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汉语文化语用学
19670500000030

第30章 附着(于人的)符号束的参与(4)

四、语调的意向含义

语调与声、气、息相比,前者包括了后者,语调除了声、气、息以外,还有上升与下降的调子以及音长、音高与音强。这些东西用来处理语境句时,便使话语有了可以传情达意的千变万化。所以,语调自然有了与声气息相同的功能:传达某种意向。

1.关于心理重音的隐含之义。心理重音包括赵元任说的对比重音(即逻辑重音)和情感重音。“前者(对比重音)表现为音长加长,音高的域加大,而音强增加不多,或者无增加。后者(情感重音)表现为音强增加,常常是突然增加,有时伴以音高的升高,但是音长和音高的域没有什么扩大。”逻辑重音(即对比重音)的运用,是人们首选的语用手段。这个方面有许多大家熟悉的例子来说明,同一句话,放置不同的重音便影射不同的隐含之意。如语境句“陈村开导王朔”(一篇文章的标题,见《中华读书报》,1995),写话人的心目中,如果隐含了“是陈村,不是张承志,也不是另外的一个人,开导王朔”,那他就会将对比重音放在“陈村”之上;如果他心理上强调的是“我知道王朔是不爱让他人开导的。但他不爱,人们就不开导他了吗?真是和尚摸得,我摸不得?”,他就会将心理重音放在“王朔”那里,隐含着这样的意思:“陈村开导的不是张三,不是李四,偏偏就是他王朔”。你看,隐含意义就是这般地被心理重音把玩于掌,其妙无穷。

听者读者在听读词语时,往住都在心里给词语打上逻辑的重音。写话人也有在心里打上重音的态势。比如报上有这样的话“过去都说军民鱼水情,现在是雨水情。”报纸接着解释道:现在解放军经常抢险、救灾,哪里有了大雨成灾的局面,哪里就会出现解放军。有趣的是,不仅写文章的人写到“雨水情”这里时,一定会在“雨”这个地方在心里默默地打上一个重音,读报人也会在同样的音节上这样做,为的是与“鱼水情”的“鱼”进行暗中对比。同样的例子,人们在念“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官念变了”,念到这个“官”字时,没有人不在音强上强调一下以便与“观念”的“观”形成对比的。 2.心理重音是说话人强调的重点。对赵元任概括的对比重音和情感重音,范开泰(1985)做了补充:“带有心理重音的词语,与前面词语之间的间歇可以长一些,有时甚至形成一个小小的停顿;心理重音在音长、音高、音强等方面变化的幅度都比语法重音大得多。一句话里有了心理重音以后,语法重音就不明显了,甚至可以说被“掩盖”了。心理重音表示交际上的兴趣中心,语用上称为‘焦点’(focus)”这里说的“兴趣中心”就是本书说的意向含义。

3.意向含义的获得,还可以用特殊的发音来实现。以娇滴滴的声气来献爱,这是常见的吧?以恶狠狠的气声表示憎恨、厌恶,是常见的吧?纯用气声表示凄凉与哀婉,也是常见的吧?可以这样说,凡是在言语生命意识的可听表现里列举的那些声、气、息类型,都可以成为传达意向含义的特殊手段。零语境句“你真坏”配上不同的声、气、息便获得迥异的语用含义的例子,就很能说明问题,这里不再赘述。

4.语调的功能,有人(诸通允,1991)认为,有三个,一是切分,二是联系,三是表达语意关系。实现这些功能的手段是音调、音强、音长。句子语调不属于句法层或音位层,它作为一个独立的语言层次,是话语构造的三种手段之一。可是,音调、音强、音长是人们贯彻意图的一种手段,这就涉及语用领域了。

以音调模式而论,在对话中,该要使用降调以表示陈述、肯定的地方,用了一个疑问,这表明说者不相信这一陈述,这便实现了他的意图。最普遍、最简单的例子是:儿子兴高采烈地回家向爸爸报告得了奖,爸爸用疑惑的面色加上用升调:“你得奖?”就表露了不相信的意思。如果有人报告某某人暴死,而这个人昨天还和听话人谈笑过,听话人往往会用升调说出“他死了?”以表示自己的不相信与惊讶。从音强的变化来表示意图的途径是音的强或弱的变化、重音的放置。

请看零语境句:

(1)“你今天来的正是时候。”

(2)“我真佩服你,老弟。”

(3)“狗东西!”

现在我们让这三句话成为语境句。在意图与语面一致的时候,它的音强应该分别是:(1)句的“正是”音强最大,且用降调,配之以平静或略为高涨的情绪;(2)句“真”的音强最大,且配合上诚恳的面色;(3)句几乎整个用强音,“西”字稍轻,“狗”一般情况下还得用喷射吐气法,略带沙哑音,配之以厌恶的脸色。当意图与语面不一致且刚好相反的时候,如(1)句表示“你来的真不是时候”;(2)句表示“我真瞧不起你”;(3)句表示亲密的招呼用语,就得分别改变相应的音强变化与面相姿态:(1)句可能这样处理:“你、今、天、来、的、”一字一顿,且音强几乎无变化,到了“正是”两个音节却突然变弱,且配上诡谲与莫明其妙的脸色;(2)句“我真佩服你”变成一连串的弱音,“你”字过后音拖得很长“你呀……”,且配上讥讽的笑声;(3)“狗东西”三字转用轻声,且配上亲热的脸色。

音强的变化就这样妙趣横生地、微发细收地传达了意图。从这个角度看问题,机器人的语言将永远不会是真正的语言。因为无法想象机器人如何通过它死板的、毫无变化的音调、音强、音长来实现它的意图,如果它有意图的话。

以音长而论,一是句子自身的长度,二是停顿的长度。在答话中,增加停顿的次数与延长每一次停顿的时间,那往往是意味深长的:或者不愿意和对方讲话了,或者表示比对方地位高出一等。或者本来是口若悬河的人,一下子却反复使用停顿,要不就是理短词穷,要不就是故意轻慢对方。

5.口气是什么?

常常听见人们说,“你好大的口气”,“用商量的口气”。还有,这是批评的口气,那是表扬的口气,还有,挖苦的、讽刺的、关心的、冷淡的种种口气。那么,口气是个什么东西?人们为什么能听出上述那种种口气呢?

例(1)

语境:胡适离开大陆前,梁方仲和罗尔纲商量,决定由罗去请求胡适保护吴晗,胡正一肚子闷气,听了罗的话,立刻爆火。

胡适:你不看见吗!石头(石原皋的绰号)家人把我缠死了!今天还同营救罗隆基、冯友兰的时候那样吗!赶快叫他走,有事我是没有办法的!

例(2)

(罗尔纲,《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

语境:张扬告诉李锐,湖南很多人欢迎李,但也有一些人讨厌他,前些年传闻李可能回湖南任省委第一书记,某些人非常紧张……

李锐:让他们放心吧,我都68岁了。

(张扬,“李锐与《庐山会议实录》”,《同舟共进》1995—12)

例(3)

语境:张扬与李锐在电话里讨论古鉴兹和作家出版社官司打输了的事。

李锐(感叹):是啊!还是小平同志讲的对,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

(张扬,“李锐与《庐山会议实录》”,《同舟共进》1995—12)

例(4)

语境:张扬会见外宾时,对方问他对中国当代伟人的评价。

张扬:就人格而言,中国当代头号伟人是彭德怀!

(张扬,“李锐与《庐山会议实录》”,《同舟共进》1995—12)

例(5)

语境:张扬与李锐通电话,谈到庐山会议情况。

李锐(倾听着,轻声):有什么办法,这就是历史,有什么办法!有些情况我还不能不笔下留情呢。

(张扬,“李锐与《庐山会议实录》”,《同舟共进》1995—12)

例(6)

语境:1956年,林一山和李锐当毛泽东的面展开“御前”辩论,三峡该不该上马。这场议论使毛泽东对李锐有了深刻印象。

毛泽东(指着李锐对大家):你当我的秘书吧。我们要有这样的秀才。

(张扬,“李锐与《庐山会议实录》”,《同舟共进》1995—12)

例(7)

语境:20世纪30年代,陈延年在郑超麟带领下来到上海闸北中央秘书处见父亲陈独秀。

延年:独秀同志,党中央迁址,也应当给我们秘密打个招呼,不能让儿子与母亲失去联系。

独秀(抱歉地):是临时决定的,还没来得及告知有关同志,请延年同志原谅。

(吴晓,“陈独秀的两个儿子”,《名人传记》,1994)

例(1)是埋怨口气,例(2)是宽慰别人与暗中讥笑某些有当官包袱与历史恩怨负担的人的口气,例(3)是既有肯定小平路线又有担心“左”的干扰的口气,例(4)是明里赞扬彭德怀与暗中责备另外一些在庐山会议上没有实事求是勇气的人的口气,例(5)是无可奈何的口气,例(6)是赞扬口气。例(7)中,儿子延年是批评口气,老子独秀是道歉口气。

研究这些口气是从哪里来的,也许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首先,口气得有词语因素。词语负载了评价与情感的实质内容,从表面上宣布了说话意图。例(7)中,凭儿子称老子为“同志”,老子奉还儿子一个“同志”且用了礼貌的“请原谅”字样,两人如此生分,一派公事公办的味道,就可知道一个是批评者用了批评的口气,一个是挨批评的道歉者用了道歉的口气。但是,如果单凭词语,人们马上就会上当。口气还可以和词语评价相去甚远,甚至完全相反。零语境句“你干得好”配上谴责的面相、语调、声气息,便是“你干得坏!”。可见词语不是口气的决定因素。

第二,口气得有合适的语调和声、气、息体现,记录时可用诸如“的、了、吗、呢、吧、啊、罢了”这样一类句末语气词表示。可惜上面引述没有语调描写,但是读者仍然可以从自己的可靠的语感中听到那样的语调与声气息。例(1)胡适一段话中,有“吗……了……吗……的”,例(2)中的“让……吧……了”,例(3)中的“是啊”,例(5)中的“呢”与整个话语从轻声开始,例(6)中的“吧”,这都是声气息的透露,例(4)虽没有明显的感叹记载,但从“就人格而言,中国当代头号伟人是彭德怀!”这样的话里,在“彭德怀”三字上,我们听出,那音强加强是无疑的,音长加长是肯定的,音高的域加大也是可以想见的,语调下降又略升也是可以相信的。这不就是明显的语调因素吗?

第三,口气得有隐含意义。例(2)、例(3)、例(4)、例(5)都有隐含意义。而且,隐含意义比明示意义更有文章、更有嚼头、更有回味的余地!例(2)中,按李锐的意思,有当官包袱与个人恩怨的人怕他回湖南;例(3)中,对中国过去与将来极左的忧虑,是话背后的话;例(4)中,批评不敢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人的意图,只要稍有常识的人都可以体会出来。例(5)中,说话人的无可奈何与笔下留情的意图也传达出来了。这意图都藏着,是听话人听出来的、推敲出来的。如果意图抓得不对,那是另一个问题,那是交际不成功。

第四,口气也是一种言语行为。仅举一例:如某甲说:“老王昨天酒宴上出了丑。”乙说:“老王昨天酒宴上是出了丑。”乙在执行什么言语行为?乙用了一个重读的“是”重复上面信息并加以确认。确认什么信息与事实,也是一个以言语做出的行为。

上面七例中,说话人分别在执行(1)埋怨行为、(2)劝慰与讽刺行为、(3)肯定与表情(忧虑)行为、(4)赞扬与批评行为、(5)忧虑行为、(6)命令与赞扬行为、(7)批评与道歉行为。这些行为中,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间接的,大部分是间接的。一般而论,商量口气是商量行为,讹诈口气是讹诈行为,……从这里受到一个重要的启发,即是,听出了某种口气就是推测出了某种言语行为。常言道“听他那口气是在批评我”就是推测出某人在对某人执行批评行为。

第五,口气更是一种情绪、态度与评价。比如在上面那些例子中,埋怨、讽刺、忧虑是情绪,肯定、赞扬、批评是态度与评价。这些东西都是声、气、息、语调所擅长于表达的。所以在记录口气明显的话语时,往往要用许多语气词语。

于是,我们可以归结出:口气是话语靠声气息、语调或明显或隐含地贯彻出来的说话意图、言语行为或某种情绪、态度与评价。

口气之所以放在声、气、息里讨论,是因为它主要是靠声气息和语调调理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