务的机构)宗正(相当于皇室内廷主管),就是皇帝家的主管,统领皇家侍卫队和仪仗队的兵权。咸丰帝逃往承德时,就是由他负责保安工作的。

端华,他是清朝开国大臣舒尔哈齐的儿子。郑亲王济尔哈朗的后代,大清的江山有一部分是他的祖宗在马背上打下来的。道光年间世袭了郑亲王的爵位,任御前大臣。咸丰继位后,被封为步兵统领、九门提督,北京城的把门的护卫军都归他管,所以,谁要进北京城得先给他打招呼,可是当时他离开了北京,就造成了阎王不在小鬼称王的局面。

肃顺,端华的亲弟弟。道光时为皇家警卫队的从二品官员。咸丰继位后,由护军统领,提升为御前侍卫,兼任左都御史、理藩院尚书、都统,后任御前大臣、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大学士、署领侍卫内大臣,实际持有兵权的职位是大清向导(侦察队)事务大臣。看来肃顺应该是一个很警觉的人,否则怎么当大清侦察队的一把手呢?

景寿,他的先祖明瑞在乾隆时进攻缅甸有功被封为一等诚嘉毅勇公。不过后来,景寿的哥哥世袭了爵位,可是他哥哥偏偏又死得早了,所以,景寿就顺理成章地世袭了爵位。咸丰时,任御前大臣,也是恭亲王的妹妹固伦公主的老公,算起来应该是恭亲王的妹夫。可是真要是打起仗来,别说是妹夫了,恐怕连亲兄弟都有可能会反目成仇。

穆荫,满洲正白旗人,担任军机大臣、兵部尚书(国防部长)等职位。匡源,道光年间的进士,军机大臣,没有实际兵权。杜翰,咸丰帝的老师杜受田的儿子。因咸丰感激恩师,于是就任命杜翰为军机大臣,他曾因力驳董元醇请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而受到肃顺等人的赞赏。焦佑瀛,道光举人,军机章京、军机大臣,没有实权,完全是肃顺的依附。在这8个人当中,肃顺是咸丰帝生前最器重的大臣。他曾经因为手段强硬地处理过科场舞弊案和户部贪污案而得到咸丰帝的青睐,当然也是朝廷上下官员巴结的对象。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虽然这八位顾命大臣看上去人数不少,可是实际上他们都属于一个势力集团,而这个势力集团的核心就是肃顺,这个势力集团跟慈禧他们孤儿寡母比起来实力要雄厚得多。

而在咸丰帝封他们八个为顾命大臣的时候,又是怎么考虑的呢?顾命大臣为什么封的是八个而不是两个或是三个?

如果我们翻阅一下大清以前的历史,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其中的含义。例如,在顺治帝驾崩以前,为自己的继承人挑选的议政大臣有四个,他的目的就是通过四个人辅佐新帝,同时也让他们彼此牵制,以防权力过于集中。由此看来,咸丰帝当时封八位顾命大臣的出发点是好的,他的目的也同顺治帝一样,是为了避免一位或少数大臣专权的可能。不过,咸丰帝是一个很好的理论家,却不是一个很好的实践家,他没有经过调查研究就主观地封了他们八位为顾命大臣,而实际上,他们八个人其实都是用一个鼻孔出气,跟一个人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

从现在他们对待两宫太后和恭亲王的态度上,我们很容易就能预测出,咸丰帝的这一失误很可能会造成肃顺将来独霸朝纲。

对于这一点恭亲王也早就看出来了,但是为了自己心中藏着的秘密,他必须表现出对肃顺的支持,让肃顺等人放松对他的警惕。

如果他同两宫太后密谈了两个小时之后匆匆离开了承德,很容易引起肃顺的疑心,因为他们彼此心里都“图谋不轨”,肃顺想专权,恭亲王也想霸政,他们现在对风吹草动什么的都相当敏感。所以恭亲王不能表现出任何的异常,所以,他得留下。

于是,恭亲王又在承德待了六天,在这六天里他不是天天忙着哭先帝,而是忙着跟肃顺他们套近乎,没事就跑到肃顺那里表表忠心,或是拍着胸脯说说大话,以后肃大人有什么让我效力的,我一定肝胆相照、肝脑涂地……但是,恭亲王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很清楚自己得赶紧返回北京,接下来还有一场危机四伏的事情等着自己去做呢?

做好了,自己从次以后就可以成为在朝廷上说话有分量的人;做不好,恐怕连自己这颗脑袋都保不住了,所以,他得尽快回去作准备。

上场之前的准备

恭亲王在回京的路上想了很久,既然自己决定要同两宫太后一起发动政变,那么,自己拿什么发动政变?怎么发动政变?两宫太后又被肃顺等人看守着,现在能够把握这场政变主动权的人就只有自己?

那么,自己接下来要做的是什么呢?如果要发动一场政变最需要什么做后盾呢?

对!军队,如果没有军队,发动政变只能是对自己生命不负责的一句玩笑话;有了强大的军队,别说发动政变,就是你想把北京城掉个个儿,谁也拦不住你。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没有军队基础的政治是无力的、虚弱的,所以,恭亲王现在要做的就是拉赞助、找军队。

军队到哪里找?大清还有多少军队可供他调遣?我们不妨先来看一看当时大清的军队势力。

当时大清的兵力主要包括,八旗军、绿营军和湘军。绿营军腐败过度根本没有战斗力,可以排除不加考虑。湘军很牛,也很远,远水解不了近渴,怎么办?只能巴结八旗军。而在此时,手中握有八旗军兵权的人有三个,僧格林沁、胜保和醇郡王奕。

其中,醇郡王奕是恭亲王的七弟。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所以,争取到他,对恭亲王来说易如反掌。

但是,只有一支兵力是远远不够的,不要忘了他们要对付的敌人是手握朝廷大权的8位顾命大臣。所以,很有必要将前两个人也拉拢到自己的队伍当中来,然而这两个人是否会像醇郡王奕这么好争取呢?

这,就要看恭亲王的本事了!人都是有缺点的。经过一番考虑,恭亲王很快找到了切入点。

原来,肃顺一直以来都主张重用汉臣,特别是那些像曾国藩这样的汉臣,他觉得自从清朝入关以后,八旗军的战斗力一直在下降,现在只能重用汉兵。

他曾多次为了给湘军筹集粮饷建议咸丰帝从八旗军和绿营军中节省开支,苛扣粮饷,从而跟八旗军和绿营军结下了仇恨。如果他们独霸朝政,那么八旗军和绿营军的日子就会更加难过。

既然他们之间的缝隙这么明显,那么恭亲王还等什么呢?离间计这时不用更待何时!

于是,恭亲王招来二人一番密谈之后,三人很快达成共识,既然大家都同意入伙,那么就各自回到各自的位置上待命吧。接下来,他们要做的就是等待他们的猎物上钩。

肃顺会这么容易就上钩吗?不要忘了他以前是干嘛的!在大清警卫队混过几年,现在又是大清侦察科的一把手。我不知道,肃顺是否擅长玩谍战,但是我敢肯定反侦察能力他还是有的。

所以,肃顺早在恭亲王前去承德奔丧之前,他就曾派了王闿运南下搬兵去了,搬兵可不是一件小事,王闿运是谁,肃顺为何要派他去找曾国藩?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王闿运同志。

王闿运,男,生于1833年,湖南湘潭人。一看就知道,他是曾国藩的老乡,也是老熟人(曾经在曾国藩幕府做过师爷),所以,肃顺派他去,首先考虑到的可能就是混个脸熟。

此外,王闿运是个才华横溢的文人。虽然他一生没有做过多大的官,但他的才识还是不可埋没的。或许光说他的名字大家对他都不熟悉,但是要提到齐白石,或许没几个人不知道的,他就是齐白石的老师。

可能这也是肃顺派他来说服曾国藩的一个原因,因为曾国藩也是一个文人,两个读书人才有共同语言!谈起话来才觉得亲切,再加上肃顺向来对湘军就有知遇之恩,如果不是肃顺一直在咸丰帝面前吹耳边风说必须重用湘军之类的话,湘军怎么可能有今天呢?

思前想后,肃顺都觉得拉拢曾国藩根本不是问题,如果他要独揽朝政,曾国藩一定会举双手支持他。

好了,现在先皇死了,大权交给自己了,两宫太后都还听话,小皇上更是无话可说,恭亲王又表明了会支持自己主持朝政,曾国藩的湘军又是我的人(他自己这么认为),我还有什么好愁的呢?!

还是多想想,回京以后,怎么风光吧!但是,肃顺高兴得太早了一点,因为他根本不了解曾国藩,而且在曾国藩看来,报恩的方式有很多种,以“身”相许或是以“命”相许都不是曾国藩的风格。

曾国藩认为只有保住湘军,把湘军发展壮大,为湘军找到一条光明大道,才是报答所有对湘军有恩的人的最好方式,所以曾国藩选择按兵不动。

事情发展到此,我们就不难看出,争权的双方势力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方处于主动,一方处于被动;一方在明,一方在暗;一边准备充分,一边毫无防备。

局势明显有利于前者,不利于后者,然而事情会毫无意外地就这么发展下去吗?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继续探讨一下。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帝后势力和帝胤势力已经接上了头,还成功地拉到了赞助人;朝臣势力,因为盲目自信、乐观疏于防范正在陷入危机。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八位顾命大臣都不是吃素长大的,从对他们八个人的介绍中,大家就可以总结出,载垣、端华和肃顺手中当时都有一定的兵权,据《清史录》记载,他们的兵力加到一起有六七万。虽然这些人跟驻守北京的八旗军比起来人数较少,但是,如果有什么突发事变,用他们来保命应该没有多大问题。可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有兵在自己手里握着就怕你不去用,或是用错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