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为企业的核心员工
1961800000019

第19章 不断充电:通过学习提升自我(2)

此时的陈某已是拥有近千人的工程公司的经理,仍在远程教育网上进修和业务相关的课程。王某到陈某这说自己要给他做个助手,“朋友嘛,总有个照顾。”陈某说:“来是可以,我这里同样也只问效益和贡献,没有朋友和照顾,要拿得出真才实学。到哪都会得到承认,光靠朋友和照顾,那是对你以及我公司的失职,那永远是靠不住的。”

学习的机会是无所不在的,各种环境与机构都可以学习。学校教育仅仅提供学习机会的一部分,学习场所更不是只有学校而已。生活所处的家庭、邻里、社区、社团、企业等各种各样环境与机构都是终生学习机会的一环。记住: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具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朱德有句话:“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学不到。”一个人的知识多寡往往取决于你学到多少,就会得到多少。你要知道得越多,就要学习的越多,任何一个成功者都是通过学习才走向成功的,永无止境的学习,谦虚求教,永远追求持续不断地提升自己,指引你逐步走向成功。

人要想不断地进步,就得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在学习上不能有厌足之心。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哪一个不是从勇于学习、不断钻研中受益的呢?

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他在接受英国剑桥大学颁予荣誉文学博士名衔的同时,做出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前往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金庸在接受剑桥大学宣布颁授荣誉文学博士之后,立即向剑桥大学提出申请,要求完成博士课程,剑桥大学校方对金庸的申请表示赞赏,但同时也表示他不必特别到剑桥来。

然而,金庸坚决请求允许他入学,最终获得剑桥校方同意。陈寅恪说过一句名言:“不求学位,只求学问。”金庸正是抱着这样的信念申请就读剑桥博士学位的,他明确表示,这次入读剑桥,志在求学非为求学位,为的是向他敬重的近代著名历史学家王国维、陈寅恪、钱穆等先驱学习,追随前辈,终生学习,广求学问,以增见识。

春秋时的晋平公,政绩不平,学问也不错。在他70岁的时候,他依然还希望多读点儿书,多长点儿知识,总觉得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太有限了。可是70岁的人再去学习,困难是很多的,晋平公对自己的想法还不自信,于是就去询问他的贤明臣子师旷。

师旷是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他博学多才,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心里亮堂着呢。晋平公问师旷:“你看,我已经70岁了,年纪的确老了,可是我还很希望再读些书,长些学问,又总是没有信心,现在学习是否太晚了呢?”

师旷回答道:“您说太晚了,那为什么不把蜡烛点起来呢?”

晋平公不明白师旷在说什么,便说:“我在跟你说正经话,你跟我瞎扯什么?哪有做臣子的随便戏弄国君的呢?”旷连忙说:“大王,您误会了,我这个双目失明的臣子,怎么敢随便戏弄大王呢?我也是在认真地跟您谈学习的事呢。”晋平公说:“此话怎么讲?”

师旷回答说:“我听说,人在少年时代好学,就如同获得了早晨温暖的阳光一样,那太阳越照越亮,时间也就长;人在壮年的时候好学,就好比获得了中午明亮的阳光一样,虽然中午的太阳已走了一半,可它的力量很强,时间也还有许多;人到老年的时候好学,虽然已日暮,没有了阳光,可他还可以借助蜡烛啊,蜡烛的光亮虽然不怎么明亮,也总比在黑暗中摸索要好多了吧。”

晋平公恍然大悟,高兴地说:“你说得太好了,的确如此,我有信心了。”诚然,不爱学习,即使大白天睁着眼,也只能两眼一摸黑;只有经常学习,不论年少年长,学问越多心里越亮堂,才不至于盲目处世、糊涂做人。

在德国还有一位“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人物。在离德国科隆不远的西比希城,约翰娜·玛克司夫人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早在1994年,当时70高龄的约翰娜,经过长达6年的刻苦攻读完成了学业,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科隆大学的教育学硕士文凭。9年后,玛克司夫人又在年近八旬时,完成了长达200页的博士论文,最后被科隆大学授予教育学博士学位。小城的市民们,无不对这位孜孜不倦的老人赞叹不已,由此她还当选为该城“最伟大的女性”。只有善于不断学习的人,才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让学习成为终身习惯

你愈能求知,则你愈有知识。你能多储一份知识,就足以多丰富你的一分生命。这种零星的努力,细小的进益,日积月累,可以使你受益匪浅,工作效率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要想达到令人满意的学习效果,必须具备坚实的基础。基础不是一天就可以打好的,它需要一个艰辛的积累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等到“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之时,也就是你学有所成之时。

瓦尔特·司各脱爵士有一句名言:“每个人所受教育的精华部分,就是他自己教给自己的东西。”这一名言同样适用于每一个在文、理科或艺术领域内的成就卓著者。学校里获取的教育其价值主要在于训练思维并使其适应以后的学习和应用。一般说来,别人传授给我们的知识远不如通过自己勤奋学习所得的知识深刻久远,自己掌握的知识将成为一笔完全属于自己的财富。

在信息社会,知识是要经常更新的,这对一个企业员工来说非常重要,你只有不断地在学习中提高自己,才能做到高效成功。有的人掌握的知识的确很丰富,但也未免在自鸣得意的同时遇到不可救药的麻烦。我们必须知道,追求知识永远没有止境,只有我们不断坚持努力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和跟上时代的发展。

根据个人的发展方向,适时地选择需要学习的知识范围,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并把学到的东西应用于实践,通过实践来检验学习效果。在不断的学习与检验中,完善自我,走向卓越。学习,应当成为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如果你是一个精明的人,你就应当学会用时间为自己“投资”,为自己“充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培养自己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核心员工都懂得在工作中为进一步加强自身实力。一旦松懈,别人很快就会超过你,而你要“撵”不仅很辛苦,而且因为人家也在不断进步,以致你想赶超也几乎不可能。一个善于坚持不懈学习的人,即使底子较差,前途也一定是光明的。对于企业来说也是如此,一个善于学习的企业,一定是有希望的企业,当然,企业的希望也在于员工能不断通过学习提高素质。

常听人抱怨:“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最好眠,等到秋来冬又至,不如等待到来年。”其实,这只是懒人的借口。不论你有多忙,一天中抽出点时间来学习,有百利而无一害。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

究竟学什么呢?自主学习,就是自己给自己安排“课程”和“课本”。这里的“课本”并不是指现成的书籍,而是完全结合自身实际来设计学习计划。一方面要把你自己将来要从事的工作和目标作为选择“课程”的依据,从而确定“专业课程”。如果你将来想做企业老板,就要把经营管理和财务作为主要课程;如果你将来想成为专业技术主管,不仅要学习与专业有关的知识,还要学习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内容等等。另一方面就是要把锻炼自己做人的品质,以及社会适应和竞争能力,当做学习的目标,因为,这是“公共课”,而且是最关键的。

而我们的课堂在哪里?“课堂”就是社会,具体而言就是我们所处的环境。而你接触的每一个人,无论是同事、下级还是领导,都是你的老师。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一次在图书馆看书时,很快就进入了状态,忘记了身边的一切,包括时间。不知道过了多久,图书馆闭馆的铃声响了好几遍,管理员催促大家离馆,可是杨振宁专注于自己研究的资料,完全没有意识到时间的流逝。就这样,他在图书馆里过了一夜。杨振宁非常珍惜时间,在他的时间表里,没有节假日的安排。长期的磨炼,使他可以抓紧分分秒秒进行思考和演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