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打不骂教孩子的50个细节
19671400000011

第11章 注重生活细节——别人的东西不要随便动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烦恼:孩子在外面特别喜欢随手动别人的东西,如上亲戚家随便翻抽屉;随便动书柜里的书籍,甚至是一些贵重的东西;有时即使父母在旁边提醒,但孩子还是我行我素、想动就动,有时甚至不小心损坏了别人的东西,给大人们造成尴尬。李江最近有点烦,因为他10岁的儿子庆庆就是走到哪里动到哪里,到姑姑家弄坏了姑父的一个贵重的根雕,到奶奶家弄坏了爷爷收藏的一幅古画……对庆庆随手就动别人东西的习惯,李江和妻子没有少教育他,但他就是不改。李江拿他没有办法了。

一次,李江带儿子庆庆到一位从事植物研究的朋友家里玩。到朋友家后,庆庆见到处都挂着植物的标本,既觉得新鲜又觉得好奇。庆庆趁爸爸和主人聊天的时候,偷偷地溜进了主人的书房,因为他想起了爸爸在路上对他说的那句话:“到了叔叔家后,你不能随便乱动,特别是叔叔的书房,那里的标本都是极为珍贵的。”

“哼,不让我动,我偏要!”庆庆边想边不停地翻动挂在墙上的各种标本,没想到动作太大,他竟然把一个标本折断了。这时,正好主人和爸爸也来到了书房,他们看到折断了的标本后,主人脸上满是痛惜之情,但他没有指责庆庆,而是默默地收拾被庆庆弄乱了的标本。

李江见状,心里更为过意不去,他责备庆庆道:“你怎么这么不守规矩!不是说过不要到处乱动吗?你知道叔叔收集这些标本花费了多少精力吗?”

“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一些花花草草吗,就是都弄坏了,也值不了几个钱!”庆庆的一番话,让李江和他的朋友瞠目结舌。特别是李江,他觉得尴尬之极,却又无可奈何,从那以后,他只好尽量少带庆庆去亲戚、朋友家了。

显然,李江这种消极的做法是不正确的,他应该更积极地帮助庆庆改掉喜欢随便动别人东西的毛病,这样才能帮助庆庆逐渐克服自己的不足。

“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够随便动。”在成人的世界里,这是一条人尽皆知的简单道理。但是,在孩子的生活领域中,他们有时还分辨不出“我的”与“不是我的”,哪些东西能动,哪些东西不能动。因此,这就需要父母在生活中帮助他们、教育他们,使孩子明白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随便乱动,特别是到亲戚家做客,或到同学家玩耍时,未经主人同意,不要动主人家的东西,即使经过同意,也要小心谨慎;否则,随便乱动东西或损坏了物品,都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而一个随便动别人东西的人,走到哪里都不会受到欢迎。

但是,青少年由于年龄及发展阶段性的关系,还未完全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特点,加上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常常无法克服“看到什么,就想亲手摸一摸,仔细看一看”的欲望,因此在公众场合或别人家里时,只要看到自己喜欢的,或是好奇的东西,他们就会伸手去动、去摸、去翻。

在生活中,当你发现自己的孩子也像庆庆一样,喜欢随便动别人的东西时,切不可等闲视之,而应该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能随便动他人的东西,以及这样做会出现什么样的不良后果等,当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后,就会逐渐克服随便动别人东西的毛病。

教子心经

1.教育孩子不要我行我素

每个孩子都是极富个性的,不可能什么都按照大人的意愿去行事,因此,父母在给孩子充分自由的同时,也要让他受到一些必要的制约,这样孩子在个性得到发展的同时,也能够明白什么东西能够动、什么东西不能动这一简单的处世法则。如果放任孩子不管,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受到必要的制约,那么他就会养成我行我素的习惯,就不会遵守任何规则,想在什么时间做什么就做什么,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也不考虑那件事情能不能做。显然,这样的孩子是会给自己和他人造成很多麻烦的。而但凡一个习惯的养成,都是从小开始的。所以,为了避免孩子养成我行我素的习惯,父母就应该尽早帮助孩子掌握一些在社交场合的技巧,如没有主人的同意,不要随便动东西,特别是那些贵重的物品;在受到邀请欣赏主人收藏的某件物品时要小心,不要随便用手去触摸等。

2.父母不要随便动孩子的东西

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自己也要那样做,才能用“身教”去感染孩子。如父母希望孩子在外面不要随便动别人的东西,则自己在外面也不要随便动他人的东西,在家里也不要随便动孩子的抽屉。如果父母本人喜欢在亲戚和朋友家这里翻翻、那里摸摸,孩子也有可能模仿父母的行为,并进而养成一种不好的习惯。

3.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当父母发现孩子有喜欢随便动人东西的坏毛病时,如果一味用强制的手段去管教孩子,则有可能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还可能故意和父母对着干,因此,教育孩子时一定要讲方法。如父母带着孩子上亲戚、朋友家时,发现孩子对某种物品感兴趣,父母要先告之主人,征得对方的同意后再和孩子一起观看、欣赏。这样就能避免孩子一个人的时候,由于没有约束而随便动手的坏毛病。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中国民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