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白话容斋随笔精选
19576300000031

第31章 史海检索(4)

晋之亡与秦隋异

自传说中的尧、舜时代到今天,天下进程可归纳为四次大的裂变和统一。

周末有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秦国灭掉了六国,建立了统一的秦朝。汉末又有魏、蜀、吴三国鼎立,西晋灭掉了蜀、吴,第二次统一天下。晋之后出现了五胡十六国、南北朝长达三百年之久的战乱时期,隋朝建立,才再次实现了统一大局。唐朝末年又有五代十国争战不已,宋朝第四次完成了统一大业。秦、晋、隋三个完成统一大业的朝代,秦政权从秦始皇只一传给胡亥,晋武帝只一传而给惠帝,隋文帝也只一传给了隋炀帝,再后来便都社稷倾覆了。只有本朝(指宋朝)是个例外,至今经过一百七十年,传了九代皇帝,虽然中间不幸发生了靖康之难,大宋仍不失为三代以来国泰民安的典范。从短命而亡这一点上看,秦、晋、隋有相似的一面。然而,秦、隋一旦失国便威风扫地,晋朝司马氏却在江东又建立了持续百年之久的东晋政权,虽说东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睿据传是牛金的后代,即所谓的“牛继马后”,但毕竟仍打着司马氏的旗号。

分析起来,这可能是由于秦朝、隋朝的统治流弊很深,彻底失掉了民心,是老天要灭了它们吧!晋朝经历了“八王之乱”而劫后余生,都是由于晋惠帝昏聩无道,并不是因为晋的统治失掉了民心。从这一点上看,晋朝的灭亡应当和秦、隋的灭亡区别看待。

历代史本末

古时历代有史官,他们的作品今天还能够见得到,最早的有《尧典》、《舜典》。周代分封的诸侯国都有各自的国史。孔子根据鲁国的史记著成了《春秋》一书。左丘明给《春秋》作了传,称为《左传》。《郑志》、《宋志》、晋齐太史、南史氏的故事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左丘明又根据各国史料的异同撰写了《国语》这本书。

汉代司马谈认为自己的祖先是周王室的太史,因此发奋要撰写一部史书。未写成就死了,临终前将这一任务交予他的儿子司马迁。司马迁熟读皇家秘藏的图书,又广泛收集天下逸闻轶事。所记录的时间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元狩年间。司马迁写《史记》改变以往编年体的写作方式,该书为纪传体,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有一百三十篇。而其中的十篇有目录却没有内容。汉元帝、成帝年间,褚少孙为此补了缺漏,著了《武帝纪》、《三王世家》、《龟策》、《日者列传》,张晏觉得他的补作语言粗鄙,但是今天仍然混杂在书中。另外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还有冯商续写的七篇,现在已经失传看不到了。司马迁的《史记》问世后,后世虽然有写史的,基本上都是按照他的写作方式进行撰写。

东汉班彪、班固父子,认为汉朝直接承上古的尧运而建立帝王之业,而后代史臣,追述先王的功德,私自撰写本纪,把汉代帝王编排在百王之末,和秦代帝王以及项羽并列,大为不妥。所以就采集前代有关记述,编辑旧闻,写成《汉书》一书。此书上起于汉高祖刘邦,终于王莽被杀。其书的体例基本上根据司马迁的《史记》而写,只不过变八书为十志,去掉了世家,全书共一百卷。班固死后,《汉书》还未写成,他的妹妹班昭续写成书,这就是《前汉书》。另外,荀悦写有《汉纪》一书,此书是《汉书》的续作。

后汉的历史,开始时让儒臣在东观撰写,编成的书称为《汉纪》,后来写成书的有袁宏的《汉纪》,张瑶、薛莹、谢承、华峤、袁山松、刘义庆、谢沈都有成书。南朝刘宋时范晔根据这些成书进行删削,编写成一部有十纪、八十列传的《后汉书》。此书一出,张焯以下其他各家的成书废弃不传。《后汉书》里的志是后来刘昭补进的。

当时著述的三国杂史很多。其中有王沈的《魏书》、元行冲的《魏典》、鱼豢的《典略》、张勃的《吴录》、韦昭的《吴书》、孙盛的《魏春秋》、司马彪的《九州春秋》、丘悦的《三国典略》、员半千的《三国春秋》、虞溥的《江表传》,现在只以陈寿所作的书为定本,这就是《三国志》。

《晋书》当时有王隐、虞预、谢灵运、臧荣绪、孙绰、干宝诸家之作。唐代,太宗下诏让房乔、褚遂良参照各家的成书修订成一百三十卷的《晋书》,由于其中四人的论赞是太宗亲自撰写的,所以此书题名为“御撰”。这就是现在所看到的《晋书》。

南北朝时期,南方和北方各有四个朝代,此外还有十多个小国,撰写的史书更多。比如孙严、王智深、顾野王、魏澹、张大素、李德林各家的正史,现在都失传了。现在流传下来的有:沈约的《宋书》、萧子显的《齐书》、姚思廉的《梁陈书》、魏收的《魏书》、李百药的《北齐书》、令狐德棻的《周书》、魏徵的《隋书》。其他国家的史书有和仓的《汉赵纪》、田融的《赵石记》、范亨的《燕书》、王景晖的《南燕录》、高闾的《燕志》、刘昞的《凉书》、裴景仁的《秦记》、崔鸿的《十六国春秋》、萧方、武敏之的《三十国春秋》。李延寿父子摘录上述各书写成了《南史》八十卷、《北史》一百卷。现在虽然沈约以下八家的史书还保存着,但是只有李氏父子的《南史》、《北史》在世独行。

唐代历史,从唐高祖到唐武宗,都修著《实录》,五代后唐修撰成《唐书》,后人称其为《旧唐书》,作者题名为刘峋,但是这部书庞杂而没有统一的记录。本朝仁宗庆历年间,下诏重新修著唐书,经历了十七年才修著完成。欧阳修负责撰写本纪、表、志,宋祁负责撰写列传,现在在世流行。这便是《新唐书》。

梁、唐、晋、汉、周史称五代。开国初期,以监修国史薛居正为提举官修成《五代史》进呈,这就是《旧五代史》。后来欧阳修有删减修著成为《新五代史》。因此《唐书》、《五代史》都有新旧差别。

上面所列举的共有十七个朝代,修史的原委就是这样。

韩信周瑜

韩信攻打赵国时,赵国的广武君李左车请求用一支奇兵堵塞井陉口防守,以断绝韩信军队的粮道,成安君陈余没有采纳他的意见。韩信所派遣的间谍暗中刺探得知陈余没有采纳广武君李左车的计策,回来报告,韩信大喜,马上率军前进,随即战胜赵国。假使广武君李左车的计策得以采纳,韩信就要战败被擒,这大概是韩信自己说过的话。

到灭了赵国,让燕国称臣以后,关东六国已平定了四国。韩信进而率军攻打齐国,楚霸王派龙且率二十万大军来救援齐国。有人对龙且说汉军是乘胜之师,势不可当,不要和他正面交锋。让齐王派人说服已降汉的大将们从后面攻打汉军,我们即可坐收渔人之利了。龙且说:“我早就听说韩信是胯下之辈,没什么可怕的!现在来援齐而不出兵,我凭啥建功?现在我们能战胜他,为什么不打呢?”结果潍水一仗,几乎全军覆没,龙且也做了刀下鬼,楚军精锐部队全被消灭。不久楚国也就灭亡了。

东汉光武帝时,建威大将军耿弇征讨张步,斩杀张步的大将军费邑,进攻西安、临淄两城。张步的弟弟张蓝弃城逃跑,耿弇大军势如破竹,又打败了费敢。耿弇先后攻破尤来、大枪、延岑、彭宠、富平、获索等地。张步所占的齐地大部分被耿弇夺走,已经是师指国门了。然而张步这时自恃勇猛,不把耿弇放在眼里,大言夸口说:“过去尤来、大彤两地十几万人马,我都是帅旗一到即刻摧枯拉朽。现在耿弇的兵马并没有那时的多,况且是疲劳之师,哪经得起我的进攻!”竟然出兵与耿弇大战,不料惨败。张步弟兄双双被擒,俯首称臣了。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龙且、张步懂得这个道理吗?

南朝梁临川王萧宏攻伐北魏,魏国元英率兵与敌交战,萧宏停军不前。有人劝说元英攻占洛水,元英说:“萧宏虽然是一个大笨蛋,可是他手下有韦、裴教等一群良将,不能藐视他们。应该认真琢磨,等待形势突变,现在不急着交锋。”萧宏后来进军不成就撤兵回去了。元英的远见,可以说是知己知彼,不是前面那些人可以比拟的。可是他匆忙出兵围攻钟离,魏国的邢峦觉得这样做不可行,魏帝下令让他回兵,元英上表说这一战一定能够取得胜利。结果一下子就被曹景宗、韦睿击败,兵马伤亡二十多万。元英这个人之前知己知彼,到后来就得意忘形,实在是让人觉得惋惜啊!

秦隋之恶

从夏、商、周三代以来,一直到梁、唐、晋、汉、周五代,身为帝王,对人民犯下弥天大罪,并遭受世世代代斥责的,就要数秦始皇和隋炀帝了。难道二人的罪行比夏桀、商纣王还要大吗?大概是由于汉朝和唐朝存在的时间都很长久,秦朝和隋朝存在的时间较短,无论是汉朝的官吏还是唐朝的官吏,在商讨时政时,经常责备前代的过错,以便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肯定首先提及秦始皇和隋炀帝。因为时隔较短,史实确切,秦始皇和隋炀帝的罪行就被越揭露越明显,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想要掩盖也回天无力了。还是举例说明一下吧。

张耳说:“秦朝政治混乱,实行严酷的刑法,残虐天下的百姓,征募盈千累万的人力,北面修建长城,南面开辟五岭,全国动荡不安。赋税很多,想方设法剥削百姓;刑罚严酷,使人民父子不能互相相聚。”

张良说:“秦朝治国无方,所以刘邦才得到机会进关,替天下除掉了凶恶残酷的人。”

陆贾说:“秦朝大肆使用刑法,导致了亡国。”

王卫尉说:“秦朝因为拒绝听取批评意见,而失掉了天下。”

张释之说:“秦朝听信舞文弄法的低级官吏,这些人以审理案件快速、严苛来互相攀比,卖弄自己的精明。所以人民不敢言,朝廷听不到自己的过失,渐渐衰败,到了秦二世胡亥时,就分崩离析了。”

贾山假借秦朝的史事说:“秦始皇为自己修筑豪华的宫殿,却让他的后人连乡村草屋都住不起;修建宽敞的道路供自己的马车疾驰,却让他的后人连弯曲的小路也走不了;为自己修建壮丽阔绰的陵墓,消耗全国大批的劳动力,百姓怨声载道,家家痛恨他。江山已经被毁掉,他自己还不明白。死后才几个月,国家就灭亡了。”

贾谊说:“商鞅放弃仁义,丢掉情谊,全心全意追求功名,实行他的政策才两年,秦国的风俗就日益败坏。国家的大政方针得不到推行,国君和官员没有礼法约束,亲戚之间互相杀害,老百姓都纷纷逃亡叛乱,国家因此衰弱。”又说:“赵高辅佐胡亥,只教他如何用刑治人。今天当皇帝,明天就杀人,把杀人看得像割草一样无所谓。完全用法令刑狱来治理国家,没有给人民带来丝毫恩惠,却带来了无限的残害。众叛亲离,老百姓都把他看成仇敌。”

晁错说:“秦始皇调发士兵戍守边境,九死一生,却不给任何报酬。天下人很清楚自己遭受的祸害,所以,当陈胜揭竿起义时,老百姓都争先恐后地追随他。”又说:“秦始皇任用无才无德的人,偏信献媚讨好的人,使人民筋疲力尽。他自高自大,夸耀自己的贤明,实际上法令严苛,刑罚残暴,人人感到不安全,没有不怨恨他的,因此国家灭亡了。”

董仲舒说:“秦朝为加强思想控制,严禁私人拥有儒家经典和其他历史书籍,抛弃甚至厌恶礼义情谊。这样做是为了完全消灭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圣人学说,便于他们肆无忌惮地实行其简单的统治措施。自古以来,没有像秦朝这样用乱政来加重混乱,使天下人民大受其害的。”

淮南王安说:“秦朝派尉屠睢进攻南方的越族人,挖凿灵渠,旷日持久。又迁徙几十万人去戍守,被调发的人有去无回,逃跑的人成群结队,相望于道路,然后结伙作盗贼。于是盗贼纷纷而起。”

吾丘寿王说:“秦始皇废除先王治理国家的理论,树立自己的观点;抛弃仁义道德,专门使用刑罚杀人,以至于罪犯充满了道路,当盗贼的人满山遍野都是。”

徐乐说:“秦朝后期,老百姓穷困不堪,而君主却不给以抚恤;下边普通老百姓的抱怨很大,而上边却不知道;风俗败坏,而政治得不到改善。陈胜就是靠这来鼓动人心的。这就是所谓‘土崩’。”

严安说:“秦朝统一全国以后,把各地原有的城墙都毁掉,任用那些投机取巧、追求权利的人,排斥那些忠实厚道、仁义耿直的人。法令严峻苛酷,奢望太多,心情狂躁。向北攻打匈奴,向南和越族人交兵,把军队驻守在没有用处的地方,一直往前推进。天下人因此都背叛它,国家便灭亡了。”

刘向说:“秦始皇给自己修筑了豪华壮美的骊山作为坟墓,在地下周围五里多的宫殿里,用明珠作日月星辰,用水银作江河湖海。秦二世更加昏庸残暴,在埋秦始皇时,他下令把后宫没有子女的宫人都为秦始皇殉葬。为了保密,还把修建宫室的工匠几万人活活埋在里边。老百姓被繁重的徭役害苦了,便起而反抗。”

谷永说:“秦朝之所以只传了两位皇帝,统治了十六年就亡国,是因为统治者生活太奢侈、陪葬花费太多。”

刘歆说:“焚烧经典书籍,活埋读书人,禁止老百姓藏书、带书,这是亘古未有的罪恶,治理国家的机会也随之丧失。”

汉朝人就是这样斥责秦始皇的罪过的。

唐高祖李渊说:“隋朝因君主傲慢、臣僚阿谀而失去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