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堂吉诃德(名师1+1导读方案)
19584900000001

第1章 名师1+1导读方案

作家编委会+优秀教师编委会=名师1+1

为广大学生制订行之有效的名著阅读方案

名著阅读四大要求

一、通过名著作品了解丰富的社会生活

二、把握人物形象的塑造

三、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

四、体会其他艺术特色

一、通过名著作品了解丰富的社会生活

文学作品反映了广阔的历史画面,展现了丰富的社会生活。阅读名著,要注意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1.了解作品中所展现的社会生活画面

骑士小说在当时风靡一时,许多人因此行为荒诞、疯癫。

十六世纪西班牙骑士小说泛滥成灾。这种小说结构千篇一律,情节荒诞离奇,都是虚构一个英勇无比的骑士,经历数不清的惊险遭遇,遇上说不清的爱情纠葛,为国王、为贵族去拼命,而最后总能大获全胜。宫廷和教会利用这种文学,鼓吹骑士的荣誉与骄傲,鼓励人们发扬骑士精神,维护封建统治,去建立世界霸权,而许多人也沉湎在这种小说中不能自拔。

全面反映十六世纪西班牙的社会状况。

《堂吉诃德》中出现了近700个人物,描写的生活画面十分广阔,真实而全面地反映了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西班牙的封建社会现实,揭露了正在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国的各种矛盾,谴责了贵族阶级的荒淫无耻,对人民的疾苦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2.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作者讥讽骑士小说,同情堂吉诃德,同时又透露出对堂吉诃德的尊敬。

作者对堂吉诃德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同时又赞美了堂吉诃德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善良和执着以及英雄气概。

辛辣地讽刺了当时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

书中描写了众多领域当中的众多人物,对他们的行为加以批判,深刻地揭露了当时存在的种种问题。

二、把握人物形象的塑造

第一步:人物形象的主要性格

堂吉诃德:执迷不悟、自不量力、做事盲目、耽于幻想。

他因读骑士小说入了迷而想入非非,丧失了基本的理性。他把骑士小说里的描写当成现实生活,无视已经发生了变化的时代,企图以自己的游侠行为来复活过时的骑士制度,把单枪匹马、打抱不平当做主持正义、改造社会的途径。他沉浸在幻想中,完全丧失了对现实的感觉和判断。

桑丘:现实功利、胆小自私。

桑丘之所以追随堂吉诃德出行,是因为堂吉诃德承诺给他一个海岛。在出行路上,当他跟堂吉诃德屡屡被打时,他就想回家种地,且不忘跟堂吉诃德要工钱。当堂吉诃德打败对方后,他忙不迭地收战利品。

第二步: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堂吉诃德:执着、善良、有正义感。

堂吉诃德在出行路上虽然挫折不断,但他并不气馁,而是继续追求他的其实理想,且遇到弱者,他总想伸张正义。

桑丘:忠诚、理智、执法无私、改革弊端。

一路上他对堂吉诃德忠心耿耿,尽心尽责;在有机会做海岛总督时,他非常的理智,能公正无私地秉公断案,锄强扶弱。

三、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

《堂吉诃德》当中的对话精彩传神。

精彩的语言描写主要体现在桑丘和堂吉诃德的对话中。如在堂吉诃德与教长的谈话中,他说道:“先生,您又错了,骑士小说当中或许有一点虚构的成分,但是并不尽然,里面的英雄事迹让人敬仰英雄,里面的虚构成分则让人们的心中产生一丝温暖,让人们觉得英雄并不是高不可攀,只要你去践行,你也可以成为英雄。如果人人都像我一样行动起来,我想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加温暖。”逻辑严密,思路清晰。

语言直指社会种种弊端,形象深刻。

书中除了经典的对话,还多次出现了抨击现实的语言,如,“物质的欲望超过了精神的追求,有不少文人在物质面前低下了高贵的头颅,成为物质的奴隶,这实在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堂吉诃德的话直接指向社会生活中的矛盾,极具批判意味。

四、体会其他艺术特色

《堂吉诃德》的其他艺术特色:运用鲜明的对比手法。

作者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经常运用对比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如,堂吉诃德耽于幻想、不自量力;桑丘务实、胆小怕事等。

名著阅读能力提升要点

阅读能力提升要点

理解词语的深层含义

体会关键语句的作用

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

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感受作品的艺术特色

对人物形象作出自己的评价

写作能力提升要点

扩大知识面,积累写作素材

拓展思维,巧妙构思立意

勇于创新,充分发挥想象力

巧用修辞,使语言生动形象

准确描述,灵活运用表达方式

感情真挚,真实表达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