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办公室秘战:在细节中让自己价值百万
1961300000037

第37章 为人处世注重细节(3)

对于同事的过失,必要的指责无可厚非,但倘若你能以博大的胸怀去宽容同事,就会让工作变得更融洽。宽容同事,进而为同事所悦纳、所赞赏、所钦佩,这正是你在职场中成功的根基。根基既固,才有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倘若根基浅薄,便难免枝衰叶弱,不禁风雨。因此,在与同事交往的过程中,你要以宽容之心度其之过。

周芳毕业后在某合资公司外贸部就职,不幸碰上一个什么本事都没有,只会拍马屁的主管杜勇。每天下班后,即使没什么事儿,杜勇也要向老板要求“加班”;工作中出了错,杜勇又会把责任全部推给周芳。周芳只好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她一心希望老板能有一双火眼金睛,对杜勇的所作所为明察秋毫,结果等了3个月,还是等不来一句公道话。忍无可忍之下,周芳跳槽去了另一家外资公司。

在那家外资公司,周芳出色的工作表现博得了许多同事的称赞,但无论如何也没法使以严格著称的王经理满意。心灰意冷间,她又萌动了跳糟之念,于是向公司递交了辞呈。人力资源部经理试着挽留周芳,谈话间他知道了周芳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也了解了她的性格。于是,他告诉周芳自己进入职场多年以来得出的一条经验:如果你讨厌一个人,那么你就要试着去发现他的优点。

于是,周芳收回了辞呈,依然忙着自己该干的活儿。尽管周芳还是很讨厌那个王经理,但心态已经比以前好多了。她的朋友问她是什么原因使得她把工作完成得比以前出色,她说:“我现在也算是想开了,作为一个成年人,就应该放开心胸去包容一切。”

身在职场,除了宽容之外,你一定要多,带着感恩的心去工作。

很多职场人士常常感激亲情、爱情和友情,但却无视朝夕相处的上司、同事带给自己的成长经验和发展机遇。这种不良心态让他们轻视工作,并把上司、同事对自己的帮助视为理所当然。实际上,在工作中,你一定要有感恩之心。

美国总统林肯出身贫寒,有人问他为什么能当上总统,林肯说:“每次获得工作的机会,我都会怀着感恩之心加倍去工作,我能干好每一个我干过的职位,所以我也能干好总统这个职位。”

你是否曾经想过,写一张字条给上司,告诉他你是多么热爱自己的工作,多么感谢他给你工作的机会?这种深具创意的感谢方式,一定会让他注意到你,甚至可能提拔你,而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身价百万。感恩是会传染的,上司也同样会以更具体的方式来表达他的谢意,感谢你为工作所付出的努力。

每一份工作都无法尽善尽美,但每一份工作中都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和资源值得你去期待,诸如成长的喜悦、温馨的工作伙伴、值得感谢的客户等。任何时候,你都要有感恩之心。遭到客户拒绝时,我们应该感谢客户耐心听完自己的解说,这样才有下一次见面的机会;遭到上司批评时,我们应该感谢他给予的种种教诲,这样才有利于自己做好工作。感恩不花一分钱,却是一项重大的投资,对你的未来极有助益。如果你能每天怀着感恩之心去工作,你一定会收获良多。

感恩的心态可以改变你的一生。当你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没有任何权利要求别人时,就会对周围的点滴关怀或任何工作机会抱持强烈的感恩之心。为了回报这个美好的世界,你要竭力做好本职工作,努力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如果你这样去做的话,不仅会工作得更加愉快,所获得的帮助也会越来越多。

对工作心怀感恩之心基于一种深刻的认识:工作为你展示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工作为你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你对工作为你所带来的一切,都要心存感激,并力图通过努力工作以回报社会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

真正的感恩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为了迎合他人而表现出来的虚情假意。与溜须拍马不同,感恩是自然的情感流露,是不求回报的。一些人从内心深处感激自己的上司,但是由于惧怕流言蜚语,而将感激之情隐藏在心中,甚至刻意地疏远上司,以表自己的清白。这种想法既幼稚又可笑。如果你能从内心深处意识到,正是因为上司的谆谆教诲才使自己有所进步,我们又何必去惧怕流言蜚语呢?

感恩不仅有利于工作,对个人而言,感恩更是一种深刻的心理感受,能够增强个人魅力,发挥个人潜能。时常怀有感恩之心,你会变得更谦和、可敬和高尚。建议你每天都用几分钟时间,为自己能有幸成为单位的一员而感恩,为自己能遇到一位好上司或好同事而感恩。

不要忘了感谢你周遭的同事,因为他们了解你、关心你、支持你。大声说出你的感谢,让他们知道你感激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成功的时候,你要感谢上司的独具慧眼和同事的大力支持,感谢他们的赏识、提拔和帮助;失败的时候,你不妨为上司和同事给了你一次锻炼的机会而心存感激。如果你想在工作中得到更多,就应该时刻记住:你拿的薪水就像你喝的水,即使挖井人不图你的回报,你也应该有一颗感恩之心,至少在适当的时候表示一下你的感激之情。最终你会发现,这种知恩图报的品格所带来的回报将远远超出自己的想象。

失去感恩之心,你会马上陷入一种糟糕的境地,对许多客观存在的现象日益挑剔和不满。如果你的头脑被那些令你不满的现象所占据,你就会逐渐失去平和的心态,并开始习惯于注意并指责那些琐碎、消极、猥琐、肮脏甚至卑鄙的事情。放任自己的思想关注阴暗的事情,你自己也将变得阴暗,并且你会感到阴暗的事情越来越多地围绕在你身边,让你难以摆脱。相反,如果你把自己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光明的事情上,你将会变成一个身价百万的人。

小宋毕业于某名牌大学,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单位里要写很多材料,她毕竟刚来,对公文写作还不熟,于是每次写好后,她都要给同事老王看。待老王修改完,她再拿去请科长审阅。很快,小宋的材料越写越好,老王已经没有什么可以修改的了,可科长仍旧东涂西抹,不留情面。小宋虽有些不悦,但没说什么,依然很谦虚地请科长修改。

由于小宋谦虚勤奋,科长把她推荐给宣传部门,小宋升职了。

一天,上级要求科里写一份重要材料,材料组织好后,科长让人先送到宣传部门,让小宋把关。

两天后,小宋把材料修改完好给科长送回来。

后来,这个材料得到了上级的好评。科长很满意,说:“小宋还真行,我没有看错人。”

小宋请大家吃饭,有人私下里对小宋说:“应该让科长请你吃饭才对。”

小宋说:“那怎么行?我会写材料是科长教的,我得感谢他才对。我老爸在我参加工作时,送了我两个字:感恩。”

八、控制好自己的嫉妒心

武悦和李静在同一家公司上班。武悦在财务部做出纳,李静在市场部负责宣传推广。两个人的关系不远不近,时常是见了面打个招呼,如果在午餐时间碰到,她们也会坐在一起吃个饭,闲聊几句。

武悦在公司里是出了名的爱打扮一族。她穿着讲究,看起来时髦洋气,所以总是能够吸引同事们的眼球。理所当然的,她也就成为了同事们眼里那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也是同事们热衷于议论的焦点人物。而武悦似乎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她已经习惯了别人的品头论足。面对同事们的评论,她总是一笑置之,既不生气,也不畏首畏尾,依然一副我行我素的样子。

当然了,在这些议论者的队伍里,自然也不会少了李静。和武悦比起来,李静就逊色了很多。她看上去是一个粗线条的人,每天都是随意打扮一下,就拎起包包往公司跑,工作一天下来,也不见她补一次妆;说话也是大大咧咧的,毫无淑女风范。所以,她给同事们的印象就是一个“男人婆”。这和武悦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每当同事们津津有味地评论武悦的发型或者衣服的时候,坐在一旁的李静总是先沉默一阵,然后再强挤出几个笑脸。可想而知,她的心里真可谓是百味杂陈,于是这种小小的嫉妒就埋在了她的心底。但是,李静却在武悦的面前掩藏得滴水不漏。

一天,李静的上司邀她出去喝咖啡,顺便谈点工作上的事。于是,两人来到一家高档的咖啡馆,她们一边喝咖啡,一边聊天,那副投机的样子似乎是多年没见的老朋友。她们谈人生,谈过往,谈未来,不知不觉,两个人就说到了办公室里的事情。她们你一言,我一语,真正是一吐为快。这其中,她们就谈到了武悦。

李静说:“财务部的武悦可真是漂亮,气质高雅,打扮时髦,简直成了公司的‘万人迷’。她总是身着各种各样的名牌,真不知道她为什么有那么多钱,可以供她如此奢侈。”看着又是羡慕,又是不解的李静,上司笑了笑说:“她的待遇高,当然有钱买那么多贵重的东西了。可不像你,一直都是那么几件衣服。”

听上司这么一说,李静瞪大了眼睛,吃惊地看着眼前的上司。然后,她再次用质疑的口吻说:“你是说她的待遇比我的高?”上司点了点头。两个人走出咖啡厅时,李静满脸的失落和沮丧。

原来,公司一直实行的都是年薪制,每个员工的年薪是根据个人的工作表现和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而定的。在李静看来,虽然她没有武悦那么漂亮,但是论工作表现,她可是信心十足,否则上司也不会请自己喝咖啡了。

回到家里的李静越想越不公平,越想越来气,终于在她第二天上班时,一五一十地把这件事宣扬了出去。知道了真相的同事们,个个都一幅如梦初醒的样子,清醒过来的他们,突然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于是心里就开始不平衡起来。

从那以后,武悦便成为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同事们不再夸赞她的衣服得体,发型漂亮,反而是横竖看她不顺眼,处处和她对着干。也许是不满的情绪太过暴露,武悦渐渐地开始有所察觉。为此,她倍感孤单,连笑容也几乎成了奢侈品。

几个星期后,武悦递上了辞呈。而此时的李静并没有感到心理平衡,让她意想不到的是,自己已经被定格为“是非之人”。随着武悦的离开,李静也成为了被同事们隔离的‘异类’。

在这个例子中,武悦和李静可以说是两败俱伤,而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就是李静的嫉妒心。嫉妒心让李静心理失衡,丧失了理智,对武悦进行报复,结果反而伤害到了自己。李静的做法是真正的“损人不利己”,是职场中为人处世的大忌。

在其他同事当中,相信不乏有看武悦不顺眼的人,或许有的同事早就知道武悦享受了不同的待遇,但这些同事并没有像李静那样鲁莽,带头挑起是非,因为他们知道如何为人处世。而一旦李静出头,他们就仿佛有了默契一样,一拥而上,发动对武悦的讨伐,将她孤立起来,并最终把她从公司里排挤出去。

当李静因为自己的嫉妒心而带头挑起是非时,她已经忘记了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而是在不知不觉中沦为了其他同事的工具。为了隐藏自己,其他同事把李静当枪使,利用她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当她为此而焦头烂额时,他们却在坐收渔翁之利。

怎样才能避免李静犯下的这种错误呢?要想避免李静犯下的这种错误,你就必须控制好自己的嫉妒心。

嫉妒心是把双刃剑,合理限度内的嫉妒心可以让你找到自己与同事之间的差距,从而发奋努力,不断进取,取得更大的成绩;但如果你的嫉妒心过度膨胀,甚至达到变态和疯狂的程度,就会成为一种破坏性的力量,于己于人都无益。

所以,当嫉妒心在你的心中萌生时,你就应该控制好它,而不能任其发展。你要积极地驾驭这种消极的心理,在为同事的成功和进步祝福的同时,也为自己树立目标,通过正当的方式展开竞争,实现共同进步。而绝不能像李静那样,因为心理平衡而攻击自己的嫉妒对象,结果“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九、吹谁也不要吹嘘自己

不顾别人的感受,只顾沉浸于自我吹嘘,在职场中是不受欢迎的。优点最好由别人去发现,而不是靠自我吹嘘。如果你不懂得这一为人处世的细节,就会为自己树立了不少的对手。

何海锋在美国一所大学研读计算机专业,几年以后,拿到博士学位的他决定回国发展。于是,何海锋来到国内一家大型国有钢铁厂担任技术指导。由于他留学美国,又是博士,所以很多同事都很羡慕他,就算是厂里的领导也对他另眼相看。由于这种特殊的地位,他享受着与一般同事不同的待遇。

何海锋拿的是年薪,而且厂里还给他分配了一套宽敞的房子。当众人都向他投来羡慕的目光时,何海锋也开始变得飘飘然起来。他觉得自己是天下独一无二的人,是厂里的核心人物。

在这种优越感的驱使下,他开始瞧不起厂里的同事。在他的眼里,那些整天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同事简直就一文不值。他笑话他们的学历不如自己高,眼界不如自己开阔,思维不如自己灵活,知识不如自己丰富。在他看来,所有的同事几乎都一无是处。

每当同事有事请教他的时候,何海锋更是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看到他不可一世的模样,同事们都很反感。

更让同事无法忍受的是,何海锋竟然到处自我吹嘘,极力宣传自己的功劳和贡献,完全没有把和自己一起并肩作战的同事放在眼里。这令每一个同事都极其不爽。就这样,他在同事们眼中就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异类”。领导看出了同事们对他的不满,便私下里找人调查情况。当领导弄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就决定辞退他。

在领导看来,何海锋这种只知道炫耀自己、吹嘘自己的人毫无团队意识,即便他是知识渊博的博士,也是无法容忍的。厂里需要的是懂得团结合作的员工,而不是一个惟我独尊、高高在上的员工。接到辞退书的何海锋一脸茫然,无奈之下,悻悻然地离开了。

职场中,最忌讳的就是自我夸大,自吹自擂。每一个职场人士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你毫无顾忌地炫耀自己时,虽然你可以获得一时的心理满足,但是却会在无形之中为自己树立敌人。每个人都渴望自己受到足够的重视,都希望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而你却在他们面前吹嘘自己,这无疑是在否定他们,甚至是讽刺他们。可想而知,他们对你的不满一定如滔滔江水一般。而一旦他们对你产生不满的心理,你就会成为他们潜在的攻击目标。他们或者孤立你,或者打压你,目的就是要获得一种心理平衡。一旦你成为了他们所瞄准的靶子,那么你遭殃的时候就到了。

所以,在职场中,你应该学会谦虚谨慎,隐藏自己的光芒。这不但可以保全自己,也可以给他人留足面子。只有这样,你才能和同事处好关系。总之,吹谁也不要吹嘘自己,是每一个职场人士必须注意的一个为人处世的细节问题。

十、不要多管闲事

在职场中,你必须注意一个为人处世的细节,那就是少管别人的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