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汉语文化语用学
19670500000012

第12章 导论(8)

三、奥斯汀与言语行为理论

英国哲学家奥斯汀(J.Austin),在其系列讲座Howto Do Things with Words中,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s)。这个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人说话就是用语言做某件事,完成一定的行为,例如,可以用说话来完成陈述、请求、提问、命令、许诺、恐吓、宣告、感谢、道歉、祝贺、断言等等。说出的语句有两种意义,一是命题意义,二是施为意义,它产生了施为作用(illocutionary force)。一个学生对另一个伙伴说:“我铅笔头断了”。这里,他执行了“陈述”与“请求”行为,听话的那个伙伴便递出一个削笔刀。这就是说,说话人是在用一句话来执行一个或若干个上面列举的行为,这些行为使听话人做了某些事情以作为反应,这便是施为作用产生的后果。直接进行的言语行为叫直接言语行为。“我铅笔头断了”的直接言语行为是“陈述”(铅笔的状态),间接言语行为是“请求”帮助(讨铅笔刀)。进而,奥斯汀把一个完整的言语行为一分为三: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这是语用学的基本理论。(王宗炎,1988)

四、赛尔与言语行为分类

美国哲学家赛尔(J.R.Searle,1969)的最有影响的贡献是完善和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将言语行为分为五大类:一、承担性的,指说话表示将要干什么,如许诺、恐吓等,如“明天还你钱”是许诺;二、宣告性的,指能改变世界上某种事态的言语行为,如教师面对一个小学生,眼睛却扫着全班高声说:“从现在起,你就是班长了”;三、指示性的,指具有使对方做某事的功能的言语行为,如建议、请求、命令等;四、表情性的,在这种言语行为中,说话人表达自己对某事的情感和态度,如道歉、抱怨等等;五、描述性的,指描述世界上的状况或事件的言语行为,如断言、主张、报告等,如“昨天大盘下挫”、“沪股下跌”。(王宗炎,1988)

五、格赖斯与“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美国哲学家格赖斯(H.P.Grice,1975)提出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以及运用会话准则来产生的会话蕴涵(含义)是语言学界脍炙人口的语用学理论之一。合作原则是人们为了实现谈话目标双方都要遵守的,互相配合的一些准则。它们的内容有四条。量准则:应包含当前交谈所需要的信息量,不能少,也不能多;质准则:努力使你说的话是真实的———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关系准则:要切题,与前面的话相关;方式准则:要清楚明白———避免晦涩,避免歧义,要简练,要有条理。这一原则无异为言外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极大的解释力。它的最大价值不是遵守它,而是利用它———从反面利用它。这便产生了会话蕴涵(含义)。

本书对于它在会话中能不能作为原则的质疑“目的—意图原则:兼论合作不必是原则”将在第五章第一节进行。

奥斯汀、塞尔和格赖斯的研究是语用学发展的第二阶段,取得了实质性的重大的进展。

六、列文森与描写语用学

从20世纪70年代起,语言学家参加到语用学研究的行列中来了。1983年出版的列文森(Levinson)的《语用学》标志着语用学的系统化、具体化和相对的独立性。本书归纳了五个方面成为描写语用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指示语、会话含义、预设、言语行为和会话结构。

七、利奇(G.Leech)与《语用学原则》

也是在1983年首次出版印刷的此书,成为我国语言学研究生学习语用学的必读书目之一,它阐述了语用学的理论和方法,归纳了一系列的语用原则与策略。其中“礼貌原则”影响最大。此书将合作原则单列,得体准则算第二,再下是人际关系修辞法:礼貌准则、礼貌的元语言方面、讽刺与玩笑(irony and banter)准则、夸张与意重语轻准则(hyperbole and litotes)。(什么是意重语轻准则,请参见第五章第一节)这些原则与策略将在第五章第一节重新提及。

20世纪80年代起,语用学迎来了它的纷繁局面。

八、威尔逊和斯波伯的关联理论(The Relevance Theory)

威氏与斯氏(Wilson and Sperber)在1986年出版了《关联:交际与认知》(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Oxford Blackwell)与另一本书《关联理论概貌》(An Outline of Relevance Theory),提出了一套把认知与交际结合起来的理论,标志认知语用学的诞生。关联理论把语用学当作认知科学的一部分。语境在关联理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境在这一理论中换成了另一个术语:“认知环境”。关联原则是关联理论的核心。这个原则是:任何话语解释(交际中的推理行为)都必须确保其最佳关联性。关联性是什么呢?说话人提供的信息与听话人都有某种关联,与听话人的现有世界的知识与假设发生某种相互作用。新的信息与语境之间用三种关联方式来产生语境效果:新信息与语境融合;新信息加强已有假设;新信息与已有假设相矛盾或排斥。关联性的定义就可以表述如下(1986):(1)在同等条件下,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越强;(2)在同等条件下,处理费力越小,关联性越强。那么,最佳关联性就是,一方面,话语产生了足够的语境效果,另一方面,处理时又费力最小(参见张亚非,1992,曲卫国,1993)。如父亲对儿子说:“你真行呀!”怎么解释这话的意思?因为它既可以理解成“你真有能耐”(夸奖行为)也可以理解成“你真没有能耐”(责怪行为)。采取哪一种解释,关联原则认为,关键在处理费力程度和语境效果之间的消长关系。如果语境是儿子拿了一个竞赛的大奖回来,那么,执行夸奖行为的“你真有能耐”与语境具有相关性,产生了针对性的语境效果。换言之,夸奖行为的解释才符合关联原则。反之,执行责怪行为的解释不能以最不费力的处理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于是被排除。当然,解释的途径还有另外两种:第一,按面相身势与话语和谐一致的原则(钱冠连,1989),说话人的面部表情可以透露真情。第二,语调也可以帮助区分是夸奖还是责怪。语调也是具有意义的符号。这后两种就是附着符号束的干涉(参见第三章)。

一般认为,关联理论(又有人称“相关论”)是针对格赖斯理论的缺陷的。后者的问题在于,太多地依赖“共有知识”(shared knowledge),因而其模式是(语言)符号性质的,而语言交际实际上还包括意图的推理与其他伴随符号现象,而推理是在语境上操作的,不在符号层次上操作,有的交际不要语言就能成功,也就是说,语言进入交际后就是超语言符号性质的。于是,相关论强调示意(ostensiveness)。示意是相关的保证,推理的基础。相关只和示意发生关系,与语言符号无涉。话面信息不相关没大问题,只要表达的含义相关就行了。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还要在第五章第一节(目的—意图原则:兼论合作不必是原则)更详细地提及,此处不再赘述。

九、维索尔伦与语言适应理论(以及综观论)

20世纪80年代,维氏(Jef Verschueren)对语用学的构建的整体理论提出了新的思路,这便是他的新著《语用学:语言适应论》(Pragmatics as a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1987)。1989年12月底,他应邀在中国首届语用学研讨会(广州)上作了题为“语用学和它的发展”的报告,再一次阐述他的适应论观点。长期以来,语用学被认为是和语音学、形态学、句法及语义学相并行的学科,但维氏不以为然。他提出,语用学应定义为对语言(任何一个方面)的功能性综观(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on(any aspect of)language)。其主要观点是:1.语言具备适应性:语言这个工具与其他工具不同,从它“制造”成功之日起,它就不是一种与旁无涉的、固定不变的“东西”。它需要不断地适应不同的使用目的和环境。他问道:语言对人类的生存贡献了什么?是怎样做出这些贡献的?适应性理论是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性概念。它使语用学超出自身的界限去直接面向世界,伸展到生物科学之中去。

2.说话或使用语言即语言选择:说话,或者一般地使用语言以表达情感(或)交流信息,是一种经常不断的、自觉或不自觉的、被语言原因或非语言原因所左右的语言选择。简言之,说话即语言选择。这样的选择发生在语言结构的每一个可能的层面上———语音的、形态的、句法的、词汇的、语义的等等;同时它也可能出现于语言的内部变异上,呈现为地域的、社会的、功能性的变异形式。持这个观点,语用学就能够也应该看成是用来研究(1)语言选择背后的机制和动机,(2)这个机制和动机所具有的和企图获得的后果与影响。

3.语用学新定义:语用学的英美传统和(欧洲)大陆传统都不能解决界定模糊、范围太宽的问题。语用学综观论认为,语用学应该能够将语言学的特征(语言结构的任何一个层次上,而不是仅仅在意义这个语义层次上)和话语环境诸现象联系起来处理其协同性、变异性和适应性问题。换句话说,语用学应定义为对于语言(任何方面)的功能性综观。但是,语用学理论如何才能尽可能地履行这些职责呢?关键问题是抛弃“语用学与语音、语义、句法、形态四学科平行观”。先请看:|

人类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

—语音学—形态学—句法—语义学—

心理语言学

神经语言学

语用学既不属于横向上的组成部分,也不属于纵向上的组成部分,而定义为一种综观。凡是语音学家、形态学家、句法学家、语义学家、心理语言学家等等所能涉及的都在语用学的观照扫射之内。他们之中,谁采纳了这个综观,谁就是在从事语用学研究。语音学拿音位做基本分析单元,形态学以词素,句法则以句子,语义学以命题。与此相比,语用学可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基本分析单元。建立这样的基本单元很被动,弄不好还会走入歧途。纵向学科有具体的超语言的现实领域作为相关的研究对象———人类语言学研究文化,社会语言学研究社会,心理语言学研究心智过程,神经语言学研究神经生理机制,而语用学却没有类似的领域(segments)作研究对象。

4.什么是语言适应:适应性、协同性、变异性是理解使用中的语言的一把钥匙。在回答语用学的根本问题———语言对人类生存做出了什么贡献———时,“适应”将是回答的中心概念。维氏的用意是把语言看成人类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系列适应现象之一种。什么是语言适应?语言适应是指语言适应环境,或者环境适应语言,或者两者同时相互适应。即是说,“语言适应”这个说法不是指单向性或单方面的适应。为了说明语言适应环境,维氏在广州会议上讲了一个他亲身经历过的言语事件。一次,他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听音乐会,幕间休息时,他同妻子用荷兰语交谈。邻座是一对中年夫妇,其中女的转过头来,打着手势问:“Pause…pause”,然后指着手表问:“How long?”(“多长时间?”完整的英语并不这么说)。维氏当即做了三个判断:问话女人是匈牙利人,她以为维氏夫妇是外国人,这位女士英语不怎么样。于是他用同样的方式回答道:“ten minutes”,并反复念“ten”,举起双手,伸开十个指头。她看来十分满意,便回过头去和她的丈夫用英语聊起来。从他们的交谈听得出来是地道的德克萨斯口音。显然,那位女士在企图打听时间时,误以为维氏夫妇是说匈牙利语的,便打消了用标准英语的念头,另选了几个简单的词。这件趣事表明,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人们也会把自己运用裕如的语言抛在一边。很清楚,这就是一种适应。

语言适应的五个方面:

(1)适应的对象。总的来说,语言须适应的对象是环境和目的。环境和目的反过来又接受适应过程的影响。分细一点,语言适应的对象有自然界、社会、说话人、听话人、说听之间的社会关系等。19世纪报纸标题新闻逐渐扩大就是为了适应人们乘公共汽车时看报的需要,适应新的习惯。

(2)语言适应的层次。适应过程可以在任何语言结构层次上发生和施行。这些层次是:符号系统———渠道———代码———风格———言语活动———语篇类型———言语行为———命题内容———句子和词组———词———语音。

(3)语言适应的阶段:适应过程表现为时间因素。①一定的客观环境出现之后,适应特征才能起作用;②使适应特征起作用可能创造出一定的环境;③直到后来的一定条件发挥作用,适应特征才能起作用,才能有效。第三种可能性的例子是:I here by bequeath all my possessions to my wife(我要将我的全部财产留给我妻)。注意,说话人死去之后,遗嘱才生效。

(4)语言适应的程度:所谓适应程度不是指适应成功的程度,而是指听取程度,或者听话人意识到的程度。适应过程可能呈现三种状态即三种程度:意识到,半意识到,未意识到。换句话说,正在交谈的话对语言使用人来说,存在着不同状态的领悟程度。例如,有人说“I am sorry that you were sick yesterday”(你昨天病啦?真是……)这句话的预设———听话人昨天病了———是明明白白的,即这句话对预设的适应的领悟程度很高。

(5)语言适应的功能:最后一个问题是适应过程如何得到利用,或者如何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在策略上得到利用。这便是适应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