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以行代言的答复
不以言语答复,以行代言,也是一个辅助的语用策略。在某种情形下,有声回答反而是不自然的,多余的,堵塞情感交流的,置对方于不利地位的。
语境:车间如同一个大蒸笼,工人在里面如同洗桑拿浴。吴景春:(对一个年轻工人)热不热?被问的年轻工人,脸上横的竖的净是黑道道,朝吴笑了笑。
(王天一,“记柴油机生产专家吴景春”,1994)
可以代言的行为太多太多,中国人通常见的是,摇头代替否定,点头代替同意,摆手、摇手、招手、愤怒、皱眉、张开嘴巴、转过脸去、抬脚就走、拍拍口袋、摸摸脑瓜子、挠耳朵、眨巴眼睛、耸耸肩膀如此等等,都可以代表相应的言语行为,不必一一列举了。
十二、禅宗公案极端手段与机巧策略
禅门对话中采取的一些极端手段与机巧策略,前者已不为现代人所用,后者在一些高层次的对话里仍不时可以听到。但考虑到语用策略应是描写性质,我们应该描写它。作为一个文化形态,也应该记录下来。
这些现代常人已不用的手段,在禅宗接人(向人传道)时,多少年来,都是流行的,常用的。用禅门的话便叫“种种方便作略”(林新居,1994)。这就是说,它们是为了顺畅地达到谈话目的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因而理所当然地应该被视为语用策略。禅宗里生出这样一些极端手段,是由它的目的与性质所决定的。禅门认为,如想“见性成佛”———成佛与否不在修炼的形式上,而在本心、内心的体验上———三个少不得的条件是:“不立文字”(不在文字上头立而在本性上立)、“教外别传”(除了教说之外所传授的特别传承法)与“直指人心”(直接深入心灵上启悟)。与这三个条件相适应,那些特别手段便应运而生了。上面说的棒、喝、拂、杖、翻字诀等方便作略,都是为了扫除文字障碍,是流自内证的正觉心源。
第一个方面,这些极端手段是:喝、棒(打)、拂、杖、烧(焚)、翻字诀等等。
喝,是禅家宗匠接人的方法之一,不正面回答,却大喝一声或几声,用它来打破学人的黑漆桶。如“临济四喝”,是有名的临济义玄禅师指导修行者的手段。
棒,也是接人方法之一,棒打也。
临济有一天问黄檗:如何是祖师西来意?黄檗便打。如是三问三度被打。临济去问大愚禅师,才悟出黄檗用意,回到黄檗处,再问黄檗,黄檗欲打,现在临济有了敏捷的机锋,便以大喝一声对答之。如此棒喝交弛,使很多学人立生顿悟。
还有一些特殊手段的例子,将在第六章第四节里提到。
第二方面,机巧策略。
重复印证或曰循环论证。在正常的逻辑推理中,是不允许重复印证的。禅宗却认其为“家法”。一个和尚问禅师:“柏树子有没有佛性?”禅师答:“有。”问:“要多久才能成佛?”答:“等天掉下来以后。”问:“天什么时候掉下来?”答:“柏树子成佛时。”
另外一例:
一位比丘:什么是我自己?
大隋:就是我自己呀。
比丘:什么是和尚您自己呢?
大隋:就是你自己。
大隋用了重复印证策略是想告诉比丘,问别人不如自问。正在问话的那个、能够问话的那个就是……呀。我自己和你自己,无二无别。
反戈一击。坦山和尚与一个年轻和尚赶路,碰见一位漂亮女子过不了河,坦山就抱她过河。小和尚看在眼里,认为坦山邪气。女子走后半天,小和尚终于憋不住质问坦山:“出家人不近女色,你为何抱那女子?”坦山以“抱女子”为戈就地出击道:“我早已放下了她,你还抱着吗?”我觉得这反戈一击的妙义在于,坦山是说:我在外表上抱她是假抱,而你在心里牢牢地抱,才是真抱。这就道出了成佛底里:成佛与否不在外表像不像,而在本心与本性是否得佛,即所谓“见性成佛”也。又有一例:在某次法会上,唐肃宗问了慧忠禅师很多问题,但慧忠禅师却不看他一眼,肃宗很生气,说:“朕是大唐天子,你居然看都不看我一眼?!”慧忠不慌不忙地反问:“君王还看到虚空么?”肃宗答:“看到。”慧忠说:“虚空可曾对你眨过眼吗?”这话一出,肃宗顿时无言以对。慧忠辩论得胜,用的就是反戈一击策略,以“虚空对你不曾眨眼”为戈击肃宗,而这个戈是唐肃宗给的。第三例:有一天,遵布衲禅师在清洗佛像,药山惟俨禅师问道:“‘这个’被你这么清洗,能洗出‘那个’来么?”遵布衲从容答道:“你把‘那个’拿来让我瞧。”药山惟俨用的是设置陷阱策略(见下),遵布用的是反戈一击策略。“这个”是指佛像,“那个”是指佛性。这是一个吊诡的问题,不知道“那个”的人,一定答不出;知道“那个”的人,也未必能作答,故是陷阱。遵布衲不落陷阱,所以能反戈一击,用的戈是“那个”即佛性。因为佛性不用洗,也无出无入,药山当然拿不出来,遵布衲辩胜,语用策略成功。
引入歧途(或曰:设陷阱)。上例中,“这个”是指佛像,“那个”是指佛性。如上面指出“这是一个吊诡的问题”:不知道“那个”的人,一定答不出;知道“那个”的人,也未必能作答,故是陷阱。又有一例:隐峰禅师到南泉普愿禅师那儿拜访,正好碰到众人参禅。南泉指着一只净瓶,对众人说:“铜瓶是镜,瓶中有水。谁能不动境,而把水给老僧拿过来。”这时,隐峰一声不响,走到瓶子那儿,把瓶子拿起来,并在南泉的面前把水倒出来。南泉不发一语。其实,南泉的话是在唬人,如被唬住,障道的是自己。隐峰取瓶,不受吓唬,自是不动境(林新居,1994)。本文作者认为,南泉话语的机巧在于,“谁能不动境”很像是说“不准动镜(铜瓶)”就能拿水。这不是等于设了一个陷阱让人去钻吗?而实际上,是在考问:谁能心境不为所动,不被唬住,就拿过水来?说到此处,不免提及西方语言文化语用学里所谓合作原则的无力:禅师话语深藏机谋,不是不合作,而是在搞智力竞赛,是所谓“斗机锋”,正是高水平的合作。
答非所问。禅门公案里答非所问多如家常便饭。原因大致有三。一是以此特殊策略阻断对方从常识出发考虑问题的思路。二是,有些禅师就是以此策略故弄虚玄,增加禅宗的神秘色彩。三,禅门认为,没有一物不是佛法,就地取材就是佛法,哪怕答非所问。如:有人问赵州禅师:“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赵州顾左右而言他地回答:“我在青州做了一件青布衫,重有七斤。”
小结
1.语用策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永远也不可能概括穷尽。当然,有些基本策略具有相对稳定性。此外,其他的策略都是可以变化的,随着时代与世事的变迁,可兴可灭。原因呢?这和语言的功能不完备有关。这一点将在所有的语用策略和原则讨论完毕以后,专辟一节即本章第七节加以交待。
2.采取语用策略是一个语言问题还是一个社会行为问题?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就要从反面问:不使用语用策略会怎么样?回答是,既会得罪交谈对方,又要导致交际失败。那么,“得罪对方”是什么意思?就是在人面前不好做人。如此说,语用得体策略就是为了做人得体,而并非真正为了语言本身得体。这样看来,采取语用策略不是一个语言问题,而是一个社会行为问题。所以,我们将要引出的结论是:语用学实质上是社会人文网络言语学。
3.禅门公案里的特殊手段与机巧策略是一种特殊的语用策略,现在不能说已经绝用,机巧策略仍然在现代高层次的会话与讨论中用到它,成为启开智慧之门的钥匙。
第三节面相身势与话语和谐原则
作为附着于人的符号束,面相身势参与了话语活动。这已经在本书的第三章第四节讨论过。现在,我们将面相身势与话语内容的和谐一致当成一个语用原则提出来,仍然有其必要性。这个必要性表现这两者的和谐具有普遍意义。
(1)它得到了生理学、心理学的支持;
(2)它使会话双方的目的与意图得到了满足是一个普遍的事实;
(3)违反了它,就会使会话走入困境或歧途。
这三点已经在第三章第四节详细讨论过了,不再赘述。
既然是普遍规律,而且有不可避免性———违反了它,会话就会走入困境或歧途,那它就是一个原则。我们已经说过,语用原则,是指说话如不遵守它们便引起交际失败的一套规则。语用原则管辖交际如何不失败。
第四节 假信息策略(假信息论)
说话人放出虚假信息也是语用策略。这是一种言语功能假信息(钱冠连,1987)。这与所谓的合作原则的质准则完全是背道而驰的,但又是符合目的—意图原则的,因而是可以理解的。
一、什么是言语假信息?
言语交际活动(口头、书面)中释放、接受的非真实信息,叫言语假信息它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为了蒙蔽、欺骗接受方面(听者和读者)。这就是通常说的“谎言”。我称之为利害假信息。这样的例子太多,可以不必举出。
第二类假信息用“蒙蔽、欺骗接受方面”来解释,说它是“谎言”,显然不通了。我称之为功能假信息。请看三例。
语境:一次电视实况转播(宋世雄主持)一场足球赛,看台上几万名观众在狂热地为主队欢呼助威,而对客队一片嘘声。
宋世雄:亲爱的观众,亲爱的听众,现在看台上正热烈地为双方队员的精彩球艺喝彩、加油!
观众明明是一边倒支持主队,而宋世雄却说“正为双方队员喝彩加油”。看台上的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主队、客队、甚至宋世雄自己都知道这不是事实。为什么广播员还这么说?
杨绛说过:真的,什么物质享受,全都罢得;没有书却不好过日子。
(《杨绛作品集》(3))
“没有书不好过日子”,这话对她,是真。“什么物质享受全都罢得”,认真起来,却经不起推敲:一般的物质享受可以罢得,稀饭、馒头(低级的物质享受)也罢得?一个“什么……全都……”就有点过分,尽管我们理解、接受并欣赏这种过分:修辞也罢,强调也罢,都说得通。杨绛自己和读者(听话人)都知道稀饭、馒头罢不得,为什么一个要如此说,一个愿意听?
语境:任弼时从牢里放出以后,拼命工作,以弥补坐牢耽误的时间。陈琮英:(关切地)你从哪里来的这股劲,怎么不觉得累?任弼时:(笑了笑)从狱中带来的。
(“永不消逝的驼铃声”,《名人传记》,1994)
监狱只可能消耗人的精力,不可能产生精力,这是常识。说话人自己和听话人都懂。可说话人照样说“这股劲从狱中带来”,听话人乐意听。
这是为什么?
二、利害假信息
自己明知所输出信息是错,却向不知其错的对方发出,以造成不利于对方的后果者,属施害假信息;造成有利于或至少是无害于对方的后果者,属施利假信息。英美人称之为white lie的,即属后者。
施害与施利假信息的共同点在于接受的一方不知其言语信息是假。
三、功能假信息
自己明知所发信息不真实,交际对方经启发也能悟出其假,但发出的一方照样发,接受的一方也不介意其假,或者不觉其假之害,甚至于觉得假比真好,乐意接受其假。这种在特殊的证实背景之下发出的能收到特殊效果的非真实信息传递,叫功能假信息。
功能假信息具备哪些特点?
第一,发出信息的一方,正是要让对方知道,或者不怕让对方知道自己释放的信息是假。接受的一方明知自己接受的是假信息,却不介意,没有受蒙蔽、受欺骗的后果问题。以上三例都说明了这一点。
第二,在功能假信息传递过程中,一般有心理流动———双向流动———伴随完成。对话即心理交流。人的心理千差万别,交流中也会出现真假掺杂现象。只要有心理差别,就会有假信息传递的可能。内心世界隐秘的东西,表现出来往往不是直陈式的,多采取曲折、歪曲、逆反、回旋、荒谬、悖论等形式。
“始皇尝议欲大苑囿,东至函谷关,西至雍、陈仓。优旃曰:善。多纵禽兽于其中,寇从东方来,令麋鹿触之足矣。始皇以故辍止。”(司马迁:《滑稽列传》)优旃既反对始皇扩大苑囿,又怕直陈被斩,只好放出假信息“善”,这便是优旃当时的心理脉向;始皇害怕“寇从东方来”,只好“辍止”,这便是始皇当时的心理脉向。
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很多例子说明功能假信息交流时存在于双方的害怕与解脱、指斥与反抗、恭维与厌恶、挑逗与拒绝、求怜与同情等等心理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