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在输得起的年纪,遇见不放弃的自己
19575700000007

第7章 找准自己的奋斗目标(2)

秋天到了,正是鸟儿迁徙的季节了,所有的鸟儿都要往南飞。有一只大雁开始犯愁,它想:“每次飞行我都落在后面,都被别人取笑。这次无论如何也不能落到最后一个了,那样太没面子了!”

这只大雁终日苦思,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它决定:在其他大雁还没有起飞的时候自己先起飞。以为这样就不会落在后面了!

为了抢先到达目的地,这只大雁就先于同伴起飞了。但是,飞了一段路程就迷失方向了,于是就落在一棵树上等同伴。等了很久也没有等到同伴,大雁着急了,又循着原路往回飞。结果却发现,其他的大雁都已经飞走了。

无奈之下,这只大雁只好再一次独自飞往南方。让大雁恐惧和沮丧的是,每次飞到半路就迷路了。这个冬天,一场大雪降临,大雁被冻死了,终究没有飞到南方。

每一个年轻人,不可避免地会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如果不承认它们的存在,就不可能做到知己;只盯着别人的缺点而看不到对方的长处,自然达不到知彼,既不知己又不知彼必然不会有太大的发展。

年轻人要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和缺点,这是勇气的表现,更是智慧的体现。只有自信心不强、缺乏责任感的人,才会把因为自己的缺点造成的失败当成是别人的负面影响所致。而在遭遇失败时,能够勇敢地承担责任并理智地评价自己和别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试验,把猴子分成两组,训练它们去跳高。第一组有具体的高度,在那个高度上挂了一个香蕉,第二组没有具体高度,就让猴子随便去跳。半个月后检验两组猴子的训练结果:在同一个高度上挂一个香蕉,让它们去摘。结果第一组的猴子摘到香蕉的数量比第二组要多得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就是因为第一组有一个具体的目标。由此可以看出有无具体目标的差别。

20~30岁的年纪,最容易急功近利,但你必须要知道,理想的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需要把理想这个大目标分割成一个个小目标,然后分别去实现它。所以,不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设定目标,然后脚踏实地地去实现它。

明确目标,就要积极行动

在我们研究成功者之所以获得成功的原因时,会发现,他们每一个人都各有一套明确的目标,都已订出达到目标的计划,并且花费最大的心思和付出最大的努力来实现他们的目标。

从贫穷到富有,第一步是最困难的。其中的关键,在于你必须了解,所有财富和物质的获得,都必须先建立清晰且明确的目标。当目标的追求变成一种执着时,你就会发现,你所有的行动都会带领你朝着这个目标迈进。

年仅36岁的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就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制片人,十大卖座的影片中,他个人囊括四部。他是如何获得此等成就?他的故事实在耐人寻味。

斯皮尔伯格在年轻时就知道,有一天他要成为电影导演。在他17岁那年的某天下午,当他参观环球制片厂后,他的一生改变了。那可不是一次不了了之的参观活动,在他得窥全貌之后,当场他就决定要怎么做。他先偷偷摸摸地观看了一场电影的实际拍摄,再与剪辑部的经理长谈了一个小时,然后结束了参观。

对许多人而言,故事就到此为止,但斯皮尔伯格可不一样,他有个性,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从那次参观中,他知道得改变做法。

于是第二天,他穿了套西装,提起他老爸的公文包,里头塞了一块三明治,再次来到摄影现场,装出他是那里的工作人员。当天他故意地避开了大门守卫,找到一辆废弃的手拖车,用一块塑胶字母,在车门上拼成“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导演”等字。然后他利用整个夏天去认识各位导演、编剧、剪辑,终日流连于他梦寐以求的世界里:从与别人的交谈中学习、观察并发展出越来越多关于电影制作的敏感来。

终于在20岁那年,他成为正式的电影工作者。他在环球制片厂放映了一部他拍的不错的片子,签订了一纸7年的合同,导演了一部电视连续剧。他的梦终于实现了。

明确目标好像一块磁铁,它能把达到成功必备的专业知识吸到你这里来。这就是目标的聚焦力量。

有人问罗斯福总统夫人:“尊敬的夫人,你能给那些渴求成功特别是那些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一些建议吗?”

总统夫人谦虚地摇摇头,但她又接着说:“不过,先生,你的提问倒令我想起我年轻时的一件事:那时,我在本宁顿学院念书,想边学习边找一份工作做,最好能在电信业找份工作,这样我还可以修几个学分。我父亲便帮我联系,约好了去见他的一位朋友,当时任美国无线电公司董事长的萨尔洛夫将军。”

“等我单独见到了萨尔洛夫将军时,他便直截了当地问我想找什么样的工作,具体哪一个工种?我想:他手下的公司任何工种都让我喜欢,无所谓选不选了。便对他说,随便哪份工作都行!”

“只见将军停下手中忙碌的工作,眼光注视着我,严肃地说,年轻人,世上没有一类工作叫随便,成功的道路是目标铺成的!”

仔细留意成功者的做法,他们一开始先有目标,否则不可能一发即中;然后采取行动,因为整天坐着空想,永远不会成功;接着是拥有判断能力,知道反馈的性质;最后不断修正、调整,直到有效为止。

只有不断改进,才能准确无误地接近目标

翻开那些成功人士的奋斗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时刻都在为自己校正航向,不让自己偏离目标。我们确立了人生的奋斗目标后,也应该借鉴成功人士的经验,避免让自己在奋斗的过程中偏离目标,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变通的方式,这样就可以少走弯路少费力气。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很有趣的童话故事,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一只兔子不小心跑进了狮子住的山洞里,眼看就要成为狮子的美味了,它眼珠一转,说:“狮子大王,你看我这么小,还不够您塞牙缝。要是你放了我,我就天天给你送食物来。”

狮子一想也是,兔子肉反正早晚是自己的,不如让它去试一试。

兔子开始坐在山洞前写文章,一头野猪路过这里,问:“兔子啊,你在干什么?”

兔子头也不抬,说:“写文章。”

“什么题目啊?”野猪好奇地问。

兔子说:“《浅谈兔子是怎样吃掉野猪的》。”

野猪听了哈哈大笑。兔子说:“你要不信,就跟我走一趟。”野猪就跟着兔子进了狮子的山洞里。

过了一会儿,兔子独自走出山洞,继续写文章。

这时来了一只狐狸问:“兔子,你在写些什么?”

兔子回答道:“我在写论文。”

狐狸问:“什么题目?”

兔子回答道:“《兔子是如何把一只狐狸吃掉的》。”

狐狸听完后哈哈大笑,表示不信。

兔子说:“你跟我来。”之后把它带进了山洞,过了一会儿兔子又独自走出了山洞,继续写它的论文。

一只山鸡飞到兔子面前,问:“兔子你在写什么?”

兔子答:“《兔子是如何把山鸡吃掉的》。”山鸡不信,于是同样的事情发生了。

山洞里,狮子在一堆白骨之间,满意地剔着牙读着兔子交给它的文章,题目:“《一只动物,能力大小关键要看你的老板是谁》。”

不久,兔子写文章为狮子骗食物的事情就在森林里传开了。狮子知道后非常生气,它告诉兔子:“如果这个星期没有食物进洞,我就吃掉你。”

兔子继续在洞口写文章,一只小鹿走过来,嘲弄地说:“兔子,你还在写文章啊,你的骗术大家早就知道了。”

兔子说:“不是,我马上就要退休了,狮子说要找一个顶替我的,难道你不想得到这份美差吗?”

小鹿想了想,终于禁不住诱惑,跟随兔子走进洞里。过了一会儿,兔子独自走出山洞,继续写文章。一只小马走过来,同样的事情发生了。

山洞里,狮子在一堆白骨之间,满意地剔着牙读着兔子交给它的文章,题目是:《如何发展下线,为老板提供食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狮子的胃口越来越大,兔子提供的食物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它的需求了。它对兔子说:“从今天开始,我的食量要加倍,如果你完不成任务,我就吃掉你。”

于是,兔子离开洞口,跑进森林深处,见到一只狼:“你相信兔子能轻松吃掉狼吗?”

狼大笑着说:“我吃掉你还差不多。”

兔子说:“那你敢跟我走一趟吗?”

于是,狼跟着兔子进了狮子的山洞。

过了一会儿,兔子独自走出山洞,继续进入森林深处。它又用同样的方法为狮子寻到了很多食物。

山洞里,狮子在一堆白骨之间,满意地剔着牙读着兔子交给它的文章,题目是:《如何实现由坐商到行商的转型,为老板提供更多的食物》。

看了这个故事,相信很多人都会忍俊不禁。这只兔子无疑是聪明的,它懂得随时改进自己的行为,以便实现自己的工作任务。如果它总是用一套方法去做,那么它早就被狮子吃掉了。

美国哲学家、建筑师及发明家巴克敏斯特·富勒曾说过一个船舵的比喻。他说,当船舵偏转一个角度时,正在航行的船就不会照着舵手的方向航行,而是绕着一个圆心在水面上画圆,最初的起点也就成了最后的终点。若想达到目的地,就得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船舵,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向目标迈进的过程中,也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想出对应的方法,并且时刻反省自己目前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只有这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到达预定的目的地,而不至于南辕北辙。

将目标切小,能增强完成目标的信心

在现实中,我们做事之所以会半途而废,这其中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难度较大,而是觉得成功离我们较远,确切地说,我们不是因为放弃而失败,而是因为倦怠而失败。

那么,怎样不懈地走向目标,获得成功呢?答案就是把目标切小。目标切小之后,你会觉得眼前的目标不难实现,会感到自己在一步步接近目标,你的内心就会充满喜悦。另外,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的成功也能够培养自己的信心,给自己补充动力。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还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获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又请他谈经验。

山田本一性情木讷,不善言谈,回答的仍是上次那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这回记者在报纸上没再挖苦他,但对他所谓的智慧迷惑不解。

10年后,这个谜终于被揭开了,他在他的自传中是这么说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多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

把目标化分成一个个小的任务的好处在于:每天的工作比起整个过程要容易得多。当一个人想写一本书时,光是厚厚一叠原稿堆在桌上的情形就让人感到害怕。但我们制订一个每天写10页至15页的计划后,任务就变得合情合理了。当整个项目太过庞大以至吓坏我们时,要把注意力转向易于处理的日常事务。