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聪明人怎样说“不”
19576400000009

第9章 拒绝有原则,莽撞说“不”要不得(1)

拒绝是一门艺术,要想巧妙地拒绝对方,又不伤害到对方,需要我们在说出“NO”前,保持一些原则,不然容易伤害对方,还伤害自己,给自己带来诸多的不便或者让自己陷入麻烦的包围中。

拒绝他人要以尊重他人为前提

我们往往会说,拒绝的话说不出口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的面子问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无法拒绝别人的原因,是为了照顾别人的面子。实际上,这样的人是害怕因为自己的拒绝,会让对方没面子,让对方不开心,从而影响到相互之间的交情。

被拒绝对任何一个人而言,都不是一件愉悦的事情,特别是在众目睽睽之下遭人拒绝,就算周围的人没认为有什么不妥,然而,对当事人来说,也是一件特别丢脸的事情。所以,很多“好好先生”“好好小姐”们,为了顾及对方的心情,维持双方友善的关系,放弃了说“不”的权利。在他们眼里,这样做才能显示出对别人的重视。实际上,有时候,必要的拒绝,才能更好地尊重对方。

李然和张雪关系特别好,两人不但是大学同宿舍的同学,而且还在同一家公司的同一个部门一起工作了三年。平时,只要有空,她们两个就会在一起吃饭和逛街,她们成了公司里令人羡慕的一对“姐妹花”。

今年,公司决定从她们部门里挑选一名年轻的员工送到国外去学习深造,李然和张雪都被部门经理推荐上去。经过一系列的考核,张雪脱颖而出,将于一个月后离开北京,前往法国巴黎学设计。李然知道,张雪能获得这个机会,和她平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这一年来,她一直在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法语。她能有机会去学习喜欢的设计,李然也由衷地为她感到高兴。

张雪离开前的一个星期,决定在家里办一次聚会,公司的不少同事,还有一些大学时候要好的同学都在邀请之列,李然当然是第一个被邀请的对象。张雪告诉她的时候,李然心里有些犯难,因为聚会那天,李然已经有了重要的安排。她有一场很重要的相亲活动,对方叫萧明,比她大3岁,人长得好,事业有成,还是时尚界的精英,每一个方面都符合她理想对象的标准。为了能给萧明留下一个美好的第一印象,她还狠下心花了半个月的工资为自己买下了一条漂亮的裙子,还恶补了很多时尚界的知识。

李然想拒绝张雪的邀请,可是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因为她突然想到,如果自己不参加聚会,张雪可能会觉得自己是因为没能获得去法国学习的机会,心里不满。况且,她们做了这么多年的朋友,如果自己不去捧场,似乎太不给面子了。

再三权衡后,李然答应了张雪的邀约,放弃了期盼已久的约会。因为这个,她挨了老妈一阵臭骂,不得不打电话向萧明解释并道歉,心里很过意不去。

聚会那天,大家都玩得很开心,只有李然除外。她满脑子都是相亲的事:“不知道萧明有没有生我的气?不知道他有没有照片上帅?如果今天我去了,我们会不会就顺理成章地交往下去了呢……”

李然的心不在焉和少言寡语让张雪很介意。这段时间,张雪一直都在忙出国的事,李然也没有机会和她提起相亲的事,所以她并不知道李然心里在想什么,只是觉得她似乎很不情愿参加这场聚会。

当李然又一次把酒洒到旁人身上时,张雪终于忍不住了,她不高兴地问道:“李然,你什么意思?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可是在我最高兴的时候,你竟然这么不给我面子?你要是对公司派我出国感到不满,为什么第一时间还表现出一副高兴的样子?我怎么一直都没发现,原来你这么虚伪!”李然刚开始听的时候,心里还有一些内疚,可当张雪对她进行了这么严重的“指控”后,她也生气了。她为了这次聚会,放弃了期待已久的约会,最后竟然还要遭到好友的质疑,而且还是在这么多熟悉的人面前。结果没说两句话,两人竟大吵起来,聚会也不欢而散了。这之后,两人的友情也宣告破裂,再也回不到以前那种亲密无间的关系了。

为了显示自己对朋友的“尊重”,李然放弃了自己期待很久的约会,甚至有可能因此错失一份美好的爱情。然而结果却事与愿违,她的牺牲不但没有换来对方的快乐和感动,反而让张雪觉得自己不被尊重,两人之间多年的友情也泡汤了。

假如李然能在一开始的时候,就真诚地告诉张雪,自己无法参加聚会,因为自己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约会,而且应该相信张雪也会为她感到高兴。这样做的话,事情就变得很简单,她们的关系也不会因为李然的拒绝而变得窘迫,相反可能会因为互相的关心和体谅而变得更为亲密。

有的时候,在碰到某些请求和托付时,尽管我们选择了接受,却有可能会因为不情愿而产生抱怨以及一些消极的情绪。假如对方明显地觉察到了我们的不愉快,也一定会对我们产生看法,因为有的时候,这样的不高兴甚至比一开始就拒绝更让人无法接受。因此,有时候必要的拒绝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对于自己无法做到,或是不乐意去做的事情,最好可以及时适当地把“不”字大声说出来。

先认真倾听对方的心声,你再拒绝也不迟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想与人很好地交流和沟通,就一定要学会倾听。假如你能够非常真诚、非常耐心地听人倾诉,就会让对方认为你很尊重他,也能使我们可以迅速地解决问题。假如你想要拒绝一个人,那么你不要一点都不给对方机会就直接说“不”,而是要拿出你的耐心,让对方把想说的话说出来。假如这么做了,对方自然也会以同样的态度来对待你,很认真地听你说完拒绝他的理由。假如双方能在很平静、很愉快的交流下知道对方的真实想法,即使你最后拒绝了对方,结果也会因为你的倾听大不一样。

倾听不仅能消除误会,还可以让我们更全面、更清楚地认识一个人,了解他现在的处境,更方便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更恰当的解决方法。

有一天,颜姌向同学秦琴借钱。

颜姌:“亲,你现在存了多少钱,能告诉我吗?”她的这个问题来得太突然而且涉及隐私,虽然她和秦琴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但是面对这样难为情的问题,秦琴还真是不知所措。直接拒绝太伤她的面子,最后秦琴只能含糊其辞地告诉她:“凭我们俩的交情,你又不是不清楚我那点薪水,不吃不喝全留下又能有多少呢?”

颜姌见秦琴很为难,意识到自己打探别人的隐私有点儿冒昧了,虽然是好朋友,但是在钱这种事情上也是很私密的,于是不好意思地说:“你工作时间不短了,都两年了,再怎么说攒的钱肯定也比我多吧。我想跟你借钱,付给你利息,和银行的一样。”

秦琴见好友很清楚地说明了她的想法,心里也大概有个底儿了。她想:朋友都提到了借钱给我利息的事儿,我想这次借的数目肯定不小,不像以前因为生活困难时借小钱。左思右想,百般考虑之后,她回答颜姌说:“我们是好朋友,你对我的情况应该很清楚,我就是一个打工仔,日常生活开销全靠那点儿可怜的工资,我虽然是一个人,但是情况与月光族也差不了多少,你这么急着借钱是要干什么用呢?”

颜姌:“我想买房子呀,所以急需用钱。”

秦琴得知原来好友是为买房子这件大事而借钱后,她认真地考虑着:买房子可是需要很多钱的,自己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呀,以前好友借钱,我都没有拒绝过,这还是头一次要拒绝,一定得好好说。于是,她安慰好友说:“买房子是好事,不过需要的钱可真是不少啊。你们刚结婚,为啥这么着急买新房呢。像我这样的打工仔,漂泊不定,还买房子,想都不敢想啊。”

听了秦琴的话,颜姌长叹一口气说:“这不是被逼的吗?现在成家了,过年过节的总要有亲朋好友来拜访,我们现在住的地方太小了,如果有人来都没地方住,于是就想着要不换个大点儿的房子,可是现在连个首付都不够。这次向你开口也是碰碰运气,真的没办法了。”

听好友这么一说,知道她来这里只是试试运气,秦琴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看好友的样子,没有因为自己拒绝借给她钱而生气,她也轻松了起来:“原来你是来我这里碰运气的,不过你有困难能想到我,我很开心。”颜姌听了秦琴的话后,也欣慰地笑了。

确实如此,如果你特别要好的朋友来向你借钱,不管平日你们交往多频繁,感情多深厚,但在钱这么私密的问题上,也要有自己的原则,能帮则帮,不能则清楚说明,不能因为难为情而接受自己力所不及或者不情愿的请求。如果答应,到时候自己办不到,或者自己帮了忙,心里却很不开心,那么友情也会受到影响,交友之道不是这样。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我们只要耐心、冷静地倾听对方的话,了解对方的想法和现在的境况,就能知道自己该做出怎样的选择,是拒绝还是接受;最后就算我们拒绝了,也还能帮助对方出谋划策,另辟蹊径,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颜姌因为需求的驱使,急着想要买房子,但是她当时没有冷静思考分析自己的现状,她现有的经济条件根本不具备买房的能力,借钱买房更不明智。最后,她也想明白了,决定先缓一缓。

需要注意的是,在倾听的过程中,要有限度地去聆听对方的诉说,在该拒绝时要马上拒绝,不能让对方觉得你立场不坚定,有懈可击,进而导致纠缠不清。以下这个例子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

一个员工想要涨工资,他找到老板,说:“老板,我需要您马上给我涨工资,如果您不同意的话,我立马辞职。”

老板说:“你别心急嘛,有话好好说,我们都替对方考虑一下,各自退让一小步怎么样?”

员工说:“怎么退让?”

老板说:“我不给你加薪,你也别离开……”

生活中这样的人很多,自己原本有点儿想法,最后被人三两句就绕晕了。这个员工原本是雄赳赳气昂昂地去与老板谈加薪的事儿,在见到老板后,被老板三言两语就绕得找不着东西南北,忘了自己最初找老板的目的,稀里糊涂地被人打发走了。

“吃亏”并不一定是福,该说“不”时就说“不”

在日常生活中,偶尔吃些小亏,也是正常的事情,只是当我们自己“吃亏过多”时,就应该想想是不是因为自己太想做好人,才会让自己习惯性地接受“吃亏”。

假如因为扮演了“老好人”的角色,就使自己吃了亏,那么,我们就要想一切办法,最大限度地避免吃亏。能够尽可能避免吃亏,使我们自主掌控人生的方法究竟是什么呢?这种方法就是拒绝。如果想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出演主人翁的角色,我们就绝不能再坐以待毙,绝不能再对“吃亏”一事逆来顺受,从这一刻起我们一定要学会拒绝!

优秀的程序员闵竹,在公司中一向被大家称赞为“多面手”。每当公司推出新的项目,尽管所有人都在忙碌,然而,每个人的工作进度都看不到有什么明显进展。但是,一旦临近任务交付期,大家便就会对闵竹的工作进展更加关注,假如闵竹适时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任务,大家就会纷纷向她求助,最后,闵竹几乎成了“超人”,她几乎要承担起全部的事情。

当项目结束以后,部门中人会不约而同地用“了不起”“真棒”等词对闵竹大加称赞。但是,一旦结果或者程序中出现了错误,人们又都会以抱怨的目光去对待她。面对过分繁重的附加工作以及同事们不谢反怨的态度,闵竹虽然一直非常恼火,但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人请求已经成了她的一种习惯。

一次,闵竹在同时帮助众多同事处理工作的过程中,犯下了一个致命错误。其实,以闵竹的工作状态而言,出现这类问题绝非是偶然之事。这次错误使闵竹背负了写检讨、扣奖金等一系列处罚,她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问题出现以后,那些曾经受到过帮助的同事适时为闵竹送去了安慰,同时也对她一直以来的工作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但令人始料不及的是,闵竹所在的公司却突然陷入了经营危机,而紧随其后的就是所有人都不愿面对的减员问题。在这场减员运动中,闵竹因为该项目中的错误以及自己的临时工身份,最终失去了来之不易的工作。

此后,闵竹更换了许多工作,但由于她并不具备令人信服的工作经验,而且年龄也在不断增长,她始终未能跻身于公司正式职员之列。其实,与他人相比,闵竹在能力方面、在工作态度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她失去的反而更多。她失去的不仅仅是自信、青春,值得骄傲的工作经验、朝夕相处的同事,还有人生之中最为重要的,能够带给自己快乐情趣的公司生活。

当然,走到这一步,最主要的责任在闵竹。当闵竹回顾往日经历时她才猛然发现,自己所走的每一步似乎都与“吃亏”二字形影不离,这不禁令闵竹感到非常懊恼。可是,为什么闵竹总是会选择“吃亏”呢?

事实上,一直影响闵竹人生境况的“吃亏”,与某日突然遭受某人伤害的吃亏在性质上大有不同。也就是说,闵竹陷入这种窘迫境地根本就怨不得别人,完全是她自食其果。为什么要接受同事不合理的请求?就算能力允许、可以为他们提供帮助,但最起码也要通过正常程序进行交接吧,如果是这样,闵竹又怎么会平白无故地吃了“哑巴亏”呢?在面对同事们过分的附加要求时,她为什么不拒绝呢?

每日为工作奔波的闵竹,也只不过是个普通人而已,她“放任”自己一味吃亏,最后丢掉了工作。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认为自己一直在人生舞台上扮演着吃亏者角色的人,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多,而且他们也确实生活在吃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